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氣圖紙中KA代表什麼
電氣圖紙中KA代表中間繼電器。
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K,老國標是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中間繼電器。用於繼電保護與自動控制系統中,以增加觸點的數量及容量。 它用於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
(1)KA電路圖擴展閱讀:
選購考慮要素:
1 地理位置氣候作用要素
主要指海拔高度、環境溫度、濕度、和電磁干擾等要素。考慮控制系統的普遍適用性,兼顧必須長年累月可靠運行的特殊性,裝置關鍵部位必須選用具有高絕緣、強抗電性能的全密封型(金屬罩密封或塑封型,金屬罩密封產品優於塑封產品)中間繼電器產品。
因為只有全密封繼電器才具有優良的長期耐受惡劣環境性能、良好的電接觸穩定、可靠性和切換負載能力(不受外部氣候環境影響)。
2 機械作用要素
主要指振動、沖擊、碰撞等應力作用要素。對控制系統主要考慮到抗地震應力作用、抗機械應力作用能力,宜選用採用平衡銜鐵機構的小型中間繼電器。
3激勵線圈輸入參量要素
主要是指過激勵、欠激勵、低壓激勵與高壓(220 V)輸出隔離、溫度變化影響、遠距離有線激勵、電磁干擾激勵等參量要素,這些都是確保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可靠運行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按小型中間繼電器所規定的激勵量激勵是確保它可靠、穩定工作的必要條件。
❷ 電路圖,KA是另一個線圈還是繼電器,看不懂,求大神
KA是瞬時繼電器(如普通的中間繼電器)在國標中規定的文字元號,同一個元件的不同部件分散在原理圖中的時候,應該用相同的文字元號標注。因此可以斷定,你說的KA是某個繼電器的電磁線圈。
❸ 電路圖中KM、KA、DT是什麼意思
KM:交流接觸器
KA:中間繼電器
KT:延時繼電器(不是DT,電路圖中沒有DT這個符號)
在國家標准GB/T 4728.9-2008《電版氣簡圖用圖形符權號 第9部分:電信 交換和外圍設備》中,對電路中常用的元器件符號進行了規定,更多符號,請查看國家標准。
(3)KA電路圖擴展閱讀
作為控制元件,概括起來,繼電器有如下幾種作用:
1、擴大控制范圍:例如,多觸點繼電器控制信號達到某一定值時,可以按觸點組的不同形式,同時換接、開斷、接通多路電路。
2、放大:例如,靈敏型繼電器、中間繼電器等,用一個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電路。
3、綜合信號:例如,當多個控制信號按規定的形式輸入多繞組繼電器時,經過比較綜合,達到預定的控制效果。
4、自動、遙控、監測:例如,自動裝置上的繼電器與其他電器一起,可以組成程序控制線路,從而實現自動化運行。
❹ 電路圖中KA/KM/QF1/FR/HL/SB/1V1U都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電路圖中ka/km/qf1/fr/hl/sb/1v1u都分別表示意思:
ka:電流繼電器,
km:交流接觸器,
qf:斷路器,
fr:熱繼電器,
sb:按鈕
❺ ka電氣圖符號代表什麼
KA電氣符號代表是的中間繼電器的意思
❻ 在電工電路圖中KA代表什麼電器
在電氣圖中,文字元號「KA」通常是用來表示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觸頭的。
❼ 電路圖中KA/KM/QF1/FR/HL/SB/1V1U都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電路圖中KA/KM/QF1/FR/HL/SB/1V1U都分別表示意思:
1、KA:電流繼電器。
2、KM:交流接觸器。
3、QF1:斷路器。
4、FR:熱繼電器。
5、SB:按鈕。
6、HL:指示燈。
7、1V1U:380伏的電源。
(7)KA電路圖擴展閱讀
電路圖有原理圖、方框圖、裝配圖和印板圖等。
1、原理圖
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實際工作時的原理,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工具。
2、方框圖
簡稱框圖,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就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的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按照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之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3、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為電子產品的場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在初學電子知識時,為了能早一點接觸電子技術,我們選用了螺孔板作為基本的安裝模板,因此安裝圖也就變成另一種模式。
4、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
❽ 電氣圖紙中KA代表什麼
電氣圖紙中KA代表中間繼電器。
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K,老國標是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中間繼電器。用於繼電保護與自動控制系統中,以增加觸點的數量及容量。 它用於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
(8)KA電路圖擴展閱讀:
選購考慮要素:
1 地理位置氣候作用要素
主要指海拔高度、環境溫度、濕度、和電磁干擾等要素。考慮控制系統的普遍適用性,兼顧必須長年累月可靠運行的特殊性,裝置關鍵部位必須選用具有高絕緣、強抗電性能的全密封型(金屬罩密封或塑封型,金屬罩密封產品優於塑封產品)中間繼電器產品。
因為只有全密封繼電器才具有優良的長期耐受惡劣環境性能、良好的電接觸穩定、可靠性和切換負載能力(不受外部氣候環境影響)。
2 機械作用要素
主要指振動、沖擊、碰撞等應力作用要素。對控制系統主要考慮到抗地震應力作用、抗機械應力作用能力,宜選用採用平衡銜鐵機構的小型中間繼電器。
3激勵線圈輸入參量要素
主要是指過激勵、欠激勵、低壓激勵與高壓(220 V)輸出隔離、溫度變化影響、遠距離有線激勵、電磁干擾激勵等參量要素,這些都是確保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可靠運行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按小型中間繼電器所規定的激勵量激勵是確保它可靠、穩定工作的必要條件。
❾ KA在電氣圖中含義
在GB7159中規定,K表示繼電器、接觸器,
KA—電流繼電器、
KV—電壓繼電器、
KT—時間繼電器、
KD—差動繼電器.
在有些圖紙中KA也可能表示瞬時接觸繼電器或交流繼電器.
❿ KA7500B開關電源電路圖
KA7500B和TL494 是同一種晶元,名字不一樣而已,是一種開關電源脈寬調制(PWM)控制晶元。
TL494的引腳功能:
(1) 11N+(引腳1):誤差放大器1的同相輸入端。在閉環系統中,被控制量的給定信號將通過該引腳輸入誤差放大器;而在開環系統中,該引腳需接地或懸空。
(2) 11N-(引腳2):誤差放大器1的反相輸入端。在閉環系統中,被控制量的反饋信號可通過該引腳輸入誤差放大器,此時還需要在該引腳與引腳3之間接入反饋網路;而在開環系統中,該引腳需接地或懸空。
(10)KA電路圖擴展閱讀:
TL494內置了線性鋸齒波振盪器,產生0.3~3V的鋸齒波。振盪頻率可通過外部的一個電阻Rt和一個電容Ct進行調節,其振盪頻率為:f=1/RtCt,其中Rt的單位為歐姆,Ct的單位為法拉。鋸齒波可以在Ct引腳測量到。
TL494集成了兩個單電源供電的運算放大器。運算放大器傳遞函數為ft(ni,inv)=A(ni-inv),但不能越出輸出擺幅。一般電源電路中,運放接成閉環運行。少數特殊情況下使用開環,由外界輸入信號。 兩個運放的輸出端分別接一個二極體,和COMP引腳以及後級電路(比較器)相連接。這保證了兩個運放中較高的輸出進入後級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