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剛學電路分析,請教一道作業,求Is1產生的功率,謝謝
解:參見等效圖:
顯然,下圖通過電阻的電流是5A,方向向下,電壓為10V,上正下負,Is1上電壓為10V,上正下負。
∴Is1產生的功率=-(10×2)=-20(W)
答:Is1產生的功率=-20W,即吸收功率20w。
註:從原圖直接看:兩個電流源都是2A,一個向上一個向下,所以通過電阻的電流為0,電阻上
電壓降為0,Is1上電壓為10V,上正下負。
B. 請問剛學電路看什麼書
專業學習: 《電路》 邱關源
普通愛好:電子愛好者入門
C. 新手學電路從哪裡開始
一、從零開始學電路基礎- -「電路」
電路的概念- -電路是指由實際元器件構成的電流的通路。
電路的構成- -電路由電源、負載和中間環節組成。電源是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向電路提供電能的裝置;負載是可將電能轉換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在電路中接受電能的設備;中間環節是電源和負載之間不可缺少的連接、控制和保護部件統稱為中間環節,如導線、開關及各種繼電器等。
電路的功能- -電力系統中的電路可對電能進行傳輸、分配和轉換;電子技術中的電路可對電信號進行傳遞、變換、儲存和處理。
電路模型- -在電路分析中,為了方便於對實際電氣裝置的分析研究,通常在一定條件下需要對實際電路採用模型化處理,即用抽象的理想電路元件及其組合近似的代替實際的器件,從而構成了與實際電路相對應的電路模型。
理想電路元件- -理想電路元件是實際電路器件的理想化和近似,其電特性唯一、精確,可定量分析和計算。理想電路元件可分為有源和無源兩大類,無源二端元件包括電阻元件(只具耗能的電特性)、電感元件(只具有存儲磁能的電特性)。電容元件(只具有存儲電能的電特性);有源二端元件包括理想電壓源(輸出電壓恆定,輸出電流由它和負載共同決定)、理想電流源(輸出電流恆定,兩端電壓由它和負載共同決定)。
為了便於分析電路,應預先在電路圖上標示出電壓、電流的方向,電路圖上的電壓、電流方向稱為參考方向,原則上可以任意假定。元件究竟是電源還是負載,應由元件上電壓、電流的實際方向決定:實際方向關聯時,元件是負載;實際方向非關聯時,元件是電源。
D. 初學電子電路從哪學起好
1、你先看一下《電路基礎》或者《電路分析》,對電路的基本構成,交流信號的表達方式,電路一般分析手法有所了解。
2、然後你再看《模擬電子技術》和《電子元器件》(最好再加上《電子工藝》)這幾本書,對模擬電子電路有所涉獵,後面的兩本電子元器件是輔助的,主要讓你對實用的電子元器件有了解,因為在設計電路時,其實就是把各種不同的器件組合到一起,形成預定的功能。電子工藝會告訴你電子電路是如何製造、生產的,這方面的知識很重要,因為在設計時就必須考慮到製作和生產的一些要求。
3、看《數字電子技術》,數電中最主要的是了解數字變數之間的邏輯關系,熟悉一些常用數字晶元的使用(特別是培養一種學習習慣,也就是學習如何去理解,使用一種新的晶元)。
4、完成以上後,你應該有個基礎了,下一步可以向單片機、感測器、通信方面發展,這三個方面都很難,需要長期投入,且都要用到前面三方面的知識。
當這六個部分完成後,電子電路的基本領域,基本知識和能力,你就具備了,然後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向自己喜歡、擅長的某個領域進軍,越學越深,最終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型人物。
先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再「學數字電子技術」,這兩種是電子電路的基礎,這兩種你能搞定那就變成高手了,資料網上很多、書館也很多。
如果你從零開始學,建議你去書館買那種初學簡單的書
如果你自學能力還可以,建議你去書館買下面這兩本大學教材: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 第4版 華成英 童詩白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 閻石
E. 新手入門學電子電路板怎麼學
實際上很多維修技術人員根本不懂電路的基礎知識,他們都是從最開始的實際操作學起。基礎的理論有時候在實操學習過程中會慢慢融會貫通。
學習電路板方面的知識,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經驗,多看,多操作,研究,多學習,這是王道。如果你是新入門,可以實際和理論一起研究,這樣進步是非常快的。理論知識的部分,其實很好學,不用去費力研究什麼歐姆定律,功率什麼的,在實際電路中只有設計者才會考慮那些,維修人員只要會看懂基礎的電路構造就可以。會分析一個電路板上哪部分是電源,哪部分是音響,哪部分管什麼,各種電路元件直接能看明白是什麼,是電阻,電容,三極體,二極體,電感,集成電路等等,能看懂上邊的極性,參數值,會對應電路板上的標記找到電路圖紙里元件位置就行。
目前的電路,大多數復雜的功能都集中在集成電路里,外圍的元件基本上都是為各個集成電路提供穩定的工作電壓和電流的。所以那些復雜的功能不用費力學習研究,只要基本上明白放大電路,功放電路,整流電路,串並聯諧振的功能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了解工作原理都行,只要從元件的分布看懂在電路板上的位置就可以。所以可以根據故障來判斷是哪一部分電路的毛病就可以,然後用電壓表測量各點電壓來判斷哪個元件出了毛病。
以上講的是基本思路,至於實際技術的積累,還需要自己不斷的學習和練習。
F. 剛學電路感覺挺難的 怎麼辦啊
重點理解KCL,KVL以及各種等效電路如戴維南,諾頓這些,一定不要死背。。
以上4個東西如果真正理回解答到了,學起來就很輕鬆了。。。還有後面的各種定理,結論,等效電路等,都一定要理解。。。
反正電路都是圍繞KVL和KCL來展開的,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勤畫圖,不畫圖絕對不好理解,但是圖一旦畫出來,很多東西就變得清晰明了
G. 剛學電路有些不太理解i1 i2關系
B點的電勢是2v,i1=1安,如果i2 =i1=1安,則A點電勢是1V,此時有1安的電流由B到A,再加上i2,則A點的電勢為2v,與1v矛盾。所以i1不等於i2
事實上,由於2v電源提升了A點的電勢大於1v小於2v,所以i2小於1A.
H. 想學習電路技術 我零基礎 求推薦幾本適合新手看的書
學習來電子技術,要記住七自分實踐,三分理論,應先從模擬電路和電子元器件基礎學起,同時學會萬用表的使用,一定要邊學習邊大量實踐,推薦《電子元器件知識與典型應用》,然後學習「電路分析基礎」方面的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建議在淘寶上買一套7管超外差式收音機散件組裝一下,作為對自己模擬電路學習的一個檢驗與實踐,同時提高興趣和自信。
有了以上基礎之後,再學習數字電路、單片機開發。。。到時就看喜歡往哪個方向發展了,模擬電路學的越扎實,未來的後勁越足,祝你早日成功!
I. 剛學電路,這道題的支路電流怎麼列方程
解:根據KVL,迴路電壓方程:
迴路Ⅰ:i1×R1+i2×R2=Us1;
迴路Ⅱ:i3×R3+i2×R2-i4×R4=Us4+Us3。
根據KCL,列出節點電流方程:
節點1:i1+i3=i2;
節點2:i5=i3+i4。
補充方程:i5=is。
——五個獨立方程,五個未知數,可以求解。
J. 剛學電路,老師講的例題和習題不是一個檔次,求大神解答
將圖等效改畫為右圖。
Uab=3×4∥(4+2∥1)=3×4∥(14/3)=3×28/13=84/13(V)。
i"=Uab/(4+2∥1)=(84/13)/(14/3)=18/13(A)。
3、疊加:i=i'+i"=-5/13+18/13=1(A)。
——這道題不適合採用電源等效變換來求解:因為電流源沒有明顯的並聯電阻,電壓源沒有明顯的串聯電阻,所以使用疊加定理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