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講講交通的發展歷史,比如以前船啊啥的,現在飛機汽車..謝謝詳細點
交通是隨著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古代,人們為了生存取水,盡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成為最早產生的運輸方式。「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說明獨木舟早已在中國出現。在陸上交通方面馴馬牛作為陸運工具出現得最早,此後出現馬牛拉車而促進了道路的人工修築,直至出現絲綢之路。古代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瀕臨地中海的希臘人在造船、航海方面均較領先。11世紀中國將指南針用於航海 ,促進了世界航海技術的發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推動了水上運輸的進步。公元前 480 年中國開鑿了古老的運河邗溝,至秦朝又為糧運連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成為水路自身聯運的創舉。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產業革命,促進了機動船和機車的出現 ,從此開始了近代運輸業。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首次將蒸汽機用於克萊蒙脫號明輪上。1825年英國發明家斯蒂芬森製造的蒸汽機車在英國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上運行成功。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汽車、飛機相繼問世。1885年德國人本茨製成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成第一架內燃機推動的雙翼飛機。管道運輸在20世紀50年代後,伴隨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輸送而發展起來。
公元前5000年 北歐人已有鹿拉雪橇
公元前35世紀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有牛拉橇 蘇美爾人創造車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 埃及已有通行車輛的道路
約公元前2700年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
公元前2700年 中國長江流域出現用木槳的船
約公元前26世紀 相傳中國人在黃帝時代創造了車
公元前2500年 埃及出現匙形船,尾部兩側有櫓
約公元前2180年 巴比倫人修建了穿越幼發拉底河的磚襯砌人行通道。
約公元前21~ 中國奚仲任夏的車正。《墨子》、《荀子》、《呂氏春秋》都記述了奚仲造車 前17世紀初
公元前17~ 中國商代已掌握造船技術,並使用風帆
前11世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和「?」字,考古學家認為其含義為「情報傳遞者」 公元前16世紀 埃及底比斯墓畫繪有製造精巧的雙輪馬車
公元前16~ 中國已能製造有輻車輪的輕便兩輪車
前11世紀
公元前11世紀 漢《尚書大傳》有周成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的記載,表明當時中國同越裳、日本已有海上交通
公元前10世紀 亞述修築石砌驛道
公元前8~ 中國修築烽火台用於報警和傳遞信息
前7 世紀
公前7元前660年 小亞細亞西北部特洛伊地方築起最早的燈塔
公元前6世紀 波斯帝國居魯士時期開始由士兵傳遞政令 相傳當時作者為希臘人的《西氏航海指南》是最早的航路指南
公元前486年 中國開鑿邗溝──大運河的最早一段。邗溝自揚州經射陽湖到淮安,溝通了長江與淮河
約公元前280年 埃及亞歷山大港建成燈塔,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公元前3世紀 中國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有度》有關於司南的記述
公元前221年 中國秦始皇頒「車同軌」令,修馳道
公元前214年 中國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修成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靈渠長33公里,設有陡門
公元前3世紀 中國留存在四川的「漢代鹽井畫像磚」上,繪制有竹筒製成的管道輸送鹵水的圖案 羅馬執政官愷撒頒布交通法令,規定白天不準馬車進入城堡中心
公元前140年 中國漢代已能建造大型船舶── 樓船 中國漢武帝時已開始進行海上貿易,海船遠航至印度洋沿岸一些國家
公元前118年 中國漢代修築貫通秦嶺南北的褒斜道五百餘里
公元前2世紀 中國西漢時利用觀測北極星辨明航海方向
公元前2~ 絲綢之路成為古代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干線
公元13世紀 公元9~22年 中國有人取鳥羽製作兩翼進行滑翔試驗
公元66年 中國建成古褒斜道上的石門隧道。 這是中國最早用於交通的隧道
公元2世紀 中國張衡發明指南車 中國出土的東漢陶模船中已有錨
公元220~265年 中國已有獨輪車
公元223~271年 中國《禹貢地域圖》,是現存最早交通圖
公元605~617年 中國在今河北省趙縣建成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橋為敞肩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公元7世紀 經歷代開鑿,建成以洛陽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的大運河。運河全長2700公里
公元10世紀 中國運河上建有復式船閘
公元819年 中國在江蘇省蘇州市建成寶帶橋。橋為聯拱石橋,全長317米
公元976~997年 中國張平用「穿池引水,再系其中」的方法建造船塢
公元1056~1063年 中國宋仁宗趙禎頒布郵驛專門法律《嘉祐驛令》74條
公元11世紀 中國造船已採用水密隔艙結構
公元1119年 中國宋朱彧《萍洲可談》載舟師「夜則觀星,晝則觀日,晦陰觀指南針」,表明指南針已用於航海
公元1170年 中國潮州建成升關式石砌橋──廣濟橋
公元1192年 中國在北京西南宛平縣建成跨永定河的蘆溝橋。橋全長 212.2米
公元12世紀初 北宋末年《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類似航路指南的著作
公元1206年 中國金章宗設快郵驛站「急遞鋪」,元明繼之
公元1275年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留居17年後返威尼斯,撰《馬可·波羅行記》 公元13世紀 大運河經改建,基本形成今天的路線和走向。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
約公元1403~1424年中國設民信局,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物品和辦理匯款
公元1405~1433年 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到達西亞和東非
公元1477年 法國路易十一世建立皇家郵政
公元1487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第一次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公元1492~1504年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四次率領船隊遠航,發現他當時認為是亞洲的美洲大陸,開辟了歐洲去美洲的航線
公元1497~1498年 葡萄牙航海家伽馬發現從歐洲繞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
公元1519~1521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公元1569年 地理學家墨卡托發表了按等角正圓柱投影原理製作的世界圖。他被尊為現代海圖之父
公元1661年 英國郵件開始使用日戳
公元1679年 法國開始出版稱為《關於時間和天體運動的知識》的天文歷,其中包括供航海使用的年歷
公元1681年 法國建造第一座通航隧道
公元1706年 中國在四川省瀘定縣建成大渡河鐵索橋──瀘定橋
公元1730年 英國人J.哈德利發明雙反射八分儀。後將刻度弧加長為60°,成為六分儀
公元1732年 英國在泰晤士河口設置第一艘燈船
公元1760年 世界上成立最早、目前規模最大的船級社──英國勞氏船級社成立,總部設在倫敦 公元1769年 法國人N.J.居紐製成一輛前輪驅動的三輪蒸汽機車
公元1779年 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鑄鐵橋塞文河橋
公元1783年 法國人蒙特戈菲爾兄弟製成載人的熱空氣氣球,並進行人類第一次氣球飛行
公元1790年 美國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安全機構。1915年改為現名──美國海岸警衛隊
公元1804年 英國人R.特里維西克製成礦山運煤用的蒸汽機車
公元1807年 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推動兩舷明輪
公元1815年 蘇格蘭人J.L.馬克當鋪築碎石路面成功
公元1817年 法國創辦郵政匯兌
公元1818年 美國「黑球」輪船公司首先開辟了紐約-利物浦之間的定期班輪航線
公元1819年 美國人M.羅傑斯建造蒸汽機帆船「薩凡納」號橫渡大西洋成功 法國巴黎街道上出現公共馬車,這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碑
公元1821年 英國建成第一艘鐵殼船「阿隆·孟比」號
公元1825年 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
公元1831年 英國人皮斯庫航海探險發現南極大陸 美國首先在鐵路客車上採用二軸轉向架 公元1832年 瑞典鑿通聯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約塔運河
公元1835年 美國人S.F.B.莫爾斯創造了電報通信用的莫爾斯電碼
公元1837年 美國人S.F.B.莫爾斯在機械師A.L.維爾的幫助下發明電磁式電報機 法國鐵路部門首先採用列車運行圖
公元1839年 第一艘裝螺旋槳推進器的「阿基米德」號船建成 英國開始在倫敦附近的鐵路車站和車站間用電報傳送列車出發和到達的信息
公元1840年 英國開始實行均一郵資制,並發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黑便士」
公元1841年 英國在鐵路上裝設世界上第一架臂板信號機公元
公元1842年 中國潘世榮製成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小火輪
公元1843年 英國建成穿越泰晤士河的水下人行隧道,隧道長1200英尺。1865年隧道改建為水下鐵路隧道 英國首先在鐵路車站採用機械集中聯鎖
公元1844年 美國建成最早的實用的長距離明線線路──華盛頓至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公里
公元1848年 法國人J.L.蘭波特用鋼絲和水泥砂漿製成小型水泥船
公元1849年 德國從柏林至法蘭克福敷設第一條長距離陸上電報線路
公元1850年 英國在英吉利海峽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但因為沒有鎧裝保護而於第二天被損壞。 英國建成跨越梅奈海峽的布列坦尼亞橋。橋全長460米,為世界上第一座用熟鐵板鉚接的鐵路箱形梁橋
公元1854年 英國人G.摩遜提出按辛普森積分法則計算船舶容積的丈量方法 法國在巴黎首次修築瀝青路面 英國人湯姆生發明潛水電報,提出信號傳遞的衰減理論
公元1855年 中國在長江口設置了最早的燈船──銅沙燈船
公元1857年 美國人M.莫里繪製成最早的北大西洋海圖 第一個《國際信號規則》出版 公元1858年 英國開始使用鐵路區間閉塞
公元1860年 歐洲的航運、保險、貿易和理算界人士制定了格拉斯哥決議
公元1861年 英國創辦郵政儲蓄·法國出版第一本郵票目錄《郵票》,載有郵票約500種
公元1862年 英國出版第一種集郵雜志《新知月刊》
公元1863年 英國倫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線路長約6.4公里
公元1865年 美國人S.V.西克爾在賓夕法尼亞州用熟鐵管敷設一條長9756米的輸油管道 英國在因佛內斯首次修築水泥混凝土路面 國際電報聯盟宣告成立
公元1866年 英國敷設橫渡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成功,實現了越洋電報通信 中國創辦福建馬尾船政局(造船廠)
公元1868年 英國在倫敦首先設置交通信號燈
公元1869年 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建成通航。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長173公里 大西洋航線上出現專門運煤的散貨船 美國橫貫大陸鐵路通車 奧地利最先發行明信片 公元1870年 美國人E.詹內發明鐵路車輛的自動車鉤 英國倫敦出現了軌道馬車
公元1871年 外商在中國開辦有線電報
公元1872年 中國創辦招商局 美國人W.魯賓遜研究成功直流電閉路式軌道電路
公元1873年 英國製成船舶導航儀器磁羅經 英國人R.戴維森製成第一輛有實用價值的電動機車 英國在利物浦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駝峰調車場
公元1874年 德、法、英等22國簽署《伯爾尼條約》,成立郵政總聯盟 英國人H.J.勞森製成基本是現代形式的自行車 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的鋼拱橋──聖路易斯橋 公元1875年 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在T.華生的幫助下發明復式電報 奧地利人S.馬爾庫斯製成裝有兩沖程內燃機的汽車。此車現存維也納博物館 聯合王國-加爾各答班輪公會成立
公元1876年 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發明電話 德國在斯畢道夫鐵路編組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簡易駝峰 德國人N.奧托製成四沖程內燃機 中國出現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鐵路長約14.5公里,由外商私自修築
公元1877年 出現磁石電話交換機 美國在波士頓創建第一個電話局
公元1878年 中國開始由海關兼辦郵政,首次發行郵票。第一套郵票通稱為大龍郵票 郵政總聯盟舉行第二屆代表大會,修訂《伯爾尼條約》,改名為萬國郵政公約》 法國研製成功第一套列車自動停車裝置
㈡ 簡述軌道電路的基本原理.它有哪兩個作用
通過室內設備將電送至室外設備,室外設備通過引接線將電送個軌道區段,通過軌道區段的兩根鋼軌和受電端設備電流返回室內,室內受電端連接繼電器,從而使繼電器吸起,表示該軌道區段空閑。當有車佔用時,送電端的電流一部分被車的輪對分走,從而受電端繼電器所接收到的電流不足以使繼電器吸起,此時該軌道區段顯示紅光帶。軌道電路的作用也就是反應區段佔用還是空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軌道電路的電路分類
1、動作電源
軌道電路可分為直流軌道電路和交流軌道電路。軌道電路電源採用直流,稱為直流軌道電路(已經淘汰)。採用交流供電的軌道電路,稱為交流軌道電路。交流軌道電路的種類很多,頻帶用得很寬,大體可分為三段:低頻300Hz以下;音頻300~3000Hz;高頻10~40kHz。
2、工作方式
軌道電路可分為開路式軌道電路和閉路式軌道電路。閉路式軌道平時處於閉路狀態,當有列車佔用或斷軌,斷線等故障時,接收設備都能及時反映出來,這樣便符合信號設備在故障時能處於最大安全位置的基本原則。
3、電流特性
按照所傳輸的電流特性不同,軌道電路可分為工頻連續式軌道電路和音頻軌道電路,其中,音頻軌道電路又可分為模擬式軌道電路和數字編碼式軌道電路。
工頻連續式軌道電路中傳輸連續交流電流,只能用於監督軌道的佔用與否,不能傳輸對列車的控制信息。目前在城市軌道交通中應用較廣泛的是50 Hz相敏軌道電路。
4、分割方式
軌道電路可分為有絕緣軌道電路和無絕緣軌道電路。有絕緣軌道電路用鋼軌絕緣將軌道電路與相鄰的軌道電路互相隔離,是有絕緣的。編碼中包含了速度車輛段內軌道電路
鋼軌絕緣在車輛運行的沖擊力、剪切力作用下很容易破損,使軌道電路的故障率較高。絕緣節的安裝,給無縫線路帶來一定的麻煩,有時需鋸軌,降低線路的軌道強度,增加線路維護的復雜性。
5、是否包含道岔
車輛段內軌道電路分為無岔區段軌道電路和道岔區段軌道電路。無岔區段軌道電路內鋼軌沒有分支,結構簡單,用於停車線、檢車線、盡頭線調車信號機接近區段,以及兩個差置調車信號機之間的線路。
㈣ STP軌道區段表示含義
嚴格說來不能說軌道,應說是亞層只有指明電子層數時才說軌道,如1s2p軌道s亞層是角量子數L為1的軌道,能容納一對自選相反的電子p亞層是角量子數為2。
鐵路STP是鐵路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是調車安全防護輔助設備。其地面和車載設備採用無線通訊方式傳送信息,將獲取的集中聯鎖車站調車作業相關信號、道岔、軌道電路區段信息進行處理,通過列車運行監控裝置,實現對調車機車信號顯示和車列速度與監控,並對相關安全作業進行臨界干預,防止超速、撞蘭燈、越站界、進卡控區等。
㈤ 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標准
你好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是一樣的
㈥ 軌道電路的主要工作狀態有哪些具體含義如何
軌道電路的主要工作狀態有調整狀態、分路狀態、斷軌狀態。調整狀態指軌道電路在沒有機車車輛佔用時,不論在任何不利的電源和天氣等條件下,接收端的繼電器都處於勵磁狀態,發出軌道電路區段空閑的信息。分路狀態指軌道電路被機車車輛佔用時,不論在任何不利的電源和天氣等條件下,接收端的繼電器都處於失磁狀態,發出軌道電路區段被佔用的信息。斷軌狀態指軌道電路任何部分出現故障時,接收端的繼電器都處於失磁狀態,發出故障信息。在電氣化鐵路上的應用:在用電力牽引的鐵路區段內,電力機車要利用鋼軌作為一條迴路使牽引電流返回牽引變電所。為了使這條返回的牽引電流不受閉路式軌道電路的鋼軌絕緣的阻礙,往往採用雙軌條軌道電路和單軌條軌道電路。
雙軌條軌道電路:利用雙軌條返回牽引電流的軌道電路。 這種電路返回牽引電流在鋼軌絕緣處是利用扼流變壓器繞過軌端絕緣的。雙軌條返回電流的軌道電路主要用在電力牽引區段區間,或站內正線准備給機車信號工作的軌道電路上。
單軌條軌道電路:利用單軌條返回牽引電流的軌道電路。 這種電路以一根斜拉的導線連接鋼軌,使返回的牽引電流能夠繞過鋼軌絕緣。它的優點是可以節省扼流變壓器;缺點是返回的牽引電流因只在鋼軌線路的一條鋼軌里流過,干擾電壓比較大。單軌條軌道電路主要用在有幾條軌道同時返回牽引電流的車站。
電力牽引區段的軌道電路採用不同於牽引電流頻率的信號電流,並在接收端裝濾波器等,是防止牽引電流對軌道電路的影響的有效措施。
㈦ 軌道電路的作用
軌道電路的作用是用於自動、連續檢測這段線路是否被機車車輛佔用,也用於控制信號裝置或轉轍裝置,以保證行車安全的設備。
軌道電路由鋼軌線路、鋼軌絕緣、電源、限流設備、接收設備組成。其中鋼軌線路是由鋼軌和鋼軌端部的導接線和兩端的連接導線組成。鋼軌絕緣是鋼軌線路兩端的絕緣裝置,在軌道的軌距板、軌距保持桿、尖軌連接桿等都安裝有絕緣裝置。
電源常用直流電源、交流電源、脈沖電源等。限流設備是由可調整的電阻器或電抗器組成,接收設備常用電磁式繼電器或電子式繼電器。
(7)壓軌道電路返擴展閱讀
當設有軌道電路的某段線路上空閑時;軌道電路上的繼電器有足夠的電流通過,吸起被磁化的銜鐵,閉合前接點,從而接通色燈信號機的綠燈電路,顯示綠色燈光,表示前方線路空閑,允許機車車輛佔用。
當機車車輛進入該線路區段時,由於輪對電阻很小,使軌道電路短路,繼電器吸力減弱,釋放銜鐵,使之搭在後接點上,接通信號機的紅燈電路,顯示禁行信號。軌道電路的這一工作性能,能夠防止列車追尾和沖突事故,確保行車安全。
軌道電路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能發現鋼軌發生斷裂。在充當導線的鋼軌安全無事時,軌道電流暢通無阻,繼電器工作也正常。
一旦前方鋼軌折斷或出現阻礙,切斷了軌道電流,就會使繼電器因供電不足而釋放銜鐵接通紅色信號電路。此時,線路雖然空閑,信號機仍然顯示紅燈,從而防止列車顛覆事故。
㈧ 軌道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
調整狀態 分路狀態 斷軌狀態
㈨ 交通的大事年表
公元前5000年 北歐人已有鹿拉雪橇
公元前35世紀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有牛拉橇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
埃及已有通行車輛的道路
約公元前2700年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
公元前2700年 中國長江流域出現用木槳的船
約公元前26世紀 相傳中國人在黃帝時代創造了車
公元前2500年 埃及出現匙形船,尾部兩側有櫓
約公元前2180年 巴比倫人修建了穿越幼發拉底河的磚襯砌人行通道。
約公元前21~ 中國奚仲任夏的車正。《墨子》、《荀子》、《呂氏春秋》都記述了前17世紀初
公元前17~ 中國商代已掌握造船技術,並使用風帆
前11世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和「?」字,考古學家認為其含義為「情報傳遞者」
公元前16世紀 埃及底比斯墓畫繪有製造精巧的雙輪馬車
公元前16~ 中國已能製造有輻車輪的輕便兩輪車
前11世紀
公元前11世紀 漢《尚書大傳》有周成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的記載,表明當時中國同越裳、日本已有海上交通
公元前10世紀 亞述修築石砌驛道
公元前8~ 中國修築烽火台用於報警和傳遞信息
前7 世紀
公前7元前660年 小亞細亞西北部特洛伊地方築起最早的燈塔
公元前6世紀 波斯帝國居魯士時期開始由士兵傳遞政令
相傳當時作者為希臘人的《西氏航海指南》是最早的航路指南
公元前486年 中國開鑿邗溝──大運河的最早一段。邗溝自揚州經射陽湖到淮安,溝通了長江與淮河
約公元前280年 埃及亞歷山大港建成燈塔,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公元前3世紀 中國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有度》有關於司南的記述
公元前221年 中國秦始皇頒「車同軌」令,修馳道
公元前214年 中國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修成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靈渠長33公里,設有陡門
公元前3世紀 中國留存在四川的「漢代鹽井畫像磚」上,繪制有竹筒製成的管道輸送鹵水的圖案
羅馬執政官愷撒頒布交通法令,規定白天不準馬車進入城堡中心
公元前140年 中國漢代已能建造大型船舶── 樓船
中國漢武帝時已開始進行海上貿易,海船遠航至印度洋沿岸一些國家
公元前118年 中國漢代修築貫通秦嶺南北的褒斜道五百餘里
公元前2世紀 中國西漢時利用觀測北極星辨明航海方向
公元前2~ 絲綢之路成為古代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干線
公元13世紀
公元9~22年 中國有人取鳥羽製作兩翼進行滑翔試驗
公元66年 中國建成古褒斜道上的石門隧道。 這是中國最早用於交通的隧道
公元2世紀 中國張衡發明指南車
中國出土的東漢陶模船中已有錨
公元220~265年 中國已有獨輪車
公元223~271年 中國《禹貢地域圖》,是現存最早交通圖
公元605~617年 中國在今河北省趙縣建成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橋為敞肩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公元7世紀 經歷代開鑿,建成以洛陽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的大運河。運河全長2700公里
公元10世紀 中國運河上建有復式船閘
公元819年 中國在江蘇省蘇州市建成寶帶橋。橋為聯拱石橋,全長317米
公元976~997年 中國張平用「穿池引水,再系其中」的方法建造船塢
公元1056~1063年 中國宋仁宗趙禎頒布郵驛專門法律《嘉祐驛令》74條
公元11世紀 中國造船已採用水密隔艙結構
公元1119年 中國宋朱彧《萍洲可談》載舟師「夜則觀星,晝則觀日,晦陰觀指南針」,表明指南針已用於航海
公元1170年 中國潮州建成升關式石砌橋──廣濟橋
公元1192年 中國在北京西南宛平縣建成跨永定河的蘆溝橋。橋全長 212.2米
公元12世紀初 北宋末年《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類似航路指南的著作
公元1206年 中國金章宗設快郵驛站「急遞鋪」,元明繼之
公元1275年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留居17年後返威尼斯,撰《馬可·波羅行記》
公元13世紀 大運河經改建,基本形成今天的路線和走向。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
約公元1403~1424年中國設民信局,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物品和辦理匯款
公元1405~1433年 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到達西亞和東非
公元1477年 法國路易十一世建立皇家郵政
公元1487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第一次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公元1492~1504年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四次率領船隊遠航,發現他當時認為是亞洲的美洲大陸,開辟了歐洲去美洲的航線
公元1497~1498年 葡萄牙航海家伽馬發現從歐洲繞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
公元1519~1521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公元1569年 地理學家墨卡托發表了按等角正圓柱投影原理製作的世界圖。他被尊為現代海圖之父
公元1661年 英國郵件開始使用日戳
公元1679年 法國開始出版稱為《關於時間和天體運動的知識》的天文歷,其中包括供航海使用的年歷
公元1681年 法國建造第一座通航隧道
公元1706年 中國在四川省瀘定縣建成大渡河鐵索橋──瀘定橋
公元1730年 英國人J.哈德利發明雙反射八分儀。後將刻度弧加長為60°,成為六分儀
公元1732年 英國在泰晤士河口設置第一艘燈船
公元1760年 世界上成立最早、目前規模最大的船級社──英國勞氏船級社成立,總部設在倫敦
公元1769年 法國人N.J.居紐製成一輛前輪驅動的三輪蒸汽機車
公元1779年 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鑄鐵橋塞文河橋
公元1783年 法國人蒙特戈菲爾兄弟製成載人的熱空氣氣球,並進行人類第一次氣球飛行
公元1790年 美國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安全機構。1915年改為現名──美國海岸警衛隊
公元1804年 英國人R.特里維西克製成礦山運煤用的蒸汽機車
公元1807年 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推動兩舷明輪
公元1815年 蘇格蘭人J.L.馬克當鋪築碎石路面成功
公元1817年 法國創辦郵政匯兌
公元1818年 美國「黑球」輪船公司首先開辟了紐約-利物浦之間的定期班輪航線
公元1819年 美國人M.羅傑斯建造蒸汽機帆船「薩凡納」號橫渡大西洋成功
法國巴黎街道上出現公共馬車,這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碑
公元1821年 英國建成第一艘鐵殼船「阿隆·孟比」號
公元1825年 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
公元1831年 英國人皮斯庫航海探險發現南極大陸
美國首先在鐵路客車上採用二軸轉向架
公元1832年 瑞典鑿通聯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約塔運河
公元1835年 美國人S.F.B.莫爾斯創造了電報通信用的莫爾斯電碼
公元1837年 美國人S.F.B.莫爾斯在機械師A.L.維爾的幫助下發明電磁式電報機
法國鐵路部門首先採用列車運行圖
公元1839年 第一艘裝螺旋槳推進器的「阿基米德」號船建成
英國開始在倫敦附近的鐵路車站和車站間用電報傳送列車出發和到達的信息
公元1840年 英國開始實行均一郵資制,並發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黑便士」
公元1841年 英國在鐵路上裝設世界上第一架臂板信號機公元
公元1842年 中國潘世榮製成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小火輪
公元1843年 英國建成穿越泰晤士河的水下人行隧道,隧道長1200英尺。1865年隧道改建為水下鐵路隧道
英國首先在鐵路車站採用機械集中聯鎖
公元1844年 美國建成最早的實用的長距離明線線路──華盛頓至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公里
公元1848年 法國人J.L.蘭波特用鋼絲和水泥砂漿製成小型水泥船
公元1849年 德國從柏林至法蘭克福敷設第一條長距離陸上電報線路
公元1850年 英國在英吉利海峽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但因為沒有鎧裝保護而於第二天被損壞。
英國建成跨越梅奈海峽的布列坦尼亞橋。橋全長460米,為世界上第一座用熟鐵板鉚接的鐵路箱形梁橋
公元1854年 英國人G.摩遜提出按辛普森積分法則計算船舶容積的丈量方法
法國在巴黎首次修築瀝青路面
英國人湯姆生發明潛水電報,提出信號傳遞的衰減理論
公元1855年 中國在長江口設置了最早的燈船──銅沙燈船
公元1857年 美國人M.莫里繪製成最早的北大西洋海圖
第一個《國際信號規則》出版
公元1858年 英國開始使用鐵路區間閉塞
公元1860年 歐洲的航運、保險、貿易和理算界人士制定了格拉斯哥決議
公元1861年 英國創辦郵政儲蓄·法國出版第一本郵票目錄《郵票》,載有郵票約500種
公元1862年 英國出版第一種集郵雜志《新知月刊》
公元1863年 英國倫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線路長約6.4公里
公元1865年 美國人S.V.西克爾在賓夕法尼亞州用熟鐵管敷設一條長9756米的輸油管道
英國在因佛內斯首次修築水泥混凝土路面
國際電報聯盟宣告成立
公元1866年 英國敷設橫渡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成功,實現了越洋電報通信
中國創辦福建馬尾船政局(造船廠)
公元1868年 英國在倫敦首先設置交通信號燈
公元1869年 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建成通航。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長173公里
大西洋航線上出現專門運煤的散貨船
美國橫貫大陸鐵路通車
奧地利最先發行明信片
公元1870年 美國人E.詹內發明鐵路車輛的自動車鉤
英國倫敦出現了軌道馬車
公元1871年 外商在中國開辦有線電報
公元1872年 中國創辦招商局
美國人W.魯賓遜研究成功直流電閉路式軌道電路
公元1873年 英國製成船舶導航儀器磁羅經
英國人R.戴維森製成第一輛有實用價值的電動機車
英國在利物浦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駝峰調車場
公元1874年 德、法、英等22國簽署《伯爾尼條約》,成立郵政總聯盟
英國人H.J.勞森製成基本是現代形式的自行車
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的鋼拱橋──聖路易斯橋
公元1875年 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在T.華生的幫助下發明復式電報
奧地利人S.馬爾庫斯製成裝有兩沖程內燃機的汽車。此車現存維也納博物館
聯合王國-加爾各答班輪公會成立公元1876年
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發明電話
德國在斯畢道夫鐵路編組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簡易駝峰
德國人N.奧托製成四沖程內燃機
中國出現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鐵路長約14.5公里,由外商私自修築
公元1877年 出現磁石電話交換機
美國在波士頓創建第一個電話局,
公元1878年 中國開始由海關兼辦郵政,首次發行郵票。第一套郵票通稱為大龍郵票
郵政總聯盟舉行第二屆代表大會,修訂《伯爾尼條約》,改名為《萬國郵政公約》
法國研製成功第一套列車自動停車裝置
2012年12月2日,中國第一個交通安全日。
㈩ 簡述軌道電路的基本原理.它有哪兩個作用
通過室內設備將電送至室外設備,室外設備通過引接線將電送個軌道區版段,通過軌道區段權的兩根鋼軌和受電端設備電流返回室內,室內受電端連接繼電器,從而使繼電器吸起,表示該軌道區段空閑。當有車佔用時,送電端的電流一部分被車的輪對分走,從而受電端繼電器所接收到的電流不足以使繼電器吸起,此時該軌道區段顯示紅光帶。軌道電路的作用也就是反應區段佔用還是空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