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4ls74 16分頻計數器。
74ls74 的16分頻計數器,有預置端和清除端,預置端為H,清除端為L時,Q輸出為0.也就是你要有上電清0電路。上電清0,這樣就會從0開始了。
2. 數字電路中分頻器的工作原理
數字電路中分頻器的工作原理:
從電路結構來看,分頻器本質上是由電容器和電感線圈構成的LC濾波網路,高音通道是高通濾波器,它只讓高頻信號通過而阻止低頻信號;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讓低音通過而阻止高頻信號;
中音通道則是一個帶通濾波器,除了一低一高兩個分頻點之間的頻率可以通過,高頻成份和低頻成份都將被阻止。
在實際的分頻器中,有時為了平衡高、低音單元之間的靈敏度差異,還要加入衰減電阻;另外,有些分頻器中還加入了由電阻、電容構成的阻抗補償網路,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線心理平坦一些,以便於功放驅動。
位於功率放大器之後,設置在音箱內,通過LC濾波網路,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功率音頻信號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別送至各自揚聲器。
連接簡單,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現音頻谷點,產生交叉失真,它的參數與揚聲器阻抗有的直接關系,而揚聲器的阻抗又是頻率的函數,與標稱值偏離較大,因此誤差也較大,不利於調整。
將音頻弱信號進行分頻的設備,位於功率放大器前,分頻後再用各自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個音頻頻段信號給予放大,然後分別送到相應的揚聲器單元。
因電流較小故可用較小功率的電子有源濾波器實現,調整較容易,減少功率損耗,及揚聲器單元之間的干擾。使得信號損失小,音質好。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電路結構復雜,運用於專業擴聲系統。
分頻器的作用:
1、基本分頻
不管什麼類型電子分頻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務當然還是分頻。由於現在音箱的種類很多,系統中要採用什麼功病能的、幾分頻的電子分頻器還是要靈活配置的,現在通常用的電子頻器有2分頻、3分頻、4分頻等區分,超過4分頻就顯得太復雜和無實際意義了。
分頻器可以合理地進行各單元功率分配,使各單元之間具有恰當的相位關系以減少各單元在工作中出現的聲干涉失真。
2、保護音箱
不同揚聲器的工作頻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口徑越大的揚聲器其低頻特性也越好,頻率下潛也越低。電子分頻器可以提供不同揚聲器各自需要的最佳工作頻率,彌補單元在某頻段里的聲缺陷,讓各種揚聲器更合理、更安全的工作。
因此,電子分頻器除了分頻任務外,正常的使用它更重要的功能還有:保護音箱設備。
3、增加聲音層次感
如果一個 音響系統中有很多隻不同種類的音箱,而且沒有使用電子分頻器,那不同音箱之間就會有很多頻率疊加、重復的部分,聲干涉也會變得很嚴重,聲音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若音響系統中使用了電子分頻器進行合理的分頻,讓不同音箱處在最佳工作狀態下,這樣不同音箱之間發出的聲音頻率范圍幾乎不會重復,同時減少了聲波互相干涉的現象,聲音就會變得格外清晰,音色也會更好、更具有層次感。
3. 怎麼設計一個分頻器,可實現2分頻、4分頻、8分頻、16分頻輸出的電路
使用74LS161計數振盪器的輸出,不用設置復位和置數功能,計數器的輸出從低位到高位正好滿足2分頻、4分頻、8分頻、16分頻,分別接發光二極體即可。因為2,4,8,16正好是2的1,2,3,4次方。振盪器使用NE555搭建即可。
74LS161是常用的四位二進制可預置的同步加法計數器
74LS160 晶元是同步十進制計數器(直接清零)。
CD4060是14 級二進制串列計數器(分頻器/振盪器)各引腳功能如下:
1、12級分頻輸出
2、13級分頻輸出
3 、14級分頻輸出
4、6級分頻輸出(2的6次方=64分頻)
5、5級分頻輸出(2的5次方=32分頻)
6、7級分頻輸出 (以此類推)
7、4級分頻輸出 (2的4次方=16分頻)
從工作原理看,分頻器就是一個由電容器和電感線圈構成的濾波網。高音通道只讓高頻信號經過而阻止低頻信號;
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只讓低音經過而阻止高頻信號;中音通道則是一個帶通濾波器,除了一低一高兩個分頻點之間的頻率能夠經過,高頻成分和低頻成分都將被阻止。
(3)十六分頻電路擴展閱讀:
功率分頻器設計:
功率分頻器設計在功率放大器之後,主要採用電容和電感元件組成,所以也被稱作是感容分頻器。因為電感和電容有濾波作用,通過電感和電容能夠實現低通和高通,最後達到分割頻率的目的。這類分頻器設置在音箱內部,通過LC濾波網路,將功放輸出的音頻信號分成高、中、低之後分別送至每一個發聲單元。
最簡單的功率分頻為電容分頻,就是在高音單元的後面串聯一個電容來實現分頻的方法。稍微復雜一些的可以在每一路中都使用電容和電感來達到更加精確的頻率分割效果。
但無論如何,功率分頻器安裝還是很簡單的,有源和無源的音箱均能夠適用。功率分頻在頻率分割後的頻段也是存在衰減現象的,衰減曲線的斜率一般會與濾波的次數有關。
但功率分頻器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它本身就消耗功率,會出現音頻谷點並產生交叉失真。另外功率分頻器的參數與揚聲器單元本身的阻抗擁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單元的阻抗是頻率的函數,與標稱值偏離很大,因此誤差很大,不利於調音,可能需要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才能夠讓功率分頻實現好的效果。
功率分頻器設計在功率放大器之後,主要採用電容和電感元件組成,所以也被稱作是感容分頻器。因為電感和電容有濾波作用,通過電感和電容能夠實現低通和高通,最後達到分割頻率的目的。
這類分頻器設置在音箱內部,通過LC濾波網路,將功放輸出的音頻信號分成高、中、低之後分別送至每一個發聲單元。
最簡單的功率分頻為電容分頻,就是在高音單元的後面串聯一個電容來實現分頻的方法。稍微復雜一些的可以在每一路中都使用電容和電感來達到更加精確的頻率分割效果。
但無論如何,功率分頻器安裝還是很簡單的,有源和無源的音箱均能夠適用。功率分頻在頻率分割後的頻段也是存在衰減現象的,衰減曲線的斜率一般會與濾波的次數有關。
但功率分頻器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它本身就消耗功率,會出現音頻谷點並產生交叉失真。另外功率分頻器的參數與揚聲器單元本身的阻抗擁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單元的阻抗是頻率的函數,與標稱值偏離很大,因此誤差很大,不利於調音,可能需要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才能夠讓功率分頻實現好的效果。
在功率放大器之後,主要採用電容和電感元件組成,所以也被稱作是感容分頻器。因為電感和電容有濾波作用,通過電感和電容能夠實現低通和高通,最後達到分割頻率的目的。
這類分頻器設置在音箱內部,通過LC濾波網路,將功放輸出的音頻信號分成高、中、低之後分別送至每一個發聲單元。
4. 用兩個74LS164是否可實現8、16、32分頻電路
可以實現。
74ls164、74lsT164 是高速硅門CMOS器件,與低功耗肖特基型TTL(LSTTL) 器件的引腳兼容。74HC164、74HCT164 是 8 位邊沿觸發式移位寄存器,串列輸入數據,然後並行輸出。
使用74LS161計數振盪器的輸出,不用設置復位和置數功能,計數器的輸出從低位到高位正好滿足2分頻、4分頻、8分頻、16分頻,分別接發光二極體即可。
CLK腳接輸入信號,Q非(即Q上有一橫杠的腳)接D腳,Q或Q非作輸出,這是二分頻電路,像這樣只用單級(一個D觸發器)就是二分頻,如果用兩級就是四分頻,用三級就是八分頻。
(4)十六分頻電路擴展閱讀:
時鍾 (CP) 每次由低變高時,數據右移一位,輸入到 Q0, Q0 是兩個數據輸入端(DSA和 DSB)的邏輯與,它將上升時鍾沿之前保持一個建立時間的長度。
主復位 (MR) 輸入端上的一個低電平將使其它所有輸入端都無效,非同步地清除寄存器,強制所有的輸出為低電平。
H = HIGH(高)電平
h = 先於低-至-高時鍾躍變一個建立時間 (set-up time) 的 HIGH(高)電平
L = LOW(低)電平
l = 先於低-至-高時鍾躍變一個建立時間 (set-up time) 的 LOW(低)電平
q = 小寫字母代表先於低-至-高時鍾躍變一個建立時間的參考輸入 (referenced input) 的狀態
↑ = 低-至-高時鍾躍變
5. 什麼是雙d觸發器
在電子技術中,N/2(N為奇數)分頻電路有著重要的應用,對一個特定的輸入頻率,要經N/2分頻後才能得到所需要的輸出,這就要求電路具有N/2的非整數倍的分頻功能。CD4013是雙D觸發器,在以CD4013為主組成的若干個二分頻電路的基礎上,加上異或門等反饋控制,即可很方便地組成N/2分頻電路。
圖1是3/2分頻電路。IC1、IC2均接成二分頻器,所以該電路是由四分頻電路與反饋控制電路組成,計數脈沖由異或門F1輸出。fi既作為分頻信號又作為時鍾脈沖接入異或門的一個輸入端,從四分頻電路的IC2的Q2輸出端引出反饋信號作F1的另一輸入端。輸出信號fo從IC1的Q1端輸出。圖2是其工作波形。
設電路初始狀態均在復位狀態,Q1、Q2端均為低電平。當fi信號輸入時,由於輸入端異或門的作用(附表是異或門邏輯功能表),其輸出還受到觸發器IC2的Q2端的反饋控制(非門F2是增加的一級延遲門,A點波形與Q2相同)。在第1個fi時鍾脈沖的上升沿作用下,觸發器IC1、IC2均翻轉。由於Q2端的反饋作用使得異或門輸出一個很窄的正脈沖,寬度由兩級D觸發器和反相門的延時決定。當第1個fi脈沖下跳時,異或門輸出又立即上跳,使IC1觸發器再次翻轉,而IC2觸發器狀態不變。這樣在第1個輸入時鍾的半個周期內促使IC1觸發器的時鍾脈沖端CL1有一個完整周期的輸入,但在以後的一個輸入時鍾的作用下,由於IC2觸發器的Q2端為高電平,IC1觸發器的時鍾輸入跟隨fi信號(反相或同相)。本來IC1觸發器輸入兩個完整的輸入脈沖便可輸出一個完整周期的脈沖,現在由於異或門及IC2觸發器Q2端的反饋控製作用,在第1個fi脈沖的作用下得到一個周期的脈沖輸出,所以實現了每輸入一個半時鍾脈沖,在IC1觸發器的Q1端取得一個完整周期的輸出。
圖3是5/2分頻電路。IC1、IC2、IC3三級D觸發器級聯為8分頻電路,電容C起濾波作用,輸出信號fo從IC2的Q2端輸出。電路中有Q1、Q3兩個反饋控制。從圖4工作波形可知,Q1的反饋信號中每兩個反饋信號中就有一個受到Q3反饋波形的影響,所以在A點僅能形成幾百毫微秒寬的脈沖。由於電容C的作用,Q1的反饋信號(即一窄脈沖)被濾除掉,如圖4波形A的虛線所示。最後在Q2端輸出fo信號。fo每變化一個周期,對應於輸入信號fi的兩個半周期,即fo的頻率為fi的2/5。
圖5是7/2分頻電路。該電路與圖3相似,區別在於電路中一個反饋信號在圖3中是從Q1端引出的,而圖5是從Q2端引出的,fo信號從Q2端輸出。電路有Q2、Q3兩級反饋,由於Q2反饋信號受Q3反饋的影響,在A點僅能形成幾百毫微秒寬的窄脈沖,此窄脈沖被電容C濾除掉,因此Q2反饋不起作用,電路實際上只有一個Q3反饋,因而使得fo輸出信號每變化一個周期,對應於fi輸入信號的三個半周期,即fo的頻率為fi的2/7。其工作波形如圖6所示。
上面介紹的N/2分頻電路僅限於N≤7,當N≥7時,可根據分頻N值的大小,相應增加二分頻級數,並恰當引接反饋信號走線,便可得到N≥7的分頻電路。下面僅介紹一例9/2分頻電路,如圖7所示。圖8是其工作波形。
IC1~IC4四級D觸發器組成16分頻電路,fo信號從Q3輸出,電路有Q1、Q4兩級反饋。其工作原理與上述有關分頻電路相似,波形圖上A點虛線脈沖表示為電容C濾除掉的Q1反饋信號。從圖8中可知,只要fi輸入四個半周期的時鍾信號,就輸出一個周期信號fo,即fo的頻率為fi的2/9。
6. 用非門74hc04與無源晶振產生時鍾信號怎麼和分頻電路連接
非門74hc04與無源晶振產生時鍾信號,74hc04電源電壓是2V-6V。如用5V,產生時鍾信號直接輸入到計數器輸入就可分頻。如用74hc393,或74ls393,將時鍾信號直接接入74hc393的1腳,清除端要接地,就能得到二分頻,四分頻,八分頻,十六分頻。
7. 數電問題,16*4位ROM和同步十六進制加法計數器74LS161組成的脈沖分頻電路。ROM中的數據
計數器74LS161組成的是15進制計數器,計到最大數1111時,C=1,經反相送到LD置數端,送入初值0001重新計數。所以,讀出ROM中15個單元的數。根據ROM數據表可知,D3D2D1D0=0000~1111。分頻分別為,D3為1/15,D2為3/15,D1為5/15,D0為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