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電路中電位的計算 急急急!!!
1)在圖1中,A點位=(-5)V;B點位=(0)V;Uac=(-15)V;Ubc=(-10)V
(2)在圖2中,當S閉合時,電壓Uab為(0)V
(3)在圖3中,Uab為(?)V?還要知道4個電阻的值。
(4)在圖4中,A、B兩點間的電壓為(-22V
)[正/負/不能確定]
(5)在圖5中,
A.A點電位比B點電位高
×
B.B點電位比A點電位高
√
C.A點電位和B點電位一樣高
×
D.不能確定
×
(6)在圖6中,E1=1.5v,I1=1A,E2=4.5v,Uab=12v,求A、B、C三點的電位和電壓Ubc。
UA=4.5V
;UB=4.5V
,(在
R2上沒標電流大小,設為零);圖上沒標C點,也就沒法求C點的電位,和電壓Ubc
。
(7)在圖7中,E1=3v,E2=4.5v,R=10歐,Uab=-10v,求流過R的電流大小和方向。
電流是1.75A;方向是向左
。
(8)在圖8中,R1=R2=R3=6歐,E1=3v,E2=12v,求A、B兩點的電壓Uab
電路中的電流=(E2-E1)/(R1+R2
R3)=0.5A
,方向與E2同,就是在R2上向左;在R2上壓=3V,右高左低,所以B點比A點電位高6V,所以Uab=-6V
。
B. 電路中電位的概念及計算
1式可寫成這樣:VA=(8+7)*[1/(3+1+1)]
其中8+7是總電壓,1/5是A點的電壓所佔總電壓的比例。
2式也可同理解釋:(8-6)是總電壓,[1/(1+1)]是A點所佔電壓的比例,佔二分之一。
C. 第二節 怎樣計算電路中各點的電位
計算電位的要點是注意電流流進一端電阻電壓為正.
1、S斷開
線路電流I=(12-6)/(2+5+18)=6/25=0.24mA
此電流在18k電阻上是從上到下流,故18k電阻電壓上正下負
A點電位UA=18kx0.24mA+6V=10.32V
2、S閉合
S閉合時左右兩部分電路雖共地但電流電壓相互獨立.
右邊電路電流I=6/(5+18)=0.2609mA,5k電阻電流自左向右
A點電位UA=5kx0.2609mA=1.305V
以上是直接按照右邊的附圖計算的.
若左邊附圖中真是-6A或是-6V,則應另行計算.
D. 如何計算A點電位
A點電位就是12歐電阻電壓,根據-24V-36歐-12歐 那條線來算。最後結果帶負號。如果直接用-24V電源來算,就不用帶負號了。
12歐電阻兩端定為A B,A點電位為Ua-Ub=Uab
E. 計算電路中某點點位的步驟是怎樣的
電路中某一點A的電位vA就是該點到電位參考點O的電壓,也即A、O兩點間的電位差,即VA = UAO 二、電位的計算步驟 1、選電位參考點(任選); 2、確定電路中
F. 電位的概念在電路中如何知道某一點的電位是多少
電路中電位的概念及計算
1.
電位的概念
電位:電路中某點至參考點的電壓,
記為
「
V
X
」
。通常專設參考點的電位屬為零。
某點電位為正,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高;
某點電位為負,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低。
電位的計算步驟:
(1)任選電路中某一點為參考點,設其電位為零;
(2)
標出各電流參考方向並計算;
(3)
計算各點至參考點間的電壓即為各點的電位
。
結論:
(1)電位值是相對的,參考點選取的不同,電路中各點的電位也將隨之改變;
(2)電路中兩點間的電壓值是固定的,不會因參考點的不同而變,即與零電位參考點的選取無關。
藉助電位的概念可以簡化電路作圖
G. 物理不同參考點電位與電壓,計算值怎麼算
在物理中,電位與電壓與參考點並不是全都有關系,電壓與參考點是無關的,電壓是固定不變的,只有電位與參考點有關,隨著參考點的不同而變化。兩點之間的電壓相當於兩點之間的電位差,那麼電位就相當於某點與參考點之間的電壓,那麼如何計算電位呢?電路中某一點 A 到參考點的電壓叫作這一點的電位,用 Va表示,兩點之間的電壓等於兩點電位之差 Uab = Va- Vb。關於電位的計算,首先選擇一個電位,從計算點通過一定的路徑繞到零電位點,那麼電位就等於此路徑上全部電壓的代數和。
H. 電路圖中各點的電壓是怎麼算出來的
圖中說得很清楚了。先不管參考點,因為電壓與參考點的選擇無關(當然要專求是同一個參考點,不管設在屬哪裡),它是個相對值。現在看電路,電源兩端電壓是2V,兩個相等的電阻串聯接於兩端,則每個電阻分得電壓是1V,就是說每個電阻兩端的電位差是1V,也就是A比B高1V,B比C高1V。然後再選擇參考點,以參考點電位為0V,比它高的就是正,比它低的就是負。就像樓梯一樣,你到四樓要爬幾層?這要看你現在在哪層,如果你在三樓就只爬一層,如果在一樓你就要爬三層。樓層就是以地面為參考的電位,你爬的層數就是電壓。
I. 電路中電位的計算
三個電源首尾相接,互相加強,總電動勢
E=E1+E2+E3=12+15+12=39V
三個電阻互相串聯,R=R1+R2+R3=10+10+10=30Ω
電流I=E/R=39V/30Ω=1.3A
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故紅線代表的電流逆時針。
這里用瞎子爬山法計算各點電位。逆著管道氣流方向走,氣壓越來越高;逆著電流方向走,電位越來越高。
瞎子爬山法就是從基準點GND出發,每從負極到正極爬過一個電源,就累加上其電動勢,否則減去;每逆著電流箭頭經過一個電阻,就累加上電阻電流積RI,否則減去。
UA=0
A是電位基準點GND,其電位自然為零
UB=-E1=-12V
計算某點電位,就從基準點GND出發,像瞎子爬山一樣,從電源E1正極到負極走,電位降低E1值,即減去E1。
UC=-E1+R1I=-12V+10×1.3=-12+13=1V
逆著電流I方向走過R1,即加上R1I
UD=-E1+R1I-E2=-12V+10×1.3=-12+13-15=-14V
從電源E2正極到負極走,電位降低E2值,即減去E2
UF=-R3I=-10×1.3=-13V
順著電流I方向走過R3,即減去R3I
UE=-R3I+E3=-10×1.3+12V=-1V
從電源E2負極到正極走,電位升高E3值,即加上E3。
J. 計算如圖電路中A,B,C各點的電位。
兩個圖一樣 只是參考點位不同
Uab=(6/(6+4))*4=2.4V
Ubc=(6/(6+4))*6=3.6V
所以回 a圖里
A點電答位2.4V B點電位0V C點電位-3.6V
所以 b圖里
A點電位6V B點電位3.6V C點電位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