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這個大學電路電工習題如何做'
採用三要素法求;
用疊加原理求iL(0),電壓源單獨作用,iL`(0)=0.5x12/(8//8+4)=0.75A,電流源專單獨作用iL``(0)=-1x0.5x4/(8//8+4)=-0.25A
iL(0)=0.75-0.25=0.5A
用疊加原理求iL(∞屬),電壓源單獨作用,iL`(∞)=12/(8+4)=1.5A,電流源單獨作用iL``(∞)=-1x0.5x4/(8+4)=-0.25A=0.5x12/(8//8+4)=0.75A,iL``(0)=0 A
iL(∞)=1.5A
S打開,除源後電感兩端等效電阻R=8+4=12Ω,時間常數τ=L/R=2/12=1/6 S
運用三要素法,iL(t)=1.5+(0.5-1.5)e^-t/τ=1.5-e^-6t A
同理求Uc(0)=6+1x(8//8)//4=8V
Uc(∞)=8+1x8=16V
τ=8x0.5=4 S
Uc(t)=16+(8-16)e^-t/τ=16-e^-0.25t V
Uab(t)=Uc-4xiL(t)=(16-e^-0.25t)-4x(1.5-e^-6t)
⑵ 大學電路原理習題,求答案
用疊加定理u1=2/3v,u2=5/3,U=u1+u2=7/3v
Rab=(24//24+18)//30//15=20//30//15=12//15≈6.67Ω
4.戴維寧定理Uoc=12*6/9=8v ,Req=3//6=2Ω,RL=2Ω時獲最大回功率,答Pmax=Uoc^2/4Req=8w
⑶ 求這個大學電路電工習題如何做呢。
這個不需要電工知識,只要會小學數學就會做了。因為同相和反向電壓相等,所以R兩端電壓就是ui,故而輸出端電壓就是4ui。
⑷ 大學電路原理習題
可以上傳你的兩種解題過程,幫你看看。
還有你的結點法,可以選三號節點為參考點,一號節點的電壓則為已知,可減少計算量。
迴路法的im2可以改為90v,100v1歐2歐2歐的迴路,這樣im1的值就等於20安培,也可以減少計算量。
也就是說,把只含有電壓源的支路的一側作參考點另一側電壓就是已知,可以減少計算量。把含有電流源的支路僅放在一個迴路中(而不是同時放在兩個迴路中),則該迴路的迴路電流就等於電流源的電流,也可減少計算量。
以3為參考點u2=110v,u0=-100v,i=(-100-(110-90))/1=-120A,
而對點1列節點電壓方程:(1/2+1/2)*u1-1/2*110=20A,u1=75V
u=75-(-100-20*1)=195V
這是節點電壓法,把三個方程放一起兩個答案放一起就好了。
節點電壓法是設節點的電壓,然後用節點之間每條支路的電流,寫成對一個節點而言,流出的電流和為0的方程。節點電壓法中如果一個節點的電壓能夠直接表示,那就不用寫kcl方程直接表示就好了。然後一定要仔細分析每條支路的電流情況,像20A所在的支路,在寫節點電壓方程的時候那個1歐的電阻就不要計算,因為這條路上的電流已經有了,直接用就好了。用電壓差除以1歐(也相當於分別把1歐當作自電阻或護電阻然後和節點電壓相除再相加減),並不能表示這條支路上的電流。所以說,還是要認識到上面黑字部分,然後仔細分析每條支路的電流。這樣才不會出錯。
之後學受控源,首先寫和現在一樣的方程,之後每一個受控源補一個相對應的方程。當然這個方程大多數出在受控源處,但是有時也可從其他地方找。
ok純手打求給分。
⑸ 求這個大學電路電工習題怎麼做
這是一個並聯電路,把並聯電路求電阻的公式列出來,然後數值代進去。最後計算出結果。
⑹ 求這個大學《電路》習題怎麼做呢
用外加電壓法。
當受控電流源的方向反置後,Rab呈負電阻,含義是它實際上含有產生功率的電源,而不是等效為一個線性電阻。
⑺ 大學電路習題求解
我不是大佬 我不知道
⑻ 大學電路習題求解!
解:上圖。3Ω電阻中來無電流,自因此2Ω電阻的電流也為i1,方向向下。
KVL:8i1-2i1+2i1=4,i1=0.5(A)。
Uoc=Uab=Uan+Unb=10+-2i1+2i1=10(V)。
下圖。埠加電壓U,流入電流I。
8i1-2i1+2×(I+i1)=0,得到:i1=-0.25I。
U=3I-8i1=3I+8×0.25I=5I,Req=U/I=5(Ω)。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當RL=Req=5Ω時,可以獲得最大功率:pLmax=Uoc²/(4RL)=10²/(4×5)=5(W)。
⑼ 大學的電路基本分析習題
所以:I=(12-8)/(4+4)=0.5(A)。
⑽ 如何做這道大學《電路》習題呢
(1)等效電阻R=237.954Ω,電感L=1.532H,功率因數為0.443。
(2)欲使功率因數提高到0.9,需要並聯4.045μF的電容,電容的額定電壓應選擇為220V。
計算過程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