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20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

20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

發布時間:2022-12-27 17:39:47

① 20世紀80 年代家電四大件是什麼

樓主你說的一點沒錯,就是這四大件,
我還給你補充一點20世紀50-70年代,四大件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
20世紀90年代後期四大件是空調、電腦、手機、汽車

家用電器發展史

簡史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1879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為家用電器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受到普遍歡迎。電熨斗的廣泛使用改變了當時僅在夜間供電的傳統並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因此,人們認為美國的家用電器工業發軔於電熨斗。1907年,具有現代產品雛型的吸塵器問世。1910年,電動洗衣機和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相繼問世。1914年電灶出現。1930年,房間空氣調節器問世。1937年,全自動洗衣機研製成功。從此,電氣類產品的產量迅速增長,品種不斷增加和更新。
19世紀末,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95年,義大利G.馬爾可尼發明無線電報,促成了無線電話和無線電廣播的出現。1904年,英國J.A.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電子管。1906年,美國L.D.福雷斯特發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極電子管。之後,四極管、五極管、更多極的電子管和復合管相繼問世。電子管作為第一代的電子器件,在晶體管發明以前的近半個世紀里,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年,第一個定時播發語言和音樂的無線電廣播電台在英國建成,次年,在美國的匹茲堡又建成一座無線電廣播電台。1923年和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相繼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他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約在30年代末,英、美先後開始了試驗性的電視廣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視廣播便在各國逐漸普及。1954年,美國採用NTSC制正式開始彩色電視廣播。1963年和1966年,聯邦德國、法國分別確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電視制式。1898年丹麥人發明了磁性(鋼絲)錄音機,1935年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了磁帶錄音機,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了盒式磁帶,從此盒式磁帶錄音機很快普及。
50年代電子工業和塑料工業的興起,促進了家用電器的迅速發展。晶體管的發明應用,尤其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出現了巨大的飛躍,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70年代,微型計算機的問世,推動著家用電器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批高技術型的家用電器相繼出現。
分類 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目前,主要有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和按產品電氣工作原理分類的兩種方法。後者將家用電器分為製冷、電熱、電動、電子電器4類,這種分類並不很完善。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分類較為常見,但具體分法各國有異,大致分為8類。
①製冷電器:又稱冷凍電器。用於物品(主要是食物)的冷凍、冷藏,包括家用冰箱、冷飲機等。
②空氣調節電器:簡稱空調電器。用於調節室內空氣流動、溫度、濕度以及清除空氣中的灰塵,包括房間空氣調節器、電扇、換氣扇、冷熱風器、空氣去濕器等。
③清潔電器:用於織物清洗、保養和室內環境與設備的保養,包括洗衣機、乾衣機、電熨斗、吸塵器、地板打蠟機等。
④廚房電器:用於食物配製、烹調及廚房衛生,包括電灶、微波爐、電磁灶、電烤箱、電飯鍋、洗碟機、電熱水器、食物加工機等。
⑤電暖器具:用於生活取暖,包括電熱毯(墊)、電熱被、電熱服、空間加熱器。
⑥整容保健電器:用於理發、顏面清潔和家庭醫療護理,包括電動剃須刀、電吹風、整發器、超聲波洗面器、電動按摩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等。
⑦聲像電器:用於家庭文娛生活,包括電視機(見電視接收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攝像機、組合音響等。
⑧其他電器:如煙火報警器、電鈴等。
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有的國家將家用煤氣器具(包括燃油器具)和太陽能器具也列入家用電器內。美國採用混合分類法,將家用電器分為大件器具類、小件器具類、空氣調節器具類、家用電子消費器具類、辦公器具類、商業和公共設施用器具類、售貨及錢幣器具類。
產品基本要求 主要有安全、實用、可靠、新穎、耗能少等。
安全 家用電器使用廣泛,且使用者不一定具備電學知識,故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要求電器在發生機械或電氣故障時不會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多數國家頒布了家用電器安全管理法規和標准,有些國家還用法律形式強制執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頒布了家用電器的安全規則。中國規定家用電器的國家標准等同或等效採用IEC的安全規則。
實用 實用性是家用電器的基本特徵。產品應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做到使用者不需具有專門技能也能正確使用。
可靠 可靠性是反映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的綜合性指標。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家用電器產品可靠性的一個主要指標。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需要實行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新穎 家用電器具有美化家庭的特點,因此應具有裝飾性。產品造型和外觀不僅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反映一定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審美志趣,並且要體現出結構的科學性、選材的合理性及工藝的先進性。
耗能少 提高家用電器的效率指標,降低能耗是家用電器主要生產國家長期努力的方向。美國1975年12月制訂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對 14種耗能多的家用電器規定了最低能耗效率標准。日本於1979年6月頒布了合理使用能源法,對耗能多的電冰箱、空調器的能耗效率確定了判斷標准,並規定在特定產品上設置能耗效率標記,以便於消費者選擇。
普及率 家用電器普及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水平。通常,國民總產值高、人均收入高、人均耗電量大的國家,家用電器的普及率也高(見表)。 發展超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智能化 廣泛採用電腦控制,提高家用電器的智能化程度,表現出更富有時代性。裝有聲音合成和聲音識別系統的家用電器,將可以實現真正的人-機對話。家庭機器人已經問世。
自動化 多種自動化的產品如洗、漂、烘全自動化的家用洗衣機,能自動烹調的微波爐等已相繼問世。將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相結合的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使未來的家庭實現在家工作、在家上學、在家購物、在家醫療。這種家庭生活的高度自動化,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成為人類文明的新標志。
塑料化 家用電器使用塑料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和經濟性,適合大批量生產。家用電器塑料化將會更快發展。
節能和多種能源利用 家用電器節能技術研究已取得明顯的進展。電冰箱在高效壓縮機、低導熱的隔熱層、改進製冷劑、合理的製冷系統匹配方面不斷發展,耗電量大幅度降低。利用多種能源的吸收式冰箱亦有新的發展,產量迅速增加。節電效果最有前景的途徑是在家用電器上應用微電子技術和太陽能,如高性能大容量的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太陽能家用電器將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③ 20世紀70,80,90年代的家庭大件分別有什麼

50-70年代
" 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
20世紀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顯貼著計劃經濟的標簽。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半導體(收音機),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是它們伴隨著百姓走過了一段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淚下的歷史,而他們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經歷已經和這「四大件」產生了難以割捨的聯系,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因為一塊手錶曾經就是她的嫁妝,而一輛嶄新的「飛鴿」或「永久」也許使他當上了新郎。那時的「四大件」無疑是財富的象徵,以至於成了人們爭相炫耀的資本。那時,騎著一輛自行車在街上閑逛,其得意的勁頭和現在開輛「大奔」去市場買菜的心情,估計是一樣的。
80-90年代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哲學人說:時尚所創造出的美觀東西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得醜陋。「四大件」作為時尚的一種標志,自然無法逃脫歷史的必然法則。進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
[老彩電]
老彩電
進了中國社會的千家萬戶,標志著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榮的是憑票供應時代的終結。老「四大件」再也不會被人們趨之若鶩,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誕生。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子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們在8小時以外有了更為新鮮的娛樂方式,它使居民們的菜籃子四季長青。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沒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沒落。黑白電視雖好,但它的魅力哪裡比得上彩色電視?何況這個世界本就五彩繽紛,人們希望看到它本真的面貌。錄音機的效果也不差,可把它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顯就相形見絀了。還有家用電話、空調、電腦、微波爐……隨著90年代的來臨,人們在盡情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似乎也懶得總結什麼「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生活用品目不暇接,使人很難從中選擇出哪種商品與你息息相關,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大件」。即使你真的遴選出了幾件,沒過多久,它們也會被更先進、更完美的商品所替代。
新世紀
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嶄新的21世紀,是一個網路時代,它會給人們的居家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樂趣。許多需要人們勞心費神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路來實現——工作學習、走親訪友、外出購物……網路給了人們更多的時間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知未來還會不會有「四大件」這個稱謂存在?如果有,什麼是網路時代的家用「四大件」呢?也許有一個小型的家庭健身房——因為人們的健康是網路無法包辦的;也許應該有輛私家車,人們用它作為外出旅遊度假的工具;也許……

④ 洗衣機的發展史

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機,該洗衣機的主件是一隻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是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的。這台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服,因而沒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

1874年,「手洗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發明了木製手搖洗衣機。這套裝置的問世,讓那些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啟發,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國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

1910年,美國的費希爾在芝加哥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1922年,美國瑪塔依格公司改造了洗衣機的洗滌結構,把拖動式改為攪拌式,使洗衣機的結構固定下來,這也就是第一台攪拌式洗衣機的誕生。

1932年,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們研製成功第一台前裝式滾筒洗衣機,洗滌、漂洗、脫水在同一個滾筒內完成。這意味著電動洗衣機的型式躍上一個新台階,朝自動化又前進了一大步。

1937第一台自動洗衣機於問世,這是一種「前置」式自動洗衣機。靠一根水平的軸帶動的缸可容納4000克衣服。衣服在注滿水的缸內不停地上下翻滾,使之去污除垢。

到了40年代便出現了現代的"上置"式自動洗衣機。

1955年,在引進英國噴流式洗衣機的基礎之上,日本研製出獨具風格、並流行至今的波輪式洗衣機。至此,波輪式、滾筒式、攪拌式在洗衣機生產領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60年代的日本出現了帶干桶的雙桶洗衣機,人們稱之為「半自動型洗衣機」。

70年代,生產出波輪式套桶全自動洗衣機。

70年代後期,以電腦(實際上微處理器)控制的全自動洗衣機在日本問世,開創了洗衣機發展史的新階段。

80年代,「模糊控制」的應用使得洗衣機操作簡便,功能完備……

90年代,由於電機調速技術的提高,洗衣機實現了寬范圍的轉速變換與調節,誕生了許多新水流洗衣機。

此後,隨著電機驅動技術的發展與提高,日本生產出了電機直接驅動式洗衣機,省去了齒輪傳動和變速機構,引發了洗衣機驅動方式的巨大革命。

(4)20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擴展閱讀:

基本形式:

1、歐洲式

又稱「滾桶式」或「鼓式」,可再細分為「前揭式」及「頂揭式」,多為全自動機種。前揭式:顧名思義,前揭式洗衣機機門是開在機身前面,而且多為透明,可以直接看到洗衣桶內的情形。

頂揭式:頂揭式洗衣機機門是開在機身上面,但鮮有透明機門的型號,但兩種機的洗衣原理一樣。另外,歐洲式還分為有乾衣和無乾衣功能的的形號,但基本上全部具脫水功能。

2、美國式

又稱「攪拌式」、「攪拌柱式」又或「攪拌棒式」,為歷史最久的一種電動洗衣機,多為全自動機,可再分為附有乾衣機、和沒有乾衣機的。

所有近代的美式洗衣機都已經有自動脫水功能,不需要另外逐件衣物放到像兩支碾麵粉的棒子疊在一起的電動脫水器,把衣服碾干,另外,洗衣棒還可分為「單節式」和「雙節式」,洗衣效果各有不同,但雙節式的型號價錢通常比較高。

3、日本式

又稱「葉輪式」或「波輪式」,可再細分為「單槽式」和「雙槽式」 單槽式:基本上單槽式洗衣機是由美國式洗衣機沿襲改良而成,大多為全自動微電腦控制。

雙槽式:雙槽式洗衣機多為半自動機,將洗衣和脫水的部分分開,每次洗完衣,都要人手將衣物搬到脫水,雖然麻煩,但由於價格廉而,所以至今仍有生產。

⑤ 以前的家電到現在有什麼變化

開始是煤油燈
---6、70年代白熾燈
---7、80年代日光燈
---80年代開始用電視、電話、收錄機、冰箱、內風扇等容
---90年代使用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
---21世紀以來電器品種數以萬計,比如電腦、dvd、各式各樣的廚房電器(開水壺、微波爐、電壓力鍋、抽油煙機、洗菜機、烤箱等)和客房電器(滅蚊機、加濕機、除濕機、自動清洗機、數碼電器),還可以參考順德的聖托電器網上的上萬款的新式電器。

⑥ 請問新中國成立後以及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家庭生活情況!謝謝!

給你說說八九十年代的情況吧。在北京,那時家庭裝一部電話要排隊一年,安裝費5000元。
大件家用電器如果是日本原裝的電視就很牛了,洗衣機、電冰箱都有了,用錄像機,4000左右,很稀罕。
自行車是必備的出行工具,人手一輛。
出行坐公交的話有月票。
縫紉機很普遍,自己家縫縫補補用。
有錄音機的家庭很多,小學生喜歡聽小虎隊啥的,磁帶10塊錢一盤。
北京有少量的塔樓了,住在裡面很神氣。
冰壺、小豆冰棍是小孩夏天消暑的最愛,可以在冰箱里自己凍冰棍。
居委會有小飯桌,雙職工的孩子放學去吃飯,用脖子上掛的鑰匙回家寫作業。

⑦ 90年代末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要多少錢

2001年我結婚,我的電器大致這樣
彩電,松下背投51寸,17500,當時LG等離子,43寸,在3萬多,大液晶還未市場內化容
冰箱,我買伊萊克斯,200升左右,2800元
洗衣機,松下愛妻號,7升,1500元
空調,格力1.2匹,2300元,科龍3匹,7000元
以上數據真實,價格89不離10,大部分發票都還在

⑧ 90年代末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要多少錢

現在這些傢具都是一種擺設了,因為有它們有時代的氣息,另外當時能買得起並用得起的人並不多。
目前價格方面分為可以使用的和不能使用的有所不同。可以使用的一般價格不等,因為分成色的新舊,進口還是國產,一般從幾百到幾千的都有。
而那些不能使用的,只能當純擺設的那些物品,也一般在二百元左右,比原先賣廢品價格要高很多了。

⑨ 電器的發展方向

最早的電器是18世紀物理學家研究電與磁現象時使用的刀開關。19世紀後期,由於電能的應用陸續推向社會,各種電器也相繼問世。但這一時期的電器容量小,屬於手動式。電路的保護主要採用熔斷器(俗稱保險絲)。20世紀以來,由於電能的應用在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中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並迅速普及,適應各種不同要求的電器也不斷出現。大的有電力系統中所用的二、三層樓高的超高壓斷路器,小的有普通家用開關。近百年來,電器發展的總趨勢是容量增大,傳輸電壓增高,自動化程度提高。例如,開關電器由20世紀初採用空氣或變壓器油作滅弧介質,經過多油式、少油式、壓縮空氣式,發展到利用真空作滅弧介質和六氟化硫作滅弧介質的斷路器,其開斷容量從初期約20~30千安到80年代中後期達80~100千安,工作電壓提高到765千伏,以至到1150千伏。又如,20世紀60年代出現晶體管時間繼電器、接近開關、晶閘管開關等;70年代後,出現了機電一體化的智能型電器,以及六氟化硫全封閉組合電器等。這些電器的出現與電工新材料、電工製造新技術、新工藝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適應了整個電力工業和社會電氣化不斷發展的要求。
隨著WTO的加入,進入21世紀我國低壓電器面臨更大的挑戰,為了加速我國低壓電器的發展,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及時分析國內外低壓電器發展動態,了解和掌握當前低壓電器的新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微處理機和計算機技術引進低壓電器,一方面使低壓電器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使低壓開關電器,包括智能化斷路器和智能化電動機控制器實現與中央控制計算機雙向通訊。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信息網路的發展,低壓配電系統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已統一形成了智能化監控、保護與信息網路系統。
智能化低壓斷路器與電動機控制器是低壓開關櫃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實現智能化的主要電器元件。微處理器引入低壓斷路器,首先使斷路器的保護功能大大增強。諸如:它的三斷保護特性中的短延時可設置成I2t特性,以便與後一級保護更好地匹配;接地保護可實現選擇性,對斷續的電弧接地故障可帶記憶功能。
工業用電的電網路中使用大量的軟起動器、電力電子調速裝置和不間斷電源等,這些裝置都會使配電系統產生高次諧波,而模擬式電子脫扣器一般反映故障電流的峰值,因而電源的高次諧波會造成斷路器的誤動作。帶微處理的智能化斷路器反映負載電流真實的有效值(RMS值),它的采樣和保持電路能消除輸入信號中的高次諧波,因而能避免高次諧波造成的誤動作,它的中央處理單元能保證斷路器的正確動作。
與傳統的雙金屬熱繼電器相比,智能化過載繼電器有一系列的優點。它能保護多種起動條件的電動機,具有很高的動作可靠性。它不但可保護電動機過載與斷相,並可保護接地、三相不平衡、反相或低電流等。由智能化電動機保護繼電器進一步開發的智能電動機控制器,兼有監控、保護和通訊的功能,它的保護功能也較智能化電動機保護繼電器進一步增強。
由新型低壓電器元件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組成的網路系統與傳統的低壓配電系統與電動機控制中心相比有以下優點:
1)實現中央計算機集中控制,提高了低壓配電系統自動化程度。低壓開關設備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的數據信息雙向傳輸是指:一方面智能化斷路器或其它開關設備向中央控制計算機傳送線路和保護對象的運行參數,保護整定值和故障信息;另一方面中央控制計算機向智能化斷路器或其它開關設備發出操作指令,改變和調節保護整定值。
2)使低壓配電、控制系統的調度和維護達到新的水平。通過信息傳輸,中央控制計算機能存儲線路和被保護設備過去的運行參數及前10次甚至前50次故障情況。這些信息加上計算機強大的綜合計算能力,有助於操作者事先預測故障的產生和作出相應的決策,使線路和設備的停機維修時間大大減少;信息傳輸也提高了對配電系統的電能調度能力,能保證在用電高峰階段,對重要用戶安全可靠地供電;信息傳輸可實現區域間連鎖保護,使前後級智能化斷路器的選擇性保護獲得合理的匹配。
3)由於採用數字化的新型監控元件,使開關櫃平面上提供信息大幅度增加。通過液晶顯示板可測量並顯示相和線的電流、電壓、功率因數、功率等各種參數,也能顯示被保護對象和線路過去的運行參數和故障情況,它還可以以圖形方式顯示被整定的斷路器保護特性。
4)監控元件和傳統的指示和指令電器相比較,接線簡單、便於安裝,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5)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減少信息重復和信息通道。
網路通訊的發展,日益要求用戶和設備之間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因而制定一個統一的通訊協議是急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由智能化電器與中央計算機通過介面構成的自動化通訊網路正從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控制發展。現場匯流排技術的出現,不但為構造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提供條件,並且它即插即用,擴充性好,維護方便,因而這種技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低壓電器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通斷能力,智能電器發展的另一途徑是通過微處理器的智能控制來提高電器的通斷性能。
智能化電器的發展,使電磁兼容性EMC變成越來越重要的問題。EMC要求包括兩種含義,一方面要求低壓電器在使用場合工作時,不受外界電磁干擾而引起誤動作,而另一方面要求電器的操作產生的電磁場不幹擾附近的電子設備。國外對智能化電器和機電一起化產品的EMC問題非常重視,因為電磁干擾會引起這類系統失靈而誤動作,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智能化電器和其保護、監護系統把敏感的數字電器元件處於強電流及高電壓電磁場中,使這些設備的電磁抗干擾能力在設備設計和運行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因而在國外智能化電器和其系統在設計初始階段即制定嚴格的電磁兼容控制與管理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產品或系統EMC分析,制定EMC設計技術指標、設計計劃、標准、實施計劃與測試方法等,並把這一計劃作為產品或系統設計的重要一環。EMC分析和設計是為了達到EMC技術要求的關鍵工作,包括分析電子線路的輻射程度及抗干擾能力以及系統集成的電磁兼容性能,EMC設計包括電磁屏蔽,接地,導線間距的確定,以及考慮印刷電路板布線之間的電磁耦合等,隨著高頻電磁場數值分析和計算機硬年的發展,採用現代模擬技術取代傳統的測試方法和經驗分析方法,已在EMC分析中起越來越大的作用。 國內工廠和設計院所紛紛引進如UGH、Pro/E等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這類軟體能實現在三維空間內零部件和實體造型、裝配和自動生成工程圖紙,並且按照設計的零部件自動進行模具設計和生成數控編碼。這些軟體使國內低壓電器設計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進一步要使產品設計滿足原始技術條件的要求,達到預定的電氣和機械性能,則需要採用模擬技術。
進行一個低壓電器產品的設計,當根據給定的技術條件,確定了產品初步設計方案和尺寸後,必須進行工程分析或樣機實驗,來驗證設計方案是否附合原訂技術要求。長期以來人們用傳統的工程計算方法進行特性分析,精度很差,特別是作為低壓開關電器的主要特性,即開斷特性無法計算,因而人們不得不依靠樣機製造和實驗驗證來檢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這樣做法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並使得產品開發周期拉長,影響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計算機摸擬和模擬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依靠這種新技術,人們可以在樣機製作以前就能精確掌握設計產品的性能,減少了重復樣機製作和實驗費用,加快了產品開發周期,並提高了產品性能,這是當前低壓電器產品開發手段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低壓電器的基本特性包括開斷能力、溫升、零部件的強度、電動穩定和熱穩定、絕緣性能及其它電氣性能等。這就需要對設計對象的電磁場、應力場、磁場等物理場域進行模擬和分析。計算機模仿和模擬技術的進展和商品有限元分析軟體性能的不斷提高為這種新技術在低壓電器的應用創造了條件。70-80年代的有限元分析軟體,前後處理工作十分繁鎖,例如進行一台大型變壓器的電場分析、輸入各零部件的三維尺寸等原始數據,一般是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艱苦勞動。進入90年代商品化的有限元分析軟體都和可視化技術結合起來,用特徵造型方式輸入三維圖形代替每鎖的數據輸入,使輸入工作十分簡便而直觀,並且後處理部分使輸出的數據或三維圖形,方便地進行觀察和分析。與此同時,隨著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需要,這種模擬和分析軟體更擴展到流體動力學、機械振動和機構動力學等方面。市場上已能提供各種精確的計算機模擬與分析軟體,這類軟體分成二種類型,一種是通用軟體,另一種是專用軟體,這種軟體都包括應力,溫度場、電磁場和流場等分析模塊,可以進行單種場域分析,也可進行綜合場分析,例如計算熔斷器的保護特性,首先要計算熔片中電流場的分布,然後是熱特性的計算,這是電流場和瞬態熱場計算的綜合,專用軟體是指用於專門的場合。國外著名公司更是把特性的計算機模擬和分析看作是產品開發手段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措施。
通過計算機模擬可獲得產品設計的可行性方案,即保證設計方案滿足所制定技術條件的要求,但尚不是經濟技術指標最佳的方案,為了達到經濟技術指標的最佳,這就需要把模擬技術和最優化方法結合起來。
計算機圖形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三維機互動式圖形技術,即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技術的出現,給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虛擬現實與傳統的互動式三維圖形技術不同,後者操作者是在計算機外的現實世界操作計算機的圖形,而前者則可讓操作者進入計算機里的虛擬世界親臨其境地進行操作,把這種技術和計算機模擬相結合就可以在計算機內設計產品,這種產品稱為虛擬產品,設計者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對產品進行模擬和優化,這是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方向。長期以來,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往往是把各研究所和工廠有關技術人員集中在一處,進行聯合設計,這種方式使大多數設計人員脫離本廠的環境而造成諸多不便。90年代以來出現的計算機協同設計CSCD()技術,可提供遠程異地協同設計的環境,它是基於Internet而實現的一種群體設計的新概念,國外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如PRO/E和Internet等已新增了這方面的功能。依靠這種技術,人們可以在不同地點通過Internet共同討論設計方案,繪制和修改設計圖紙。 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環境保護問題日趨嚴重,這對大量使用的低壓電器提出新的要求。低壓電器中幾近80%的材料是塑料,因而對這些材料來說,一方面要保證長的壽命和電器本身的工作可靠性,還應考慮環保要求,即無污染,並且可以回收。不含CFC或鹵素的阻燃的塑料已得到推廣和應用。
長期以來由於AgCdO有較好的耐電弧侵蝕能力,因而在低壓電器、特別是作為控制電器的觸頭材料得到廣泛應用。但由於AgCdO材料有毒,從環保要求出發,以AgSnO2代替AgCdO材料已經得到推廣。但AgSnO2的觸頭溫升過高,一直是一個關鍵技術問題。國際上一些觸頭材料生產廠都在研究如何通過加入添加劑來阻止觸頭表面SnO2膜的生成來降低觸頭溫升。
採用真空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是解決環保電器的重要途徑。真空技術在中壓開關領域已具統治地位,在低壓開關領域近幾年也有很大的發展。真空中不存在氣體,在開斷故障電路時僅能產生能量較少的金屬蒸汽電弧,其強度、燃弧時間和對觸頭的燒蝕都比空氣中少,因而真空開關是不需要維護的。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真空開關的觸頭系統是封閉在真空管殼中,觸頭開斷時產生的電弧不會影響環境,因而它可以工作在苛刻的不利的工作環境下。在低壓電器領域中,盡管它的價格比一般空氣中滅弧的開關電器的價格要高,但它的優良性能和環保作用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原先真空接觸器一般用於特殊環境下,由於真空技術的進展、真空技術的應用已推廣至通用的接觸器。國內研究單位和工廠也正積極開發這種產品,主要目標是提高其額定電流和開斷能力。
由於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新型電子器件如GTO,GTR及IGBT等第三代大功率半導體開關器件的出現,固態無觸點開關也得到很大的發展。與機械式開關相比較,它是一種無電弧開關,因而它有很長的壽命,並且不需要維護,從環保角度來看,一方面因為沒有電弧,不會因為電弧引起觸頭材料和塑料氣化而污染環境,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環境污染而使觸頭上產生氧化膜而影響接觸可靠性。由於沒有觸頭,機械式開關因電弧的作用使觸頭發熱現象也不存在,這樣無觸點開關的操作頻率可達到很高,固態斷路器由於工作過程中的損耗大,並且缺乏足夠額定電壓和電流的功率電子器件,加上體積大、價格高,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 由於城市電網的發展,配電變壓器容量增大,對低壓開關電器提出了高性能、小型化要求。為了提高低壓開關電器的開斷能力,國外公司提出了一些新的滅弧系統和限流技術。
開關電器小型化有兩種含義,一方面是電器本身的尺寸要小,另一方面是減少噴弧距離或實現「無飛弧」以縮小安裝這種電器的開關櫃尺寸。
當前低壓電器在結構設計上廣泛應用模塊化、組合化、模數化和零部件通用化。模塊化是電器製造過程大為簡便,通過不同模塊積木式的組合,使電器可獲得不同的附加功能。組合化使不同功能的電器組合在一起,有利於電器結構緊湊,減少線路中所需的元件品種,並使保護特性得到良好的配合。模數化使電器外形尺寸規范化,便於安裝和組合。不同額定值或不同類型電器實現零部件通用化,對製造廠商來說,將大大減小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的費用;對用戶來說,也便於維修和減少零部件的庫存量。

⑩ 求「家用電器的節能」為題的論文

家用電器的市場狀況和節能潛力
1.工業發展迅速,市場具有極大的消費潛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家電生產大國,從1986年至1996年,中國家電工業總產值以年均遞增32.1%速度發展,主要家電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
20世紀80年代,中國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到20世紀90年代,市場需求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但城鎮市場在保有量已經很高的情況下,由於更新需求和增購需求,使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同時,農村保有量較低,如電冰箱為2.5%,洗衣機為20%,購買需求穩步上升。
百戶擁有率按照耐用消費品的使用壽命,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大批進入家庭的家用電器已開始進入更新期,每年的換舊更新量非常可觀。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里,購家電數量和更新數量將呈上升趨勢,市場需求空間很大。
2.節能潛力 近年來,我國人均用能量和能源需求總量逐年增加,其中居民用電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而能源消耗總量每年增長僅3%-5%,遠大於同期全國電力消費總量的增長速度,居民生活用能量所佔比例上升。
從1997年各種家用電器的耗電量看,電冰箱耗電量排在第一位,達38.6TWh,占第二位的是電視機,為20.6 TWh,隨後的是洗衣機和空調器,分別為7.9 TWh、7.5 TWh。據預測,家用電器的耗電量將繼續增長,例如:由於空調器的年產量達1000萬台,耗電量將逐步超過洗衣機、電視機,其他如微波爐、電加熱器、電熱水器、電腦等在未來幾年中將急劇增長。
總體上說,中國家用電器的能源效率低於日本、美國及歐洲地區。據理論估算,通過採用更加嚴格的能效標准,電冰箱可以提高效率40%,年節電20TWh,若空調器達到美國的水平到2020年將節電72TWh,節能潛力很大。
我國家用電器的節能措施 自1990年中國每年的電力總容量新增16GW,建立起了龐大的電力工業設施。由於居民用電具有時間集中、季節性負荷大等特點,加重了峰谷電量差距的矛盾,使得電力系統負荷特性劣化、電網負荷率普遍下降,造成電力設施資源的浪費,同時因為中國發電是以煤為主要能源,也導致了CO2、SO2、NO2和灰塵排放量的持續增加。在這種形勢下,必須開發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目前主要的措施包括制定能源效率標准和實施能源效率標識(標志)。
1. 能效標准 能效標准作為提高產品能效、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美國、歐盟、澳大利亞、韓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制定和實施了強制性家用電器能源效率標准。根據國際氣候變化政府協調組的估計,到2020年,在居民用電方面,節能技術可以減少CO2排放量的潛力約為35%,強制性標准和市場機制的轉變將進一步促進排放量減少8%-13%。
我國的能效標准制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1989年制定頒布了第一批共9項家用電器能效標准。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對節能管理工作的力度逐漸增強,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貫徹實施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中國全面修訂和逐步制定能效標准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從1995年起,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陸續開始組織首批能效標準的修訂和部分新的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能效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主要的能效標准有:GB12021.2《家用電冰箱電耗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12021.3《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12021.4《家用電動洗衣機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5《電熨斗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6《自動電飯鍋效率、保溫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7《彩色及黑白電視廣播接收機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8《收錄音機效率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9《電風扇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7896《管形熒光燈鎮流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
在將來的工作中,將逐步開展超前性能效標準的研究,即提前公布未來將要實施的標准,能夠為企業確定節能目標,留出一定時間給企業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
(1)家用電冰箱能效標准及其作用
中國的家用電冰箱擁有量很大,至2000年全國電冰箱擁有量已達到1億台,電冰箱耗電量占家庭用電量的近50%。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在1996年到1999年間中國對標准進行了修訂,在新標准中分別制定了電冰箱電耗限定值和節能評價值,由此將淘汰市場上近15%的高能耗產品。
電耗量限定值方程: Emax=(M×Vadj+N)/365 節能評價值: 節能評價值=電耗限定值×75% 值得一提的是,標准修訂得到了家電企業的大力支持,各企業紛紛採用新技術,提高設計質量,產品能效水平得到了提高。據1999年的調查顯示,中國主要電冰箱產品的能耗量比1997年降低了9%。 根據預測,在未來10年中,通過節能工作的開展,電冰箱能源效率將提高40%,將為消費者帶來400億元的實惠,減少730億度的耗電量,減少CO2排放量0.5億噸。目前,根據我國的節能政策和電冰箱行業的發展,對能效標准進行修訂已列入日程,要求將更加嚴格。
(2)房間空調器能效標准及其作用
新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標准中主要規定了空調器額定狀態下最小允許的能效比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指標。 據統計計算,新標准實施後,空調器能源效率將提高10%,在2001年至2010的10年間,預計CO2的減排量為241.35×109 噸,煤炭消耗減少量65.82×109 噸。同時降低電網峰荷和節約電力基建投資,收益率達1.43(不計減排量等收益)。
(3)關於電器及電子類產品的待機耗電量
隨著電器和網路產品的普及,其在待機狀態下的耗電量不斷增加,這類產品包括:電視機、錄像機、計算機、復印機、列印機、電視用機頂盒等產品。由於這些產品是在很大的地區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銷售,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很大,待機耗電量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世界范圍難題,需要國際性的政策和合作,來減少待機耗電量所造成的影響。
以中國的電視機為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屏幕、高功率產品擁有量上升。據統計,1998年電視機產量達3000萬台,居民更新量500萬台,全國擁有總量達3億台,總耗電量非常可觀。
與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標准要求進行衡量,如美國的能源之星(不大於3W)和歐盟即將實施的最大允許耗電量指標(不大於9.0W)相對比,中國的電視機產品的能效水平分布狀況。
以中國市場為例,約50%的產品有待機功能,新增或更新產品大部分均設有此功能。隨著控制功能的增加和網路家電的普及,待機耗電量呈上升趨勢。假定新增產品的使用情況開機時間與待機時間比例為6∶18(與歐盟相同),根據中國的擁有量進行估算,截止到2010年節能量將達到178億kWh,可減少CO2排放3.1×106tce(以碳基計算)。
2. 能效標識 能效標識是一種粘貼在耗能產品上的標志,註明產品的能源效率或能源年消耗量,標出產品的能源效率等級等信息。目的是要讓消費者對自己將要購買的產品的能耗特性和耗能費用方面有所了解。能效標識現有兩種基本類型:
(1) 保證標識 保證標識,又稱認證標識或認可標識,主要是對符合指定標准要求的產品提供一種統一的、且完全相同的標簽,表示產品已達到標准要求。
美國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和我國的節能產品認證屬於保證標識。 我國的節能產品認證工作開始於1999年,結合ISO9000質量體系要求進行。目前產品包括:電冰箱、房間空調器、熒光燈鎮流器、阻波器等產品。
(2)信息標識 信息標識主要用來給消費者提供一些有關產品的能耗、運行成本或其他重要特性等方面的信息,使消費者在做購買決定時,可以將能效與價格、可靠性等其他特性一同考慮。信息標識通常是強制性的。
信息標識又分為能效等級標識、連續性比較標識和純信息標識三種。來自國際能源機構的資料表明,截至到2000年,世界上已有37個國家實施了能效標識制度,已經成功地減緩了家用、辦公產品在消耗電能和天然氣方面的增長勢頭,同時也減少了CO2等有害氣體的排放。而且能效標識在鼓勵技術開發、市場競爭、高效產品的銷售以及市場轉換等方面也非常有效。 在我國開展能效標識研究工作的意義 在我國開展能效標識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滿足以下各方面的需要。
1.國際貿易的需要,促進國際間能效標識的相互認可由於世界各國能源及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對本國生產和進口的家電產品的電耗或能效值提出了要求,如美國的法規要求在2001年後,進口的電冰箱電耗值必需降低30%,小型冷櫃降低50%;在空調器產品貿易所涉及的國家中,76%制定了強制性能效標准或強制性能效標識,另外19%的國家實施了自願性能效標准或標識制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商討簽訂能效標識相互認可的協議,消除潛在的貿易壁壘,能效值成為衡量用能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2.消費者的需要, 能效標識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指導,使消費者在購買用能產品時,得到直觀的能耗(耗電量、能效)信息,判斷產品的節能水平和日常使用費用。若沒有能效標識,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無法對市場所提供的各種類型的產品特性進行比較,一旦購買,消費者將承擔產品的運行能耗費用。目前,我國市場上流通的用能產品皆沒有相關的能耗或能效信息,銷售商對此也知之甚少,為消費者選購適宜的用能產品帶來很大的困難。實施能效標識的目的就是填補此空白,給消費者傳達有用的信息,提供一種公正、准確的方法,在相似條件下,對產品的能耗性能進行比較和排序,幫助他們決定購買何種產品。
3.鼓勵製造商生產和銷售比現有產品的能效更高的產品 通過增加在產品外觀中的能源介紹並通過影響消費者購買決定的方法,標識可以將需要開發、生產並銷售高能效產品的信息傳達給製造商,將新的、更有效的產品引入市場。目前,中國正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研究起草信息能效標識政策、實施管理辦法、標識的信息內容和標識結構等,評估標識設計方案在市場轉換中對消費者、零售商和生產商的影響,逐步在中國開始信息能效標識的試點和推廣。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傢具回潮不合怎麼辦 瀏覽:645
不防水的手錶進水了應該怎麼辦 瀏覽:150
麵包車翻新一下需要多少錢 瀏覽:892
雅麗美傢具 瀏覽:764
前鋒和萬和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788
壁山二手傢具市場怎麼去 瀏覽:894
5e3電路圖 瀏覽:954
鶴壁買傢具去哪裡 瀏覽:284
全自動壓口機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414
天津工業廠房舊地面翻新怎麼樣 瀏覽:114
柔性防水牆板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102
國家電網合肥縣公司怎麼樣 瀏覽:894
雲南三星手機維修點查詢 瀏覽:892
中山市索尼手機的維修點 瀏覽:533
廚衛小家電的市場挑戰者有哪些 瀏覽:657
六開膠印電路 瀏覽:531
手機維修放三星售後好幾天安全嗎 瀏覽:982
防水淋雨了怎麼辦 瀏覽:960
南寧的蘋果維修點 瀏覽:114
錘子售後維修價格表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