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電路簡化的方法和技巧
一、支路電流法
電流是分析電路的核心。從電源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走向,經各電阻外電路巡行一周至電源的負極,凡是電流無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串聯,凡是電流有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並聯。
例1、試判斷圖1中三燈的連接方式。
解析:由圖1可以看出,從電源正極流出的電流在A點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流過燈L1,一部分流過燈L2,一部分流過燈L3,然後在B點匯合流入電源的負極,從並聯電路的特點可知此三燈並聯。
小結:支路電流法,關鍵是看電路中哪些點有電流分叉。此法在解決復雜電路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二、等電勢法
將已知電路中各節點(電路中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交叉點,稱為節點)編號,按電勢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用1、2、3……數碼標出來(接於電源正極的節點電勢最高,接於電源負極的節點電勢最低,等電勢的節點用同一數碼)。然後按電勢的高低將各節點重新排布,再將各元件跨接到相對應的兩節點之間,即可畫出等效電路。
例2、判斷圖2各電阻的連接方式。
解析:(1)將節點標號,四個節點分別標上1、2。
(2)將各個節點沿電流的流向依次排在一條直線上。
(3)將各個電路元件對號入座,畫出規范的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
(4)從等效電路圖可判斷,四個電阻是並聯關系。
小結:等電勢法,關鍵是找各等勢點。在解復雜電路問題時,需綜合以上兩法的優點。
三、綜合法
支路電流法與等電勢法的綜合。
注意:
(1)給相同的節點編號。
(2)電流的流向:由高電勢點流向低電勢點(等勢點間無電流),每個節點流入電流之和等於流出電流之和。
例3、由5個1Ω電阻連成的如圖4所示的電路,導線的電阻不計,則A、B間的等效電阻為_______Ω。
分析:採用綜合法,設A點接電源正極,B點接電源負極,將圖示電路中的節點找出,凡是用導線相連的節點可認為是同一節點,然後按電流從A端流入,從B端流出的原則來分析電流經過電路時的各電阻連接形式就表現出來了。
解析:由於節點A、D間是用導線相連,這兩點是等勢點(均標1),節點C、F間是用導線相連,這兩點是等勢點(均標2),節點E、B間是用導線相連,這兩點是等勢點(均標3),則A點電勢最高,C(F)次之,B點電勢最低,根據電流由高電勢流向低電勢,易得出各電阻的電流方向。
由於電阻R1,R2均有一端接點1,另一端接點2;電阻R4,R5均有一端接點2,另一端接點3;電阻R3一端接點1,另一端接點3,易得其等效電路如圖5所示。
或者用圖4中所標電流方向,也可得其等效電路如圖5,相比第一種方法更簡單。故AB間總電阻力0.5Ω。
小結:在分析電路時,首先應找出各個節點,凡是用導線相連的兩節點是等勢點,可以等效為一個節點(如圖4中的A與D、C與F、E與B),連在兩個相鄰的節點間的電阻是並聯的(如圖4中的電阻1和電阻2,電阻4和電阻5),當把最基本的電路等效後,再對高一級電路進一步分析,即電阻1、2並聯後與電阻4、5並聯後串聯,之後再與電阻3並聯。這種逐級分析的方法在分析等效電路中是很有效的。(此方法側重於等電勢法)
但是,若將圖4改為圖6,即使畫出等效電路圖5,(按習慣總將電流表看作導線),也無濟於事,而且將電流表置於圖5中的合適位置更是難上加難。若根據圖中的電流方向則易得:電流表A1測的是電阻R2和R3的電流之和;電流表A2測的是電阻R1和R2的電流之和;電流表A3測的是電阻R3和R4的電流之和。
有些初學者憑感覺認為:電流可以沿A→C→D…方向流動,這是錯誤的。因為電流由高電勢點流向低電勢點,不可能由點1(A)經點2(C)又流回點1(D)。其它點同理可得電流流向。
四、含電容器、電流表、電壓表的復雜電路
畫等效電路時:①電流表視為導線,電容器、電壓表視為斷路(若考慮內阻,則將其視為一個大電阻),與電容器、電壓表串聯的用電器視為短路即可。②畫等效電路圖的同時,根據圖中電流方向將電流表接入電路;根據圖中所標節點數字,將電壓表和電容器接入電路。③無電流的支路刪去即可。
② 高中簡化電路的方法
電路識別雖然是有些難度,但還是有章可循的,電路識別相關的包括二部分:電路圖簡化以及電路圖、實物圖互化。這次我先介紹一個簡化電路圖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標號法。這種方法簡單易學、練練就會、便於記憶,而且適用於所有電路,是居家旅行、特別是簡化電路的殺手鐧。
1
標號:電路每個節點編號,標號遵循以下原則
(1) 從正極開始標1
(2) 導線連通的節點標同樣的數字
(3) 沿著導線過一個用電器,數字+1
(4) 到遇到電源負極為止
(5) 要求所有點的標號要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負極的標號
2
畫圖
(1) 在平面上畫出節點號
(2) 根據原圖畫出節點之間的用電器或電表
(3) 整理,美化
3
注意事項
(1) 當用電器兩端標號不等時,電流從小標號點到大標號點,因為小標號更接近正極
(2) 當用電器兩端標號相等時,相當於一根導線接在用電器兩端,因此用電器短路沒有電流
如圖,這道題太典型了,估計每個老師都要講。答案估計大家都知道,同學甲說這個是串聯;同學乙說,不對!R1應該被短路了,沒看見上面的」天線」么;這時候老師蹦出來,說你們都錯了,實際上是標準的並聯電路。倒~,確實不好理解,很多同學老師講過一遍還是搞不清楚為啥,最後背下結論了事。現在輪到我們的標號大法上場了,
③ 高中物理電路簡化的方法 詳細點
1、節點法
就是標出所有的連接點(電路元件左右兩端),用導線直接連在一起的算一個連接點,用同一個字元來標示,然後畫出串、並聯關系非常明確的等效電路圖,再進行簡化。
2、局部化簡法
從局部入手,找出其中的串聯、並聯部分。例,某段電路有r1、r2兩個電阻串聯,又與r3並聯。則把r1、r2這兩個電阻去掉,換成一個電阻,記為r12,連入原圖中。然後把r12和r3都去掉,換成一個電阻,記為r(12)/3連入原圖中。你會發現這樣下去,電路圖越來越簡單,並且看你自己標記的電阻符號,你就知道其關系了。
如果1、2兩電阻串聯,3、4兩電阻串聯,然後再並上。記為r(12)/(34)
如2、3並聯,前串1、後串4,記為r1(2/3)4
④ 把復雜電路化為簡單電路,電壓表怎麼畫的
把一個復雜的電路簡化為一個易於分辨串、並聯關系的等效的簡化的電路,對於解決電路問題是十分重要的。簡化的方法有: (1)去表法 ①電壓表:若沒有明確指出要考慮其內阻,就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內阻無限大),畫等效電路時,可認為是斷路,把它拆除,不畫入等效電路中。 ②電流表:當不計電流表對電路的影響時,也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內阻為零),畫等效電路時,可把它當做一根導線處理,也不畫入等效電路中。 ③導線:電阻為零。畫等效電路時可任意將其伸長、縮短、變形。 (2)支路法 根據電流從電源正極(電勢高處)流向負極(電勢低處)的特點,找出從「分流點」到「匯流點」的所有的支路,將電路簡化為若干並聯的支路。 (3)等勢(電勢)法 其要點是找出電路中電勢相等的各點,例如,凡是用導線相連的各點,都是電勢相等的點,然後將各用電器按原來端點所在的位置,分別跨接在對應的等勢點上,這些用電器便都是並聯的,其它用電器再接電勢高低的順序串聯,就可以把一個較復雜的電路,簡化為一個易分辨串、並聯關系的等效的規范的電路。
⑤ 初三物理:怎麼解釋這種電路😂就是簡單化
⑥ 物理電路中的簡化電路的方法
把電壓表看作斷路,電流表看成一段導線,電路兩點間無用電器看著等效點。就能很方便簡單的畫出簡化的等效電路圖。
⑦ 怎麼簡化電路
復雜電路的簡化方法:
「拆除法」突破短路障礙:短路往往是因開關閉合後,使用電器內(或電阻)兩端容被導線直接連通而造成的,初學者難以識別。一根導線直接接在用電器的兩端,電阻R被短路。既然電阻R上沒有電流通過,故可將電阻從電路中「拆除」。
「分斷法」突破滑動變阻器的障礙較復雜的電路圖中,常通過移動變阻器上的滑片來改變自身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從而影響我們對電路作出明確的判斷。此時可將滑動變阻器看作是在滑片P處「斷開」,把其分成AP和PB兩個部分,其中PB部分被短路。當P從左至右滑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AP部分逐漸變大;反之,AP部分逐漸變小。
⑧ 如何簡化復雜電路
1.把一些恆流源來的等效電自阻用一個簡單電阻替代;
2.把GND和VCC都各自獨立開來看,連在一起容易看起來更復雜;
3.把整個電路分成獨立的幾部分,通常復雜的電路都是很多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完成一個功能;
4.多看、多分析電路,時間長了就能很快看出哪些是做什麼用的,最好記住一些基本的電路結構。
⑨ 如何將復雜的電路圖簡單化
電路簡化一直是中考的一個重要考點.其實這種題型,說難並不難,說簡單又很簡單.
電路簡化的三個要點:分析串並聯關系、找好電流的路徑和方向、看清電表的測量對象.
復雜電路一般都是看著很讓人惡心.但是別忘了,它再怎麼惡心也是串聯並聯加起來的混聯,先找到各用電器的關系,是簡化的第一步.由此畫出主幹路部分,將最惡心的並聯部分空出來.
空著是絕對不得分的(廢話^-^),所以就要通過電流將它分析清楚.在幹路上分流後,看看它經過了哪些用電器,什麼時候第二次分流,根據電路途徑,挨個畫出來.如果不夠簡單就繼續簡化.這里要說一點,就是並聯後的並聯是完全並聯,也就是如果分流後直接又分流,那就等於這幾個電路分流後電路和前面的就是完全的並聯.
電表的測量對象一般主要指的是電壓表(因為電流表直接就在電路中而電壓表非要獨樹一幟HOHO).判斷電壓表的測量對象主要是看它兩個接線在電路中的位置,在線路中的接點處中間的部分就是它的測量對象.有的惡毒的沒有人性的出題者(人身攻擊...考試考雞眼了)就是在大的部分給你來個小伎倆,比如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中將它接在了電池開關變阻器電流表的兩端,其實就是接在了電阻的兩端,沒有任何不同,不信自己畫個實物圖試試.
我所說的就是這些,全是本人自己總結的哦!絕對原創,HEHE.
祝你中考成功!
⑩ 如何正確看電路,簡化電路
1.電路簡化的原則
(1)無電流的支路簡化時可去掉。
(2)兩等勢點間的電阻可省去或視為短路。
(3)理想導線可長可短。
(4)節點沿理想導線可任意移動,但不得越過電源用電器等。
(5)理想電流表可認為短路,理想電壓表可認為斷路。
(6)電路電壓穩定時,電容器可認為斷路。
2常用的簡化方法
(1)電流分支法①先將各節點用字母標上;
②判定各支路元件中的電流方向(若原電路無電壓或電流,可假設在總電路兩端加上電壓後再判定);
③按電流流向,將各元件、節點、分支逐一畫出;
④將畫出的等效圖加工整理。如圖所示。
電路的等效簡化方法
(2)等勢點排列法
①將各節點用字母標出;
②判定各節點電勢的高低;
③對各節點按電勢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將各節點間的支路畫出;
④將畫出的等效圖加工整理。
電路的等效簡化方法總結歸納:處理復雜電路的方法
(1)准確地判斷出電路的連接方式,畫出等效
電路圖。
(2)准確地利用串、並聯電路的基本規律、特點分析。
(3)靈活地選用恰當的物理公式進行計算。
(4)節點是電路中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支路連
接點。
(5)給節點標字母時,兩節點間有導線時可作為一個節點,標上相同的字母。
(6)對於不易判斷電勢高低的位置可用假設法。
(7)電勢相等的點可以合並。
(8)結構穩定的部分電路可以用一個等效電阻來代替,這樣使電路更簡單。
(9)在電路中如果只有一處接地線,隻影響電路中各點的電勢值,不影響電路結構;若電路中有兩點或兩點以上接地線,除了影響電路中各點的電勢外,還改變了電路結構,接地點之間可認為是接在同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