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分析基礎周茜答案

電路分析基礎周茜答案

發布時間:2023-01-04 18:25:39

1. 求電路分析基礎課後答案 周圍主編 人民郵電出版社

2. 大學大一《電路分析基礎》幾個選擇題,求答案和詳細解析。

雖然我是華電的,可是無奈我是水貨💔抱歉兄弟

3. 電路分析基礎,第18題

解:設並聯支路的電壓為U1(相量)=U1∠0°,則可以畫出三個元件電流的相量圖如下:

因此,幹路電流的有效值為:I=√[Ir²+(Ic-IL)²]=√[5²+(8-3)²]=√50=5√2(A),且由於:Ir=Ic-IL,其相位角為45°,即:I(相量)=5√2∠45°(A)。

Z=2+j2=2√2∠45°(Ω),故Z上的電壓為:U2(相量)=I(相量)×Z=5√2∠45°×2√2∠45°=20∠90°=j20(V)。

Z吸收的有功功率為:P2=IU2cos(90°-45°)=5√2×20×cos(90°-45°)=100(W)。

所以電阻R吸收的有功功率為:P1=P-P2=200-100=100(W)。

電阻兩端電壓、即並聯支路的電壓為:U1=P1/I1=100/5=20(V),U1(相量)=20∠0° V。

因而電源電壓為:U(相量)=U1(相量)+U2(相量)=20∠0°+20∠90°=20+j20=20√2∠45°(V)。

所以:U=20√2(V),答案選擇:D。

4. 電路分析基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只有(A)是正確的。
電源可以等效為電壓源與內阻串聯,當內阻為零時,輸出的電壓恆定不變,這就是理想電壓源。
電源也可以等效為電流源與內阻並聯,當內阻為無窮大時,輸出的電流恆定不變,這就是理想電流源。

5. 電路分析基礎 第五版 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題:

(5)電路分析基礎周茜答案擴展閱讀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回的是功率答的知識點: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為功率=功/時間。功率表徵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稱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於作用力與物體受力點速度的標量積。

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UI;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2R=(U2)/R。

6. 電路分析基礎,例如第五道。我知道首先正弦變餘弦。減去90度。那變成了餘弦的-30度。但是這時候餘弦

針對這類習題,不但要判斷負載的性質,還要求計算元件參數的大小。因此,必須要把電壓、電流的瞬時值變換為相量值,根據Z=U(相量)/I(相量)得到阻抗的大小,不但可以判斷負載的性質,還可以得到元件參數的數值。
對於第5題,電壓為正弦量表達式,可以直接寫出電壓相量:U(相量)=3800/√2∠60°V。而對於電流表達式為餘弦量,先變化為正弦量,然後寫出相量表達式。
i(t)=4cos(400t+60°)=4cos(-400t-60°)=4sin[90°-(-400t-60°)]=4sin(400t+150°),因此:I(相量)=4/√2∠150° A。
因此元件A的阻抗為:Z=U(相量)/I(相量)=(3800/√2∠60°)/(4/√2∠150°)=950∠-90°(Ω)=-j950(Ω)。
電流相位超前電壓相位90°,同時得到的阻抗為-j950Ω,因此,元件A必然為電容。
(註:交流電路中,電阻為R實數值,電感電抗Z=jXL,電容電抗Z=-jXc)。
因此:Xc=950Ω,ω=400rad/s,所以:C=1/(ωXc)=1/(400×950)=0.000002631(F)=2.631(μF)。

7. 電路分析基礎 習題 求答案

解:求Uoc:
使用疊加定理:1、300V電壓源單獨作用,3A電流源開路。
電路的串並聯結構為:150Ω電阻串聯10Ω電阻,然後和40Ω電阻並聯,最後和8歐姆電阻串聯,所以電路總電阻為:R=40∥(150+10)+8=40(Ω)。
所以電源電流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電壓為:U2=32×7.5=240(V)。8Ω電阻兩端電壓為:7.5×8=60(V),方向上正下負。
(150+10)支路電壓為240V,則支路電流為:240/160=1.5(A),因此10Ω電阻兩端電壓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負。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2、3A電流源單獨作用,300V電壓源短路。
此時,電路的總電阻為:R=150∥(40∥8+10)=15(Ω),因此電流源兩端電壓為:U3=15×3=45(V),方向為左正右負。而電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時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據疊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
求Req:
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從ab端看進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

閱讀全文

與電路分析基礎周茜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頂防水膠怎麼軟化 瀏覽:813
手機不保修模板 瀏覽:661
小區道路維修執行什麼定額 瀏覽:484
合肥家居飾品店 瀏覽:17
怎麼製作簡易防水地墊 瀏覽:298
樓房地下防水滲漏法院怎麼判定 瀏覽:41
老舊傢具配什麼顏色地毯好 瀏覽:251
昂科拉正時鏈條保修幾年 瀏覽:955
汽車加裝雷達穿線孔怎麼防水 瀏覽:275
海爾電視售後維修部 瀏覽:630
電路分支器 瀏覽:989
swatch手錶合肥維修店在哪裡 瀏覽:673
飛利浦剃須刀進水怎麼維修 瀏覽:697
電高壓鍋售後服務維修點 瀏覽:355
納柏頓消毒櫃南京維修電話 瀏覽:120
偉華家電維修怎麼樣 瀏覽:511
為什麼我家電視突然就不能投屏了 瀏覽:218
杭州士蘭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10
北京變頻器維修電話 瀏覽:490
6v6單端電路圖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