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正弦波的電路圖
和放大電路不同, 自激振盪電路是一種不需要外加信號而能自己產生輸出信號的電子電路。因此,常作為產生各種頻率信號的信號發生器。振盪電路分為正弦波和非正弦波振盪器。這里介紹輸出單一頻率的正弦波振盪器,內容有自激振盪的產生與穩定和常用的兩種類型振盪電路:LC振盪電路(包括石英晶體振盪電路);RC振盪電路。
附圖:
Ⅱ 正弦交流電路如圖1-19所示,已知電流表A1、A2、A3的讀數分別為1A、3A、5A,則總表A的讀書為為什麼
電流表A的讀數應為電感、電阻、電容中電流的相量和。
電感中電流超前電阻90度,電容中電流滯後電阻90度,二者相反,所以二者之和為:5-1=4 A,
再與電阻電流相量相加,即(3*3 +4*4)^0.5 = 5 A
Ⅲ 正弦交流電路如圖,電流表A1 A2 A3 的讀數已知,求電流表 A 的讀數。
設電壓U=U∠0°,那麼R支路電流為8∠0°,電感支路電流為9∠-90°,電容支路電流為15∠90°,三個電流和為8+j6,所以電流表A的讀書為電流的模製大小為|8+j6|=10
所以A的讀數為10
安
Ⅳ 下圖正弦交流電路中,交流電流表 A1﹑A2﹑A3 讀數分別為 5A﹑20A﹑25A, 試求A表讀數(需有分析過程)。
看下面圖片,其中包含相量圖。
Ⅳ 2、如右下圖所示正弦交流電路,已知XL=R=XC,電流表A3的讀數為3A,試問電流表A1和A2的讀數各為多少
解:設U(相量)=U∠0°V,則:I3(相量)=3∠90°=j3(A)。
設XL=Xc=R=M,則:U/I3=M,U=3M。
Ir(相量)=U(相量)/R=3M∠0°/M=3∠0°=3(A)。
KCL:I2(相量)=Ir(相量)+I3(相量)=3+j3=3√2∠45°(A),即A2的讀數為3√2A。
IL(相量)=U(相量)/jXL=3M∠0°/M∠90°=3∠-90°=-j3(A)。
KCL:I(相量)=IL(相量)+I2(相量)=-j3+3+j3=3(A),即A1的讀數為3A。
Ⅵ 正弦交流電路如圖所示,用交流電壓表測的UAD=5V,UAB=3V,UCD=6V,試問UBD是多少
串聯電路電流相等,相量圖用電流做X軸,電感電壓相位超前電流相位 90°,電容電壓相位滯後電流相位 90°,電阻電壓相位與電流相位相同。
Ubd^2 = Uad^2 - Uab^2
= 25 - 9
= 16
Ubd = 4V
Ⅶ 圖示正弦交流電路 RLC 串聯電路中,電壓表 V1 讀數為 50V,表v2為30V,且u(t)與i
解:來電路總阻抗為:自Z=R+j(XL-Xc),因為電壓與電流同相位,故XL=Xc。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設電路電流為I(相量)=I∠0°(A),則:電容電壓Uc(相量)=U2(相量)=I(相量)×(-jXc)=IXc∠-90°(V)=30∠-90°(V)。
電感電壓UL(相量)=I(相量)×jXL=j(I×XL)=j(I×Xc)=30∠90°(V)。
再者:U1((相量)=Ur(相量)+UL(相量),其中電阻上的電壓Ur(相量)和電路電流同相位,而電感電壓UL(相量)超前電流90°,所以:U1²=Ur²+UL²,50²=Ur²+30²,Ur=40(V),即Ur(相量)=40∠0°(V)。
因此:U(相量)=Ur(相量)+UL(相量)+Uc(相量)=40∠0°+30∠90°+30∠-90°=40∠0°(V)。
即電壓u(t)的有效值為40V。
相量圖如下:
Ⅷ 正弦電路中電壓表讀數代表什麼
在圖示的正弦穩態交流電路中,電壓表V1、V2、V3的讀數分別為80V、180V、120V,求電壓表V的讀數.
Ⅸ 求如圖所示正弦電路中各未知電壓表的讀數
a)解:電阻和電感串聯,電流相同,設電流的相位角為0°,則電阻電壓為:Ur(相量)=50∠0°V;電感電壓為:UL(相量)=50∠90°V。
所以:U(相量)=Ur(相量)+UL(相量)=50∠0°+50∠90°=50+j50=50√2∠45°(V)。
因而:U=50√2V=70.71V。
b)解:阻容串聯,同樣設電流相位為0°,則:Ur(相量)=50∠0°V,Uc(相量)=Uc∠-90°V。
設U(相量)=100∠αV,由於Ur(相量)+Uc(相量)=U(相量),所以:
50∠0°+Uc∠-90°=100∠α。
即:50-jUc=100cosα+j100sinα。
100cosα=50,100sinα=-Uc。
因此:cosα=0.5,得到:α=30°或者α=-30°。
α=30°時,顯然此時Uc不可能為正,因此取α=-30°。
Uc=-100sin(-30°)=100×√3/2=50√3=86.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