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我就是看不懂電路板接線圖不懂線怎麼走
這個有什麼看不懂的?電路板走線無非就是避免線路交叉,利用過孔,盲孔或者埋孔,連接到想要達到的位置。
電路板接線圖都是在設計時用Layout軟體自動布成的線,只有少數難走的線才要人工布線,對於設計人員來說,只要腦袋裡有原理圖的概念,走線不應該成為難點。
而對於電路板製作廠家來說,不需要看懂設計者的走線,生產資料都是利用CAM軟體自動生成的,按照資料製作就可以了。
㈡ 如何看懂電路板上亂七八糟的線(單面板 )
電路板上的抄線其實一點也不亂啊,線是根據電路板的設計精細設計製作的,有覆銅板上的印刷線(電路板上的銅箔線)、跨接線(橫跨過豎線)、飛線(連接不同兩處的絕緣線,例如顯像管尾板連線),要看懂電路板上的線首先要懂電路板的工作原理,才能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線。
㈢ 什麼叫跨接跨接線是怎麼回事
接地跨接線是用在比如橋架各節段、電線管之間的斷介面電氣輔助聯通用的起傳導電位的作用。
對於有爆炸危險的場合,所有相鄰金屬設備設施之間、相鄰法蘭盤之間,在非腐蝕性環境中,如果螺栓小於4個,且電阻大於10的六次方Ω,則應採用銅片,或銅導線做等電位連接,即跨接。
(3)跨線電路板擴展閱讀:
常用的兩種跨接方法:
1、中間跨接法
中間跨接法使用乙太網電纜中沒有被使用的空閑線對來傳輸直流電,應用於普通交換機與網路終端設備之間。
中間跨接法可以通過網線給網路終端設備供電,Midspan PSE是一個專門的電源管理設備,通常和交換機放在一起。它對應每個埠有兩個RJ45插孔,一個用短線連接至交換機,另一個連接遠端設備。
2、末端跨接法
末端跨接法是在傳輸數據所用的芯線上同時傳輸直流電,其輸電採用與乙太網數據信號不同的頻率。相應的Endpoint PSE(末端供電設備)有支持POE功能的乙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或其他網路交換設備。
可以預見End-Span會迅速得到推廣,這是由於乙太網數據與輸電採用公用線對,因而省去了需要設置獨立輸電的專用線,這對於僅有8芯的電纜和相配套的標准RJ-45插座意義特別重大。
㈣ 在電路板線怎麼接
在電路板線的鏈接方法
如果是在線路板自身的線路范圍之外,另外接一內條線的話,只能是從有容焊盤或者插件孔的地方,以焊接的方式來接線。
因為電路板的線路與基板一體,線路是以電解的方法沉積在基板上的,經蝕刻後的線路與成一個整體,在沒有焊接區域的地方線路上有油墨層覆蓋,是無法接線的。只能在有焊接區域的地方引線出來。
㈤ 兩塊電路板之間用線相連,但不共地會怎樣
你好:
——抄★1、這個電路並襲不需要 」共地「 的,因為左側的電路是電源輸入端,D2、D3 二極體是對稱的單相整流線路,FV1 是過電壓吸收元件。
——★2、左側的 X1 為交流電源輸入端,2P / 2.5mm 即為兩根導線、每根導線的截面積是2.5mm平方。右側的電路為高頻開關電路(或開關電源),所以D2、D3上並聯電容器。
㈥ 什麼是跨接線謝謝!
把最近的兩個接點連接為「橋接」,跨過中間1個或多個接點的連接為「跨接」。
㈦ 電磁爐電路板中有橫跨導線,符號是J,請問有什麼用的
防止導線交插,發生連線亂線.所以用一個像訂書針一樣的東西把兩點連接起來,一般用於十字路線中.具體以實物為准,呵呵
㈧ 我想讓如圖兩種電路板硬體埠用導線,連起來,請問應該用那種線叫什麼名字呀
應該叫排線電纜,或杜邦線
㈨ 不同顏色的線在電路板上怎麼區分
一、依導線顏色標志電路時
1.黑色:裝置和設備的內部布線。
2 .棕色:直流電路的正極。
3.紅色:三相電路的C相;
半導體三極體的集電極;
半導體二極體、整流二極體或可控硅管的陰極。
4.黃色:三相電路的A相;
半導體三極體的基極;
可控硅管和雙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極。
5.綠色:三相電路的B相。 、
6.藍色:直流電路的負極;
半導體三極體的發射極;
半導體二極體、整流二極體或可控硅管的陽極。
7.淡藍色:三相電路的零線或中性線;
直流電路的接地中線。
8.白色:雙向可控硅管的主電極;
無指定用色的半導體電路。
9.黃和綠雙色(每種色寬約15~100毫米交替貼接);安全用的接地線。
10.紅、黑色並行:用雙芯導線或雙根絞線連接的交流電路。
二、 依電路選擇導線顏色時
1.交流三相電路的
A相:黃色;
B相:綠色;
C相:紅色;
零線或中性線,淡藍色;
安全用的接地線:黃和綠雙色。
2.用雙芯導線或雙根絞線連接的交流電路:紅黑色並行。
3.直流電路的正極:棕色; 負極:藍色; 接地中線:淡藍色。
4.半導體電路的半導體三極體的集電極:紅色; 基極: 黃色; 發射極:藍色。
半導體二極體和整流二極體的陽極:藍色; 陰極:紅色。
可控硅管的陽極:藍色; 控制極:黃色; 陰極:紅色。
雙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極:黃色; 主電極:白色。
5.整個裝置及設備的內部布線一般推薦:黑色;
半導體電路:白色;
有混淆時:容許選指定用色外的其它顏色(如:橙、紫、灰、綠藍、玫瑰紅等)。
6.具體標色時,在一根導線上,如遇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標色,視該電路的特定情況,依電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種含義進行定色。
註:對於某種產品(如船舶電器)的母線,如國際上已有指定的國際標准,且與第2.1和2.3條的規定有差異時,亦允許按該國際標准所規定的色標進行標色。
㈩ 跳線和跨接線有什麼區別
把最近的兩個接點連接為「橋接」,跨過中間個或多個接點的連接為「跨接」。
跳線實際就是連接電路板(PWB)兩需求點的金屬連接線,因產品設計不同;其跳線使用材料,粗細都不一樣!大部分跳線是用於同等電勢電壓傳輸,也有用於保護電路的參考電壓·對於有精密電壓要求的,一點點的金屬調線所產生的壓降也產品性能也會產生很大影響!
常見的跳線有計算機板卡跳線、光纖跳線、網路跳線等。
計算機內板卡的「跳線」從外觀上看就是鑲嵌在主板、音效卡、硬碟等設備上的小金屬棍(跳線柱),以及套在這些金屬棍上的小夾子(跳線夾)。跳線的作用是調整設備上不同電信號的通斷關系,並以此調節設備的工作狀態,如確定主板電壓、驅動器的主從關系等等。當跳線夾同時套上兩根跳線柱的時候,就表明將這兩根跳線柱連通了,如果只套上一根或沒有套上,就說明是斷開的。調整跳線非常重要,如果跳錯了,輕則死機,嚴重的甚至可以燒毀整個設備,所以在調整跳線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核對跳線名稱、跳線柱編號和通斷關系。
這里指的跳線就是銅連接線,由標準的跳線電纜和連接硬體製成,跳線電纜有兩芯到八芯不等的銅芯,連接硬體為兩個6位或8位的模塊插頭,或者它們有一個或多個裸線頭。一些跳線在一端有一模塊插頭另一端有一8位模塊插槽,或裝有100P接線插頭,MICs,或模塊插槽。跳線用在配線架上交接各種鏈路,可作為配線架或設備連接電纜使用。模塊化跳線兩頭均為RJ45接頭,採用TIA/EIA-568A針結構,並有靈活的插拔設計,防止松脫和卡死。跳線的長度有1英尺(0.305米)到500英尺(15.25米),最常用的是3英尺、5英尺、7英尺和10英尺長度。模塊化跳線在工作區中使用,也可作為配線間的跳線。在小型辦公網路或家庭網路DIY安裝中,經常提到雙機互聯跳線。這種跳線並非綜合布線中使用的標准跳線,而是一種特殊的硬體設備連接線,它使用在雙絞線將兩台PC電腦直接連結時,或兩台HUB要通過RJ45口對接時,就須要crossover (俗稱交叉連接線、跳線)。它按照了一個專門的連接順序。
RJ45線的對接方法如下:
A端 B端
1 pin 白橙 <一一>白綠
2 pin 橙 <一->綠
3 pin 白綠 <一->白橙
4 pin 藍 <一->藍
5 pin 白藍 <一->白藍
6 pin 綠 <一->橙
7 pin 白棕 <一->白棕
8 pin棕 <一->棕
普通跳線與交叉連接線的區別進行了對比。普通跳線:用於電腦網卡與模塊的連接、配線架與配線間的連接、配線架與HUB或交換機的連接。它的兩端的RJ45接頭接線方式是相同的。
交叉連接線:用於HUB與交換機等設備間的連接。它們兩端的RJ45接線方式是不相同的,要求其中的一個接線對調1/2、3/6線對。而其餘線對則可依舊按照一一對應的方式安裝。
在綜合布線(在線)智能管理系統中,還用到了一種標識跳線,它實際上是一條復合的跳線或多功能的跳線,通常除了4對線外,還加了一根導線,這根導線由銅線或光纖組成,用來連接相應的檢測設備對布線系統實時檢測和管理。
跳線作為布線系統中一個重要部分,測試問題卻一直未引起重視。跳線的測試問題是近兩年才在標准中提到的,在
① TIA/EIA-568-A-4-1999: 100歐姆4對電纜的傳輸延遲和延遲偏離規范
② TIA/EIA-568-A-5-2000: 100歐姆4對增強5類布線技術規范
③ TIA/EIA-568-B Part 2: 100 Ω平衡雙絞線部件標准
幾個先後發表的標准中,分別涉及了 Ca.5,Cat.5e 的跳線測試方法和要求,TIA/ELA-568B.2-1六類布線標准中對跳線作了具體要求。
原廠跳線工藝嚴謹、採用多股軟線設計、可承受反復插拔次數多。
對於跳線來說,一個重要的性能就是彎曲時的性能問題,由於 UTP 雙絞線一般為實線芯,所以在可管理性能上很差。一是線纜比較硬,不利於彎曲,二是實線芯線纜在彎曲時會有很明顯的回波損耗出現,導致線纜的性能下降,所以對於實線芯的電纜一般有彎曲半徑上的明確要求。而專門用於管理跳線的多股線芯的軟電纜來說就沒有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