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電路圖怎麼看
買本學習書吧。
㈡ 看建築電路圖分幾步走
首先得有電氣基礎知識,其次的熟悉電氣工程圖例符號和電氣工程文字元號。然後才能根據先主圖、後分圖、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讀圖順序讀懂一份電路圖呢,你說呢。
㈢ 建築電路圖怎麼看
主要是大體明白採用的是那種接線,什麼分段式啊,雙母線啊之類的,然後先尋找變壓器,從變壓器擴展開來看。
㈣ 急急! 建築 電路系統圖
AC1:A表示【組件或部件】,C表示【控制用】,數字1指該區域同類設備編號
Q:不詳(標准中沒有規定,請參照出線迴路用電設備來判斷,如設備、工藝的漢語拼音縮寫)
YJV22:YJV表示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芯鎧裝電纜,數字22指鎧裝類型
4*35+1*16:電纜規格(芯數*截面積),樓主標注的前面還有個1,懷疑打字錯誤
SC50:厚壁鋼管,標稱直徑50mm,前面的電纜穿在鋼管內敷設
電氣工程圖標注有標准規范,設計施工圖基本遵守,個別設計者自選一些字母表示特殊意義,看圖多了可以揣摩出來設計者意圖
㈤ 建築電路安裝上的SC,CC,FC,WC各代表什麼謝謝!
分析如下:
1、SC 穿鋼管敷設,即穿線時,要用鋼管或鍍鋅鋼管;
2、CC 沿樓頂頂棚敷設,即在頂棚或吊頂上敷設線纜;
3、FC:沿樓板地面敷設,即在地板或地面下敷設線纜;
4、 WC:沿牆牆內敷設。
電氣設計施工圖中常用線路敷設方式:
1、SR:沿鋼線槽敷設;
2、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設;
3、CLE:沿柱或跨柱敷設;
4、WE:沿牆面敷設;
5、CE:沿天棚面或頂棚面敷設;
6、ACE:在能進入人的吊頂內敷設;
7、BC:暗敷設在梁內;
8、CLC:暗敷設在柱內;
9、ACC:暗敷設在不能進入人的頂棚內;
10、SCE:吊頂內敷設,要穿金屬管。
導線穿管表示:SC-焊接鋼管、MT-電線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橋架、MR-金屬線槽、M-鋼索、CP-金屬軟管、PR-塑料線槽、RC-鍍鋅鋼管。
(5)建築電路分析擴展閱讀
安裝注意事項:
1、在進行安裝之前,必須要對建築工程進行全面的詳細檢查以及驗收;
2、對於電氣設備與設施,以及電氣器材進行安裝之前,主要的保管期限必須要保持在一年以下,在存儲的條件下必須要具備相應的防火、防潮、防塵等方面的保護,如果是對於瓷件的設備在進行安置問題上必須要謹慎處理,不能有所損壞。
3、設備在進行起吊或是運輸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受力點的位置要求來進行運輸,必須要符合產品的各種技術特性的要求。
4、如果是對於設備緊固件的安裝時,對於地腳螺栓以外的鍍鋅製品如果是在室外進行加工或是緊固件時,必須要進行熱鍍鋅的製品處理。
5、對於互感器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必須要把各個接地的端子進行有效的接地處理,不能使用的可以在暫時的電流當中進行處理,在電流的互感器進行安裝時,必須要把二次線圈進行短路以後再進行接地處理。
㈥ 建築電路圖紙
【1】建築電氣施工圖紙符號RD多媒體箱、TP電話插座。【2】電器施工圖:《建築內電氣施工圖識圖》共分為7章,分容別介紹了建築電氣工程圖識圖基本知識、建築變配電工程圖識讀、動力及照明施工圖識讀、防雷接地工程圖識讀、建築設備電氣控制工程圖識讀、建築弱電系統圖識讀以及建築電氣施工圖實例。《建築電氣施工圖識圖》深入討論了設計原理和識圖方法,分析具體.針對性強,內容精練,並採用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實例,圖文並茂,淺顯易懂,便於讀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建築電氣施工圖識圖》可用於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建築電氣設計、工程施工、管理維修的人員使用。
㈦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都要學什麼
需要學的專業課程包括如下(僅是我個人的學習材料):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電機與控制,建築供配電與照明,PLC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建築電氣控制技術,建築弱電技術,建築電氣施工技術,機械基礎與建築機械,建築安防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另,你在學校需要考證:維修電工、電焊工中級證書(這兩本證書必考);選考證書:PLC、單片機應用證書,AutoCAD中級證書。以上是我在這專業上所學的內容及所有考證。其實,最後再送你一句話,只要能耐性學下去,能學好,這個專業前景很不錯的!
更多相關參考資料: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buildings/intelligent-buildings/lighting.page
㈧ 關於建築電氣照明電路關於迴路如何設計!!
迴路設計是根復據房間裡面制燈具的控制要求來劃分的,不是由房間大小和開關個數決定的。比如說一個十幾平房的房間,主要的照明燈就一兩盞,做一個迴路、配一個開關(此處說的開關是房間牆壁上的控制面板,不是配電箱的斷路器),這樣人進入房間就可以開燈關燈了。除了主要的照明以外,如果天花四周做了少量筒燈來裝飾,那這些就一個迴路、配一個開關。如果房間裡面有一幅畫用來鑒賞,那可能需要在這里做局部突出的照明,這個一個迴路、一個開關。又比如大的教室或者廠房,一般是一排或者幾排燈配一個開關,目的是用哪個區域就打開哪個區域的照明,控制靈活。以此類推,這是按照使用者的角度劃分的。
以上說的「迴路」是普通使用者的理解,電氣專業人員說的迴路是指從配電箱出的迴路情況。這個出現的迴路劃分是按照容量大小和類別劃分的。比如普通照明和應急照明肯定得分開迴路設置,普通照明的一個迴路不能串聯太多燈,否則會導致斷路器太大(沒必要這么做)。
估計你還是學生吧,如果你做過照明設計,這個不難理解。純粹手打,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是什麼專業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培養具備智能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的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物理環境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備系統之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並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9)建築電路分析擴展閱讀:
建築智能化發展歷程:
1、智能建築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美國,智能建築是建築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984年1月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立起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廈,大廈配有語言通信、文字處理、電子郵件、市場行情信息、科學計算和情報資料檢索等服務,實現自動化綜合管理,大樓內的空調、電梯、供水、防盜、防火及供配電系統等都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有效的控制。
2、美國誕生智能建築之後,日本派出專家到美國詳盡考察,並且制定了智能設備、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築、智能城市的發展計劃,成立了「建設省國家智能建築專家委員會」和「日本智能建築研究會」。1985年8月在東京青山建成了日本第一座智能大廈「本田青山大廈」。
3、西歐發展智能建築基本與日本同步。1986~1989年間,倫敦的中心商務區進行了二戰之後最大規模的改造。英國是大西洋兩岸的交匯點,因此大批金融企業特別是保險業紛紛在倫敦設立機構,帶動了智能化辦公樓的需求。
4、法、德等國相繼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20世紀90年代初建成各有特色的智能建築。
5、智能化辦公樓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當時處於經濟衰退中的西歐的失業狀況更加嚴重,進而導致對智能樓宇需求的下降。到1992年,倫敦就有11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空置。
6、20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亞太地區經濟的活躍,使新加坡、中國台北、中國香港、漢城、雅加達、吉隆坡和曼谷等大城市裡,陸續建起一批高標準的智能化大樓。
7、泰國的智能化大樓普及率領先世界,20世紀80年代泰國新建的大樓60%為智能化大樓。
8、印度於1995年下半年起在加爾各答附近的鹽湖建立一個方圓40英畝的亞洲第一智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