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器裡面的電容!是起到什麼作用
電器裡面的電容,根據不同的電路特點可起不同的作用(與相應的電容數專值有關)。
常見屬的作用有:
1、濾波作用。
在電器中的電源部分,要把交流電整流成脈動直流電,再經電容器濾波輸出較平穩的直流電作為電器工作的電源。這種電容器的電容一般數值較大。
2、耦合作用。
把前後兩級電路(直流隔離的兩級)的信號進行耦合,使前級輸出的信號經電容器傳遞到下一級而不影響兩級電路的工作點。這種電容數值居中。
3、旁路作用。
在三極體放大電路中用的較多,在偏置電阻兩端接有一個電容器,使信號直接經電容器通過。
4、構成振盪電路。
比如在LC振盪電路、RC振盪電路中要用到電容器。
5、電機中構成啟動電路。
㈡ 電容在電器中起到什麼作用
1.電容器主要用於交流電路及脈沖電路中,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一般起隔斷直流的作用。
2.電容既不產生也不消耗能量,是儲能元件。
3.電容器在電力系統中是提高功率因數的重要器件;在電子電路中是獲得振盪、濾波、相移、旁路、耦合等作用的主要元件。
4.因為在工業上使用的負載主要是電動機感性負載,所以要並電容這容性負載才能使電網平衡.
5.在接地線上,為什麼有的也要通過電容後再接地咧?
答:在直流電路中是抗干擾,把干擾脈沖通過電容接地(在這次要作用是隔直——電路中的電位關系);交流電路中也有這樣通過電容接地的,一般容量較小,也是抗干擾和電位隔離作用.
6.電容補嘗功率因數是怎麼回事?
答:因為在電容上建立電壓首先需要有個充電過程,隨著充電過程,電容上的電壓逐步提高,這樣就會先有電流,後建立電壓的過程,通常我們叫電流超前電壓90度(電容電流迴路中無電阻和電感元件時,叫純電容電路)。電動機、變壓器等有線圈的電感電路,因通過電感的電流不能突變的原因,它與電容正好相反,需要先在線圈兩端建立電壓,後才有電流(電感電流迴路中無電阻和電容時,叫純電感電路),純電感電路的電流滯後電壓90度。由於功率是電壓乘以電流,當電壓與電流不同時產生時(如:當電容器上的電壓最大時,電已充滿,電流為0;電感上先有電壓時,電感電流也為0),這樣,得到的乘積(功率)也為0!這就是無功。那麼,電容的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系正好與電感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相反,就用電容來補償電感產生的無功,這就是無功補償的原理。
㈢ 家用電器中的電路板上的電容有什麼用
1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而讓交流通過。
2 、旁路(去耦):為交流電路中某些並聯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3 、耦合:作為兩個電路之間的連接,允許交流信號通過並傳輸到下一級電路
4 、平滑或濾波: 將整流以後的脈狀波變為接近直流的平滑波,或將紋波及干擾波慮除。
5 、溫度補償:針對其它元件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夠帶來的影響,而進行補償,改善電路的溫度穩定性。
6 、計時:電容器與電阻器配合使用,確定電路的時間常數。
7 、調諧:對與頻率相關的電路進行系統調諧,比如手機、收音機、電視機。
8 、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電壓額定值為 40 ~ 450VDC 、電容值在 220 ~ 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為較常見的規格。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器件有時會採用串聯、並聯或其組合的形式, 對於功率級超過 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9、浪涌電壓保護: 開關頻率很高的現代功率半導體器件易受潛在的損害性電壓尖峰脈沖的影響。跨接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兩端的浪涌電壓保護電容器通過吸收電壓脈沖限制了峰值電壓,從而對半導體器件起到了保護作用,使得浪涌電壓保護電容器成為功率元件庫中的重要一員。
半導體器件的額定電壓和電流值及其開關頻率左右著浪涌電壓保護電容器的選擇。由於這些電容器承受著很陡的 dv/dt 值,因此,對於這種應用而言,薄膜電容器是恰當之選。不能僅根據電容值 / 電壓值來選擇電容器。在選擇浪涌電壓保護電容器時,還應考慮所需的 dv/dt 值。
10 、 EMI/RFI 抑制: 這些電容器連接在電源的輸入端,以減輕由半導體所產生的電磁或無線電干擾。由於直接與主輸入線相連,這些電容器易遭受到破壞性的過壓和瞬態電壓。採用塑膜技術的 X- 級和 Y- 級電容器提供了最為廉價的抑制方法之一。抑制電容器的阻抗隨著頻率的增加而減小,允許高頻電流通過電容器。 X 電容器在線路之間對此電流提供「短路」, Y 電容器則在線路與接地設備之間對此電流提供「短路」。
11 、控制和邏輯電路 :各類電容器均可能被應用於電源控制電路中。除非是在惡劣環境條件的要求,否則這些電容器的選擇一般都是低電壓低損耗的通用型元件。
㈣ 為什麼什麼電器里都要用電容器啊 到底起什麼作用啊
有的電器,像照相機閃光的時候,電流會瞬間增大,沒有一種電池能承受得住。
所以用電容儲足電,再放電,電池就不易損壞。光管也一樣。
微波爐也一樣,剛開機時電流太大,易損壞電線和電路。
㈤ 家用電器的電容起什麼作用
電容器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容器其作用也不同。在中央空調系統內中,常採用電解電容器容作為控制電路中的濾波元件,用無極性的電容器串聯在壓縮機(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繞組中,使電動機啟動繞組在啟動時,電流領先運行超過啟動電流一個相位角,從而得到啟動轉矩,使電動機容易啟動。
㈥ 家用電器上並聯個電容起什麼作用
家用電器上並聯電容目的是為了改善電器的功率因素,提高電器的電能轉化效率。
這只對感性的電器有效果。
對於你的電腦,通過並聯電容是無法改變和解決這個問題的。
㈦ 電容在電器中起到什麼作用
一、電容的分類和作用
電容(Electric capacity),由兩個金屬極,中間夾有絕緣材料(介質)構成。由於絕緣材料的不同,所構成的電容器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按結構可分為:固定電容,可變電容,微調電容。
按介質材料可分為:氣體介質電容,液體介質電容,無機固體介質電容,有機固體介質電容電解電容。
按極性分為:有極性電容和無極性電容。 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電解電容。
電容在電路中具有隔斷直流電,通過交流電的作用,因此常用於級間耦合、濾波、去耦、旁路及信號調諧
二、電容的符號
電容的符號同樣分為國內標表示法和國際電子符號表示法,但電容符號在國內和國際表示都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有極性電容上,國內的是一個空筐下面一根橫線,而國際的就是普通電容加一個"+"符號代表正極。
三、電容的單位
電阻的基本單位是:F (法),此外還有μF(微法)、pF(皮法),另外還有一個用的比較少的單位,那就是:nF(),由於電容 F 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我們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單位,而不是F的單位。
他們之間的具體換算如下: 1F=1000000μF
1μF=1000nF=1000000pF
四、電容的耐壓 單位:V(伏特)
每一個電容都有它的耐壓值,這是電容的重要參數之一。普通無極性電容的標稱耐壓值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極性電容的耐壓值相對要比無極性電容的耐壓要低,一般的標稱耐壓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五、電容的種類
電容的種類有很多,可以從原理上分為:無極性可變電容、無極性固定電容、有極性電容等,從材料上可以分為:CBB電容(聚乙烯),滌綸電容、瓷片電容、雲母電容、獨石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等。下面是各種電容的優缺點:
無感CBB電容 2層聚丙乙烯塑料和2層金屬箔交替夾雜然後捆綁而成。
無感,高頻特性好,體積較小
不適合做大容量,價格比較高,耐熱性能較差。
CBB電容
2層聚乙烯塑料和2層金屬箔交替夾雜然後捆綁而成。
有感,其他同上。
瓷片電容
薄瓷片兩面渡金屬膜銀而成。
體積小,耐壓高,價格低,頻率高(有一種是高頻電容)
易碎!容量低
雲母電容
雲母片上鍍兩層金屬薄膜
容易生產,技術含量低。
體積大,容量小,(幾乎沒有用了)
獨石電容
體積比CBB更小,其他同CBB,有感
電解電容
兩片鋁帶和兩層絕緣膜相互層疊,轉捆後浸泡在電解液(含酸性的合成溶液)中。
容量大。
高頻特性不好。
鉭電容
用金屬鉭作為正極,在電解質外噴上金屬作為負極。
穩定性好,容量大,高頻特性好。
造價高。(一般用於關鍵地方)
六、電容的標稱及識別方法
1. 由於電容體積要比電阻大,所以一般都使用直接標稱法。如果數字是0.001,那它代表的是0.001uF=1nF,如果是10n,那麼就是10nF,同樣100p就是100pF。
2. 不標單位的直接表示法:用1~4位數字表示,容量單位為pF,如350為350pF,3為3pF,0.5為0.5pF
3. 色碼表示法:沿電容引線方向,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數字,第一,
二種環表示電容量,第三種顏色表示有效數字後零的個數(單位為pF)
顏色意義:黑=0、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
㈧ 電器里的電容的作用是什麼
1、在需來要直流電源的電路中,源對交流電源整流後用電容器濾波,得到平滑的直流電。如不用這個電容器,交流電源經整流後的脈動直流電流不能經濾波成為平滑的直流電流,由它供電的電路就不能正常工作;
2、有單向交流電機的設備中,電容器作為電動機的起動電容,利用電容器使交流電流產生移相,使電動機定子產生旋轉磁場,從而使電動機轉動。如不用這個電容器,電動機就起動不了,不能轉動工作;
3、由交流電源供電的設備,如是感性負載,接入交流電源後,由於感性負載電流會產生移相,從而在供電線路中產生無功電流,增大供電線路的損耗,因此需要在設備的電源輸入端接入補償電容,降低無功損耗。
以上1,2兩種設備如上所述必須使用電容器,第3種情況如不使用電容器,不會影響設備的工作,但會增大線路的無功損耗,對供電線路有不利影響。
㈨ 電容在什麼電器能起什麼作用
電容器通常簡稱其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
定義1:電容器,顧名思義,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電容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於隔直,耦合,旁路,濾波,調諧迴路, 能量轉換,控制電路等方面。
定義2:電容器,任何兩個彼此絕緣且相隔很近的導體(包括導線)間都構成一個電容器。
電容器在電路中的作用
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是相當於斷路的。
這得從電容的結構上說起。最簡單的電容是由兩端的極板和中間的絕緣電介質[2]構成的。通電後,極板帶電,形成電壓(電勢差),但是中間由於是絕緣的物質,所以是不導電的。不過,這樣的情況是在沒有超過電容器的臨界電壓(擊穿電壓)的前提條件下的。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是相對絕緣的,當物質兩端的電壓加大到一定程度後,物質是都可以導電的,我們稱這個電壓叫擊穿電壓。電容也不例外,電容被擊穿後,就不是絕緣體體了。不過在中學階段,這樣的電壓在電路中是見不到的,所以都是在擊穿電壓以下工作的,可以被當做絕緣體看。
但是,在交流電路中,因為電流的方向是隨時間成一定的函數關系變化的。而電容器充放電的過程是有時間的,這個時候,在極板間形成變化的電場,而這個電場也是隨時間變化的函數。實際上,電流是通過場的形式在電容器間通過的。
在中學階段,有句話,就叫通交流,阻直流,說的就是電容的這個性質。
電容器的基本功能——充電和放電
充電和放電是電容器的基本功能。
充電
使電容器帶電(儲存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充電。這時電容器的兩個極板總是一個極板帶正電,另一個極板帶等量的負電。把電容器的一個極板接電源(如電池組)的正極,另一個極板接電源的負極,兩個極板就分別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充電後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就有了電場,充電過程把從電源獲得的電能儲存在電容器中。
放電
使充電後的電容器失去電荷(釋放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放電。例如,用一根導線把電容器的兩極接通,兩極上的電荷互相中和,電容器就會放出電荷和電能。放電後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的電場消失,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在一般的電子電路中,常用電容器來實現旁路、耦合、濾波、振盪、相移以及波形變換等,這些作用都是其充電和放電功能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