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神們 能指教下 下面熱釋電電路 最後兩個運放A3 A4的作用嗎
A4A3在後面的作用就像是一個電壓比較器,就是有上限和下限的輸出,就是A2的7腳是輸入,就是輸入的電路從U1———U2之間,輸出就是高電平,其它都是低電平。
B. 熱釋電報警電路的應用范圍
防盜報警裝、自動控制、接近開關、遙感遙測等領域
C. 關於熱釋電電路的問題,re200感測器bis0001晶元
運放部份上元件數值跟一般相約應該可以,但R9 C7設置延時時間 49512xR9xC7=4951.2秒?同時RE200B需要配合fresnel鏡片使用。
D. 求一個熱釋電紅外報警器 的原理電路圖
用BIS0001熱釋紅外處理晶元,5vdc供電,靜態耗0.1mA,輸出接所需的警報音效。
E. 關於熱釋電感測器開關電路的問題
1)從你畫圖方式看,C3另一端沒有連接到Q1集電極;
2)運放沒有連接到電源;
其他的,再說吧
F. 熱釋電器件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熱釋電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輻射熱效應,使探測元件接收到輻射能後引起溫度升高,進而使探測器中依賴於溫度的性能發生變化。檢測其中某一性能的變化,便可探測出輻射。多數情況下是通過熱電變化來探測輻射的。當元件接收輻射,引起非電量的物理變化時,可以通過適當的變換後測量相應的電量變化。
某些晶體,例如鉭酸鋰、硫酸三甘肽等受熱時,晶體兩端會產生數量相等、符號相反的電荷。1842年布魯斯特將這種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電極化現象正式命名為「pyroelectric」,即熱釋電效應。
紅外熱釋電感測器就是基於熱釋電效應工作的熱電型紅外感測器其結構簡單堅固,技術性能穩定,被廣泛應用於紅外檢測報警、紅外遙控、光譜分析等領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紅外感測器。
熱釋電感測器的濾光片為帶通濾光片,它封裝在感測器殼體的頂端,使特定波長的紅外輻射選擇性地通過,到達熱釋電探測元+在其截止范圍外的紅外輻射則不能通過。
熱釋電探測元是熱釋電感測器的核心元件,它是在熱釋電晶體的兩面鍍上金屬電極後,加電極化製成,相當於一個以熱釋電晶體為電介質的平板電容器。當它受到非恆定強度的紅外光照射時,產生的溫度變化導致其表面電極的電荷密度發生改變,從而產生熱釋電電流。
(6)熱釋電電路擴展閱讀
熱釋電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沖型兩種驅動方式。由熱釋電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感測器。該感測器的創新點在於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干擾。
太陽光中含有對熱釋電接收管產生干擾的熱釋電,該光線能夠將熱釋電接收二極體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本感測器的優點在於能夠設置多點採集,對射管陣列的間距和陣列數量可根據需求選取。
熱釋電技術在測速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產品已運用熱釋電技術能夠實現車輛測速、探測等研究。熱釋電應用速度測量領域時,最難克服的是受強太陽光等多種含有熱釋電的光源干擾。外界光源的干擾成為熱釋電應用於野外的瓶頸。
G. 這個熱釋電電路模塊,輸出端接上三極體,和繼電器,電壓是5v電池供電,資料上是這樣說的,結果輸出不穩
你確定有5v的電池?鋰電3.6v,鉛電至少6v多,所以懷疑還是供電不合適。
H. BISS0001的熱釋電紅外開關應用電路圖
如圖所示:
由於加電極化的電壓是有極性的,因此極化後的探測元也是有正、負極性的。該感測器將兩個極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測元串接在一起。
目的是消除因環境和自身變化引起的干擾。它利用兩個極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擾信號在內部相互抵消的原理來使感測器得到補償。對於輻射至感測器的紅外輻射,熱釋電感測器通過安裝在感測器前面的菲涅爾透鏡將其聚焦後加至兩個探測元上,從而使感測器輸出電壓信號。
(8)熱釋電電路擴展閱讀:
菲涅爾透鏡利用透鏡的特殊光學原理,在探測器前方產生一個交替變化的「盲區」和「高靈敏區」,以提高它的探測接收靈敏度。當有人從透鏡前走過時,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就不斷地交替從「盲區」進入「高靈敏區」,這樣就使接收到的紅外信號以忽強忽弱的脈沖形式輸入,從而強化其能量幅度。
人體輻射的紅外線中心波長為9~10--um,而探測元件的波長靈敏度在0.2~20--um范圍內幾乎穩定不變。在感測器頂端開設了一個裝有濾光鏡片的窗口。
這個濾光片可通過光的波長范圍為7~10--um,正好適合於人體紅外輻射的探測,而對其它波長的紅外線由濾光片予以吸收,這樣便形成了一種專門用作探測人體輻射的紅外線感測器。
I. 熱釋電紅外感測無線電遙控報警電路設計它的原理及電路圖
時器及控制輸出等電路組成。紅外感測器BH 能在較遠的距離探測到由人體移動所發出
的微弱紅外線,當BH 檢測到人體移動所發出的7~14μm 的紅外信號後,BH 中的s 腳
便輸出極微弱的信號直接送到IC1a 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IC1a 對信號放大約2200 倍後,
再由電容C1 藕合到IC1b 作進一步放大。IC1C、IC1d 構成窗口式電壓比較器,當IC1d 輸
出電壓幅度在UA 和UB 之間時(小於UA,大與UB),IC1c、IC1d 的輸出端均無電平輸出;
當IC1b 輸出電壓幅度大於UA 或小於UB 時,IC1C、IC1d 的輸出端分別都會有高電平輸出,
經二極體VD1、VD2 相互隔離和「或」的作用從P 點輸出控制脈沖信號。RW 用於設定
窗口的閾值電平,調節RW 可調節檢測器的靈敏度。IC2a 和IC2C等原件是作開機延時電
路(剛開機時,電路各工作點尚還未被建立,P 點電壓處於不穩定狀態)。由於電容C3
的二端電壓不能突變,IC2C的正輸入端瞬間為1,故它的輸出也為1,通過二極體VD4 向
電容C4 充電,則IC2a 負端也為高電平,輸出為低電平,故P 點電平就被箝在低電平上,
保證了輸出為低電平。之後隨著電容C4 通過R4、R3 的放電,IC2a 的負輸入端電位變低
(小於1/2VCC),則輸出為高電平,二極體VD2 被截止,此時P 點電平就成了穩定狀
態。IC2b 為P 點電壓輸出比較器。IC2d 等器件構成輸出控制電路的積分延時器。改變電
容C5 的容量,則就可改變輸出延時的時間。
3. 安裝與調試:
在製作熱釋紅外線感測器中,可以邊安裝邊調試,當然也可以全部安裝完畢後再作
總調。總之,首先要掌握它的工作原理,然後就能迎刃而解。剛開始可以先不裝菲涅耳
透鏡進行調試,把手在BH 上作來回移動,IC1b 輸出否有較大電平變化,因為IC1a 和IC1b
是該電路前置放大器,增益過高信號會產生漂移,過低會使增益下降,被測距離變近。
所以在調試中一定要二者兼顧,缺一不可。然後再調節Rw,使檢測反應最為靈敏。開
機延時時間應略大於P 點電壓的穩定時間。輸出工作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實際控制需要
而定。最後加上菲涅耳透鏡再作進一步的調整。對紅外感測來說不加透鏡探測半徑較近,
配上透鏡後,其探測距離將十倍的增加。
器件簡介:
適用製作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光敏材料很多,使用最多的有:陶瓷氧化物
(PbTiO3)鉭酸鋰(LiTaO3)、硫酸三甘肽(LATGS)及鈦鋯酸鉛(PZT)等。
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結構示意見圖(a)所示。感測器的敏感元件是PZT(或其
他材料),在它的上下兩面做上電極,並在表面加以一層黑色氧化膜以提高其轉換效率。
它的等效電路是一個在負載電阻Rg 上並聯一個電容的電壓發生器,它的輸出阻抗極高
而且輸出電壓也很微弱,故在器件內附有一個場效應管(FET)加以放大,並達到阻抗
變換的目的,見圖(b)
常見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外形見圖(c)所示,TO-5 封裝的透光鏡設在管殼頂部,樹
脂封裝的透光鏡則設在側面。
根據不同使用需要,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透光窗口使用不同的窗口材料,通常
它們在0.2~20μm 的光譜范圍內其敏感度是相當平坦的,且不受可見光的影響。表1
是幾種常見透光材料的用途。
不同透光材料的用途
根據熱釋電紅外感測器敏感元件的個數可分為單元件型和雙元件兩種,雙元件型傳
感器中有兩個反相串聯的敏感元件,見圖(d)所示。只有一個敏感元件的則稱為單元
件型。
雙元件型熱釋電紅外感測器具有如下特徵:
(1) 當入射的能量順序地到兩個元件時,由於兩個元件反相
串聯,故輸出比單元件型要高2 倍;
(2) 由於兩個敏感元件相連接,因此對於同時輸出的能量會
互相抵消。由於上述特徵,所以雙元件型感測器具有下述優點;
1)可以防止因太陽光等非控制紅外線所引起的誤差或誤動作;
2)PZT 元件同時又具有壓電效應,所以雙元件可消除因振動而引起的誤差;
3)可以防止因周圍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誤差。
菲涅耳透鏡:
為了提高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接收靈敏度,通常備需要在感測器上加裝菲涅耳透
鏡。實驗表明,感測器如不裝菲涅耳透鏡當檢測人體走時,檢測距離僅2m 左右,而加
菲涅耳透鏡後,其檢測距離可增加到10m 以上,甚至更遠。
菲涅耳透鏡的工作原理是將移動物體或人體發射的紅外線進入透鏡,產生一個交替
的「盲區」和「高靈敏度區」,這樣就產生光脈沖。透鏡有很多盲區和高靈敏度區組成,
則物體或人體的移動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光脈沖而進入感測器,從而提高接收靈敏度。
J. 哪裡有lm324製作的熱釋電人體開關的電路圖
熱釋電人體感應開關電路
採用熱釋電紅外探頭並對探頭接收到的微弱信號加以放大,然後驅動繼電器,可以製成熱釋電人體感應開關。它可應用於電燈的節能自動開關、自動門、安全防護、防盜等設備中。
[電路工作原理]
該電路採用LN074B作探頭。當探頭接收到人體釋放的熱釋紅外信號後,由控頭內部轉換成一個頻率約0.3~3Hz微弱的低頻信號,經VT1、IC2兩級放大器放大後輸入電壓比較器IC3。兩級電壓放大採用直流放大器,總增益約70~75分貝。
IC3等組成電壓比較器,其中RP為參考電壓調節電位器,用來調節電路靈敏度,也就是探測范圍。平時,參考電壓(IC3的(2)腳電壓)高於IC2的輸入電壓(IC3的(3)腳電壓),IC3輸出低電平。當有人進入探測范圍時,探頭輸出探測電壓,經VT1和IC2放大後使信號輸出電壓高於參考電壓,這時IC3的(6)腳輸出高電平,三極體VT2導通,繼電器J1能電吸合,接通開關。
電路中VT3、C7、R8、~R10組成開機延時電路。當開機時,開機人的感應會使IC3輸出高電平,造成誤觸發。開機延時電路在開機的瞬間,由電容C7的充電作用而使VT3導通,這樣就使IC3輸出的高電平經VT3通地,VAT2可以保持截狀態,防止了開機誤觸發。開機延時時間由C7與R8的時間常數決定,約20秒。
[元件選用]熱釋紅外探頭選用LN074B型。IC2、IC3選用高輸入阻抗的運算放大器CA3140。該電路採用結型場效應管作差分輸入級,輸入阻抗高達1.5*10(12)歐,輸入失調電流僅0.5pA,頻帶寬達4.5MHz,轉換速率為9V/us,是一種性能十分優良的運算放大器,很適合於作微弱信號的放大級。
探頭安裝在高度距離地面為2米左右。外殼設計時應使透鏡對地面呈13度左右的俯角,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監視區。由於探測器控制角只有86度左右,所以在安裝時應選擇最優良角度,使死區盡量減小。
[電路調試]
電路調試主要是調節電位器RB,選擇合適的參考電壓,以達到最佳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