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教,電路分析基礎A和B的試卷有什麼區別
沒有什麼區來別哦,大體自都是一樣的東西。看樣子你是學電子的吧,一般電子方面的專業課是這個樣子的。
大學數學-普通物理學-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
還有一本電工電子技術,那個一般不是電子專業的,比較簡單。是電路,模電,數電合成一本了。a)電流均為10A 10Ω電阻電壓10x10=100V,左正右負。歐姆定律 電流源電壓100-10=90V,下正上負。KVL b)電壓均為10V 10Ω電阻電流10/10=1A,從上往下。歐姆定律 電流源電流10A,從上往下。 電壓源電流10+1=11A,從下往上。
㈡ 電路分析這道題求a點和b點的電位
b點電位是3A電流源電流流過2歐電阻產生的壓降+5V電壓源電壓,a點電位是Ub減去3V電壓源電壓。
Ub=-3*2+5=-1V
Ua=-1-3=-4V
㈢ 電路分析B 1 和電路分析A 1 有何區別
試題答案:【答案】AD 試題解析:【解析】試題分析:當cd端短路時,ab間電路的結構內是:電阻容R2、R3並聯後與R1串聯,等效電阻為,故A正確;當ab端短路時,cd之間電路結構是:電阻R1、R3並聯後與R2串聯,等效電阻為;故B錯誤;當cd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ab兩端的電壓等於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C錯誤;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cd兩端的電壓等於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D正確。故選AD。考點:電阻的串並聯
㈣ 電路分析a∠θ+b∠α
㈤ 急!!!!電路分析的一個問題,A是什麼,e是什麼那個pt又是什麼……
這是一個過渡過程的微分方程推導過程,A和p都是為得其解所設的常數,根據其物理定義得到確切的數值。e是自然對數的底數,因為e^x是一個很特殊的函數,其求導、積分都不變等於e^x。具體可復習高等數學。
㈥ 電路分析 求圖示電路中a點電位
A點的電位實際來上就是流自過右下角的20Ω電阻與流過該電阻的電流的乘積,即:
Ua=20*Ia
每個電壓單獨在20Ω電阻上產生的電流是:
I1=100V/(20+20)Ω=2.5A
I2=-185V/(50+20)Ω=-2.64A
I3=-80V/(50+20)Ω=-1.21A
正值表示電流是由A點流入電阻,負值表示電流是由A點流出電阻。
流過該電阻的電流為以上三個電流的代數和,即:
Ia=2.5A+(-2.64)A+(-1.21)A=-1.35A
則A點的電位
Ua=20*Ia=20Ω*(-1.35)A=-27V
㈦ 電路分析題。a,d兩點之間開路.求Uac和Uad
首先把電路看懂:整個電路只有一個迴路,可以算出這個環路的電流,每個電阻已知,可以算電壓。。上下的a,d是開路所以沒有電流通過,所以電阻上沒有電流(上下2個電阻),但是電壓還是有的,所以下面那個電壓器還是要考慮的。
Uac=I*R,R=15歐姆,,I=U/R總,,R總=20,U=4V(方向自己定),I=0.2A
Uac=+3V
Uad=Uac+Ucd,Ucd=-5,,Uad=-2V
㈧ 電路題,電路分析 ,相量法問題,求問電流表A的讀數是多少
解:設I1(相量)=4∠α=4(cosα+jsinα),則並聯支路的電壓為:
U1(相量)=I1(相量)×(-j4)=4∠α×4∠-90°=16∠(α-90°)。
則:I2(相量)=U1(相量)/(j8-j4)=16∠(α-90°)/4∠90°=4∠(α-180°)=4(-cosα-jsinα)。
KCL:I(相量)=I1(相量)+I2(相量)=0。
即:I=0。電流表A的讀數為零。
㈨ 電路分析基礎A和電路分析基礎B的區別
誰知道你們學校怎麼規定的 也沒見過你們書 這個怎麼回答。。。
㈩ 按電路分析,為什麼A會被短路
之後把電阻看作是導線,自然A就短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