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放大電路中主要有幾種穩定工作點(Q點)的方法
放大電路(共射極)中穩定工作點(Q點)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電壓並聯負反饋。
2.基極分壓偏置與電流串聯負反饋並用。
3.基極恆流偏置與電流串聯負反饋並用。
4.具有溫度補償的基極恆壓偏置。
5.發射極串聯正溫度系數元件的方式。
『貳』 在分壓偏置共射放大電路Q點的估算分析中,應該從晶體管的B、C、E的哪一點開始
分壓偏置共射放大電路Q點計算;
通常,知道 Ue,Ub 就知道了啊;
1)如果只知道三極體的 β,那麼就先計算出 Ib,這樣 Ic,Ie 就得到了;
則 Ucq、Ubq,Ueq(Re>0時);
2)如果已知 Ic,Ie,就可以求出 Ucq,Ueq;
『叄』 二極體電路Q點問題,謝謝!
對於二極體D1:
ID1 = 1.5mA ,VD1= 0.7V,二級管導通;
對於二極體D2:
ID2 ≈ 0mA , VD2 ≈ - 4.3V, 二級管截止;
對於二極體D3:
ID3 =0.93 mA ,VD3= 0.7V,二級管導通。
『肆』 用估演算法分析計算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Q的思路是什麼為什麼要設置靜態工作點
求來Q點的思路:先求源Ib,再求Ic,最後求Uce。為什麼要設置靜態工作點? 因為交流信號(動態)是在直流工作點(靜態)的基礎上工作的。沒有直流工作點(靜態),交流信號(動態)就不能正常工作。這就像蓋房子,先打地基,而後再蓋。
『伍』 下面電路圖的Q點怎麼算
此題直流等效圖中C2開路,
IB(R1+R2)+0.7+(1+β)IBxRc=Vcc
IB=(Vcc-0.7)/(R1+R2+(1+β)Rc)
Ic=βIB
Vce=12-(1+β)IBxRc
『陸』 如圖放大電路中,已知VCC=12 V,β=100,RB1=36 kΩ,RB2=24kΩ,RE=RC=2 kΩ, RL=5.1kΩ,求靜態工作點Q
這個不需要用教材上的經典公式來做就行了:
1)Rc兩端的電壓+三極體CE兩端電壓+Re兩端電壓=VCC
2)因為Rc兩端電壓=Ib(基極電流)x β=Ibx100;而Re兩端電壓=Ibx(100+1)=Ibx101;
因此,只要不是特別要求的話,可以看做Rc兩端的電壓=Re兩端電壓
3)所以三極體CE兩端電壓=VCC-2xUE
4)UE=VCCxRB2/(RB1+RB2)-Ube(三極體發射極正向壓降)=12Vx24/60-0.6V=4.8-0.6=4.2V
5)所以三極體集電極電壓Uc的對地電壓=VCC-URc=12-4.2=7.8V
說明:求靜態Q點,就是求靜態時Ue的電壓,與交流無關,所以RL無關,所以這題中的靜態Q點電壓是7.8V
『柒』 放大電路中的靜態Q點問題
1、RL上面的電流不是你畫的那樣,也是向下。因為接地點是1/2的(VEE+VCC),就是0點。
2、版Rc和RL已經構成了電壓鉗位作用不權假,但是它不是VCE,因為左邊三極體的發射極並沒有接地。而RL是接地的,也就是說V0不等於VCE。等效電路是交流通路,RC//RL=RL`。
3、雖然左邊三極體的集電極被前衛了,但是由於集電極電流有變化,導致公用的發射極電阻上面的電流有變化,RE上面的電壓有變化,這樣就使真正的VCE有變化,VC與VCE之間的電壓有變化,產生放大作用。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