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工電子技術書籍下載
電子電工電氣部分
21世紀大學新型參考教材系列(電力電子學)
21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接地)
led製造技術與應用
OHM電子愛好者讀物(電子機械入門)
ups不間斷電源剖析與應用
ups應用及其維修技術
ups應用及其維修技術
安裝電工基本技術
安裝與維修電工技術(第2版)
半導體三極體及其電路分析
常見電氣故障處理
常用燈具安裝
常用低壓電器設備與成套裝置外形安裝尺寸及接線方案標准工程圖集
常用低壓電器原理及其控制技術
常用低壓配電設備安裝圖集
常用電工電路280例解析
常用電工計算
常用電氣設備故障排除實例
常用電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手冊
常用電器選擇與計算手冊清晰版
常用電子元器件簡明手冊
常用電子元器件手冊
常用機械電器實用手冊下冊
常用收信電子管應用手冊
常用水泵控制電路圖
常用自控電器元器件說明及其工作原理
超級晶元和單片數碼彩電電路分析與檢修
感測技術電子教案
感測器工作原理及應用實例
感測器實際應用電路與設計
感測器應用電路
感測器原理及工程應用
從零開始學電路基礎(劉建清)
大功率電子學和電機控制
大氣環境與電氣外絕緣
倒閘操作安全技術
等電位聯結安裝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低壓電電氣與電路圖的知識
低壓電氣裝置的設計安裝和檢驗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低壓電氣裝置的設計安裝和檢驗(第二版)
低壓電器成套裝置技術手冊 [上冊]
低壓電器成套裝置技術手冊 [下冊]
低壓電器繼電器及其控制系統
低壓開關櫃安裝、調試、運行與維護手冊
低壓開關櫃安裝、調試、運行與維護手冊
低壓母線分段斷路器二次接線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低壓運行維修電工基本技能圖解
電磁場與機電能量轉換
電磁兼容標准與認證
電磁兼容原理與設計
電磁屏蔽理論與實踐
電工1000個怎麼辦
電工安全操作實用技術手冊
電工安全技術365問
電工產品學
電工常識百問百答
電工電路(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
電工電氣線路與設備故障檢修600例
電工電子電路分析(第二版)
電工工藝
電工計算手冊(增訂本)上、下冊
電工技師手冊
電工技術常用公式與數據手冊
電工技術手冊
電工技術問答
電工技術問答1000問
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考試參考教程(高壓類實操部分)
電工快速入門圖解
電工上崗應試寶典
電工設備局部放電及其測試技術
電工識圖入門
電工實用技能培訓教材
電工實用檢修技巧
電工實用口訣 [商福恭]
電工實用手冊
電工實用線路300例
電工手冊1768頁
電工速查速算手冊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電工學重要公式實用手冊
電工應用識圖
電力電子技術(第4版)
電力電子技術(武漢理工)
電力電子技術(周明寶)
電力電子技術與電氣傳動
電力電子器件及其應用
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及裝置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電氣安全圖解指南
電氣傳動自動化技術手冊(第二版)
電氣傳動自動控制原理與設計
電氣典型線路
電氣二次部分(289頁)
電氣二次迴路接線及施工
電氣二次接線識圖
電氣工程基礎
電氣工程基礎(全美經典)
電氣工程基礎(上)
電氣工程基礎(下)
電氣工程設計
電氣工程設計
電氣工程師手冊
電氣工程師手冊(奧運版)
電氣工程師手冊(第二版)
電氣工程渦流問題的分析與驗證
電氣工程原理
電氣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繼電保護分冊)
電氣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輸配電分冊)
電氣基礎培訓資料
電氣簡圖用圖形符號標准匯編
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
電氣控制技術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課件
電氣控制與plc實訓教程
電氣控制與plc應用(張桂香)
電氣設備修理
電氣設計交流論文集
電氣設計禁忌500例
電氣設計禁忌手冊(李辛)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電氣設計中低壓交流接觸器的選用
電氣運行操作必讀
電氣運行與檢修1000問
電氣照明技術(文字版)
電氣照明節能設計
電氣自動控制系統
電氣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
電器電磁系統可靠性優化設計理論與應用
電梯原理�使用�維修
電源電路識圖與故障分析輕松入門
電子電路大全
電子電路實用抗干擾技術
電子電路手冊(572頁)
電子電路與電子技術入門(日)
電子電路製作大全
電子工程師便攜手冊
電子管知識詳解
電子技能基礎
電子技術
電子技術(北京理工)
電子技術實驗
電子線路設計、實驗、測試
電子學入門
電子元器件應用手冊
短路電流實用計算
多軸定位模板 fm357-2 使用入門
防空地下室電氣設備安裝
防空地下室電氣設計示例
防雷與接地技術
防雷與接地裝置
飛利浦照明設計師培訓教材
高等學校教材(電器測試技術)
高等學校教材(電器可靠性理論及其應用)
高等學校教材(電器控制)
高等學校教材(電器製造工藝學)第2版
高等學校教材(發電廠電氣工程)
高低壓開關櫃基本知識問答211題
高電壓技術(張一塵)
高級電工實用電路500例
高壓電工實用技術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高壓電工實用技術問答
高壓電氣原理和應用
高壓斷路器原理和應用
高壓進網作業電工培訓教材(上、下冊)
工廠常用電氣設備手冊 [上冊]
工廠常用電氣設備手冊 [下冊]
工廠電工操作技術要領圖解
工廠電工操作技術要領圖解-2005
工礦企業電氣工程師手冊
工業企業電氣調整手
工業與民用配電安裝手冊
工業自動化儀表手冊
故障診斷學及其在電工中的應用
光纖電流差動保護與通道試驗技術
哈佛經典電子學資料
火災報警及消防控制
火災報警及消防控制優化版
機床電氣控制及plc實驗
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機床數控技術與應用
機電傳動控制(第三版)
機電工程師手冊 [847頁]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基礎 [日]
機電一體化實用手冊(三浦宏文)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電磁兼容技術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手冊(1390頁)
基本電路分析[全美經典]
繼電保護(高級工)
繼電保護(中級工)
繼電保護叢書(互感器與相序濾過器)
繼電保護工
繼電保護及自動化新原理、新技術研究及應用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檢驗與調試
繼電保護技術
繼電保護技術(李趙豐編)
繼電保護技術問答
繼電保護事故處理技術與實例
繼電保護整定計算
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基礎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繼電保護裝置
繼電保護裝置及二次迴路故障檢修典型實例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及二次迴路(第2版)
繼電接觸控制線路
繼電器選型手冊
繼電器與接觸器技術
家庭常用電子電器產品電路圖集
家庭電子小製作.[方大千]
家用電器遙控系統集成電路大全
簡明集成運算放大器應用手冊
交流調速系統
交直流傳動控制系統
接地技術
接地技術220問
接地技術與接地系統
接地技術與接地裝置
進網作業電工培訓教材(高壓電工篇)
進網作業電工培訓教材(上冊)
進網作業電工培訓教材(下冊)
精品工具書系列+最新實用電工手冊
靜止型不間斷電源裝置的應用與維護
開關電源
開關電源變壓器計算方法
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含目錄).pdf
開關電源設計[第二版]
開關集成穩壓器控制器的原理與應用
開關穩壓電源
開關穩壓電源原理設計與實用電路
可控硅及其應用
控制櫃設計規范
埋弧焊主機控制原理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
模擬電子線路實驗
模擬與數字萬用表檢測及應用技術
內部過電壓基礎
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問答
全國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題解__供配電專業
如何准確測量接地電阻
實用電氣安裝技術大全
實用電氣二次迴路200例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實用雙向可控硅應用500例
數值分析 [全美經典]
數字電路與系統設計
數字萬用表應用技巧
圖表細說電子元器件[江蘇大學胡斌]
圖解電工學入門
圖解機電一體化入門系列[日]
圖解繼電器與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維修電工
維修電工操作手冊
維修電工基本技術
維修電工技師培訓教材
維修電工技術(第三版)
無線電愛好者實用電子製作精選
無線電製作diy手冊
現代電子系統設計
現代工廠電氣控制
現代家庭實用電工技術
新編電氣工程師手冊(合並版)
新編電氣工程預算員必讀
新編實用電工電路400例
新編實用電工手冊(986頁)
儀表工手冊
儀表工手冊(第二版)
英漢電工電子大詞典
怎樣查找電氣故障
怎樣看電氣二次迴路圖
怎樣看電氣控制電路圖
注冊電氣工程師(供配電)執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習題與解答(專業基礎部分)
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專業考試習題集(供配電專業)
注冊電氣工程師自學問答
自動化設備常用集成電路(國外)數據及代換手冊
自動化儀表故障處理實例講解
自動控制原理
自控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手冊
最新感測器實用手冊
最新低壓開關櫃二次線路設計安裝、運行維護與配電安全性、穩定性設計標准實務全書
最新電工實用經典線路範例
最新實用電工技術與操作手冊
名稱時間大小下載格式許可權刪除操作
最新實用電工技術與操作手冊
『貳』 新電工實用電路600例電子版,能發我一份
這本可以付費製作PDF版本
『叄』 ATM128單片機編程應用。
電子技術書籍
音響技術
74 立體聲音箱的結構、應用和製作
75 電子產品維修技術叢書 音響原理與電路分析
76 家用電器維修叢書 家用音響電路原理與檢修方法
77 現代音響設備原理與維修大全
78 高保真音響設計製作
79 實用音響工程與調音技術
80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高保真擴音機製作
81 現代擴聲技術與工程
82 現代音響工程
83 新編HI-Fi音響原理及檢修技術
84 音響設備原理與維修精華
85 家庭影院組建
86 怎樣配置、調試家庭影院系統
87 音響愛好者
硬體編程
95 VHDL 與數字電路設計
96 復雜數字電路與系統Verilog HDL設計技術
97 VERILOG HDL硬體描述語言
98 ahdl入門
儀器儀表
99 常用儀表的使用方法
100 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原理、維修、檢定與應用
101 常用儀表的使用方法
102 電子示波器及其應用
103 高壓兆歐表
104 勝利牌數字儀器儀表原理與檢修指南
105 無線電實驗叢書 常用無線電儀器和器件手冊
106 現代電信儀表原理與應用
107 常用電子儀器原理、使用、維修
108 電子示波器及其應用
109 模擬與數字萬用表檢測及應用技術
110 實用萬用電表檢修
111 萬用電表檢修技巧與實例
112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怎樣用萬用電表檢測集成電路
113 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萬用電表使用技巧與實例
114 新型萬用表的使用技巧
115 新型萬用表實用手冊
116 用萬用表檢測電子元器件
117 指針式萬用表實用測量技法與故障檢修
118 萬用表測試元器件大全
119 新型數字萬用表原理與維修
120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怎樣用萬用電表檢測集成電路
顯示技術
121 液晶電視――液晶顯示的原理和應用
122 液晶器件工藝基礎
123 液晶顯示應用技術
124 高新技術叢書 平板顯示器件原理及應用
125 LED顯示屏系統原理及工程技術
126 VGA、SVGA彩色顯示器的原理、維修及圖集
127 電子顯示技術
128 光柵數字顯示技術及其應用
129 計算機數據顯示器原理與設計
130 微型計算機顯示器實用維修技術與實例
131 顯示技術(譯文集)
132 顯示器電路原理與維修
133 顯示器維修大全
134 熒光屏上的示波測量法 電子示波器在生產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135 示波器技術
微波技術
136 微波電路
137 微波技術基礎(第二版)
138 微波通信與衛星通信
139 微波電路設計
140 微波技術基礎與應用_陳振國
141 微波原理_吳下嫻
微電子技術
142 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及其應用
143 集成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144 集成電路名詞術語解釋
145 集成電路入門
146 集成電路――設計原理與製造
147 集成電路製造工藝
148 集成電子技術教程
149 模擬集成電路(原理、設計、應用)
150 專用集成電路高級綜合理論
151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基礎
152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微細加工技術
153 集成電路及應用
154 微電子電路設計原理及應用
155 微電子焊接與封裝
156 微電子技術概論
157 微電子技術基礎 雙極、場效應晶體管原理
158 微電子器件應用可靠性技術
159 微電子設備的換熱
160 微電子學叢書 ULSI器件、電路與系統
161 微電子學叢書 碳化硅寬頻隙半導體技術
162 微電子學叢書 小尺寸半導體器件的蒙特卡羅模擬
163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規劃教材 微電子器件可靠性
遙控遙測技術
164 實用遙控電路原理與設計速成
165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實用無線電遙控(修訂本)
166 無線電遙測
167 遙測遙控技術
168 遙感遙測及計算機應用
169 遙測遙控信息傳輸原理
嵌入系統設計
嵌入式系統開發聖經
電磁兼容技術
170 機電一體化電磁兼容設計
171 電磁兼容標准匯編·通信、信息技術設備類及系統間卷
172 通信系統中的電磁兼容理論與技術
173 無線電工程中的電磁兼容
174 電磁兼容性原理及應用
175 電磁兼容標准與認證
176 電磁兼容標准匯編·電工、電子產品類卷
177 電磁兼容設計
電子工藝技術
178 電子工業生產技術手冊(3)電子元件卷
179 電子工藝及電子工程設計
180 電子工藝實訓教程
181 電子裝配工藝
182 電子組裝技術
183 高等學校教材 電器製造工藝學(第2版)
184 高等學校教材 電子工藝基礎
185 晶體管原理與工藝
186 現代電子工藝技術指南
187 電工產品學
防干擾技術
188 電子設備的防干擾設計
189 電子電路實用抗干擾技術
190 屏蔽技術
191 電子對抗原理(上冊)
192 電子電路實用抗干擾技術
193 密封技術
194 密封
靜電技術
195 電機工程手冊(第二版)(7) 應用卷(二) 第5篇 靜電技術和電的其他
196 電子產品防靜電技術要求
197 電子產品製造防靜電系統測試方法
198 電子設備製造防靜電技術
199 esd 保護設計
200 ESD知識介紹
201 接地技術
自動化技術
202 機械工業自動化技術 檢測自動化
203 電氣控制與PLC
204 高等工科學校適用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
205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手冊
206 工業自動化儀表叢書 射流技術及其應用
光電技術
207 光電技術
208 光電子學及其應用
209 激光原理與激光技術
210 高等學校教材 光測原理和技術
211 光電檢測技術
212 光電子學及其應用
213 紅外技術基礎與應用
214 激光工藝與微電子技術
215 無損檢測技術叢書 激光全息檢驗
216 現代高技術叢書 激光與光電子技術
217 紅外電子學
218 紅外技術原理手冊
219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紅外線與超聲波遙控
220 光電圖像處理
221 激光等離子體原理
222 激光技術和應用
223 激光器件原理與設計
224 激光原理與激光技術
225 固體激光技術基礎叢書之二 激光晶體
電工技術
226 安裝與維修電工技術 (第2版)
227 帶電作業技術
228 低壓電工實用技術
229 電動機應用技術叢書 變頻器應用技術及電動機調速
230 電工基礎
231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 下冊
232 電工類實用手冊大系
233 電工與電子基礎
234 供配電設計手冊
235 交流電機的非正弦供電
236 節電技術與節電工程
237 輸配電工程學
238 常用電工計算
239 電工必讀叢書 電工電氣線路與設備故障檢修600例
240 電工基礎
241 電工實用技術叢書 常用電工測量技術
242 電工實用技術叢書 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243 電工實用手冊
244 現代家庭生活常識叢書 電工常識百問百答
245 現代家庭實用電工技術
245 袖珍電機修理工手冊
247 最新電工實用經典線路範例
248 交流步進傳動系統
249 交直流傳動系統的自適應控制
250 非同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
251 執行電動機
252 直流無刷電動機原理及應用
對講機
253 集群移動通信機和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維護手冊
254 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縱圖集(二)
255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縱圖集(三)
通信技術
256 GSM手機維修培訓教程
257 OHM科學叢書 圖解B-ISDN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
258 可視圖文業務網
259 通信基礎知識
260 現代通信系統原理
261 射頻通信電路
262 綜合業務數字網導論
263 綜合寬頻接入技術
264 寬頻城域建設與管理
265 專用移動通信網組網技術及維護
266 漁業電子技術叢書 單邊帶通信原理
267 中等職業學校電子信息類教材(通信技術專業) 手持行動電話原理與維
268 有線電視模擬-數字光纖與微波傳輸技術
269 非同步轉移模式――ATM技術及應用
270 非同步傳遞方式寬頻ISDN技術
271 移運通信前尚技術叢書 軟體無線電原理與應用
272 移動通信前沿技術叢書 GSM網路與GPRS
273 曜高技術普及叢書 虛擬專用網
274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叢書 藍牙協議及其實現
275 無線尋呼機(BB機)原理與維修
276 無線尋呼系統
277 無線電尋呼和無繩通信
278 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的使用與維修
279 微機通信指南
280 微機通信原理與實用技術
281 微波與光導波技術
282 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叢書 電子商務站點黑客防範
283 同步數字體系(SDH)技術及其應用
284 完全手冊系列叢書 MODEM完全手冊
285 網路與通信譯林精選系列 ADSL/VDSL原理
286 通信原理與技術
287 通信原理(第4版)
288 通信網原理及其實現技術
289 鎖相與頻率合成技術
290 數字移動通信及ISDN
291 數字行動電話機原理及維修技術
292 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技術
293 數字微波中繼通信及設備
294 數字通信:第三版
295 實用衛星電視接收技術 ――原理、安裝、測試和檢修
296 時分雙工CDMA移動通信技術
297 時尚數字手機原理與維修(二)
298 雷達原理(修訂版)
299 全國高技術重點圖書·通信技術領域 信號復制生成理論及應用
300 全國高技術重點圖書·通信技術領域 編碼密碼學
301 寬頻無線接入和無線區域網
302 寬頻網路技術及測試
303 寬頻Zooe叢書 xDSL技術與應用
304 寬頻Zone叢書 寬頻接入技術
305 糾錯編碼技術和應用
306 精通串列通信
307 介質光波導器件原理
308 集成鎖相環路 原理 特性 應用
3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綜合業務數字網與非同步轉移模式ISDN
310 光纖通信設計
311 光纖接入網技術
312 光纖技術及應用
313 蜂窩移動通信――模擬和數字系統
314 分組變換技術及其應用
315 數據機實用技術
316 數據機初學者指南
317 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工作原理及標准
318 cdma 2000技術
319 GSM原理及其網路優化
320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321 現代通信網和計算機網管理
322 信息高速公路實用教材 寬頻網路技術及其應用
323 信息編碼技術及其應用大全
324 非同步傳遞方式寬頻ISDN技術
325 GSM標准
326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原理與工程設計IS-95 CDMA和cdma2000
單片機
327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328 MCS-51單片機原理及實用技術
329 位微型計算機原理·介面技術及其應用
330 單片機開發與典型應用設計
331 單片機實用系統設計技術
332 IBM PC微型計算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333 MCS-51單片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修訂版
334 北京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培訓教材 單片機――原理·操作·實驗·應用
335 單片機實用技術_整機設計、多機通信、實用技術
336 EM78系列單片機簡介
337 單片機器件應用手冊
338 MCS 96 MC68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339 數字PID及其演算法
家用電器電器維修技術
340 45種廚房電器使用與維修
341《家用電器常識叢書》 聲像·廚房家用電器分冊
342 DVD機維修技術原理與方法
343 OHM科學叢書 圖解數字磁帶錄音機
344 VCD、CVK、SVCD、DVD激光影碟機實用指南
345 VCD/DVD視盤機原理與維修
346 VCD/SVCD/DVD機維修寶典叢書 十大主板名牌VCD/SVCD/DVD機維修精
347 VCD/SVCD/DVD機維修寶典叢書 十大主板拼裝VCD機維修精要與實例
348 百種家用電器實用手冊
349 彩色顯示器原理與檢修技術速成
350 初級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含視頻設備維修工、音頻設備維修工)
351 磁帶錄像機原理與調試
352 大彩電、攝錄機、影碟機 原理·調測·檢修
353 大哥大 BP機 住宅電話使用手冊
354 大屏幕遙控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
電子基礎
442 圖解電子學入門[日]OHM
443 變流技術基礎及應用
444 超高頻技術
445 磁路與磁場
446 等離子體電子工程學
447 低頻電子線路
448 電子工程師便攜手冊
449 電子高新技術叢書 第6分冊
450 電子調節技術入門
451 電子工程中的積分變換
452 電子模擬數字轉換器
453 電子技術教育叢書 電子特技原理及應用
454 電子設計技術
455 電子線路(提高版·模擬電路與脈沖數字電路)
456 電子學基礎及應用集成和分立系統
457 電子系統建模模擬與評估
458 電子學重要公式活用手冊
459 高等電路
460 高等學校教材 數字電路
461 固態高頻電路
462 高頻電子線路 第三版
463 高等學校教學用書 無線電技術
464 脈沖與數字電路
465 實用電氣線路及原理
466 實用電子公式手冊
467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468 數字集成電子技術基礎
469 數字信號處理(修訂版)
470 數字原理
471 現代工程師實用數字化技術
472 線性與非線性電路
473 線性系統理論和設計
474 新舊電氣圖形符號對照讀本
475 現代電子學辭典――英漢、漢英名詞對照
476 信號變換與處理
477 袖珍電子工程師手冊
478 優化方法與電路優化設計
479 與電子愛好者談電子技術
480 怎樣看電氣線路圖
481 自適應濾波器原理(第三版)
482 電子工程師指南
483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無線電愛好才讀本
484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無線電愛好才讀本(上)
485 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 數字電路
486 數控技術
487 數字控制系統――原理、硬體與軟體
488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489 數字電子技術分析及其實用電路設計
490 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 數字電路
491 數字系統現場集成技術叢書
492 圖解數字電路的計算
493 無線電接收
494 通訊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設計
495 電子電路資料薈萃
496 超高頻技術和器件(上冊)超高頻技術
497 磁偏轉線圈設計理論基礎
498 電器照明設計
499 電子愛好者電子線路設計應用手冊
500 電子電路系統及標准最佳設計及實踐
501 電子線路設計手冊
502 蓄電池快速充電的原理與實踐
502 非線性半導體電阻及其應用
503 變容二極體的應用
504 常用電子元器件簡明手冊
505 常用新穎電子器件及其應用
506 磁性材料基礎
507 電力電子電路精選 ――常用元器件·實用電路·設計實例
508 電介質材料及其介電性能
509 電力電子新器件及其應用技術
510 電子電路及電子器件
511 電子工程師手冊 上冊 第4篇 電子元器件
512 電子工程師手冊 上冊 第1篇 常用資料
513 電子電路及電子器件
514 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513 無線電元器件精匯
514 無線電元器件檢測與修理技術入門
515 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叢書 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應用
516 最新電子元器件產品大全第三冊--真空電子器件與顯示器件
517 最新電子元器件產品大全第一冊--分立半導體器件
518 固態繼電器
電子製作技術
519 電子鎮流器原理與製作
520 實用電子裝置製作精選·續集·
521 新穎實用電子設計與製作
522 無線電製作精匯
電視技術
523 背投影式彩色電視機檢修手冊 1
524 閉路電視系統工程技術
525 閉路電視系統設計與應用
526 彩色電視和立體電視
527 超高頻電視調諧器設計與原理
528 大屏幕電視
529 大屏幕遙控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
530 等離子體電子工程學
531 電視機元器件檢修大全(下)
532 電視機原理與檢修
533 電視技術與應用
534 電視牆顯示及控制技術
535 電視天線放大器原理、製作與維修
536 電信技術普及叢書 大屏幕電視
537 電信新技術培訓系列教材 會議電視
538 高清晰度電視(HDTV)
539 工業電視攝象機
540 共用天線電視系統(修訂本)
541 廣播電視設備原理·使用·維修系列教材 有線電視原理·設計·維修
542 家用電器維修金例叢書 大屏幕及背投彩電維修金例
543 監控電視系統原理與設計
544 開路與閉路電視原理及維修
545 看圖學修家叢書 看圖學修彩色電視機
546 全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和DVB
547 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
548 數字電視技術: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原理與應用 (第三版)
549 數字電視原理
550 天線原理
551 圖文電視系統原理與應用
552 衛星電視與有線電視技術
553 電視與有線電視技術(修訂本)
554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電視接收天線
555 相控陣和頻率掃描天線原理
556 新型電視接收天線
557 有線電視模擬-數字光纖與微波傳輸技術
558 有線電視系統性能檢測
559 最新實用衛星電視接收技術(第二版)
電源技術
560 電源技術
561 電子工業技術詞典 電源
562 不間斷電源的原理安裝調試和維修
563 電子設備電源技術普及叢書 逆變器知識
564 開關集成穩壓器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
565 特種集成電源最新應用技術
567 微型計算機電源原理與維修
568 新型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
569 轉換式電源供給器原理與設計
570 PWM開關變換器的工作原理
571 UPS不間斷電源剖析與應用
572 UPS應用及其維修技術
573 不連續導電模式高功率因數開關電源
574 集成開關電源的設計製作調試與維修
575 開關電源
576 開關電源的設計
577 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
578 開關式穩壓電源
579 開關穩壓電源――原理、設計與實用電路
580 實用電源電路集錦
581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新型實用電源電路集錦
582 現代電源設計大全
583 新型特種集成電源及應用
變頻技術
584 變頻高速應用技術
585 變頻器基礎及應用
586 變頻器應用手冊
587 電氣自動化新技術叢書 SPWM變頻調速應用技術
588 交流調速技術
589 脈寬調速系統
590 PWM變頻調速技術
591 SPWM變頻調速應用技術 第二版
592 大功率交-交變頻調速及矢量控制
變壓器技術
593 電力變壓器安裝
594 變壓器應用與維修
595 變壓器全書 (電力變壓器實用技術)
596 電力變壓器的安裝、運行和維修
597 電力變壓器絕緣技術
598 電流互感器
599 電能表修校及裝表接電工
600 繼電保護叢書 發電機變壓器 整流型保護繼電器原理
601 脈沖變壓器設計
602 新編變壓器實用技術問答
程式控制交換技術
603 EWSD數字電子交換系統
604 程式控制交換機原理及維護
605 程式控制數字交換與現代通信網
606 清華大學電子與信息技術系列教材 程式控制交換與綜合業務通信網
607 數字程式控制交換原理與應用
608現代交換原理
感測器技術
609 感測器
610 感測器的理論與設計基礎及其應用
611 感測器原理 設計與應用(第三版)
612 現代感測器集成電路:通用感測器電路
613 新編感測器技術手冊
DSP技術
614 DSP基礎與應用系統設計
615 DSP控制器及其應用
616 DSP晶元的原理與開發應用(第2版)
617 DSP原理及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618 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原理與應用
619 DSP開發技術
620 DSP原理及應用
621 DSP廣度與深度
622 DSP指導
USB技術
623 USB系統體系
SMT技術
624 實用表面組裝技術
625 表面安裝技術設計指南
626 自動裝置元件及其動態特性
627 表面組裝工藝通用技術要求
628 表面組裝用膠粘貼通用規范
629 表面組裝元器件焊接實驗
630 表面組裝組件焊點質量評定
631 貼片代碼手冊
PLC技術
632 CAD應用系列叢書 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
633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應用技術
634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設計技術
635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應用
636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系統設計與應用實例
637 可編程序控制器基礎與編程技巧
638 邏輯與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
639 現代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640 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原理與應用
641 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
642 可編程邏輯器件原理、開發與應用
PCB技術
641 無線電電子設備印製板的設計和生產的自動化
642 印製電路技術
643 印製電路設計標准手冊
644 高速PCB設計指南
645 PCB設計基礎教程
646 PCB設計基本工藝要求
647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原則和抗雜訊措施
648 印刷電路板的平衡設計
649 PCB Designer』s SI Guide
半導體技術
650 CMOS模擬電路設計
651 半導體變流技術
651 半導體超晶格材料及其應用
652 半導體導波光學器件理論及技術
653 半導體電路原理及應用
654 半導體發光材料和器件
655 半導體和半導體器件
656 半導體器件物理
657 半導體手冊 第二編 材料
658 半導體應用知識
FPGA/CPLD技術
659 CPLD技術及其應用
661 CPLD數字電路設計--使用MAX+plusⅡ入門篇
662 PLD與CPLD數字電路設計――使用machxl
663 FPGA高級設計
664 FPGA原理、設計與應用
665 可編程邏輯陳列FPGA和EPLD
666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開發與應用
667 FPGA設計指導手冊
668 FPGA集成培訓
669 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CPLD
『肆』 麻煩:請介紹一些有關電子產品,電子硬體,電子原理的書籍,謝謝!
電子技術書籍
音響技術
74 立體聲音箱的結構、應用和製作
75 電子產品維修技術叢書 音響原理與電路分析
76 家用電器維修叢書 家用音響電路原理與檢修方法
77 現代音響設備原理與維修大全
78 高保真音響設計製作
79 實用音響工程與調音技術
80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高保真擴音機製作
81 現代擴聲技術與工程
82 現代音響工程
83 新編HI-Fi音響原理及檢修技術
84 音響設備原理與維修精華
85 家庭影院組建
86 怎樣配置、調試家庭影院系統
87 音響愛好者
硬體編程
95 VHDL 與數字電路設計
96 復雜數字電路與系統Verilog HDL設計技術
97 VERILOG HDL硬體描述語言
98 ahdl入門
儀器儀表
99 常用儀表的使用方法
100 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原理、維修、檢定與應用
101 常用儀表的使用方法
102 電子示波器及其應用
103 高壓兆歐表
104 勝利牌數字儀器儀表原理與檢修指南
105 無線電實驗叢書 常用無線電儀器和器件手冊
106 現代電信儀表原理與應用
107 常用電子儀器原理、使用、維修
108 電子示波器及其應用
109 模擬與數字萬用表檢測及應用技術
110 實用萬用電表檢修
111 萬用電表檢修技巧與實例
112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怎樣用萬用電表檢測集成電路
113 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萬用電表使用技巧與實例
114 新型萬用表的使用技巧
115 新型萬用表實用手冊
116 用萬用表檢測電子元器件
117 指針式萬用表實用測量技法與故障檢修
118 萬用表測試元器件大全
119 新型數字萬用表原理與維修
120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怎樣用萬用電表檢測集成電路
顯示技術
121 液晶電視——液晶顯示的原理和應用
122 液晶器件工藝基礎
123 液晶顯示應用技術
124 高新技術叢書 平板顯示器件原理及應用
125 LED顯示屏系統原理及工程技術
126 VGA、SVGA彩色顯示器的原理、維修及圖集
127 電子顯示技術
128 光柵數字顯示技術及其應用
129 計算機數據顯示器原理與設計
130 微型計算機顯示器實用維修技術與實例
131 顯示技術(譯文集)
132 顯示器電路原理與維修
133 顯示器維修大全
134 熒光屏上的示波測量法 電子示波器在生產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135 示波器技術
微波技術
136 微波電路
137 微波技術基礎(第二版)
138 微波通信與衛星通信
139 微波電路設計
140 微波技術基礎與應用_陳振國
141 微波原理_吳下嫻
微電子技術
142 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及其應用
143 集成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144 集成電路名詞術語解釋
145 集成電路入門
146 集成電路——設計原理與製造
147 集成電路製造工藝
148 集成電子技術教程
149 模擬集成電路(原理、設計、應用)
150 專用集成電路高級綜合理論
151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基礎
152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微細加工技術
153 集成電路及應用
154 微電子電路設計原理及應用
155 微電子焊接與封裝
156 微電子技術概論
157 微電子技術基礎 雙極、場效應晶體管原理
158 微電子器件應用可靠性技術
159 微電子設備的換熱
160 微電子學叢書 ULSI器件、電路與系統
161 微電子學叢書 碳化硅寬頻隙半導體技術
162 微電子學叢書 小尺寸半導體器件的蒙特卡羅模擬
163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規劃教材 微電子器件可靠性
遙控遙測技術
164 實用遙控電路原理與設計速成
165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實用無線電遙控(修訂本)
166 無線電遙測
167 遙測遙控技術
168 遙感遙測及計算機應用
169 遙測遙控信息傳輸原理
嵌入系統設計
嵌入式系統開發聖經
電磁兼容技術
170 機電一體化電磁兼容設計
171 電磁兼容標准匯編·通信、信息技術設備類及系統間卷
172 通信系統中的電磁兼容理論與技術
173 無線電工程中的電磁兼容
174 電磁兼容性原理及應用
175 電磁兼容標准與認證
176 電磁兼容標准匯編·電工、電子產品類卷
177 電磁兼容設計
電子工藝技術
178 電子工業生產技術手冊(3)電子元件卷
179 電子工藝及電子工程設計
180 電子工藝實訓教程
181 電子裝配工藝
182 電子組裝技術
183 高等學校教材 電器製造工藝學(第2版)
184 高等學校教材 電子工藝基礎
185 晶體管原理與工藝
186 現代電子工藝技術指南
187 電工產品學
防干擾技術
188 電子設備的防干擾設計
189 電子電路實用抗干擾技術
190 屏蔽技術
191 電子對抗原理(上冊)
192 電子電路實用抗干擾技術
193 密封技術
194 密封
靜電技術
195 電機工程手冊(第二版)(7) 應用卷(二) 第5篇 靜電技術和電的其他
196 電子產品防靜電技術要求
197 電子產品製造防靜電系統測試方法
198 電子設備製造防靜電技術
199 esd 保護設計
200 ESD知識介紹
201 接地技術
自動化技術
202 機械工業自動化技術 檢測自動化
203 電氣控制與PLC
204 高等工科學校適用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
205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手冊
206 工業自動化儀表叢書 射流技術及其應用
光電技術
207 光電技術
208 光電子學及其應用
209 激光原理與激光技術
210 高等學校教材 光測原理和技術
211 光電檢測技術
212 光電子學及其應用
213 紅外技術基礎與應用
214 激光工藝與微電子技術
215 無損檢測技術叢書 激光全息檢驗
216 現代高技術叢書 激光與光電子技術
217 紅外電子學
218 紅外技術原理手冊
219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紅外線與超聲波遙控
220 光電圖像處理
221 激光等離子體原理
222 激光技術和應用
223 激光器件原理與設計
224 激光原理與激光技術
225 固體激光技術基礎叢書之二 激光晶體
電工技術
226 安裝與維修電工技術 (第2版)
227 帶電作業技術
228 低壓電工實用技術
229 電動機應用技術叢書 變頻器應用技術及電動機調速
230 電工基礎
231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 下冊
232 電工類實用手冊大系
233 電工與電子基礎
234 供配電設計手冊
235 交流電機的非正弦供電
236 節電技術與節電工程
237 輸配電工程學
238 常用電工計算
239 電工必讀叢書 電工電氣線路與設備故障檢修600例
240 電工基礎
241 電工實用技術叢書 常用電工測量技術
242 電工實用技術叢書 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243 電工實用手冊
244 現代家庭生活常識叢書 電工常識百問百答
245 現代家庭實用電工技術
245 袖珍電機修理工手冊
247 最新電工實用經典線路範例
248 交流步進傳動系統
249 交直流傳動系統的自適應控制
250 非同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
251 執行電動機
252 直流無刷電動機原理及應用
對講機
253 集群移動通信機和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維護手冊
254 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縱圖集(二)
255對講機原理、使用及縱圖集(三)
通信技術
256 GSM手機維修培訓教程
257 OHM科學叢書 圖解B-ISDN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
258 可視圖文業務網
259 通信基礎知識
260 現代通信系統原理
261 射頻通信電路
262 綜合業務數字網導論
263 綜合寬頻接入技術
264 寬頻城域建設與管理
265 專用移動通信網組網技術及維護
266 漁業電子技術叢書 單邊帶通信原理
267 中等職業學校電子信息類教材(通信技術專業) 手持行動電話原理與維
268 有線電視模擬-數字光纖與微波傳輸技術
269 非同步轉移模式——ATM技術及應用
270 非同步傳遞方式寬頻ISDN技術
271 移運通信前尚技術叢書 軟體無線電原理與應用
272 移動通信前沿技術叢書 GSM網路與GPRS
273 曜高技術普及叢書 虛擬專用網
274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叢書 藍牙協議及其實現
275 無線尋呼機(BB機)原理與維修
276 無線尋呼系統
277 無線電尋呼和無繩通信
278 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的使用與維修
279 微機通信指南
280 微機通信原理與實用技術
281 微波與光導波技術
282 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叢書 電子商務站點黑客防範
283 同步數字體系(SDH)技術及其應用
284 完全手冊系列叢書 MODEM完全手冊
285 網路與通信譯林精選系列 ADSL/VDSL原理
286 通信原理與技術
287 通信原理(第4版)
288 通信網原理及其實現技術
289 鎖相與頻率合成技術
290 數字移動通信及ISDN
291 數字行動電話機原理及維修技術
292 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技術
293 數字微波中繼通信及設備
294 數字通信:第三版
295 實用衛星電視接收技術 ——原理、安裝、測試和檢修
296 時分雙工CDMA移動通信技術
297 時尚數字手機原理與維修(二)
298 雷達原理(修訂版)
299 全國高技術重點圖書·通信技術領域 信號復制生成理論及應用
300 全國高技術重點圖書·通信技術領域 編碼密碼學
301 寬頻無線接入和無線區域網
302 寬頻網路技術及測試
303 寬頻Zooe叢書 xDSL技術與應用
304 寬頻Zone叢書 寬頻接入技術
305 糾錯編碼技術和應用
306 精通串列通信
307 介質光波導器件原理
308 集成鎖相環路 原理 特性 應用
3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綜合業務數字網與非同步轉移模式ISDN
310 光纖通信設計
311 光纖接入網技術
312 光纖技術及應用
313 蜂窩移動通信——模擬和數字系統
314 分組變換技術及其應用
315 數據機實用技術
316 數據機初學者指南
317 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工作原理及標准
318 cdma 2000技術
319 GSM原理及其網路優化
320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321 現代通信網和計算機網管理
322 信息高速公路實用教材 寬頻網路技術及其應用
323 信息編碼技術及其應用大全
324 非同步傳遞方式寬頻ISDN技術
325 GSM標准
326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原理與工程設計IS-95 CDMA和cdma2000
單片機
327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328 MCS-51單片機原理及實用技術
329 位微型計算機原理·介面技術及其應用
330 單片機開發與典型應用設計
331 單片機實用系統設計技術
332 IBM PC微型計算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333 MCS-51單片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修訂版
334 北京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培訓教材 單片機——原理·操作·實驗·應用
335 單片機實用技術_整機設計、多機通信、實用技術
336 EM78系列單片機簡介
337 單片機器件應用手冊
338 MCS 96 MC68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339 數字PID及其演算法
家用電器電器維修技術
340 45種廚房電器使用與維修
341《家用電器常識叢書》 聲像·廚房家用電器分冊
342 DVD機維修技術原理與方法
343 OHM科學叢書 圖解數字磁帶錄音機
344 VCD、CVK、SVCD、DVD激光影碟機實用指南
345 VCD/DVD視盤機原理與維修
346 VCD/SVCD/DVD機維修寶典叢書 十大主板名牌VCD/SVCD/DVD機維修精
347 VCD/SVCD/DVD機維修寶典叢書 十大主板拼裝VCD機維修精要與實例
348 百種家用電器實用手冊
349 彩色顯示器原理與檢修技術速成
350 初級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含視頻設備維修工、音頻設備維修工)
351 磁帶錄像機原理與調試
352 大彩電、攝錄機、影碟機 原理·調測·檢修
353 大哥大 BP機 住宅電話使用手冊
354 大屏幕遙控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
電子基礎
442 圖解電子學入門[日]OHM
443 變流技術基礎及應用
444 超高頻技術
445 磁路與磁場
446 等離子體電子工程學
447 低頻電子線路
448 電子工程師便攜手冊
449 電子高新技術叢書 第6分冊
450 電子調節技術入門
451 電子工程中的積分變換
452 電子模擬數字轉換器
453 電子技術教育叢書 電子特技原理及應用
454 電子設計技術
455 電子線路(提高版·模擬電路與脈沖數字電路)
456 電子學基礎及應用集成和分立系統
457 電子系統建模模擬與評估
458 電子學重要公式活用手冊
459 高等電路
460 高等學校教材 數字電路
461 固態高頻電路
462 高頻電子線路 第三版
463 高等學校教學用書 無線電技術
464 脈沖與數字電路
465 實用電氣線路及原理
466 實用電子公式手冊
467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468 數字集成電子技術基礎
469 數字信號處理(修訂版)
470 數字原理
471 現代工程師實用數字化技術
472 線性與非線性電路
473 線性系統理論和設計
474 新舊電氣圖形符號對照讀本
475 現代電子學辭典——英漢、漢英名詞對照
476 信號變換與處理
477 袖珍電子工程師手冊
478 優化方法與電路優化設計
479 與電子愛好者談電子技術
480 怎樣看電氣線路圖
481 自適應濾波器原理(第三版)
482 電子工程師指南
483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無線電愛好才讀本
484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無線電愛好才讀本(上)
485 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 數字電路
486 數控技術
487 數字控制系統——原理、硬體與軟體
488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489 數字電子技術分析及其實用電路設計
490 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 數字電路
491 數字系統現場集成技術叢書
492 圖解數字電路的計算
493 無線電接收
494 通訊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設計
495 電子電路資料薈萃
496 超高頻技術和器件(上冊)超高頻技術
497 磁偏轉線圈設計理論基礎
498 電器照明設計
499 電子愛好者電子線路設計應用手冊
500 電子電路系統及標准最佳設計及實踐
501 電子線路設計手冊
502 蓄電池快速充電的原理與實踐
502 非線性半導體電阻及其應用
503 變容二極體的應用
504 常用電子元器件簡明手冊
505 常用新穎電子器件及其應用
506 磁性材料基礎
507 電力電子電路精選 ——常用元器件·實用電路·設計實例
508 電介質材料及其介電性能
509 電力電子新器件及其應用技術
510 電子電路及電子器件
511 電子工程師手冊 上冊 第4篇 電子元器件
512 電子工程師手冊 上冊 第1篇 常用資料
513 電子電路及電子器件
514 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513 無線電元器件精匯
514 無線電元器件檢測與修理技術入門
515 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叢書 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應用
516 最新電子元器件產品大全第三冊--真空電子器件與顯示器件
517 最新電子元器件產品大全第一冊--分立半導體器件
518 固態繼電器
電子製作技術
519 電子鎮流器原理與製作
520 實用電子裝置製作精選·續集·
521 新穎實用電子設計與製作
522 無線電製作精匯
電視技術
523 背投影式彩色電視機檢修手冊 1
524 閉路電視系統工程技術
525 閉路電視系統設計與應用
526 彩色電視和立體電視
527 超高頻電視調諧器設計與原理
528 大屏幕電視
529 大屏幕遙控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
530 等離子體電子工程學
531 電視機元器件檢修大全(下)
532 電視機原理與檢修
533 電視技術與應用
534 電視牆顯示及控制技術
535 電視天線放大器原理、製作與維修
536 電信技術普及叢書 大屏幕電視
537 電信新技術培訓系列教材 會議電視
538 高清晰度電視(HDTV)
539 工業電視攝象機
540 共用天線電視系統(修訂本)
541 廣播電視設備原理·使用·維修系列教材 有線電視原理·設計·維修
542 家用電器維修金例叢書 大屏幕及背投彩電維修金例
543 監控電視系統原理與設計
544 開路與閉路電視原理及維修
545 看圖學修家叢書 看圖學修彩色電視機
546 全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和DVB
547 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
548 數字電視技術: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原理與應用 (第三版)
549 數字電視原理
550 天線原理
551 圖文電視系統原理與應用
552 衛星電視與有線電視技術
553 電視與有線電視技術(修訂本)
554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 電視接收天線
555 相控陣和頻率掃描天線原理
556 新型電視接收天線
557 有線電視模擬-數字光纖與微波傳輸技術
558 有線電視系統性能檢測
559 最新實用衛星電視接收技術(第二版)
電源技術
560 電源技術
561 電子工業技術詞典 電源
562 不間斷電源的原理安裝調試和維修
563 電子設備電源技術普及叢書 逆變器知識
564 開關集成穩壓器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
565 特種集成電源最新應用技術
567 微型計算機電源原理與維修
568 新型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
569 轉換式電源供給器原理與設計
570 PWM開關變換器的工作原理
571 UPS不間斷電源剖析與應用
572 UPS應用及其維修技術
573 不連續導電模式高功率因數開關電源
574 集成開關電源的設計製作調試與維修
575 開關電源
576 開關電源的設計
577 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
578 開關式穩壓電源
579 開關穩壓電源——原理、設計與實用電路
580 實用電源電路集錦
581 無線電愛好者叢書精品系列 新型實用電源電路集錦
582 現代電源設計大全
583 新型特種集成電源及應用
變頻技術
584 變頻高速應用技術
585 變頻器基礎及應用
586 變頻器應用手冊
587 電氣自動化新技術叢書 SPWM變頻調速應用技術
588 交流調速技術
589 脈寬調速系統
590 PWM變頻調速技術
591 SPWM變頻調速應用技術 第二版
592 大功率交-交變頻調速及矢量控制
變壓器技術
593 電力變壓器安裝
594 變壓器應用與維修
595 變壓器全書 (電力變壓器實用技術)
596 電力變壓器的安裝、運行和維修
597 電力變壓器絕緣技術
598 電流互感器
599 電能表修校及裝表接電工
600 繼電保護叢書 發電機變壓器 整流型保護繼電器原理
601 脈沖變壓器設計
602 新編變壓器實用技術問答
程式控制交換技術
603 EWSD數字電子交換系統
604 程式控制交換機原理及維護
605 程式控制數字交換與現代通信網
606 清華大學電子與信息技術系列教材 程式控制交換與綜合業務通信網
607 數字程式控制交換原理與應用
608現代交換原理
感測器技術
609 感測器
610 感測器的理論與設計基礎及其應用
611 感測器原理 設計與應用(第三版)
612 現代感測器集成電路:通用感測器電路
613 新編感測器技術手冊
DSP技術
614 DSP基礎與應用系統設計
615 DSP控制器及其應用
616 DSP晶元的原理與開發應用(第2版)
617 DSP原理及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618 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原理與應用
619 DSP開發技術
620 DSP原理及應用
621 DSP廣度與深度
622 DSP指導
USB技術
623 USB系統體系
SMT技術
624 實用表面組裝技術
625 表面安裝技術設計指南
626 自動裝置元件及其動態特性
627 表面組裝工藝通用技術要求
628 表面組裝用膠粘貼通用規范
629 表面組裝元器件焊接實驗
630 表面組裝組件焊點質量評定
631 貼片代碼手冊
PLC技術
632 CAD應用系列叢書 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
633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應用技術
634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設計技術
635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應用
636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系統設計與應用實例
637 可編程序控制器基礎與編程技巧
638 邏輯與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
639 現代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640 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原理與應用
641 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
642 可編程邏輯器件原理、開發與應用
PCB技術
641 無線電電子設備印製板的設計和生產的自動化
642 印製電路技術
643 印製電路設計標准手冊
644 高速PCB設計指南
645 PCB設計基礎教程
646 PCB設計基本工藝要求
647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原則和抗雜訊措施
648 印刷電路板的平衡設計
649 PCB Designer』s SI Guide
半導體技術
650 CMOS模擬電路設計
651 半導體變流技術
651 半導體超晶格材料及其應用
652 半導體導波光學器件理論及技術
653 半導體電路原理及應用
654 半導體發光材料和器件
655 半導體和半導體器件
656 半導體器件物理
657 半導體手冊 第二編 材料
658 半導體應用知識
FPGA/CPLD技術
659 CPLD技術及其應用
661 CPLD數字電路設計--使用MAX+plusⅡ入門篇
662 PLD與CPLD數字電路設計——使用machxl
663 FPGA高級設計
664 FPGA原理、設計與應用
665 可編程邏輯陳列FPGA和EPLD
666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開發與應用
667 FPGA設計指導手冊
668 FPGA集成培訓
669 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CPLD
『伍』 Word作業
...難道不難,就是麻煩,慢慢做吧,祝你成功
就不幫你做了,給你找了些資料,你看著能粘就用上吧,基本都可以直接貼了,很實在的東西,希望能幫到你點。
二.計算機硬體系統和組成
一套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系統軟體構成的。計算機硬體系統(通常簡稱硬體)指的是組成計算機的所有機械的、磁性的、電子的裝置和部件,通俗點講就是指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型的物理實體。如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以及I/O介面(通道),也就是我們通常認識的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等。CPU:計算機中最重要的硬體,它直接影響一台計算機的性能。主板:計算機的最基本硬體,它是其他硬體的支持與載體。內存:數據的中轉站,常見的內存有SDR、DDR、DDRII等等。硬碟:計算機的主要存儲器。目前流行的有ATA33/66/100及SATA介面的。部分高檔計算機還採用SCSI介面的硬碟。顯卡:負責計算機的圖形處理。目前有PCI、APG2/4/8X及PCI-E介面的。其他:音效卡、網卡、MODEM等。此外還有常見的如顯示器、音箱、滑鼠器、鍵盤、列印機以及存儲信息使用的軟盤和光碟。硬體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識別接受計算機程序,並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數據輸入和執行任務。我們要清楚光有硬體計算機是不能運行的,它
還要驅動支持運行的軟體。計算機軟體指的是為方便用戶和充分發揮計算機效能而編制的各種程序。如計算機的窗口界面操作系統:DOS和WINDOWS操作系統、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編譯程序、診斷程序、WOER文字處理軟體、EXCEL電子表格軟體、應用程序、寫字板、資料庫、盲人編輯器以及讀屏系統都是計算機的軟體。因此要計算機能夠正常啟動運行就必須要求有優質完美的軟體支持。它們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人們的設想,是無形的思維空間。
三. 計算機組裝
1. 准備工作
1〉 選擇系統配置
組裝一台電腦要選擇適用合理的系統配置,就需要綜合信息經驗通盤考慮。首先應明確用途,再根據用途選購適用的軟體,然後按用途、軟體和資金,選擇合適的硬體,即滿足軟體運行和開發的環境,又符合用戶應用的要求和合理價格,取得性能/價格比高的最佳選擇。我認為要組裝一台電腦應該要對電腦的基本操作了解,熟悉配置電腦的所有元部件,熟悉系統的設置,會電腦組裝,這些都是必要的技術准備。組裝電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熟悉微型機的結構、組成、主要部件的技術性能和優選指標,也為認識和維修微型機打下良好的技術根基。因此組裝電腦時要確定自己所要電腦的檔次,然後以實用、夠用、好用、價廉為原則,選擇性能穩定、配置均衡、高性能價格比的部件。同時還要考慮需購部件的主要技術指標、型號規格、品牌等,如CPU、主板、顯示卡等,列出它們的詳細要求,做到選購時心中有數。
2〉 計算機硬體系統及計算機組裝
我們知道,無論是組裝機還是品牌機,都存在有各個部件的配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的情度如何的問題。正如不能用如今的P4配搭以前的EDO內存、PCI顯卡一般,為了使自己更細致地分析現今電腦各部件配置的關系和規律,以便自己清楚所用的電腦配置是否合理,同時也為將來購機准備一些參考資料,我通過借鑒和精心確定了兩種配置方式,
2〉 組裝所需主要部件說明
主機
一套完整的計算機包括主機和外接設備組成,主機通常指由機箱及機箱內的主板、CPU、內存、軟碟機、硬碟、光碟機、各類板卡(顯示卡、音效卡、網卡等)和電源等組成,當然少不了連接軟碟機和硬碟的數據線,連接光碟機和音效卡的音頻線;這些是計算機主機箱內必不可少的。外接設備包括鍵盤、滑鼠、顯示器、音箱等。因此主機是計算機的司令部,主機相當於人的大腦可以記憶和存儲大量的信息和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揀處理,所以又有電腦之稱。機箱是裝載主機的地方,機箱只是起一個固定和保護電腦各部件的作用。機箱的背部可以裝有不同的插口對應安插連接的各類硬體。機箱主要技術指標:注意其堅固性、可擴充性、散熱性、屏蔽性、兼容性等。
主板
主板是計算機上面最大的一塊線路板。它是計算機的心臟,是整個計算機的組織和控制核心。主板雖然品牌繁多,布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包括:用於安裝CPU的Socket插座或Slot插槽;用於安裝AGP顯示卡的AGP插槽;用於安裝內存條的內存插槽;用於安裝各種PCI卡的PCI插槽;用於安裝ISA卡的ISA插槽;用於連接硬碟及光碟機的IDE或SCSI介面;用於連接軟碟機的軟碟機介面;用於連接串列設備的串列口;用於連接並行設備的並行口;用於連接USB設備的USB介面;鍵盤介面;滑鼠介面;用於存儲BIOS程序的BIOS晶元和用於存儲微機設置參數的CMOS晶元以及用於檢測CPU溫度、電壓,進行電源供應及管理和硬體自動檢測報警的各種晶元及電子電路器件。主板主要技術指標: 注意主板與CPU的匹配,主板的質量和工藝水準、安全穩定性、升級擴充性能等。
CPU
CPU(中央處理器)也稱作微處理器安裝在主板上面,類似人的大腦,具有超人的記憶能力和精確快速的運算功能,能夠按照人們預先編好的程序迅速地完成各項指令。CPU主要技術指標: 注意其體系結構、時鍾頻率、系統匯流排的頻率、一級緩沖容量、二級緩沖容量等。
內存
內存就象交通路網一樣,內存能夠提供更多的路徑和通道給計算機,使得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更加快捷。內存儲器主要技術指標:注意存取周期(一般為600—100NS)、數據寬度、內存的「線」數、容量等。
硬碟
硬碟是用於存儲各類軟體和寄存文件的磁碟,硬碟是計算機存儲和記錄數據的最重要的存儲設備,是電腦組成的核心部件之一。硬碟就像一座無形的資料庫,空間可以不斷擴充。硬碟在計算機上的物理分區是C和D盤最多至Z盤,一般默認C盤為起動盤和主盤。硬碟主要技術指標: 注意硬碟的容量、速度等。
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
軟盤驅動器簡稱軟碟機,軟碟機在機箱的正面,是用於驅動軟盤和讀寫軟盤的工具。有一個軟盤專用的插口,計算機一般設計有兩個軟盤擴充位,它們在計算機上的物理分區是A和B盤。光碟驅動器簡稱光碟機,光碟機是專門用於閱讀光碟和安裝軟體的,有兩個或三個光碟擴充位置,在計算機上的物理分區是緊跟著硬碟的分區後。如果准備要買刻錄機還要清楚刻錄機主要技術指標: 注意其讀寫速度、介面、兼容性等。
音效卡、顯卡
音效卡是用來處理聲音文件的,就是要讓計算機能夠發出聲音,通過音效卡還可以向計算機輸入各類的聲音文件,音效卡上有一個輸入插口(卧式主機的輸入插口位於音效卡的最上面;立式主機的輸入插口位於音效卡的最左邊)。顯卡是用來處理圖像的,就是要把計算機上的文字和圖像顯示出來。(有一些主板通常自帶顯卡)顯示卡主要技術指標: 注意圖形處理能力、介面、顯存容量等。現在,人們大都上網,因此還需配置適合的網卡。
除以上所舉的部件外還有數據線、音頻線、電源按鈕、重新起動按鈕、電源指示燈、硬碟運行指示燈和軟碟機指示燈。數據線可以傳送的數據信息,實現硬碟、軟盤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與主板相連。音頻線用來連接光碟機和音效卡。電源按鈕是機箱的正面那個較大的按鈕,按它可以接通電源、起動計算機。較小一點的按鈕是重新起動按鈕,按它重新起動計算機。三盞指示燈分別指示相應的按鈕和狀態項目。
顯示器
顯示器是顯示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和鍵入的指令項目以及工作結果的圖像和文字的設備,外觀就象一台電視機。我們通過顯示器可以看見計算機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作的結果。
音箱
音箱就像是計算機的嘴巴,計算機的語音系統文件和音頻信號就是通過它播放出來的。有了音箱我們就可以聽到計算機播放的聲音。
數據機
計算機實現相互通訊就需裝配一個數據機,數據機能夠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翻譯成可沿普通電話線傳送的脈沖信號,而這些脈沖信號又可被線路另一端的另一個數據機接收並定義成計算機可懂得的語言,這樣就完成了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訊。數據機分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類型,外置式數據機需要一個外置直流電源提供動力。安裝一些軟體,數據機還可以進行收發傳真以及將計算機設計成錄音電話。
滑鼠
滑鼠是用於操作計算機,給計算機輸入信息和指令的控制設備。滑鼠的前端左右各有一個按鈕,操作者的手很輕松地就能夠操控,滑鼠的底部有一個靈巧的圓球以方便滑鼠的移動。它能夠幫我們更加快捷有效地指揮計算機工作,當指針指向選定項目的時候,輕點按鈕即可選中對象,雙擊即可打開該對象。
鍵盤
鍵盤是計算機的主要輸入設備之一,中文漢字、英文字母、數字元號以及標點符號就是通過鍵盤輸入計算機的。不同的擊鍵和擊鍵序列代表了計算機將要執行的不同命令,我們只要通過敲擊鍵盤上面的不同鍵位,輸入不同的指令,計算機就會根據我們的指令去完成各項工作。鍵盤的款式有很多種,我們通常使用的有101鍵、104鍵和108鍵等等的鍵盤。無論是哪一種鍵盤,它的功能和鍵位排列都基本分為功能鍵區、打字鍵區、編輯鍵區、數字鍵盤(也稱小鍵盤)和指示燈區五個區域。
列印機
列印機是用於列印文件的機器,將計算機的文件用紙張列印出來供給人們閱讀和電源安裝在機箱內部。現在的計算機電源也分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普通電源,一種是新型的ATX電源。
列印機是用於列印文件的機器,將計算機的文件用紙張列印出來供給人們閱讀。
機箱電源
電源安裝在機箱內部。現在的計算機電源也分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普通電源,一種是新型的ATX電源。
3〉 各部件功能聯系
而在一台電腦中,速率的快慢,性能的優劣主要處決於CPU、主板、內存、顯卡和硬碟這五個主要部件,它們也是電腦組成的核心,其配置是否合理都將直接影響到電腦的性能。這是由於電腦的整體性符合「木桶效應」——最矮的木條決定整個桶的容量,因此有必要分析出電腦間的配置是否適合。下面就針對這五個主要部件的配置關系進行說明:
CPU與內存
在一台電腦中主板是起著連接、支持的作用,顯卡相對來說則是獨立的,它沒有太多配置速率的關系,只有CPU和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最為緊密,是一台電腦是否配置合理的重點。因而在一台電腦中,是否能真正發揮、榨取CPU的全部性能,也主要取決於內存。因此,CPU與內存的速率和帶寬是否配合,直接影響兩者之間數據交換的速度,也就是說對電腦的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 CPU和內存之間有一個匯流排帶寬的關系,這個是它們兩者之間數據傳輸的能力范圍。我們在配置電腦時,就應該盡量讓兩者的匯流排帶寬相等。其中,CPU和內存的匯流排帶寬,我們可以從其基本的數據中計算出來(這些數據可以從說明書或網上查詢了解,也可以用EVEREST等硬體測試軟體得到),CPU匯流排帶寬的計算方法是「外頻×N倍速×64位匯流排位寬/8」,內存的匯流排帶寬方法是「匯流排寬度×一個時鍾周期內交換的數據包個數×匯流排頻率」。
顯卡
在顯卡方面,配置比較隨便和自由。這是因為現在顯卡中的GPU(顯卡圖形核心晶元)已經可以完全脫離CPU,而獨立負責運算圖形圖像的相關數據信息,而且顯卡中也有充足的顯存來讓GPU進行運算,因此在一台電腦中顯卡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在運算和數據傳輸速率方面不受CPU、內存的制約。有的文章介紹顯卡的結構時,將GPU形容為主機的CPU,顯存形容為內存,其他部件也比擬主機各部件,正是說明顯卡在一台電腦中具有獨立性,是一個獨立的運算個體。
然而,雖說顯卡具有獨立的特性,可以不受其他部件的制約。但是,這只是在其自身的運算能力方面而已,具體還要有適當的CPU、內存和主板相配合。換句話說,雖然顯卡與CPU、內存和主板沒有直接的數據傳輸、運算速率的關系,卻避不開其間接的關系,畢竟它也是一台電腦的中主要部件之一。例如CPU和內存的能力太差,即使顯卡再強也是不能發揮它應有的能力,或者顯卡的性能過低,就會拖累整個機子的速度和性能。其中顯卡的顯存大小和速率多少,以及GPU的性能如何都會影響整機性能,顯卡介面傳輸速率與系統速率的相配也是決定因素之一。並且我們可知道,雖然顯卡具有自身數據運算的獨立性,但具體的數據交換之間也需要與系統速率相配合。而且,如果是主板集成的顯卡,更與內存有直接的關系,內存的優劣與容量的大小,都將直接影響到顯卡的性能。
怎樣的顯卡與怎樣的CPU、內存、主板相配合最適合(讓顯卡發揮全部性能)呢?這里沒有規定的答案,具體應該按照自己的需要,如平時只用於學習、上網的,用市面上低端的顯卡即可,如果主要用於玩游戲等對顯卡要求較高的,則要高端一些。這是因為在一塊主板中已經大致規定使用怎樣的CPU、內存和顯卡相配合,例如沒有可以使用P4 CPU的主板還可以配用以前的EDO內存一般(配用SDRAM內存的主板也很少,現在市面上也沒有了)。例如如果顯卡相對於CPU和內存要低端一些,不過是在顯示圖像方面的能力稍遜,但對於要求不高的用途,卻正是適當的。而如果顯卡選擇偏高端些,在相同的CPU和內存的情況下,也大致能讓顯卡充分地發揮,只要不偏離太遠即可。例如用賽揚366和SDRAM 32MB內存的低端配置,去配128MB DDR顯存的GeForce4 Ti4600系列顯卡,或者用P4 CPU與DDR內存去配PCI顯卡,這樣將會浪費了顯卡或CPU、內存的性能。
主板與CPU、內存、顯卡
在計算機主機中,主板是用於連接各部件的,主要起到連接、支持的作用,就如日常生活中的橋的作用一般。其中,對CPU與內存之間配置關系的支持尤為重要。例如,選擇了怎樣的CPU和內存,就要用適當的主板來配套,否則只支持某端,電腦就配置不成了,或為某端提供的性能不足,也限制浪費了另一端的性能。舉個例子,原本想用一個533MHz FSB的P4 CPU和雙通道DDR266的組合,但選用的主板卻不支持533匯流排的CPU或雙通道的內存,這樣就配置不成了。或者想用800MHz FSB的P4配DDR400,但主板對內存卻只支持雙通道DDR333,這樣也就限制了內存的檔次了。
這些配置不當的主板(主晶元)在市面上也時有發現,因此我們在配搭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別選用了不當的配置組合或配置不當的主板。其實,那些熟悉組裝電腦的人,往往都是准備購買哪些CPU、內存和主板一起想的,即便不清楚具體購買哪些廠商的部件,也已經大致規劃好購買的CPU、內存和主板的規格種類,清楚它們之間的性能關系。知道選用了某些CPU,就只能選一定范圍內的內存和主板,反之選用了某內存或主板後,也只能選用一定范圍內的CPU。例如清楚地挑選了用怎樣的CPU與內存相組合,然後再去配適當的主板(主晶元)
至於主板與顯卡的配置則可以很隨便,只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出低、中或高端的產品即可。不過,一般來說,如果選用的CPU和內存都是高端產品,則也應該相應地選用高端的顯卡,反之如果CPU和內存是低端的,也應該選用低端的顯卡,配件之間的高、中、低端成正比,以讓彼此之間能夠充分發揮之餘又不浪費性能。其實只要挑選了相應檔次的CPU和內存,也會相應支持適當范圍的顯卡的,主板的搭配基本可讓顯卡和CPU、內存之間不會相偏太遠,尤其是現在支持AGP 8X和PCI Express埠的主板(雖然還是有些差距,但只要記住保持配件之間檔次的正比,基本也就適合的了)。
主板與硬碟各部件
主板與硬碟各部件,主要是指主板南橋的南北橋傳輸速率。它負責包括硬碟、PCI、AGP、PCI Express、USB、IEEE1394和PS/2等設備的應用。就如硬碟,目前常見的最小都要100MB/s的傳輸速率,也即是說單就一個硬碟,就已經佔用了南北橋傳輸的100MB/s的資源了,如果再用多幾個PCI設備(每個PCI設備佔用133MB/s的資源),就要有相當高的傳輸速率才行。如果是早期Intel的南橋ICH5,僅有266MB/s的南北橋傳輸速率,是有瓶頸的可能的。不過,如今的主板南北橋傳輸速率都在800MB/s或以上了(Intel的ICH6達到了2GB/s),這種速率已經可以完全滿足如今南橋與電腦硬碟等各部件的需要了。
當然,隨著PCI Express的發展,以及千兆網等高端設備廣泛的應用和技術的日益更新,這些速率也是逐漸不夠,只是到那時南北橋的傳輸速率也許再會提升到另一個檔次。最後提示一點,其實在目前的電腦配置中,一台沒有瓶頸的電腦是不存在的,因為硬碟的傳輸速率僅有100MB/s,即使是即將普及的SATA硬碟也只有150MB/s,這一速率還是目前電腦的瓶頸。而且這一速率還是純理論上的,具體還要視硬碟的內部傳輸率。當然,從這個方面來看,配用SATA硬碟更適合一些。因此,如今的PC,硬碟是各部件配置速率之間要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明白了電腦裡面各部件的配置關系,對於組裝電腦和選購品牌機都可加深了解,以充分合理的運用和配置好現有的計算機資源。
4〉 工具部件准備
組裝計算機也並不需要有復雜的儀器、設備和工具,一把十字螺絲刀就可以完成計算機組裝工作。但是為了安裝方便,最好再准備一些常用的工具如尖嘴鉗、鑷子、電工刀、試電筆等,如果有條件,可以再准備一塊萬用表。為了能正確地進行安裝,避免錯誤,應該盡可能多地搜集並仔細閱讀所有部件(如主板和各個適配卡、內存條、磁碟和光碟驅動器、顯示器等)的說明書,然後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2. 組裝的主要步驟
1〉 注意事項
在組裝一台計算機時,應該嚴格按要求組裝,要注意:
1、安裝電腦前,應把身體上的靜電放掉,如果有可能最好帶靜電環。
2、安裝時,應先安裝主板。在安裝其他。
3、安裝CPU時,應該注意型號,因目前主要有AMD和Intel的CPU,而兩家的CPU介面規格不統一,因此不可混插。同時,就算是同一公司的,也要嚴格區別年代、型號。例如PII和PIII就不一樣,PIII的主板不可以插PII,P4的主板也不可以插PIII,更不可以插AMD 的CPU。
4、安裝顯卡,注意區別是AGP的還是PCI-E的插槽。 5、如果有音效卡,網卡、MODEM也要注意介面。
6、安裝硬碟時,要小心,注意輕拿輕放,同時注意區別硬碟的介面,有IDE、SCSI、SATA的,它們的排線都不意樣,要嚴格區別。
7、安裝光碟機、刻錄機等 。
8、最後給各個設備接上電源線。
9、檢查 。
10、開機、進行首次設置CMOS 。
安裝CPU
2〉 組裝過程(詳細步驟)
(1)准備工作(購買好全部配件、必備工具)
(2)在主機箱上安裝好電源。 根據所選CPU的類型、速度等對主機進行設置。 設置好主板跳線,在主板上安裝CPU及風扇
安裝主板
(3)在主板上安裝內存條
(4)在機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5)連接主板電源線及CPU風扇電源線
(6)連接主板與機箱面板上的開關、指示燈、電源開關等連線
安裝內存
(7)安裝顯示卡
(8)連接顯示器
(9)連接鍵盤
(10)從開始再檢查一遍,加電測試基本部件的好壞以及測試基本系統(注意屏幕顯示和異常現象,測試完畢要斷電和消除靜電)
(11)安裝軟盤驅動器
(12)安裝硬碟,硬碟通過主板的IDE介面與主板相連,主板上有兩個IDE介面,每個介面可以安裝兩個IDE設備(硬碟或光碟機)。(如果將硬碟和光碟機安裝在同一IDE介面上,只有給同一數據線上的兩個設備設置不同的跳線狀態,才可以 )
(13)安裝光碟機
(14)連接各部件電源線和數據傳輸線, 如連接軟、硬碟驅動器信號和電源電纜
(15)安裝連接串、並介面
(16)安裝音效卡和網卡
(17)最後內部清理和開機前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後,加電測試(注意屏幕顯示和異常現象)
(18)開機運行BIOS設置程序,設置系統CMOS參數。(保存新的配置,並重新啟動系統,硬碟分區和高級格式化(可依次為C、D、E……盤),安裝操作系統(WINDOWS98/2000/XP),安裝硬體驅動程序---安裝應用程序(OFFICE97/2000、反病毒程序等)。
應該說明的是,這些組裝順序只是一個一般的規則,並不需要絕對遵從。在實際的組裝中,我們應該根據主板、機箱的不同結構和特點來決定組裝的順序,以安全和便於操作為原則,在組裝時還要注意嚴禁給設備加電,及時消除自身所帶靜電
『陸』 CAD技術在電子封裝中的有哪些應用
一些軟體公司為此開發了專門的封裝CAD軟體,有實力的微電子製造商也在大學的協助下或獨立開發了封裝CAD系統。如1991年University of Utah在IBM公司贊助下為進行電子封裝設計開發了一個連接著目標CAD軟體包和相關資料庫的知識庫系統。電性能分析包括串擾分析、ΔI雜訊、電源分配和S-參數分析等。通過分別計算每個參數可使設計者隔離出問題的起源並獨立對每個設計參數求解。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個獨立的軟體包或者一套設計規則來分析其參數。可布線性分析用來預測布線能力、使互連長度最小化、減少高頻耦合、降低成本並提高可靠性;熱性能分析程序用來模擬穩態下傳熱的情況;力學性能分析用來處理封裝件在不同溫度下的力學行為;最後由一個知識庫系統外殼將上述分析工具和相關的資料庫連接成一個一體化的系統。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友好的設計界面,它的規則編輯功能還能不斷地發展和修改專家系統的知識庫,使系統具有推理能力。
NEC公司開發了LSI封裝設計的CAD/CAM系統——INCASE,它提供了LSI封裝設計者和LSI晶元設計者一體化的設計環境。封裝設計者能夠利用INCASE系統有效地設計封裝,晶元設計者能夠通過網路從已儲存封裝設計者設計的資料庫中尋找最佳封裝的數據,並能確定哪種封裝最適合於他的晶元。當他找不到滿足要求的封裝時,需要為此開發新的封裝,並通過系統把必要的數據送達封裝設計者。該系統已用於開發ASIC上,可以為同樣的晶元准備不同的封裝。利用該系統可以有效地改善設計流程,減少交貨時間。
University of Arizona開發了VLSI互連和封裝設計自動化的一體化系統PDSE(Packaging Design Support Environment),可以對微電子封裝結構進行分析和設計。PDSE提供了某些熱點研究領域的工作平台,包括互連和封裝形式以及電、熱、電-機械方面的模擬,CAD框架的開發和性能、可製造性、可靠性等。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開發了電子封裝的互動式多學科分析、設計和優化(MDA&O)軟體,可以分析、反向設計和優化二維流體流動、熱傳導、靜電學、磁流體動力學、電流體動力學和彈性力學,同時考慮流體流動、熱傳導、彈性應力和變形。
Intel公司開發了可以在一個CAD工具中對封裝進行力學、電學和熱學分析的軟體——封裝設計顧問(Package Design Advisor),可以使硅器件設計者把封裝的選擇作為他的產品設計流程的一部分,模擬晶元設計對封裝的影響,以及封裝對晶元設計的影響。該軟體用戶界面不需要輸入詳細的幾何數據,只要有晶元的規范,如晶元尺寸、大概功率、I/0數等就可在Windows環境下運行。其主要的模塊是:力學、電學和熱學分析,電學模擬發生,封裝規范和焊盤版圖設計指導。力學模塊是選擇和檢查為不同種類封裝和組裝要求所允許的最大和最小晶元尺寸,熱學模塊是計算θja和叭,並使用戶在一個具體用途中(散熱片尺寸,空氣流速等)對封裝的冷卻系統進行配置,電學分析模塊是根據用戶輸入的緩沖層和母線計算中間和四周所需要的電源和接地引腳數,電學模擬部分產生封裝和用戶指定的要在電路模擬中使用的傳輸線模型(微帶線,帶狀線等)的概圖。
LSI Logic公司認為VLSI的出現使互連和封裝結構變得更復雜,對應用模擬和模擬技術發展分析和設計的CAD工具需求更為迫切。為了有效地管理設計數據和涉及電子封裝模擬和模擬的CAD工具,他們提出了一個提供三個層面服務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框架。框架的第一層支持CAD工具的一體化和模擬的管理,該層為模擬環境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圖形用戶界面;第二層的重點放在設計數據的描述和管理,在這一層提供了一個面向對象的介面來發展設計資源和包裝CAD工具;框架的第三層是在系統層面上強調對多晶元系統的模擬和模擬。
Tanner Research公司認為高帶寬數字、混合信號和RF系統需要用新方法對IC和高性能封裝進行設計,應該在設計的初期就考慮基板和互連的性能。晶元及其封裝的系統層面優化要求設計者對晶元和封裝有一個同步的系統層面的想法,而這就需要同步進入晶元和封裝的系統層面優化要求設計者對晶元和封裝有一個同步的系統層面想法,而這就需要同步進入晶元封裝的設計資料庫,同步完成IC和封裝的版圖設計,同步模擬和分析,同步分離寄生參數,同步驗證以保證製造成功。除非晶元及其封裝的版圖設計、模擬和驗證的工具是一體化的,否則同步的設計需要就可能延長該系統的設計周期。Tanner MCM Pro實體設計環境能夠用來設計IC和MCM系統。
Samsung公司考慮到微電子封裝的熱性能完全取決於所用材料的性能、幾何參數和工作環境,而它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且是非線性的,由於包括了大量可變的參數,模擬也是耗時的,故開發了一種可更新的系統預測封裝熱性能。該系統使用的神經網路能夠通過訓練建立一個相當復雜的非線性模型,在封裝開發中對於大量的可變參數不需要進一步的模擬或試驗就能快速給出准確的結果,提供了快速、准確選擇和設計微電子封裝的指南。與模擬的結果相比,誤差在1%以內,因此會成為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率的技術。
Motorola公司認為對一個給定的IC,封裝的設計要在封裝的尺寸、I/0的布局、電性能與熱性能、費用之間平衡。一個CSP的設計對某些用途是理想的,但對另一些是不好的,需要早期分析工具給出對任何用途的選擇和設計都是最好的封裝技術信息,因此開發了晶元尺寸封裝設計與評價系統(CSPDES)。用戶提供IC的信息,再從系統可能的CSP中選擇一種,並選擇互連的方式。
系統就會提供用戶使用條件下的電性能與熱性能,也可以選擇另一種,並選擇互連的方式。系統就會提供用戶使用條件下的電性能與熱性能,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以在這些方面之間達到最好的平衡。當分析結束後,系統出口就會接通實際設計的CAD工具,完成封裝的設計過程。
2.4 高度一體化、智能化和網路化階段
從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晶元已發展到UL SI階段,把裸晶元直接安裝在基板上的直接晶元安裝(DCA)技術已開始實用,微電子封裝向系統級封裝(SOP或SIP)發展,即將各類元器件、布線、介質以及各種通用比晶元和專用IC晶元甚至射頻和光電器件都集成在一個電子封裝系統里,這可以通過單級集成組件(SLIM)、三維(簡稱3D)封裝技術(過去的電子封裝系統都是限於xy平面二維電子封裝)而實現,或者向晶圓級封裝(WLP)技術發展。封裝CAD技術也進入高度一體化、智能化和網路化的新時期。
新階段的一體化概念不同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一體化。此時的一體化已經不僅僅是將各種不同的CAD工具集成起來,而且還要將CAD與CAM(計算機輔助製造)、CAE(計算機輔助工程)、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PDM(產品數據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等系統集成起來。這些系統如果相互獨立,很難發揮企業的整體效益。系統集成的核心問題是數據的共享問題。系統必須保證數據有效、完整、惟一而且能及時更新。即使是CAD系統內部,各個部分共享數據也是一體化的核心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將數據格式標准化。目前有很多分析軟體可以直接輸入CAD的SAT格式數據。當前,數據共享問題仍然是研究的一個熱點。
智能CAD是CAD發展的必然方向。智能設計(Intelligent Design)和基於知識庫系統(Knowledge-basedSystem)的工程是出現在產品處理發展過程中的新趨勢。資料庫技術發展到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又進一步發展到知識庫(Knowledge Repository),從單純的數據集到應用一定的規則從數據中進行知識的挖掘,再到讓數據自身具有自我學習、積累能力,這是一個對數據處理、應用逐步深入的過程。正是由於資料庫技術的發展,使得軟體系統高度智能化成為可能。 二維平面設計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一代封裝產品的設計要求,基於整體的三維設計CAD工具開始發展起來。超變數幾何技術(Variational Geometry extended,VGX)開始應用於CAD中,使三維產品的設計更為直觀和實時,從而使CAD軟體更加易於使用,效率更高。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也開始應用於CAD中,可以用來進行各類可視化模擬(如電性能、熱性能分析等),用以驗證設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網路技術的發展又給電子封裝CAD的發展開創了新的空間。區域網和Intranet技術用於企業內部,基本上結束了單機應用的歷史,也只有網路技術的發展才使得CAD與CAM、CAPP、PDM和ERP等系統實現一體化成為可能。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重要的商務系統與關鍵支持者(客戶、雇員、供應商、分銷商)連接起來。為配合電子商務的發展,CAD系統必須實現遠程設計。目前國際上大多數企業的CAD系統基本能實現通過網路收集客戶需求信息,並完成部分設計進程。
『柒』 電工知識
第四章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
本章要點:電氣控制系統設計是建立在機械結構設計的基礎上,並以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機械設備和用戶對電氣控制要求為基本目標。設計包括電氣原理圖設計和電氣工藝設計兩部分,電氣原理圖設計是為滿足生產機械及其工藝要求而進行的電氣控制設計,體現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技術的先進性,是電氣控制設計的核心;電氣工藝設計是為電氣控制裝置本身的製造、使用、運行及維修的需要而進行的設計,決定著電氣控制設備的可行性、經濟性、造型美觀等技術和經濟指標。本章主要闡述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電氣控制設計基本原則、內容及規律,並通過應用實例對設計步驟及方法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簡單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實施過程。
§4.1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內容
現代工業控制系統的核心設備及關鍵技術的多樣化,使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中心內容有了很大的差異。傳統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設計是在原理電路設計基礎上,重點是對電路的工藝設計;單片機控制系統設計中必須對單片機本身作系統配置;PLC控制系統是將硬體和軟體分開,著力進行軟體的編程設計。但是,不論什麼控制系統,在設計規劃時,必須符合設計的基本原則。
§4.1.1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1、最大限度地滿足生產機械和生產工藝對電氣控制的要求,這些生產工藝要求是電氣控制設計的依據。因此在設計前,應深入現場進行調查,搜集資料,並與生產過程有關人員、機械部分設計人員、實際操作者密切配合,明確控制要求,共同擬定電氣控制方案,協同解決設計中的各種問題,使設計成果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2、在滿足控制要求前提下,設計方案力求簡單、經濟、合理,不要盲目追求自動化和高指標。力求控制系統操作簡單、使用與維修方便。
3、正確、合理地選用電器元件,確保控制系統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時考慮技術進步、造型美觀。
4、為適應生產的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在選擇控制設備時,設備能力留有適當裕量。
§4.1.2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
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主要包括電氣原理圖設計和電氣工藝設計兩部分,是根據系統的控制要求,設計和編制出電氣設備製造、使用和維修中必備的圖樣、清單、說明書等資料。設計的基本內容:
1、擬定電氣設計任務書
電氣設計任務書是電氣設計的依據,是由電氣設計人員、機械設計及企業管理決策人員共同分析設備的原理及動作要求、技術及經濟指標而後確定的。
2、選擇拖動方案
設備的拖動方法主要有電力拖動、液壓傳動、氣動等多種,選擇拖動方案是根據拖動系統的控制要求,合理選擇電動機類型和參數,在電力拖動系統中還要對電動機的起動及換向方法、調速及制動方法進行方案設計。
3、選擇控制方式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的不斷發展進步,機械結構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電氣控制技術也由傳統的繼電—接觸器控制向順序控制、PLC控制、計算機網路控制等方面發展,出現了多種控制方式,根據拖動方式和設備自動化程度的要求合理的選擇控制方式成為設計中的一部分。
對於一般機械設備,其工作程序是固定不變的,多選用繼電—接觸器控制對經常變換加工工序的設備可採用PLC控制,對復雜控制系統(自動生產線、加工中心等)採用工業控制計算機和組態軟體控制。
4、設計電氣控制原理圖、合理選用元器件,編制元器件目錄清單。
電氣原理圖主要包括主電路、控制電路和輔助電路。根據電氣原理合理選擇元器件,並列寫元器件清單。
5.設計電氣設備製造、安裝、調試所必需的各種工藝性技術圖紙(設備布置圖、元器件安裝底板圖、控制面板圖、電氣安裝接線圖、電氣互連圖等),並以此依據編制各種材料定額清單。
6.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4.2拖動方案的確定原則和電動機的選擇
§4.2.1電力拖動方案的確定原則
生產機械電力拖動方案主要根據生產機械調速要求來確定。
1、對於無電氣調速要求的生產機械
一般在不需要電氣調速和起、制動不頻繁時,應首先考慮採用籠型非同步電動機拖動,只有在負載靜轉矩很大或有飛輪的拖動裝置中,才考慮採用繞線轉子非同步電動機。當負載很平穩,容量大且起制動次數很少時,採用同步電動機更為合理。
2、對於要求電氣調速要求的生產機械
①調速范圍D=2~3,調速級數≦2~4,一般採用改變極對數的雙速或多速籠型非同步電動機拖動。
②調速范圍D<3,且不要求平滑調速時,採用繞線型非同步電動機,但僅適合於短時或重復短時的場合。
③調速范圍D=3~10,且要求平滑調速,在容量不大的情況下,可採用帶滑差離合器的交流電動機拖動系統,若需長期運行在低速,也可考慮採用晶閘管電源的直流拖動系統。
④調速范圍10~100時,可採用G-M系統或晶閘管電源的直流拖動系統。
3、確定電動機的調速性質
電動機調速性質是指電動機在整個調速范圍內轉矩、功率與轉速的關系,是容許恆功率輸出,還是恆轉矩輸出。電動機的調速性質應與生產機械的負載特性相適應。
§4.2.2拖動電動機的選擇
電動機的選擇包括電動機結構型式、電動機的額定電壓、電動機額定轉速、額定功率和電動機的容量等技術指標的選擇。
1、電動機選擇的基本原則是:
①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應滿足生產機械提出的要求,要與負載的負載特性相適應。保證運行穩定且具有良好的起動、制動性能。
②工作過程中電動機容量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其溫升盡可能達到或接近額定溫升值。
③電動機結構型式滿足機械設計提出的安裝要求,並能適應周圍環境工作條件。
④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應優先採用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使用維護方便的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
2、電動機型式的選擇:
①從工作方式上,不同工作制相應選擇連續、短時及斷續周期性工作的電動機。
②從安裝方式上分卧式和立式兩種。
③按不同工作環境選擇電動機的防護型式,開啟式適用於乾燥、清潔的環境;防護式適用於乾燥和灰塵不多,沒有腐蝕性和爆炸性氣體的環境;封閉式分自扇冷式、他扇冷式和密封式三種,前兩種用於潮濕、多腐蝕性灰塵、多侵蝕的環境,後一種用於浸入水中的機械;防爆式用於有爆炸危險的環境中。
3、電動機額定電壓的選擇:
①交流電動機額定電壓與供電電網電壓一致,低壓電網電壓為380V,因此,中小型非同步電動機額定電壓為220/380V。當電機功率較大,可選用3000V、6000V及10000V的高壓電動機。
②直流電動機的額定電壓也要與電源電壓一致,當直流電動機由單獨的直流發電機供電時,額定電壓常用220V及110V。大功率電動機可提高600~800V。
4、電動機額定轉速的選擇:
對於額定功率相同的電動機,額定轉速越高,電動機尺寸、重量和成本越小,因此選用高速電動機較為經濟。但由於生產機械所需轉速一定,電動機轉速愈高,傳動機構
轉速比愈大,傳動機構愈復雜。因此應綜合考慮電動機與機械兩方面的多種因素來確定電動機的額定轉速。
5、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有兩種方法:
①分析計演算法,該方法是根據生產機械負載圖,在產品目錄上預選一台功率相當的電動機,再用此電動機的技術數據和生產機械負載圖求出電動機的負載圖,最後,按電機的負載圖從發熱方面進行校驗,並檢查電動機的過載能力是否滿足要求,如若不行,重新計算直至合格為止。此法計算工作量大,負載圖繪制較難,實際使用不多。
②調查統計類比法,是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選擇電動機容量的一種實用方法,此法比較簡單,對同類型設備的拖動電動機容量進行統計和分析,從中找出電動機容量與設備參數的關系,得出相應的計算公式。以下為典型機床的統計分析法公式
▲車床
式中,D——工件最大直徑,單位為m。
▲立式車床
式中,D——工件最大直徑,單位為m。
▲搖臂鑽床
式中,D——最大鑽孔直徑,單位為mm。
▲卧式鏜床
式中,D——鏜桿直徑,單位為mm。
§4.3 電氣原理圖的設計及實例
§4.3.1電氣原理圖設計的基本步驟及一般規律
1、電氣原理圖設計的基本步驟:
①根據選定的拖動方案和控制方式設計系統的原理框圖,擬訂出各部分的主要技術要求和主要技術參數。
②根據各部分的要求,設計出原理框圖中各個部分的具體電路。對於每一部分電路的設計都是按照主電路→控制電路→聯鎖與保護→總體檢查,反復修改與完善來進行。
③繪制系統總原理圖。按系統框圖結構將各部分電路聯成一個整體,完善輔助電路,繪成系統原理圖。
④合理選擇電氣原理圖中每一電器元件,制訂出元器件目錄清單。
2、電氣原理圖設計中的一般規律:
①電氣控制系統應滿足生產機械的工藝要求。
在設計前,應對生產機械工作性能、結構特點、運動情況、加工工藝工程及加工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並在此基礎上考慮控制方案,如控制方式、起動、制動、反向及調速要求,必要的聯鎖與保護環節,以保證生產機械工藝要求的實現
②盡量減少控制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種類,控制電壓選擇標准電壓等級。
電氣控制電路中常用的電壓等級見表4-1所示。
表4-1 常用控制電壓等級
控制電路類型
常用的電壓值/V
電源設備
交流電力傳動的控制電路較簡單
交流
380、220
不用控制電源變壓器
交流電力傳動的控制電路較復雜
110(127)、48
採用控制電源變壓器
照明及信號指示電路
48、24、6
採用控制電源變壓器
直流電力傳動的控制電路
直流
220、110
整流器或直流發電機
直流電磁鐵及電磁離合器的控制電路
48、24、12
整流器
③盡量選用典型環節或經過實際檢驗的控制線路。
④在控制原理正確的前提下,減少連接導線的根數與長度。
合理的安排各電器元件之間的連線,尤其注重電氣櫃與各操作面板、行程開關之間的連線,使電路結構更為合理。例如,圖4-1(a)所示兩地控制電路原理雖然正確,但因為電氣櫃及一組控制按鈕安裝在一起,距另一地的控制按鈕有一定的距離,兩地間的連線較多,而圖4-1(b)兩地間的連線較少結構更合理。
圖4-1 兩地控制電路
(a)
(b)
『捌』 哪裡可以下載 新版電工手冊
到轉載網頁上去找,有這些書的電子書版本可以下栽
個人推舉《電工基礎》和《最新實用電工手冊》
實用電工資料書目錄:(共2張盤,126本電工書,1200m)
實用電工資料書目錄:(共2張盤,126本電工書,1200m)
1 低壓電工實用技能.rar
2 低壓電工實用問答.rar
3 電工安全*作實用技術手冊.rar
4 電工安全技術365問.rar
5 電工必讀叢書電工電氣線路設備故障檢修600例.rar
6 電工產品學.rar
7 電工叢書實用技術叢書常用電工測量技術.rar
8 電工叢書實用技術叢書供電線路安裝運行與維修.rar
9 電工叢書實用技術叢書機床電氣設備的維修.rar
10 電工叢書實用技術叢書交流電機的嵌裝與接線.rar 1
11 電工叢書實用技術叢書交流電機的嵌裝與接線.rar 2
12 電工電子技術實用手冊.rar
13 電工電子實踐教程1.rar
14 電工電子學.rar
15 電工工藝.rar
16 電工規范條文匯編(1999版).rar
17 電工基本*作技能.rar
18 電工基礎.rar
19 電工基礎實例解析.rar
20 電工基礎實驗.rar
21 電工基礎與電工技術.rar
22 電工及電氣設備.rar
23 電工技能手冊.rar
24 電工技師手冊.rar
25 電工技術.rar
26 電工技術百問(弱電).rar
27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下冊.rar
28 電工類實用大小電動機繞組布線與接線彩圖(第二版).rar
29 電工類實用大中小微型電機修理手冊(第二版).rar
30 電工理論.rar
31 電工實訓.rar
32 電工實用手冊.rar
33 電工實用線路範例.rar
34 電工實用線路範例1.rar
35 電工速查速算手冊.rar
36 電工學1.rar
37 電工學2.rar
38 電工學及電氣設備
39 電工學學習指導與習題詳解
40 電工儀表與測量
41 電工儀表與測量技術
42 電工應用識圖
43 電工與電路基礎
44 電工與電子題解精選
45 電力電子技術
46 電力交流拖動調速系統(第二版
47 電氣規范條文說明匯編
48 電氣集中學習指導
49 電氣拖動調速
50 電子電工基礎精選電路詳解
51 電子電工應用經驗實用800例
52 電子技術(電工學2)典型題解析及自測試題
53 電子技術與電工技術上冊
54 電子技術與電工技術下冊
55 高壓電工實用技術
56 供電工程師技術手冊
57 家電維修與電子技術基礎
58 簡明常用電工手冊
59 簡明電工學教程
60 建築電工技術
61 建築電工應用技術(第四版)
62 建築工人技能培訓基礎教程。安裝電工基礎技術
63 節電技術與節電工程
64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應用技術
65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應用
66 邏輯與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
67 農村電工技術
68 農村電工手冊 1
69 農村電工手冊2
70 汽車維修電工高級技術培訓教材
71 汽車維修電工高級技術培訓教材1
72 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73 時序電路邏輯設計與特殊組合函數
74 實踐電工手冊
75 實用電工叢書低壓電工和低壓開關櫃
76 實用電工叢書電機修理技術
77 實用電工叢書工礦電工技術
78 實用電工叢書三相非同步繞組改接與計算
79 實用電工叢書三相非同步繞組圖冊
80 實用電工叢書怎樣查找電氣故障
81 實用電工叢書怎樣拆修小型電動機
82 實用電工計算
83 實用電工計算手冊 1
84 實用電工計算手冊2
85 實用電工技術
86 實用電工手冊
87 實用電工問答
88 實用電工學
89 實用電工知識問答
90 實用建築弱電工程技術資集
91 輸配電工程學
92 輸配電工程學1
93 圖解電工技術300百問
94 圖解電工手冊
95 維修電工
96 維修電工*作手冊
97 維修電工技師培訓教材
98 維修電工問答
99 現代電工手冊(修訂版)
100 現代家實常識生活叢書電工常識百問百答
101 現代家庭實用電工技術
102 現代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103 新編實用電工手冊 1
104 新編實用電工手冊2
105 新編實用電工手冊3
106 袖珍電工手冊
107 最新電工精典實用線路範例
108 最新電工實用技術問答
109 最新實用電工手冊
110 21世紀電子電氣工程師系列電工電路.rar
111 cpld技術及其應用.rar
112 cpld數字電路設計--使用max+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