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歡的車已不再年輕 復古情懷捷達MK2
不是我喜歡老車,而是我喜歡的車已不再年輕。
首先學習下 歷史 ,科普一下——第二代捷達MK2,1984年投放市場並於1991年在德國停產。這條生產線當時被中國一汽大眾引進,在長春的轎車基地生產,也就是目前我國大街上跑的國產捷達。早期的捷達採用SKD的方式裝車,1996年國產化率達到80%的同時,一汽為當時的捷達進行了發動機改造,採用新引進的缸體和缸蓋,整機的穩定性有了較大提高,並曾創出60萬公里無大修的紀錄,在國內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捷達Jetta-MK2還是被設計成了一個2門或4門的三廂車(其中4門將被認為會更受歡迎),因為有了更多的改變,而不再被人們認為是帶著後箱的高爾夫Golf。同樣在機械性能上沿用了Golf的1.3、1.6、1.8升,三款化油器的汽油發動機和兩款1.6升柴油發動機,其中一款帶渦輪增壓。
1987年捷達Jetta-MK2最重要的發展是:GT引進了16氣閥發動機代替原來的8氣閥發動機,這款車也被稱作GTI。與16氣閥高爾夫Golf一樣,捷達的懸掛高度降低了10毫米。擁有140馬力的16氣閥捷達穩健外表常使人對其性能產生錯覺。
這里主要向車友介紹:每氣缸5個氣門(3進2排),一共20氣門,稱之為20V,捷達玩家稱之為五閥車。這種德國發動機設計理念很先進,一直使用在奧迪、大眾等車型上,一汽大眾引進後使用在捷達車上,驅動如此輕巧的車身,使當時的捷達動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發動機的特點是轉速提升很快,加速迅猛,最大功率74千瓦(101馬力),最大扭矩150牛米。在120公里/小時行駛時, 發動機轉速3600轉/分,屬於高轉速發動機,與普通2V捷達不同,普通車初段加速迅猛, 之後就逐漸趨於平緩了,而GTX的加速特點是越來越強,在140公里/小時狀態下加速還會有很猛的效果。這款車的極速是195-215公里/小時,堪稱性能最強的捷達。正常路上行駛時,不加改裝的尾喉聲響已經很有氣勢,深踩油門下,聲浪也相當強悍。 GTX的最後一代據說於2001年停產,據說由於製造成本偏高, 已不適合 汽車 成本的控制。油耗方面相比2V捷達費油。
到這里言歸正傳,看到滿街的賓士、寶馬等等奢華品牌和各種高性能車呼嘯而過,我在猶豫到底發不發這篇SHOW貼,但是濃烈的情節支撐我,反復斟酌,我依然欣然的創作了該貼,雖然老車老了,但是,還是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復活」他後的成就感。
我的座駕是一輛號稱大眾神機的五閥捷達GT,也就是捷達系列裡面的20V,在我接手之前是純粹的代步工具和練手神器,對於賣家而言沒有任何駕駛樂趣而言,導致讓這輛1997年的大眾神機就此猶如困籠之獸,埋沒至今。車是2016年4月份買的,買來就直接開進修理廠了,直到同年10月底才折騰完畢,折騰了整整一個檢審期(黃標車:一年兩檢)當時里程18萬KM,本車的創作主要以翻新為主,適當配合小改動,但仍保留了方頭捷達的純真和熾烈,主要變動有:
1、整車翻新(原則:只要車殼和紅字20V全車玻璃,其他一概換新,基本採用德國配件,部分德國配件缺貨的採用一汽原廠配件。)
2、發動機:原裝德國進口寶來1.8
3、黑電鍍肌肉輪轂,數值:16寸7J,ET40,配合20MM墊片(裝逼用);大眾二代甲殼蟲負值輪轂,數值:15寸前7後8,前ET25後ET15(復古實用)
4、全車避震:AccuAir氣動避震(台灣D2),德國進口JOM雙段彈簧絞牙避震(備用)
5、全車水管定製藍色風格管路+電鍍五閥進氣支管
6、全車除銹做漆:杜邦漆+底盤裝甲
7、排氣:狼頭低回壓直排M鼓
8、移植ABS+日版GLI電動天線
9、音響:漫步者音響+ALPINE阿爾派CDE-153CBT主機
10、台灣無標中網+JEEP牧馬人龍版LED大燈(7寸通用)
11、電路DIY+後備箱DIY
整個改裝過程歷時6個半月,這是我第一次改車,很多地方真的很不完美,而且走了不少彎路,現在看來,就是一次成功的「學習」機會,從開始的啥都不懂,到現在已然成為祖國西南邊陲的JETTA MK2專家,過程是辛苦的,同時也傾注了太多的心血,這才讓我從單純的喜歡轉變到更愛他,更迷戀他的完美蛻變。
我的MK2採用的是圓燈造型,摒棄了方頭捷達一如既往的方燈家族特性,改的時候很多人不能理解並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有方燈才是「回歸」的精髓,我卻不敢苟同,我認為「回歸」的同時應該注重一定比例的個人FEEL,所以才採用了JEEP牧馬人龍版LED大燈,讓我的MK2成功的轉型成了:「年輕的老伙子」這是我給他的定義。
好了,說了這么多枯燥的,還是上圖吧,照片才是勾引眼球的「大招」,挑幾張靚照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改車路漫漫,曲折又驚險,走了彎路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和經驗,希望與其他改裝車友共勉。
最後,讓我大聲吶喊一句:復古情懷,帥到掉渣!
2. 電荷放大器
其實電荷放大器也是運算放大器,不同的是電荷放大器與普通運算放大器還有是差異的:
輸入端用了Li-COMS工藝,使輸入的偏流極小!基本都是fA級別。
輸入級相對比較弱,因為電荷放大器輸入阻抗問題,內部都沒有ESD等保護電路。
放大器的帶寬都很窄,因為低漏電MOS管的低壓低漏電特性,但MOS管的動態性能與跨導都不高。
上面的電路其實用低偏流運算放大器也能達到要求, 壓電片是靜電特性元件,輸出頻呼特性也是非常的好,但是輸出阻抗與頻率有一定關系。但壓電片還是有一定的輸出阻抗,只是非常的高,運算放大器的輸入阻抗直接影響壓電片的靈敏度(阻抗匹配)。
這個電路設計成窄帶放大器,三個電容與壓電片並聯,用於限制壓電片頻響(運放頻響不高),調節Rf的大小改變電路增益,電容Cf為相位補償, 電路的頻響直接由壓電片決定。
3. em7028原理
本設計分享的是基於EM7028和STM32製作的攜帶型心率測試儀,並開源其製作的原理圖/PCB源文件/HEX文件等。最近這幾年運動手環火的不行不行的,運動手環還帶有心率檢測、血氧檢測、計步器、體溫等等各種集合檢測,然後送到手機APP,查看個人的實時身體狀況,今天我們就拿這塊攜帶型心率測試儀的硬體資料開源給網友學習,剩下的大家可以在這基礎上自由發揮,我們對驗證板預留了發揮介面(單片機型號:STM32F103C8T6)!EM7028和STM32製作的攜帶型心率測試儀待開機狀態實物截圖:
EM7028和STM32製作的攜帶型心率測試儀BOM清單截圖:
4. 什麼是立體思維
立體思維也稱「多元思維」、「全方位思維」、「整體思維」、「空間思維」或「多維型思維」,是指跳出點、線、面的限制,能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問題
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要「立起來思考」。其實,有不少東西都是躍出平面,伸向空間的結果。小到彈簧、發條,大到賓士長嘯的列車,聳入雲天的摩天大廈最典型的
要數電子王國中的「格里佛小人」
——集成電路了。在電子線路板上也製造出立體形的,它不僅在上下兩面有導電層,而且在線路板的中間設有許多導電層,從而大大節約了原材料,提高了效率。
摘自:http://ke..com/link?url=9f6lumd8ko1gfIWq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