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路原理圖如何設計
在原理圖設計中,要做到標號統一,通常表現為標號位置統一,顯示信息統一。特別的,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每一個類型的元件更要標號統一。
相關介紹:
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⑵ 電路原理圖設計是什麼
電路原理圖設計是指按照統一的符號將導線將電源、開關(電鍵)、用電器、電流表、電壓表等連接起來組成電路表示出來圖。
電路原理圖又稱作電路圖或電子電路圖,它是一種反映電子產品和電子設備中各元器件的電氣連接情況的圖紙。
它是一種工程語言,可幫助人們盡快熟悉電子設備的電路結構及工作原理。因此看懂電路圖是學習電子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進行電子製作或修理的前提,也是電子技術愛好者必須掌撐的基本技能。
電路圖組成: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1、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2、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3、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
4、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路圖
⑶ altium designer 電路原理圖設計的過程可分為哪幾個步驟
1.建立項目工程project,如圖:
4.之後就是畫原理圖了,畫好原理圖再導入PCB,進行布局、連線、覆銅。
⑷ 電路板原理和製作
電子市場有專門的紅外對射開關組件,也就三四十塊錢一套,里邊有電磁繼電器,有轉換觸點,依你的需要使用常開或常閉觸點即可。
⑸ 怎樣設計電路方案
分兩步:
1、掌握基礎的電子電路理論,最基礎的書要看,比如《模擬內電子電路》、《數容字電子電路》。
2、然後就是多看多積累一些基礎的電路,基礎電路容易理解,看多了之後,設計電路方案就像搭積木一樣,非常簡單。
這篇文章做了論述《設計手勢控制的LED燈:掌握基礎電路後,設計電路就是搭積木》
⑹ 如何設計電路原理圖
電路原理圖設計階段是一個產品設計的開始階段,也是折騰時間最長的階段,可以說是和PCB設計、修改時間相當的階段。通過不斷的修改電路原理圖,最終確定原理圖方案,達到產品的定型。因此,電路原理圖可以說是一個電子產品的構架和靈魂.
在原理圖設計中,要做到標號統一,通常表現為標號位置統一,顯示信息統一。特別的,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每一個類型的元件更要標號統一。
一般來講,進入SCH設計環境之後,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才算完成原理圖的設計:
1.設置好原理圖所用的圖紙大小。最好在設計之處就確定好要用多大的圖紙。雖然在設計過程中可以更改圖紙的大小和屬性,但養成良好的習慣會在將來的設計過程中受益。
2.製作元件庫中沒有的原理圖符號。因為很多元件在Protel99中並沒有收錄,這時就需要用戶自己繪制這些元件的原理圖符號,並最終將其應用於電路原理圖的繪制過程之中。
3.對電路圖的元件進行構思。在放置元件之前,需要先大致地估計一下元件的位置和分布,如果忽略了這一步,有時會給後面的工作造成意想不到的困難!
4.元件布局。這是繪制原理圖最關鍵的一步。雖然在簡單的電路圖中,即使並沒有太在意元件布局,最終也可以成功地進行自動或手動布線,但是在設計較為復雜的電路圖時,元件布局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原理圖的繪制效率以及所繪制出的原理圖外觀。
5.對原理圖內的圖件進行電氣連接。這里提到的線路可以是導線、接點或者匯流排及其分支線。當然,在比較大型的系統設計中,原理圖的走線並不多,更多的時候是應用網路標號來代替直接的線路連接。這樣做既可以保證電路的電氣連接,又可以避免使整個原理圖看起來雜亂無章。
6.放置注釋。這樣做可以使電路圖更加一目瞭然,增強了可讀性。同時,它也是一個合格的電路設計人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⑺ 電子門鈴電路設計原理
1、室外機的工作原理為:
(1)利用麥克風採集語音和攝像頭採集圖像信號,並將採集的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為數字信號。主處理器對語音和數字圖像信號進行壓縮和增強等處理,然後將壓縮好的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2)將外設比如門鈴按鈕等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3)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室內機發射過來的無線語音信號,主處理器將接收的語音信號進行解壓縮處理,然後數模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播放出來;
(4)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室內機發射過來控制信號,主處理器將接收的控制信號轉換為鎖控制命令,並通過短距離的無線發射器(通常採用Zigbee協議)發射給開鎖控制器。
2、室內機的工作原理為:
(1)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來自室外機的無線語音或視頻信號,主處理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冗錯和解碼等處理,然後將解碼的視頻信號通過顯示屏顯示出來,而解碼的語音信號經D/A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播放出來;
(2)將室內機的各種外設比如通話、開鎖等按鈕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3)利用麥克風採集語音信號,並將採集的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為數字信號,主處理器對語音信號進行壓縮處理,然後將壓縮好的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開鎖控制器主要用來實現無線遙控開鎖。開鎖控制器內嵌入各種智能鎖(電控鎖、磁力鎖、靜音鎖、指紋鎖和密碼鎖等)的控制器。當開鎖控制器接收到來自室外機的無線控制信號後,通過解密和解碼產生是否開鎖的信號,從而遙控開鎖。
(7)電路原理設計擴展閱讀
常見的門鈴有普通無線門鈴、不用電池的無線門鈴和有線門鈴。
1、無線門鈴
不用電池的無線門鈴是指發射器採用能量捕獲技術,可收集用戶按動門鈴按鈕時的能量轉換為電能驅動門鈴發聲器響鈴。其室內機也就是門鈴發聲器需要接市電。門鈴按鈕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室內機的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這一無線信號,進而響鈴。
2、有源門鈴
有源無線門鈴即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門鈴,其發射器依靠12V電池供電,接收器依靠電池供電或者接市電。門鈴按鈕發射無線信號,室內機的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這一無線信號,進而響鈴。
無線門鈴從傳輸的內容來分,可分為無線非可視門鈴和無線可視門鈴。
3、有線門鈴
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是依靠電線連接,發射器發出的信號是通過電線傳輸至接收器,因而信號比較穩定,也不會發生誤響,但是布線比較麻煩,很可能需要鑿牆等,因而近幾年逐漸淡出市場。
⑻ 電路原理圖的設計方法與步驟
需要根據實際電路的工作原理來編寫。
首先明確設備元件,設備的工作方式以及設備的個數。
根據這樣的個數參數來判斷原理圖設計方式與步驟。
⑼ 設計數字時鍾電路原理圖
這個電路圖在電子系統設計(好像是第三版)這本書上有的,自己可以去查一下。
其實要是你能搞明白這個電路的所有功能,那你的數電還是OK的!
⑽ 蜂鳴器電路工作原理設計是怎樣的
蜂鳴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蜂鳴器 電路原理圖使用SH69P43 為控制晶元,使用4MHz 晶振作為主振盪器。
PORTC.3/T0 作為I/O 口通過三極體Q2 來驅動蜂鳴器LS1,而PORTC.2/PWM0 則作為PWM 輸出口通過三極體Q1 來驅動蜂鳴器LS2。另外在PORTA.3 和PORTA.2 分別接了兩個按鍵,一個是PWM 按鍵,是用來控制PWM 輸出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另一個是PORT 按鍵,是用來控制I/O 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連接按鍵的I/O 口開內部上拉電阻。
先分析一下蜂鳴器。所使用的蜂鳴器的工作頻率是2000Hz,也就是說蜂鳴器的驅動信號波形周期是500μs,由於是1/2ty 的信號,所以一個周期內的高電平和低電平的時間寬度都為250μs。軟體設計上,將根據兩種驅動方式來進行說明。
a) 蜂鳴器工作原理:PWM 輸出口直接驅動蜂鳴器方式
由於PWM 只控制固定頻率的蜂鳴器,所以可以在程序的系統初始化時就對PWM 的輸出波形進行設置。
首先根據SH69P43 的PWM 輸出的周期寬度是10 位數據來選擇PWM 時鍾。系統使用4MHz 的晶振作為主振盪器,一個tosc 的時間就是0.25μs,若是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tosc 的話, 則蜂鳴器要求的波形周期500μs 的計數值為500μs/0.25μs=(2000)10=(7D0)16,7D0H 為11 位的數據,而SH69P43 的PWM
輸出周期寬度只是10 位數據,所以選擇PWM 的時鍾為tosc 是不能實現蜂鳴器所要的驅動波形的。
這里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4tosc,這樣一個PWM 的時鍾周期就是1μs 了,由此可以算出500μs 對應的計數值為500μs/1μs=(500)10=(1F4)16,即分別在周期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三個寄存器中填入1、F 和4,就完成了對輸出周期的設置。再來設置占空比寄存器,在PWM 輸出中占空比的實現是
通過設定一個周期內電平的寬度來實現的。當輸出模式選擇為普通模式時,占空比寄存器是用來設置高電平的寬度。250μs 的寬度計數值為250μs/1μs=(250)10=(0FA)16。只需要在占空比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中分別填入0、F 和A 就可以完成對占空比的設置了,設置占空比為1/2ty。
以後只需要打開PWM 輸出,PWM 輸出口自然就能輸出頻率為2000Hz、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
b) 蜂鳴器工作原理: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
使用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的設置比較簡單,只需要對波形分析一下。由於驅動的信號剛好為周期500μs,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只需要每250μs 進行一次電平翻轉,就可以得到驅動蜂鳴器的方波信號。在程序上,可以使用TIMER0 來定時,將TIMER0 的預分頻設置為/1,選擇TIMER0 的始終為系統時鍾(主振盪器時鍾/4),在TIMER0 的載入/計數寄存器的高4 位和低4 位分別寫入00H 和06H,就能將TIMER0 的中斷設置為250μs。當需要I/O 口驅動的蜂鳴器鳴叫時,只需要在進入TIMER0 中斷的時候對該I/O 口的電平進行翻轉一次,直到蜂鳴器不需要鳴叫的時候,將I/O 口的電平設置為低電平即可。不鳴叫時將I/O 口的輸出電平設置為低電平是為了防止漏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