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放光纖介面改同軸介面電路圖
先購買一個:光纖同軸轉接器,然後用光纖線連接原來功放上的光纖介面,就完成了。
2. 光口、電口怎麼區分,核心交換機光電轉換有幾種模式
一、光口、電口區分方法
1、交換機上的光口一般是成對在一起的,一個TX發送端,一個RX接收端
(2)光口電路擴展閱讀:
交換機配置光電復用:
在設備命名中SFP表示光介面,GT表示電介面。
例1:S5750-24GT/12SFP:12個獨立電口,12個光電復用介面,默認使用電口
例2:S5750-24SFP/12GT:12個獨立光口,12個光電復用介面,默認使用光口
如果要調整介面的默認使用介質,必須使用命令進行切換。以下配置以千兆介面為例。
gigabitEthernet 0/24使用電介面:
Ruijie>enable
Ruijie#configure terminal
Ruijie(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4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4)#medium-type copper ------>使用電介面,接RJ45的線纜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4)#end
Ruijie#write ------>確認配置正確,保存配置
gigabitEthernet 0/24使用光介面:
Ruijie>enable
Ruijie#configure terminal
Ruijie(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4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4)#medium-type fiber ------>使用光介面,接光纖線纜;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4)#end
Ruijie#write ------>確認配置正確,保存配置
3. 光纖傳輸設備介面RJ45 V.35 G.703 光口 有什麼區別
RJ45是網線 雙絞線介面
V.35 是通用終端介面的規定,其實V.35是對60-108kHz群帶寬線路進行48Kbps同步數據傳輸的數據機的規定,其中一部分內容記述了終端介面的規定。 V.35對機械特性即對連接器的形狀並未規定。但由於48Dbps-64Kbps的美國Bell規格數據機的普及,34引腳的ISO2593被廣泛採用。模擬傳輸用的音頻數據機的電氣條件使用V.28(不平衡電流環互連電路),而寬頻帶數據機則使用平衡電流環電路。
G.703是將DCE(數字通信設備)連接到數據高速同步通信服務的(ITU)建議。G.703介面通過四線物理介面進行通信,包括從64Kbps到2048Kbps的速率。G.703也支持特殊數據恢復特徵,這使它非常適合於高速串列通信。 盡管G.703已經升級,加入對美國標准T載波服務速度的支持,例如T1以1.544Mbps進行傳輸,但在北美地區使用仍然不是很廣泛,主要還是在歐洲使用。專用分局交換(PBX)系統經常使用採用G.703標準的64Kpbs租借線路提供E載波服務.一些美國廠商出售將同步V.35、RS-449、RS-232或者X.21介面連接到G.703的轉換器以便在歐洲市場出售它們的交換設備。G.703轉換器也可用來對接數字微波和衛星通訊信道,並為不同的串列介面以介於56Kbps和64Kbps之間的速度傳輸數據。G.703光轉換器能夠處理45Mbps(DS3)或更高的速度。
4. 華為bts3012光口支路遠端告警怎麼處理
如果出現了遠端警告的話,那麼有可能是出現了故障,或者是有什麼違規的行為出現。
5. 光纖收發器後面有4個電口,可以用來共享寬頻嗎
不能共享,這個是多電口的光纖收發器,當兩點之間有一到四個的電路需要聯接時可以直接接上去,可達到節省一個路由器和節約光纜的目的。
不過這里需要分兩種情況:
1、使用全光口交換機或路由器,入戶光纖接入交換機後,從其他光口分出區域網的光纖,必須內部區域網綜合布線使用光纜才行,然後再對端使用光收發器解出電信號進入電口網路,此種情況多見於大型集團廠礦企業,佔地面積較大,需求帶寬較高的情況使用。
2、使用普通交換機或路由器,光口接入後通過路由器的lan口接出網線,然後可以通過光收發器成對開通區域網,多見於給距離較遠不適合網線直連的鄰居或親朋好友共享普通家庭寬頻。
6. 光貓每個介面的作用是什麼
光貓即光數據機,一般有四類介面,分別為:光口、V.35介面、乙太網介面,作用分別為:
一、光口
光纖介面是用來連接光纖線纜的物理介面。其原理是利用了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從而發生了全反射。通常有SC、ST、FC等幾種類型。
1、光波長:1310nm
2、發送光功率:不小於-10dBm
3、接收靈敏度:不大於-37dBm
4、連接方式:FC
二、V.35介面
v.35介面是被常用於支持DTE和新興的數字傳輸設施不同類型數據服務單元(DSU)連接之間的介面。它可支持高達6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並成為當前通信設備中流行的,用於連接遠程的高速同步介面。大多數的服務單元,如分組交換機、路由器、遠程網橋和網關都帶有V.35介面。
1、V.35標准速率支持純2048Kibt/s和N*64Kbit/s兩種,根據用戶實際需要可自行選擇
2、DTE、DCE方式可根據做線來自行確定選擇數據及時鍾電平符合ITU-T建議V.35
三、乙太網介面
乙太網協議定義了一系列軟體和硬體標准,從而將不同的計算機設備連接在一起。乙太網( Ethernet )設備組網的基本元素有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光纖和普通網線以及乙太網協議和通訊規則。
1、介面速率:支持10/100M自適應接入
2、傳輸速率:支持純2M及透明傳輸純10M兩種,根據用戶實際需要可自行選擇
3、雙工模式:支持半雙工、全雙工模式
4、物理介面:RJ45 較新版本也可以支持RJ11
(6)光口電路擴展閱讀:
光數據機的應用范圍:
單說乙太網光貓,主要應用於距離超過20KM,中間需要通過SDH/PDH等光傳輸設備中轉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光貓的速率是打包在2M電路上,所以光貓的光收發器的區別也在於其速率,光貓是2M,光收發器是100M。
一般應用場景:
客戶-乙太網光貓-光纜-E1光貓-2M電纜-局端SDH光端機-另一個局SDH光端機-PDH光端機-E1轉乙太網協轉-客戶設備(以太交換機或電腦等)。當然光貓還有V.35光貓,V.24光貓,RS-232光貓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制調解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太網介面
7. 光端機電路常用晶元
比較常用的有DAC908 DACX900 OPAX134/X604 DRV13X INA13X TLK1501 TLK2501 TLK3101 SN65LV1023A SN65LV1224B CDC7005 CDCM7005 DAC908E等。
光端機是一個延長數據傳輸的光纖通信設備,它主要是通過信號調制、光電轉化等技術,利用光傳輸特性來達到遠程傳輸的目的。光端機一般成對使用,分為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光發射機完成電/光轉換,並把光信號發射出去用於光纖傳輸;光接收機主要是把從光纖接收的光信號再還原為電信號,完成光/電轉換。光端機作用就是用於遠程傳輸數據。
光端機工作原理圖
8. H3C S3100V2 交換機連接,光口的配置
交換機1外網的接入是通過E1/0/50,光纖接入的,交換機1與交換機2是E1/0/49相連的,非光纖連接,現在要交換機3連接上網,但由於距離遠需要用光纖連接,光纖模塊都有,光纖已通,配置該。
有些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埠是光電復用的,即combo口,默認情況下,開的是電口,需要打光口的開關打開,交換的操作更簡單了,只需要把那個電口用關掉,則對應的光口就起來了,假始22口對應的光口是25,那麼此時,25號光口就可以用了。
交換機的面板上有數字指示,用命令是看不出來的,光口與旁邊的電口是共用phy的,約定是電口啟用,光口關閉,需要進配置把電口設為「down",光口設為」up",h3c的5000系列只需要把電口down,光口即自動啟用了。
正常情況下,交換機所有埠都是HYBIRD埠,並且PVID都是沒有配置任何VLAN,埠隔離功能關閉,兩邊的筆記本只要把IP配置在一個網段內,就可以PING通,如果不通,那就進交換機裡面看上面的配置是否都是默認的。
(8)光口電路擴展閱讀:
乙太網交換機廠商根據市場需求,推出了三層甚至四層交換機。但無論如何,其核心功能仍是二層的乙太網數據包交換,只是帶有了一定的處理IP層甚至更高層數據包的能力。
網路交換機是一個擴大網路的器材,能為子網路中提供更多的連接埠,以便連接更多的計算機。
隨著通信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推進,網路交換機市場呈穩步上升態勢。
它具有性能價格比高、高度靈活、相對簡單、易於實現等特點。
光交換是人們正在研製的下一代交換技術。
所有的交換技術都是基於電信號的,即使是光纖交換機也是先將光信號轉為電信號,經過交換處理後,再轉回光信號發到另一根光纖。
由於光電轉換速率較低,同時電路的處理速度存在物理學上的瓶頸,因此人們希望設計出一種無需經過光電轉換的「光交換機」,其內部不是電路而是光路,邏輯元件不是開關電路而是開關光路。
這樣將大大提高交換機的處理速率。
9. 電信送的那個光貓都有些什麼介面
電信的光纖寬頻貓有電源口,網線口,光纖口,語音口,ITV口。
具體用途如下:
電源口:插電源
網線口:插網線,可以連接電腦或者路由器
光纖口:插光纖
語音口:接電話線
iTV:接ITV網路電視機頂盒
簡介:
光貓,是泛指將光以太信號轉換成其它協議信號的收發設備,光貓也稱為單埠光端機,是針對特殊用戶環境而設計的產品,它利用一對光纖進行單E1或單V.35或單10BaseT點到點式的光傳輸終端設備。
特點:
而對於多口的光端機一般會直稱作「光端機」,對單埠光端機一般使用於用戶端,工作類似常用的廣域網專線(電路)聯網用的基帶MODEM,和有稱作「光MODEM」、「光貓」、「光數據機」。有些人經常誤將光纖收發器或者光電轉換器當作光貓,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叫法。
光貓的設備採用大規模集成晶元,電路簡單,功耗低,可靠性高,具有完整的告警狀態指示和完善的網管功能。
10. 干貨!交換機常用的光模塊及光介面
乙太網交換機常用的光模塊有 SFP,GBIC,XFP,XENPAK。
英文全稱: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transceiver ,小封裝可插拔收發器
GBIC: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千兆乙太網介面轉換器
XFP: 10-Gigabit small Form-factorPluggable transceiver 萬兆乙太網介面
XENPAK: 10 Gigabit EtherNet TransceiverPAcKage萬兆乙太網介面收發器集合封裝
光纖連接器
光纖連接器由光纖和光纖兩端的插頭組成,插頭由插針和外圍的鎖緊結構組成。根據不同的鎖緊機制,光纖連接器可以分為FC型、SC型、LC型、ST型和KTRJ型。
FC連接器採用螺紋鎖緊機構,是發明較早、使用最多的一種光纖活動連接器。
SC是一種矩形的接頭,由NTT研製,不用螺紋連接,可直接插拔,與FC連接器相比具有操作空間小,使用方便。低端乙太網產品非常常見。
LC是由LUCENT開發的一種Mini型的SC連接器,具有更小的體積,已廣泛在系統中使用,是今後光纖活動連接器發展的一個方向。低端乙太網產品非常常見。
ST連接器是由AT&T公司開發的,用卡口式鎖緊機構,主要參數指標與FC和SC連接器相當,但在公司應用並不普遍,通常都用在多模器件連接,與其它廠家設備對接時使用較多。
KTRJ的插針是塑料的,通過鋼針定位,隨著插拔次數的增加,各配合面會發生磨損,長期穩定性不如陶瓷插針連接器。
光纖知識
光纖是傳輸光波的導體。光纖從光傳輸的模式來分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在單模光纖中光傳輸只有一種基模模式,也就是說光線只沿光纖的內芯進行傳輸。由於完全避免了模式射散使得單模光纖的傳輸頻帶很寬因而適用於高速,長距離的光纖通訊。
在多模光纖中光傳輸有多個模式,由於色散或像差,這種光纖的傳輸性能較差,頻帶窄,傳輸速率較小,距離較短。
光纖的特性參數
光纖的結構預制的石英光纖棒拉制而成,通信用的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外徑都為125μm。
纖體分為兩個區域:纖芯(Core)和包層(Cladding layer)。單模光纖纖芯直徑為8~10μm,多模光纖纖芯徑有兩種標准規格,芯徑分別為62.5μm(美國標准)和50μm(歐洲標准)。
介面光纖規格有這樣的描述:62.5μm/125μm多模光纖,其中62.5μm就是指光纖的芯徑,125μm就是指光纖的外徑。
單模光纖使用的光波長為1310nm或1550 nm。
多模光纖使用的光波長多為850 nm。
從顏色上可以區分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單模光纖外體為黃色,多模光纖外體為橘紅色。
千兆光口自協商
千兆光口可以工作在強制和自協商兩種模式。802.3規范中千兆光口只支持1000M速率,支持全雙工(Full)和半雙工(Half)兩種雙工模式。
自協商和強制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兩者在建立物理鏈路時發送的碼流不同,自協商模式發送的是/C/碼,也就是配置(Configuration)碼流,而強制模式發送的是/I/碼,也就是idle碼流。
千兆光口自協商過程:
1.兩端都設置為自協商模式
雙方互相發送/C/碼流,如果連續接收到3個相同的/C/碼且接收到的碼流和本端工作方式相匹配,則返回給對方一個帶有Ack應答的/C/碼,對端接收到Ack信息後,認為兩者可以互通,設置埠為UP狀態
2.一端設置為自協商,一端設置為強制
自協商端發送/C/碼流,強制端發送/I/碼流,強制端無法給對端提供本端的協商信息,也無法給對端返回Ack應答,故自協商端DOWN。但是強制端本身可以識別/C/碼,認為對端是與自己相匹配的埠,所以直接設置本端埠為UP狀態
3.兩端均設置為強制模式
雙方互相發送/I/碼流,一端接收到/I/碼流後,認為對端是與自己相匹配的埠,直接設置本端埠為UP狀態
光纖是如何工作的?
通訊用光纖由外覆塑料保護層的細如毛發的玻璃絲組成。玻璃絲實質上由兩部分組成:核心直徑為9到62.5μm,外覆直徑為125μm的低折射率的玻璃材料。
雖然按所用的材料及不同的尺寸而分還有一些其它種類的光纖,但這里提到的是最常見的那幾種。光在光纖的芯層部分以「全內反射」方式進行傳輸,也就是指光線進入光纖的一端後,在芯層和包層界面之間來回反射,進而傳輸到光纖另一端。芯徑為62.5μm,包層外徑為125μm的光纖稱為62.5/125μm 光
多模和單模光纖的區別?
多模:
可以傳播數百到上千個模式的光纖,稱為多模(MM)光纖。根據折射率在纖芯和包層的徑向分布情況,又可分為階躍多模光纖和漸變多模光纖。幾乎所有的多模光纖尺寸均為50/125μm或62.5/125μm,並且帶寬(光纖的信息傳輸量)通常為200MHz到2GHz。多模光端機通過多模光纖可進行長達5公里的傳輸。以發光二極體或激光器為光源。
單模:
只能傳播一個模式的光纖稱為單模光纖。標准單模(SM)光纖折射率分布和階躍型光纖相似,只是纖芯直徑比多模光纖小得多。
單模光纖的尺寸為9-10/125μm,並且較之多模光纖具有無限量帶寬和更低損耗的特性。而單模光端機多用於長距離傳輸,有時可達到150至200公里。採用LD或光譜線較窄的LED作為光源。
區別與聯系:
單模設備通常既可在單模光纖上運行,亦可在多模光纖上運行,而多模設備只限於在多模光纖上運行。
使用光纜時傳輸損耗如何?
這取決於傳輸光的波長以及所使用光纖的種類。
850nm波長用於多模光纖時: 3.0分貝/公里
1310nm波長用於多模光纖時: 1.0分貝/公里
1310nm波長用於單模光纖時: 0.4分貝/公里
1550nm波長用於單模光纖時: 0.2分貝/公里
何為GBIC?
GBIC是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的縮寫,是將千兆位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的介面器件。GBIC設計上可以為熱插拔使用。GBIC是一種符合國際標準的可互換產品。採用 GBIC介面設計的千兆位交換機由於互換靈活,在市場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何為SFP?
SFP是SMALL FORM PLUGGABLE的縮寫,可以簡單的理解為GBIC的升級版本。SFP模塊體積比GBIC模塊減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埠數量。SFP模塊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換機廠商稱SFP模塊為小型化GBIC(MINI-GBIC)。
未來的光模塊必須支持熱插拔,即無需切斷電源,模塊即可以與設備連接或斷開,由於光模塊是熱插拔式的,網路管理人員無需關閉網路就可升級和擴展系統,對在線用戶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熱插拔性也簡化了總的維護工作,並使得最終用戶能夠更好地管理他們的收發模塊。
同時,由於這種熱交換性能,該模塊可使網路管理人員能夠根據網路升級要求,對收發成本、鏈路距離以及所有的網路拓撲進行總體規劃,而無需對系統板進行全部替換。支持這熱插拔的光模塊目前有GBIC和SFP,由於SFP與SFF的外型大小差不多,它可以直接插在電路板上,在封裝上較省空間與時間,且應用面相當廣,因此,其未來發展很值得期待,甚至有可能威脅到SFF的市場。
何為SFF?
SFF(Small Form Factor)小封裝光模塊採用了先進的精密光學及電路集成工藝,尺寸只有普通雙工SC(1X9)型光纖收發模塊的一半,在同樣空間可以增加一倍的光埠數,可以增加線路埠密度,降低每埠的系統成本。又由於SFF小封裝模塊採用了與銅線網路類似的KT-RJ介面,大小與常見的電腦網路銅線介面相同,有利於現有以銅纜為主的網路設備過渡到更高速率的光纖網路以滿足網路帶寬需求的急劇增長。
網路連接設備介面類型
BNC介面
BNC介面是指同軸電纜介面,BNC介面用於75歐同軸電纜連接用,提供收(RX)、發(TX)兩個通道,它用於非平衡信號的連接。
光纖介面
光纖介面是用來連接光纖線纜的物理介面。通常有SC、ST、LC、FC等幾種類型。對於10Base-F連接來說,連接器通常是ST類型,另一端FC連的是光纖步線架。FC是FerruleConnector的縮寫,其外部加強方式是採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ST介面通常用於10Base-F,SC介面通常用於100Base-FX和GBIC,LC通常用於SFP 。
RJ-45介面
RJ-45介面是以太
網最為常用的介面,RJ-45是一個常用名稱,指的是由IEC(60)603-7標准化,使用由國際性的接插件標準定義的8個位置(8針)的模塊化插孔或者插頭。
RS-232介面
RS-232-C介面(又稱 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串列通訊介面。它是在1970年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 數據機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共同制定的用於串列通訊的標准。它的全名是「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通訊設備(DCE)之間串列二進制數據交換介面技術標准」。該標准規定採用一個25個腳的DB25連接器,對連接器的每個引腳的信號內容加以規定,還對各種信號的電平加以規定。
RJ-11介面
RJ-11介面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電話線介面。RJ-11是用於西部電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接插件的通用名稱。其外形定義為6針的連接器件。原名為WExW,這里的x表示「活性」,觸點或者打線針。例如, WE6W 有全部6個觸點,編號1到6, WE4W 界面只使用4針,最外面的兩個觸點(1和6) 不用,WE2W 只使用中間兩針(即電話線介面用)。
CWDM 與 DWDM
隨著Internet的IP數據業務高速增長,造成對傳輸線路帶寬的需求不斷加大。雖然DWDM(密集波分復用)技術作為最有效的解決線路帶寬擴容的方法,但是CWDM (粗波分復用) 技術比DWDM在系統成本、可維護性等方面具有優勢。
CWDM與DWDM皆屬於波分復用技術,都可以將不同波長的光偶合到單芯光纖中去,一起傳輸。
CWDM的ITU最新標准為G.695,規定了從1271nm到1611nm之間間隔為20nm的18個波長通道,考慮到普通G.652光纖的水峰影響,一般使用16個通道。因為通道間隔大所以,合分波器件以及激光器都比DWDM器件便宜。
DWDM的通道間隔根據需要有0.4nm,0.8nm,1.6nm等不同間隔,間隔較小、需要額外的波長控制器件,所以基於DWDM技術的設備較之基於CWDM技術的設備價格高。
PIN光電二極體是在摻雜濃度很高的P型、N型半導體之間,加一層輕摻雜的N型材料,稱為I(Intrinsic,本徵的)層。由於是輕摻雜,電子濃度很低,經擴散後形成一個很寬的耗盡層,這樣可以提高其響應速度和轉換效率。
APD雪崩光電二極體,它不但具有光/電轉換作用,而且具有內部放大作用,其放大作用是靠管子內部的雪崩倍增效應完成的。
APD是有增益的光電二極體,在光接收機靈敏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採用APD有利於延長系統的傳輸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