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感為什麼會引發相位延遲
電流正弦曲線在峰值是斜率為,即di/dt=0,此時電流變化最小。在過0點上升是,正向斜率最大,在過0點下降時,負向斜率最大,即di/dt最大,電流變化最大。
感生電動勢E=ΔΦ/Δt,表示的是磁通的變化率。因為磁通是電流產生磁場出現的,所以應該是電流變化越大的時候,產生的感生電動勢越大。所以在di/dt=0時,產生的感生電動勢最大,在峰值,當電流最大時,產出的感生電動勢最小,為0.
所以說,交流和感生電動勢的相位差是90度。
電路:
迴路1,DC+ ==》 SW(開關) ==》(左)L(右) ==》 R ==》 DC-
迴路2,D-(二極體負端) ==》 L ==》R ==》D+(二極體正端)
簡單點理解:
因為:電感中的電流不能突變,
所以:
初始狀態:開關斷開,支路電流為零。
當開關合上時(瞬間)。迴路1因L電流不能突變,所以支路電流為0。DC的所有電壓加在L兩端。
--電流滯後電壓。
可以同理分解:電容的電流超前電壓
http://www.big-bit.com
② 什麼是相位延遲
由於光的相位在透過具有二相性或多向性的物質時發生偏轉所產生的相位的延後作用成為相位延遲。在液晶顯示的光學材料中普遍發生。電路中,相位延遲就是第二個個信號的相位相對第一個延遲,簡單的說就是遲到
③ 電路中的相位差是什麼
相位差又稱「相角差」、「相差」、「周相差」或「位相差」。兩個作周期變化的物理量的相之間的差值。它為正值時稱前者超前於後者,為負值時則滯後於後者。它為零或π的偶數倍時,兩物理量同相;為π的奇數倍時則稱反相。
相位關系:
1、當j12>0時,稱第一個正弦量比第二個正弦量的相位越前(或超前)j12;
2、當j12<0時,稱第一個正弦量比第二個正弦量的相位滯後(或落後)|j12|;
3、當j12 = 0時,稱第一個正弦量與第二個正弦量同相;
4、當j12 = ±π或±180°時,稱第一個正弦量與第二個正弦量反相;
5、當j12 = ±π/2或±90°時,稱第一個正弦量與第二個正弦量正交。
(3)電路相位延擴展閱讀:
反相位:加在晶體管放大器基極上的交流電壓和從集電極輸出的交流電壓,這兩者的相位差正好等於180°。這種情況叫做反相位,或者叫做反相。
特殊相位差:正弦量正交(90°)和反相(180°)都是特殊的相位差。
研究交流電路的相位差:
如果電路含有電感和電容,對於純電容電路電壓相位滯後於電流(電壓滯後電流多少度也可以表述成電流超前電壓多少度),純電感電路電流相位滯後於電壓,滯後的相位值都為π的一半,或者說90°。在計算電路電流有效值時,電容電流超前90,電感落後90,可用矢量正交分解加合。
④ 請問這個電路產生的相位延遲該如何處理
相位延時是0.1uF電容造成的,取消即可。
電路是一級放大,一級緩沖,不知道為何要加積分電路延時?也許此電路原設計就是要延時的。
⑤ 電路中的相位是什麼意思
相位是信號幅值與時間的函數關系。
比如有兩個同頻率的信號:
當信號1的幅內值達到最大時,容信號2的幅值也達到最大時,這時兩個信號為同相位。
當信號1的幅值達到最大時,信號2的幅值為最小時,這時兩個信號為反相位。
當信號1的幅值達到最大時,信號2的幅值需要延遲一段時間才達到最大,這時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差即為相位差。
⑥ 為什麼電容傳輸時,信號的相位會延時
這是電容器的性質決定的,電容器上的電壓Vc=Q/C,電壓與電荷成正比,與容量成反版比,電壓是電荷權積累的結果,所以電壓不會突變,電流可以突變,電流相位超前電壓,理論計算與實踐驗證是一致的,在交流穩態電路,電容的電壓相位滯後電流90°,電感的電壓相位超前電流90°。
⑦ 相位延遲電路
RC移相,一級RC移相最高90度,實際一般60度
你移相是什麼波形?頻率?移相多少?移相增益有無增減?
⑧ 電路分析相位關系
u1=xxsin(wt+ψ1)=xxcos(wt+ψ1-π/2)
u2=yycos(wt+ψ2)
所以,相位差為:ψ2-(ψ1-π/2)=ψ2-ψ1+π/2
⑨ 電路中常用相位關系
電感、電容兩端電壓與流過的電流的相位關系。
三相電源之間的相位關系。
星形、三角形解法的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系。
如果學校變流技術的話,裡面的相位關系就更多了。。。多的讓人難以忍受!
⑩ 誰能介紹一下電路中的相位差
這個說法不正確,至少准確!
所謂相位差,只有兩個電信號時才有意義。比如說,版三相電路中的三相電壓權,相位分別差120°。有如,同一相的電壓和電流,相位差可以是-180°至+180°范圍內變化,純電阻負載時,兩者相位相同,沒有相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