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甲類,乙類,甲乙類和丙類功放電路中三極體的導通角分別是
甲類功放電路,三極體的導通角是360度;
乙類是180度;
甲乙類介於甲類和乙類中間,導通角大於180度而小於360度;
丙類功放是小於180度。
工作的狀態是它的工作點為依據的。
甲類:是工作點在負載線的中間,這樣,它正負半周shu都能放大,沒有信號時也有較大的靜態的電流,所以效率低。
乙類:是工作點在負載線的底部,即剛剛導通的位置,它只能放大半波的信號,所以常常用兩個管子推挽工作,沒有信號時靜態的電流很小,所以效率高,
甲乙類:處於以上二者之間的。
(1)功放電路甲類擴展閱讀:
甲類:在放大電路中,當輸入信號為正弦波時,若晶體管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均導通(即導通角θ=360°),則稱之工作在甲類狀態;
乙類:若晶體管僅在信號的正半周或負半周導通(即θ=180°),則稱之工作在乙類狀態;
甲乙類:若晶體管的導通時間大於半個周期且小於一個周期(即θ=180°~360°之間),則稱之工作在甲乙類狀態;
丙類:若晶體管僅有小於半個周期的導通時間(即θ=0°~180°),則稱之工作在丙類狀態。
❷ OTL和OCL功放電路算甲乙類還是算乙類
這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提問本身就是錯誤的。
這樣提問,和「燃油轎車和純電動轎車算是拖拉機還是挖掘機」頗為類似,令人忍俊不禁。
OTL,通常指單電源供電、沒有輸出變壓器、功放輸出級和喇叭直接耦合的電路形式。因為輸出端直流電位等於電源電壓的一半,因此,一般要用大容量耦合電容隔直。
OCL,指的是採用±雙電源供電、沒有輸出耦合電容、輸出直流電位為零的電路形式。
OCL電路可以算作OTL電路的特例,畢竟,OCL也是沒有輸出變壓器的。
而甲類、甲乙類,指的是輸出級功率管的靜態直流工作點設置的不同方式。
為了減小、消除交越失真,輸出級功率管的靜態電流不能為零,設置成幾十mA的算乙類,幾百mA到1A算甲乙類,超過1A甚至幾A的是甲類。
❸ 從電路上看,甲類、乙類、甲乙類功放有何區別
一、失真效率不同
1、甲類功放三極體工作在飽和區,靜態有工作電流,對輸入信號幅度有要求,不然會產生很大的失真。
2、乙類功放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因三極體的導通電壓的影響所以有失真,但效率比較高(甲類功放的效率比較低的,所以甲類功放的功率一般都不是很大的)不適合做功放的。
3、甲乙類功放兼顧了失真和效率的問題,一般功放都採用這種方案的,對發燒友來說音質才是關鍵,所以採用甲類功放。
二、 效率不同
1、甲類放大器的輸出晶體管(或電子管)的工作點在其線性部分中點,不論信號電平如何變化,它從電源取出的電流總是恆室不變,它是低效率的,用作聲頻放大時由於信號幅度不斷變化,其實際效率不可能超過25%。
2、乙類放大器的偏置使推挽工作的晶體管(或電子管)在無驅動信號時,處於低電流狀態,當加上驅動信號時,一對管子中的一隻半周期內電流上升,而另一隻管子則趨向截止,到另一個半周期,情況相反,由於兩管輪流工作,必須採用推挽電路才能大完整的信號波形。乙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較高。
3、甲乙類放大器在低電平驅動時,放大器為甲類工作,當提高驅動電平時,轉為乙類工作。甲乙類放大器的長處在於它比甲類提高了小信號輸入時的效率,隨著輸出功率的增大,效率增高。
三、耗能程度不同
甲類功放它的造價也是驚人的,它電耗等於是一部空調。特別是百分之百的甲類功放就是指音箱阻抗怎樣隨頻率變化,功放都能保持甲類工作而且輸出功率足夠,一對音箱雖然它的標稱阻抗是8歐姆,便在工作時它的實際阻抗因素是會隨頻率變化的,時高時低,有時會低至1歐姆。
乙類功放和甲乙類功放因為效率高,因此耗能均低於甲類功放。
❹ 功放電路里三極體的工作狀態:甲類、乙類和甲乙類怎麼區分最好詳細的!
可以這么理解:
甲類、乙類和甲乙類功放區別只是末級功放電路靜態工作點電流的不同,其中
1、甲類功放管的工作點電流設計在放大區的線性區中點,所以靜態電流較大(一般在800mA-1.5A之間,不同功率的功放管是其最佳工作點電流是不同的),其靜態發熱量較大,所需的散熱片也要面積較大,當然電路的穩定性也要求較高,這樣的成本也就比較高,但這也為最大限度的高保真放大提供了保障。使用甲類功放的關鍵是散熱要絕對良好。
2、乙類功放大多應用於經濟型功放機中,其特點是工作點設置在臨界導通狀態,靜態電流極小(約<1mA之間),這樣靜態時,電路功耗極低,對散熱片、電源及電路穩定性的要求不那麼高,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音頻正弦波的正、負半周信號經兩功放管交替放大時,功放管從臨界導通進入放大區時,不可避免地經過該管的非線性區,從而引起正、負兩半周信號近零點的非線性失真,這種失真叫「交越失真」,所以,乙類功放電路始終無法登「發燒」的大雅之堂。
3、為了克服甲類功放的高熱量、高能耗和乙類功放的保真度低,也就有了介於甲類和乙類功放之間的甲乙類功放這么個折衷解決方案。其工作特點是,工作點電流設置在功放管的淺導通狀態(視功放管的不同,工作電流約在10mA-200mA之間),這樣小信號時,功放管基本相當於工作在甲類狀態,不存在交越失真,當大信號來臨時,則功放管自動工作於近似乙類狀態,各負責放大半周的正弦波信號,由於人耳的遮掩效應,大信號大聲音時,乙類功放固有的交越失真也不那麼「明顯」了。
這三種功放電路從聽音效果來說,甲類較優,其次是甲乙類,最後是乙類。
❺ 說明甲類、乙類、甲乙類功率放大電路的有什麼區別
一、導通角不同
甲類:在放大電路中,當輸入信號為正弦波時,若晶體管在信號版的整個周期內均導通權(即導通角θ=360°)
乙類:半周導通(即θ=180°),則稱之工作在狀態;
甲乙類:若晶體管的導通時間大於半個周期且小於一個周期(即θ=180°~360°之間)
二、按靜態工作點在交流負載線上的位置不同
設置靜態工作點的目的就是要保證在被放大的交流信號加入電路時,不論是正半周還是負半周都能滿足發射結正向偏置,集電結反向偏置的三極體放大狀態。
三、聽感不同
甲類放大器由於用兩只功率管分別擔任正半周和負半周音頻放大。故聲音大,音質好,失真小。又稱推挽放大,被現在普遍使用。乙類放大器用單管作半周放大,缺點是功率小,失真大,音質差,使用較少。甲乙類相比乙類則性能更低。
❻ 功放電路里三極體的工作狀態,甲類、乙類和甲乙類怎麼區分
工作的狀態是它的工作點為依據的。
甲類:是工作點在負載線的中間,這樣,它正負半周都能放大,沒有信號時也有較大的靜態的電流,所以效率低,
乙類:是工作點在負載線的底部,即剛剛導通的位置,它只能放大半波的信號,所以常常用兩個管子推挽工作,沒有信號時靜態的電流很小,所以效率高,
甲乙類:處於以上二者之間的。
❼ 如何辨別甲類功放,乙類功放,甲乙類功放
1、甲類一般用於真空管放大器中。最大的特點是輸出端有一個非常大的耦合變壓器突襲機。
2、乙類功率放大器是一種輸出正弦信號的放大器,其輸出由推挽輸出級的兩個「臂」依次放大兩個半周期。每個「臂」的傳導時間是信號的半個周期。b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交叉失真。
3、甲類和一乙類,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尤其是在家庭放大器中,基本上都是用這種電路。放大器,推桿管、放大器管是一對一的。
(7)功放電路甲類擴展閱讀:
1、甲類放大器的輸出級,兩個(或兩組)的晶體管總是在導通狀態,也就是說,他們保持導電電流有或沒有信號輸入,並使這兩個電流等於交流電的頂峰,那時的交流電流入最大信號條件下的負載。
當沒有信號時,兩個晶體管的電流相等,因此在輸出中心沒有不平衡的電流或電壓,因此揚聲器沒有電流輸入。
當信號接近正極時,線頂端的輸出晶體管允許更多的電流流入。底部的輸出晶體管允許更少的電流流入。
2、乙類功放,放大方式為無信號輸入時,輸出晶體管不導電,不消耗功率。當有信號時,每對輸出管放大一半的波形,每對輸出管打開和關閉以完成完整的波放大。
當兩個輸出晶體管旋轉時,會產生交叉畸變,從而形成非線性。純B放大器是罕見的,因為失真是如此嚴重,在非常低的信號水平,人行橫道粗糙的聲音。b類功率放大器的平均效率約為75%,產生的熱量比a類功率放大器少,因此可以使用更小的散熱器。
參考資料:網路-乙類功放
參考資料:網路-甲類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