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能發一個。功率較高的無線供電。的電路圖。。做旋轉led的。一定要能用。
給你一個芯科泰的408方案的電路圖吧。電路簡單,晶元的產量也很高,不怕缺貨。價格在10元內就能做出來。電流在500毫安左右,電壓穩在5V。(當然電壓可以調節的)需要買晶元到他們那裡去買就可以了,他們是原廠。
㈡ 誰有無線充電的線路原理圖
無線充電器是指不用傳統的充電電源線連接到需要充電的終端內設備上的充電器,採用容了最新的無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在 2007 年獲得了 20 項專利,多種設備可以使用一台充電基站、手機、MP3播放器、電動工具和其他的電源適配器的有線充電情況將不會存在了。通過使用線圈之間產生的磁場,神奇的傳輸電能,電感耦合技術將會成為連接充電基站和設備的橋梁。
無線充電原理:
無線充電系統主要採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進行能量耦合實現能量的傳遞。
系統工作時輸入端將交流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系統供電。
經過電源管理模塊後輸出的直流電通過2M有源晶振逆變轉換成高頻交流電供給初級繞組。通過2個電感線圈耦合能量,次級線圈輸出的電流經接受轉換電路變化成直流電為電池充電。
㈢ 電磁諧振無線電
諧振就是頻率點對應的耦合,又怎麼不是耦合?
㈣ 請求分析一下電路圖
這個線路做無線供電,玄乎(得出電流非常微弱,而且要靠的非常近)
可以使用開關電源的理論進行分析
1這個線路分為4部份
-》過流保護
-》開關管
-》振盪迴路
-》整流迴路
首先分析振盪原理
振盪零件R5,C3,R6,L1,R1,R4 ,R3,B772和一個NPN的三極體
通電--》電流通過R1,R4,R5讓NPN三極體導通,同時也對C3充電--》NPN管導通使開關導通產生Ic電流對L1充電,L1充電電壓上正,下負,電容C3右正,左負,NPN慢慢截止, B772也關閉。L1此時由於反電動勢,電壓相反,上負,下正。 然負電壓通過電容C3加速了NPN的截止。形成振盪
2,過流保護由9015,R2,R3
當R3的電流超過 0.7/1=0.7A 的時候開管不工作,達到過流保護
3,開關管B772(並入振盪原理中)
4,整流L2,IN1425,C4,C5,5V穩壓管
另外振盪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可以參考《振盪電路的設計與應用》第5章, 有關於LC的振盪
或者留下QQ,可以語音相告
Good Luck
㈤ 誰有無線供電電路圖
無線供電原理圖
不過這些磁共振的原理圖就不方便公開了
㈥ 哪位大神給我分析分析這個電路圖,是無線供電的,要詳細的。。。謝謝啦
左圖為接收部分:L1線圈上感應到的交流電經橋式整流後輸出。
右圖為發射部分:電源經三極體構成的振盪電路在L上形成交變磁場。
㈦ 求;無線電的簡單發射和接收的電路圖
無線電遙控發射、接收頭的製作
無線電遙控以其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無方向性等優點,應用於許多領域。但因電器復雜,發送設備龐大,調試困難等原因,所以在民用領域一直受到限制,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使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種無線電遙控發射、接收頭的製作方法。
電路介紹
無線電遙控發射頭是一種微型發射機,其發射頻率為315MHz,12V電源供電時,遙控距離為100M,工作電流僅為4mA。無線電接收頭是一個象電視機高頻頭一樣的接收、解調器,其典型工作電壓為6V,守候工作電流為2mA,接收頻率為315MHz。利用它們可以很方便地製作出各種無線電遙控裝置,具有微型化,傳輸距離遠、耗電省、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能夠方便地取代紅外線、超聲波發射及接收頭。
無線電射頭電路原理如圖所示。電路四發射管V1及外圍元件C1、C2、L1、L2等構成頻率為315MHz超高頻發射電路,通過環形天線L2向空中發射。天線L2採用鍍銀線或直徑為1.5mm的漆包線,天線尺寸為24mm(長)X9mm(高)。三極體V1選用高頻發射管BE414或2SC3355。
無線電遙控接收頭T631電路原理如圖所示。接收電路主要由V1、IC等組成,V1與C7、C9、L2等元件組成超高頻接收電路,微調C9改變其接收頻率,使之嚴格對准265MHz發射頻率。當天線L2收到調制波時,經V1調諧放大出低頻成分,再經V2前置放大後送入ICLM358,進一步放大整形後由LM358第7腳輸出,該印刷電路板實際尺寸為31mmX23CC,天線尺寸為27mm(長)X9mm(高)。OUT為信號輸出端,三極體V1選用BE415或2SC3355。電容C9可選用小型可調電容。IC選用LM358。
在發射及接收電路中為減小體積,所有電阻均選用1/8W或1/16W的金屬膜電阻;電解電容亦用超小型電容,其它電容全部採用高頻陶瓷電容。在焊接時元件引腳盡量剪短,使其緊貼電路板,電路板材料應選用高頻電路板。
以下是兩載採用聲表面的收發裝置,相對於前面的介紹的電路,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和更易製作、調試。
㈧ 無線供電 求大神級別的人幫忙!解釋一下下面這個電路 要求清楚詳盡 重謝~介紹一下紅外發光管在圖中作用
看上去 這是一個帶非接觸供電的 旋轉LED顯示屏
底座部分是無限供電模塊
(自振盪 L1 L2構成的強耦合而成,具體參數沒計算 不知道能否成功,估計電流過小無法達到要求)
主板部分是一個典型的89C51電路,沒什麼特殊的,只是在各個I/O口接上了由MCU控制亮滅的LED,電阻都是限流的 這個不用說吧。
這對紅外是一個信號開關。51的6號管腳沒看是什麼管腳,估計也是一個I/O口,在程序里定義了某作用(再估計一下:應該是復位)
最後提醒:
1.底座部分的地沒放好,電動機的地應該就是電源地吧
2.自振盪電流小
3.耦合出的電壓不穩定,不穩定的電壓電流會導致MCU的不穩定工作
㈨ 麻煩你把那個無線充電器原理圖給我好嘛謝謝哈,最好有詳細的解說~~
無線供電模塊電路主要包括函數發生 功率放大及發射
CX512A的功能為函數發生及無線供電電源管理功能
E6460的功能為功率放大並最終通過線圈將能量以磁場的方式發射出去
總共8個器件就可以製作一個無線供電的發射端
工作電壓4.5--12V 最大發射功率可以達到10W 通過R1可以調節發射功率
供電效率問題牽涉的參數比較多首先和距離相關 距離越近 效率越高
另外需要和接收端參數相匹配才能達到最優的方案 主要考慮LC諧振 等效電阻等
簡易的接收端製作比較容易 LC諧振電路後端加整流穩壓即可為負載直接供電
㈩ 求簡單的手機無線充電器電路圖或原理圖和原理分析
1、電磁感應式
初級線圈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中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
2、磁場共振
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該技術點亮了兩米外的一盞60瓦燈泡,並將其取名為WiTricity。
該實驗中使用的線圈直徑達到50cm,還無法實現商用化,如果要縮小線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會下降。
3、無線電波式
這是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類似於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主要有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可以捕捉到從牆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此種方式只需一個安裝在牆身插頭的發送器,以及可以安裝在任何低電壓產品的「蚊型」接收器。
(10)無線供電電路圖擴展閱讀
無線手機無線充電器技術參數
輸入工作電壓:交流110V~240V;接收輸入電壓:4.2V;接收電流:180mA;充電時間:在機充4-5小時,電池直接放板上充3-4小時。
功能及特點
1、採用了優異先進的識別控制技術,能夠微耗待機、電池充飽自動關機、自動飽和指示,無接收器自動停止工作等全部智能化無線控制功能。
2、使用簡單、方便,不需更改手機內部器件,不需外置適配器(影響手機外觀),只需配上用戶相應機型的無線充電電池便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