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單電路怎麼安裝
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連通時即可工作。電流的存在可以通過一些儀器測試出來,如電壓表或電流表偏轉、燈泡發光等;按照流過的電流性質,一般把它分為兩種: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交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交流電路」。
中文名
電路
外文名
Electric circuit
別名
電子迴路
所屬學科
物理學
適用領域
電工學,航空航天等
快速
導航
專業理解
集成電路發明
電路的組成
串聯電路
並聯電路
電路中物理學
提高抗干擾
基本概念
讀音:diàn lù
英文:Electrical circuit
電流流過的迴路叫做電路,又稱導電迴路。
根據一定的任務,把所需的器件,用導線相連即組成電路。電路是電力系統、控制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硬體等電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起著電能和電信號的產生、傳輸、轉換、控制、處理和儲存等作用。
電路圖
最簡單的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負載),導線,開關等元器件組成。電路導通時叫做通路,斷開時叫開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如果電路中電源正負極間沒有負載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這種情況是決不允許的。另有一種短路是指某個元件的兩端直接接通,此時電流從直接接通處流經而不會經過該元件,這種情況叫做該元件短路。開路(或斷路)是允許的,而第一種短路決不允許,因為電源的短路會導致電源燒壞,用電器短路會導致用電器、電表等無法正常工作現象的發生。[1]
專業理解
電路是電流所流經的路徑,或稱電子迴路,是由電氣設備和元器件(用電器),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電源和開關等,構成的網路。
共15張
各種不同電路板、電路圖
電路規模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矽片上的集成電路,大到高低壓輸電網。根據所處理信號的不同,電子電路可以分為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
模擬電路
將連續性物理自然變數轉換為連續的電信號,並通過運算連續性電信號的電路即稱為模擬電路。模擬電路對電信號的連續性電壓、電流進行處理。
最典型的模擬電路應用包括:放大電路、振盪電路、線性運算電路(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積分電路)。運算連續性電信號。
數字電路
數字電路亦稱為邏輯電路
將連續性的電訊號,轉換為不連續性定量的電信號,並運算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的電路,稱為數字電路。
② 電路基礎知識里雙線是什麼意思 單線是什麼意思
單線:通常指電抄信單線路襲或聯通單線路或移動單線路(單網卡單IP)。雙線:通常就是電信+聯通雙線路(單網卡雙IP或雙網卡雙IP)。
單線伺服器就是指這個IDC機房要麼是聯通線路接入,要麼是電信線路接入,要麼就是移動線路接入,相互之間跨運營商訪問效果比較差。雙線伺服器是指這個機房是由電信、聯通兩條線路同時接入的。
電路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連通時即可工作。
(2)電路布線性質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第三代電子器件從此登上舞台。它的誕生,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也使計算機變成普通人可以親近的日常工具。
集成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電子產品,比如常見的手持電子計算器,就是基爾比繼集成電路之後的一個新發明。直到今天,硅材料仍然是我們電子器件的主要材料。
2000年,集成電路問世42年以後,人們終於了解到他和他的發明的價值,他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曾經這樣評價基爾比:「為現代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
③ 設計電氣控制電路圖時的原則主要是什麼
電氣原理圖設計
為滿足生產機械及工藝要求進行的電氣控制電路的設計
電氣工藝設計
為電氣控制裝置的製造,使用,運行,維修的需要進行的生產施工設計
第一節 電氣控制設計的原則和內容
一,電氣控制設計的原則
1)最大限度滿足生產機械和生產工藝對電氣控制的要求
2)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系統簡單,經濟,合理,便於操作,維修方便,安全可靠
3)電器元件選用合理,正確,使系統能正常工作
4)為適應工藝的改進,設備能力應留有裕量
二,電氣控制設計的基本內容
1.電氣原理圖設計內容
1) 擬定電氣設計任務書
2)選擇電力拖動方案和控制方式
3)確定電動機的類型,型號,容量,轉速
4)設計電氣控制原理圖
5)選擇電器元件及清單
6)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2. 電氣工藝設計內容
1)設計電氣設備的總體配置,繪制總裝配圖和總接線圖
2)繪制各組件電器元件布置圖與安裝接線圖,標明安裝方式,接線方式
3)編寫使用維護說明書
第二節 電力拖動方案的確定和電動機的選擇
一,電力拖動方案的確定
1,拖動方式的選擇
2,調速方案的選擇
3,電動機調速性質應與負載特性相適應
二,拖動電動機的選擇
(一)電動機選擇的基本原則
1)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應滿足生產機械的要求,與負載的特性相適應
2)電動機的容量要得到充分的利用
3)電動機的結構形式要滿足機械設計的安裝要求,適合工作環境
4)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優先採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二)根據生產機械調速要求選擇電動機
一般---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雙速電機
調速,起動轉矩大---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
調速高---直流電動機,變頻調速交流電動機
(三)電動機結構形式的選擇
根據工作性質,安裝方式,工作環境選擇
(四)電動機額定電壓的選擇
(五)電動機額定轉速的選擇
(六)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1,分析計演算法:
此外,還可通過對長期運行的同類生產機械的電動機容量進行調查,並對機械主要參數,工作條件進行類比,然後再確定電動機的容量.
第三節 電氣控制電路設計的一股要求
一,電氣控制應最大限度地滿足生產機械加工工藝的要求
設計前,應對生產機械工作性能,結構特點,運動情況,加工工藝過程及加工情況有充
分的了解,並在此基礎上設計控制方案,考慮控制方式,起動,制動,反向和調速的要求,
安置必要的聯鎖與保護,確保滿足生產機械加工工藝的要求.
二,對控制電路電流,電壓的要求
應盡量減少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種類,控制電壓應選擇標准電壓等級.電氣控制電
各常用的電壓等級如表10-2所示.
三,控制電路力求簡單,經濟
1.盡量縮短連接導線的長度和導線數量 設計控制電路時,應考慮各電器元件的安裝
立置,盡可能地減少連接導線的數量,縮短連接導線的長度.如圖10-l.
2.盡量減少電器元件的品種,數量和規格 同一用途的器件盡可能選用同品牌,型號的產品,並且電器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
3.盡量減少電器元件觸頭的數目.在控制電路中,盡量減少觸頭是為了提高電路運行
的可靠性.例如圖10-2a所示.
4.盡量減少通電電器的數目,以利節能與延長電器元件壽命,減少故障.如圖10-3a所示.
四,確保控制電路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正確連接電器的線圈 在交流控制電路中,同時動作的兩個電器線圈不能串聯,兩個電磁線圈需要同時吸合時其線圈應並聯連接,如圖10-4b所示.
在直流控制電路中,兩電感值相差懸殊的直流電壓線圈不能並聯連接.
2正確連接電器元件的觸頭 設計時,應使分布在電路中不同位置的同一電器觸頭接到電源的同一相上,以避免在電器觸頭上引起短路故障.
3防止寄生電路 在控制電路的動作過程中.意外接通的電路叫寄生電路.
4.在控制電路中控制觸頭應合理布置.
5.在設計控制電路中應考慮繼電器觸頭的接通與分斷能力.
6,避免發生觸頭"競爭","冒險"現象
競爭:當控制電路狀態發生變換時,常伴隨電路中的電器元件的觸頭狀態發生變換.由於電器元件總有一定的固有動作時間,對於一個時序電路來說,往往發生不按時序動作的情況,觸頭爭先吸合,就會得到幾個不同的輸出狀態,這種現象稱為電路的"競爭".
冒險:對於開關電路,由於電器元件的釋放延時作用,也會出現開關元件不按要求的邏輯功能輸出,這種現象稱為"冒險".
7.採用電氣聯鎖與機械聯鎖的雙重聯鎖.
五,具有完善的保護環節
電氣控制電路應具有完善的保護環節,常用的有漏電保護,短路,過載,過電流,過電壓,欠電壓與零電壓,弱磁,聯鎖與限位保護等.
六,要考慮操作,維修與調試的方便
第四節 電氣控制電路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一,電氣控制電路設計方法簡介
設計電氣控制電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分析設計法,另一種是邏輯設計法.
分析設計法(經驗設計法):根據生產工藝的要求選擇一些成熟的典型基本環節來實現這些基本要求,而後再逐步完善其功能,並適當配 置聯鎖和保護等環節,使其組合成一個整體,成為滿足控制要求的完整電路.
邏輯設計法:利用邏輯代數這一數學工具設計電氣控制電路.
在繼電接觸器控制電路中,把表示觸頭狀態的邏輯變數稱為輸人邏輯變數,把表示繼電
器接觸器線圈等受控元件的邏輯變數稱為輸出邏輯變數.輸人,輸出邏輯變數之間的相互關
系稱為邏輯函數關系,這種相互關系表明了電氣控制電路的結構.所以,根據控制要求,將
這些邏輯變數關系寫出其邏輯函數關系式,再運用邏輯函數基本公式和運算規律對邏輯函數
式進行化簡,然後根據化簡了的邏輯關系式畫出相應的電路結構圖,最後再作進一步的檢查
和優化,以期獲得較為完善的設計方案.
二,分析設計法的基本步驟
分析設計法設計電氣控制電路的基本步驟是:
l)按工藝要求提出的起動,制動,反向和調速等要求設計主電路.
2)根據所設計出的主電路,設計控制電路的基本環節,即滿足設計要求的起動,制動,
反向和調速等的基本控制環節.
3)根據各部分運動要求的配合關系及聯鎖關系,確定控制參量並設計控制電路的特殊
環節.
4)分析電路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加入必要的保護環節.
5)綜合審查,仔細檢查電氣控制電路動作是否正確 關鍵環節可做必要實驗,進一步
3.設計控制電路的特殊環節
第五節 常用控制電器的選擇
一,接觸器的選擇
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
1.接觸器種類的選擇:根據接觸器控制的負載性質來相應選擇直流接觸器還是交流接觸器;一般場合選用電磁式接觸器,對頻繁操作的帶交流負載的場合,可選用帶直流電磁線圈的交流按觸器.
2.接觸器使用類別的選擇:根據接觸器所控制負載的工作任務來選擇相應使用類別的接觸器.如負載是一般任務則選用AC—3使用類別;負載為重任務則應選用AC-4類別,如果負載為一般任務與重任務混合時,則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AC—3或AC-4類接觸器,如選用AC—3類時,應降級使用.
3.接觸器額定電壓的確定: 接觸器主觸頭的額定電壓應根據主觸頭所控制負載電路的額定電壓來確定.
4.接觸器額定電流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接觸器主觸頭的額定電流應大於等於負載或電動機的額定電流,計算公式為
式中I.——接觸器主觸頭額定電流(A);
H ——經驗系數,一般取l~1.4;
P.——被控電動機額定功率(kw);
U.——被控電動機額定線電壓(V).
當接觸器用於電動機頻繁起動,制動或正反轉的場合,一般可將其額定電流降一個等級來選用.
5.接觸器線圈額定電壓的確定: 接觸器線圈的額定電壓應等於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保證安全,一般接觸器線圈選用110V,127V,並由控制變壓器供電.但如果控制電路比較簡單,所用接觸器的數量較少時,為省去控制變壓器,可選用380V,220V電壓.
6.接觸器觸頭數目: 在三相交流系統中一般選用三極接觸器,即三對常開主觸頭,當需要同時控制中勝線時,則選用四極交流接觸器.在單相交流和直流系統中則常用兩極或三極並聯接觸器.交流接觸器通常有三對常開主觸頭和四至六對輔助觸頭,直流接觸器通常有兩對常開主觸頭和四對輔助觸頭.
7.接觸器額定操作頻率 交,直流接觸器額定操作頻率一般有600次/h,1200次/h等幾種,一般說來,額定電流越大,則操作頻率越低,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
二,電磁式繼電器的選擇
應根據繼電器的功能特點,適用性,使用環境,工作制,額定工作電壓及額定工作電流來選擇.
1.電磁式電壓繼電器的選擇
根據在控制電路中的作用,電壓繼電器有過電壓繼電器和欠電壓繼電器兩種類型.
表10-3列出了電磁式繼電器的類型與用途.
交流過電壓繼電器選擇的主要參數是額定電壓和動作電壓,其動作電壓按系統額定電壓的1.l-1.2倍整定.
交流欠電壓繼電器常用一般交流電磁式電壓繼電器,其選用只要滿足一般要求即可,對釋放電壓值無特殊要求.而直流欠電壓繼電器吸合電壓按其額定電壓的0.3-0.5倍整定,釋放電壓按其額定電壓的0.07-0.2倍整定.
2.電磁式電流繼電器的選擇
根據負載所要求的保護作用,分為過電流繼電器和欠電流繼電器兩種類型.
過電流繼電器:交流過電流繼電器,直流過電流繼電器.
欠電流繼電器:只有直流欠電流繼電器,用於直流電動機及電磁吸盤的弱磁保護.
過電流繼電器的主要參數是額定電流和動作電流,其額定電流應大於或等於被保護電動機的額定電流;動作電流應根據電動機工作情況按其起動電流的1.回一1.3倍整定.一般繞線型轉子非同步電動機的起動電流按2.5倍額定電流考慮,籠型非同步電動機的起動電流按4-7倍額定電流考慮.直流過電流繼電器動作電流接直流電動機額定電流的1.1-3.0倍整定.
欠電流繼電器選擇的主要參數是額定電流和釋放電流,其額定電流應大於或等於直流電動機及電磁吸盤的額定勵磁電流;釋放電流整定值應低於勵磁電路正常工作范圍內可能出現的最小勵磁電流,一般釋放電流按最小勵磁電流的0.85倍整定.
3.電磁式中間繼電器的選擇
應使線圈的電流種類和電壓等級與控制電路一致,同時,觸頭數量,種類及容量應滿足控制電路要求.
三,熱繼電器的選擇
熱繼電器主要用於電動機的過載保護,因此應根據電動機的形式,工作環境,起動情況,負載情況,工作制及電動機允許過載能力等綜合考慮.
1.熱繼電器結構形式的選擇
對於星形聯結的電動機,使用一般不帶斷相保護的三相熱繼電器能反映一相斷線後的過載,對電動機斷相運行能起保護作用.
對於三角形聯結的電動機,則應選用帶斷相保護的三相結構熱繼電器.
2.熱繼電器額定電流的選擇
原則上按被保護電動機的額定電流選取熱繼電器.對於長期正常工作的電動機,熱繼電器中熱元件的整定電流值為電動機額定電流的0.95-1.05倍;對於過載能力較差的電動機,熱繼電器熱元件整定電流值為電動機額定電流的0.6一0.8倍.
對於不頻繁起動的電動機,應保證熱繼電器在電動機起動過程中不產生誤動作,若電動機起動電流不超過其額定電流的6倍,並且起動時間不超過6S,可按電動機的額定電流來選擇熱繼電器.
對於重復短時工作制的電動機,首先要確定熱繼電器的允許操作頻率,然後再根據電動機的起動時間,起動電流和通電持續率來選擇.
四,時間繼電器的選擇
1)電流種類和電壓等級:電磁阻尼式和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其線圈的電流種類和電壓等級應與控制電路的相同;電動機或與晶體管式時間繼電器,其電源的電流種類和電壓等級應與控制電路的相同.
2)延時方式:根據控制電路的要求來選擇延時方式,即通電延時型和斷電延時型.
3)觸頭形式和數量:根據控制電路要求來選擇觸頭形式(延時閉合型或延時斷開型)及觸頭數量.
4)延時精度:電磁阻尼式時間繼電器適用於延時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電動機式或晶體管式時間繼電器適用於延時精度要求高的場合.
5)延時時間:應滿足電氣控制電路的要求.
6)操作頻率:時間繼電器的操作頻率不宜過高,否則會影響其使用壽命,甚至會導致延時動作失調.
五,熔斷器的選擇
1.一般熔斷器的選擇:根據熔斷器類型,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及熔體的額定電流來選擇.
(1)熔斷器類型:熔斷器類型應根據電路要求,使用場合及安裝條件來選擇,其保護特性應與被保護對象的過載能力相匹配.對於容量較小的照明和電動機,一般是考慮它們的過載保護,可選用熔體熔化系數小的熔斷器,對於容量較大的照明和電動機,除過載保護外,還應考慮短路時的分斷短路電流能力,若短路電流較小時,可選用低分斷能力的熔斷器,若短路電流較大時,可選用高分斷能力的RLI系列熔斷器,若短路電流相當大時,可選用有限流作用的Rh及RT12系列熔斷器.
(2)熔斷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熔斷器的額定電壓應大於或等於線路的工作電壓,額定電流應大於或等於所裝熔體的額定電流.
(3)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
1)對於照明線路或電熱設備等沒有沖擊電流的負載,應選擇熔體的額定電流等於或稍
大於負載的額定電流,即 IRN≥IN
式中IRN——熔體額定電流(A);
IN——負載額定電流(A).
2)對於長期工作的單台電動機,要考慮電動機起動時不應熔斷,即
IRN≥(1.5~2.5)IN
輕載時系數取1.5,重載時系數取2.5.
3)對於頻繁起動的單台電動機,在頻繁起動時,熔體不應熔斷,即
IRN≥(3~3.5)IN
4)對於多台電動機長期共用一個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為
IRN≥(1.5~2.5)INMmax+∑INM
式中INMmax——容量最大電動機的額定電流(A);
∑INM——除容量最大電動機外,其餘電動機額定電流之和(A).
(4)適用於配電系統的熔斷器:在配電系統多級熔斷器保護中,為防止越級熔斷,使上,下級熔斷器間有良好的配合,選用熔斷器時應使上一級(干線)熔斷器的熔體額定電流比下一級(支線)的熔體額定電流大1-2個級差.
2.快速熔斷器的選擇
(l)快速熔斷器的額定電壓:快速熔斷器額定電壓應大於電源電壓,且小於晶閘管的反向峰值電壓U.,因為快速熔斷器分斷電流的瞬間,最高電弧電壓可達電源電壓的1.5-2倍.因此,整流二極體或晶閘管的反向峰值電壓必須大於此電壓值才能安全工作.即
UF≥KI URE
式中UF-一硅整流元件或晶閘管的反向峰值電壓(V);
URE——快速熔斷器額定電壓(V);
KI——安全系數,一般取1,5-2.
(2)快速熔斷器的額定電流:快速熔斷器的額定電流是以有效值表示的,而整流M極管和晶閘管的額定電流是用平均值表示的.當快速熔斷器接人交流側,熔體的額定電流為
IRN≥KI IZmax
式中IZmax——可能使用的最大整流電流(A);
KI——與整流電路形式及導電情況有關的系數,若保護整流M極管時,KI按表10-4
取值,若保護晶閘管時,KI按表10-5取值.
當快速熔斷器接入整流橋臂時,熔體額定電流為
IRN≥1.5IGN
式中IGN——硅整流元件或晶閘管的額定電流(A).
六,開關電器的選擇
(一)刀開關的選擇
刀開關主要根據使用的場合,電源種類,電壓等級,負載容量及所需極數來選擇.
(1)根據刀開關在線路中的作用和安裝位置選擇其結構形式.若用於隔斷電源時,選用無滅弧罩的產品;若用於分斷負載時,則應選用有滅弧罩,且用杠桿來操作的產品.
(2)根據線路電壓和電流來選擇.刀開關的額定電壓應大於或等於所在線路的額定電壓;刀開關額定電流應大於負載的額定電流,當負載為非同步電動機時,其額定電流應取為電動機額定電流的1.5倍以上.
(3)刀開關的極數應與所在電路的極數相同.
(二)組合開關的選擇
組合開關主要根據電源種類,電壓等級,所需觸頭數及電動機容量來選擇.選擇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1)組合開關的通斷能力並不是很高,因此不能用它來分斷故障電流.對用於控制電動機可逆運行的組合開關,必須在電動機完全停止轉動後才允許反方向接通.
(2)組合開關接線方式多種,使用時應根據需要正確選擇相應產品.
(3)組合開關的操作頻率不宜太高,一般不宜超過300次/h,所控制負載的功率因數也不能低於規定值,否則組合開關要降低容量使用.
(4)組合開關本身不具備過載,短路和欠電壓保護,如需這些保護,必須另設其他保護電器.
(三)低壓斷路器的選擇
低壓斷路器主要根據保護特性要求,分斷能力,電網電壓類型及等級,負載電流,操作頻率等方面進行選擇.
(1)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低壓斷路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應大於或等於線路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
(2)熱脫扣器:熱脫扣器整定電流應與被控制電動機或負載的額定電流一致.
(3)過電流脫扣器:過電流脫扣器瞬時動作整定電流由下式確定
IZ≥KIS
式中IZ——瞬時動作整定電流(A);
Is——線路中的尖峰電流.若負載是電動機,則Is為起動電流(A);
K考慮整定誤差和起動電流允許變化的安全系數.當動作時間大於20ms時,取
K=1.35;當動作時間小於 20ms時,取 K=1.7.
(4)欠電壓脫扣器:欠電壓脫扣器的額定電壓應等於線路的額定電壓.
(四)電源開關聯鎖機構
電源開關聯鎖機構與相應的斷路器和組合開關配套使用,用於接通電源,斷開電源和櫃
門開關聯鎖,以達到在切斷電源後才能打開門,將門關閉好後才能接通電源的效果,實現安
全保護.
七,控制變壓器的選擇
控制變壓器用於降低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的電壓,以保證控制電路的安全可靠.控制變壓器主要根據一次和二次電壓等級及所需要的變壓器容量來選擇.
(1)控制變壓器一,二次電壓應與交流電源電壓,控制電路電壓與輔助電路電壓相符合.
(2)控制變壓器容量按下列兩種情況計算,依計算容量大者決定控制變壓器的容量.
l)變壓器長期運行時,最大工作負載時變壓器的容量應大於或等於最大工作負載所需要的功率,計算公式為
ST≥KT ∑PXC
式中ST——控制變壓器所需容量(VA);
∑PXC——控制電路最大負載時工作的電器所需的總功率,其中PXC為電磁器件的吸持功
率(W);
KT一一一控制變壓器容量儲備系數,一般取1.1-1.25.
2)控制變壓器容量應使已吸合的電器在起動其他電器時仍能保持吸會狀態,而起動電器也能可靠地吸合,其計算公式為
ST≥0.6 ∑PXC +1.5∑Pst
式中 ∑Pst_同時起動的電器總吸持功率(W).
第六節 電氣控制的施工設計與施工
一,電氣設備總體配置設計
組件的劃分原則是:
l)將功能類似的元件組成在一起,構成控制面板組件,電氣控制盤組件,電源組件等.
2)將接線關系密切的電器元件置於在同一組件中,以減少組件之間的連線數量.
3)強電與弱電控制相分離,以減少干擾.
4)為求整齊美觀,將外形尺寸相同,重量相近的電器元件組合在一起.
5)為便於檢查與調試,將需經常調節,維護和易損元件組合在一起.
電氣設備的各部分及組件之間的接線方式通常有:
l)電器控制盤,機床電器的進出線一般採用接線端子.
2)被控制設備與電氣箱之間為便於拆裝,搬運,盡可能採用多孔接插件.
3)印刷電路板與弱電控制組件之間宜採用各種類型接插件.
總體配置設計是以電氣控制的總裝配圖與總接線圖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圖中是用示意方式反映各部分主要組件的位置和各部分的接線關系,走線方式及使用管線要求.總體設計要使整個系統集中,緊湊;要考慮發熱量高和雜訊振動大的電氣部件,使其離開操作者一定距離;電源緊急控制開關應安放在方便且明顯的位置.
二,電氣元器件布置圖的設計
電氣元器件布置圖是指將電氣元器件按一定原則組合的安裝位置圖.電氣元器件布置的依據是各部件的原理圖,同一組件中的電器元件的布置應按國家標准執行.
電櫃內的電器可按下述原則布置:
l)體積大或較重的電器應置於控制櫃下方.
2)發熱元件安裝在櫃的上方,並將發熱元件與感溫元件隔開.
3)強電弱電應分開,弱電部分應加屏蔽隔離,以防強電及外界的干擾.
4)電器的布置應考慮整齊,美觀,對稱.
5)電器元器件間應留有一定間距,以利布線,接線,維修和調整操作.
6)接線座的布置:用於相鄰櫃間連接用的接線座應布置在櫃的兩側;用於與櫃外電氣
元件連接的接線座應布置在櫃的下部,且不得低於200mrn.
一般通過實物排列來確定各電器元件的位置,進而繪制出控制櫃的電器布置圖.布置圖
是根據電器元件的外形尺寸按比例繪制,並標明各元件間距尺寸,同時還要標明進出線的數
量和導線規格,選擇適當的接線端子板和接插件並在其上標明接線號.
三,電氣控制裝置接線圖的繪制
根據電氣控制電路圖和電氣元器件布置圖來繪制電氣控制裝置的接線圖.接線圖應按以
下原則來繪制:
1)接線圖的繪制應符合GB6988.3—1997《電氣技術用文件的編制 第3部分:接線圖
和接線表》中的規定.
2)電氣元器件相對位置與實際安裝相對位置一致.
3)接線圖中同一電器元件中各帶電部件,如線圈,觸頭等的繪制採用集中表示法,且
在一個細實線方框內.
4)所有電器元件的文字元號及其接線端鈕的線號標注均與電氣控制電路圖完全相符. 5)電氣接線圖一律採用細實線繪制,應清楚表明各電器元件的接線關系和接線去向,其連接關系應與控制電路圖完全相符.連接導線的走線方式有板前走線與板後走線兩種,一般採用板前走線.對於簡單電氣控制裝置,電器元件數量不多,接線關系較簡單,可在接線圖中直接畫出元件之間的連線.對於復雜的電氣裝置,電器元件數量多,接線較復雜時,一般採用走線槽走線,此時,只要在各電器元件上標出接線號,不必畫出各元件之間的連接線.
6)接線圖中應標明連接導線的型號,規格,截面積及顏色.
7)進出控制裝置的導線,除大截面動力電路導線外,都應經過接線端子板.端子板上
各端鈕按接線號順序排列,並將動力線,交流控制線,直流控制線,信號指示線分類排開.
四,電力裝備的施工
(一)電氣控制櫃內的配線施工
1)不同性質與作用的電路選用不同顏色導線:交流或直流動力電路用黑色;交流控制
電路用紅色;直流控制電路用藍色;聯鎖控制電路用桔黃色或黃色;與保護導線連接的電路
用白色;保護導線用黃綠雙色;動力電路中的中線用淺藍色;備用線用與備用對象電路導線
顏色一致.
弱電電路可採用不同顏色的花線,以區別不同電路,顏色自由選擇.
2)所有導線,從一個接線端到另一個接線端必須是連續的,中間不許有接頭.
3)控制櫃常用配線方式有板前配線,板後交叉配線與行線槽配線,視控制櫃具體情況
而定.
(二)電櫃外部配線
丨)所用導線皆為中間無接頭的絕緣多股硬導線.
2)電櫃外部的全部導線(除有適當保護的電纜線外)一律都要安放在導線通道內,使
其有適當的機械保護,具有防水,防鐵屑,防塵作用.
3)導線通道應有一定裕量,若用鋼管,其管壁厚度應大於1——;若用其他材料,其壁
厚應具有上述鋼管相應的強度.
4)所有穿管導線,在其兩端頭必須標明線號,以便查找和維修.
5)穿行在同一保護管路中的導線束應加人備用導線,其根數按表10-6的規定配置.
(三)導線截面積的選用
導線截面積應按正常工作條件下流過的最大穩定電流來選擇,並考慮環境條件.表107
列出了機床用導線的載流容量,這些數值為正常工作條件下的最大穩定電流.另外還應考慮
電動機的起動,電磁線圈吸合及其他電流峰值引起的電壓降.
五,檢查,調整與試運行
主要步驟:
1.檢查接線圖:在接線前,根據電氣控制電路圖即原理圖,仔細檢查接線圖是否准確
無誤,特別要注意線路標號與接線端子板觸點標號是否一致.
2.檢查電器元件 對照電器元件明細表,逐個檢查所裝電器元件的型號,規格是否相
符,產品是否完好無損,特別要注意線圈額定電壓是否與工作電壓相符,電器元件觸頭數是
否夠用等.
3.檢查接線是否正確 對照電氣原理圖和電氣接線圖認真檢查接線是否正確.為判斷
連接導線是否斷線或接觸是否良好,可在斷電情況下藉助萬用表上的歐姆檔進行檢測.
4.進行絕緣試驗 為確保絕緣可靠,必須進行絕緣試驗.試驗包括將電容器及線圈短
接;將隔離變壓器二次側短路後接地;對於主電路及與主電路相連接的輔助電路,應載入
2.skV的正弦電壓有效值歷時1分鍾,試驗其能否承受;不與主電路相連接的輔助電路,應
在載入2倍額定電壓的基礎上再加 IkV,且歷時 1分鍾,如不被擊穿方為合格.
5.檢查,調整電路動作的正確性 在上述檢查通過後,就可通電檢查電路動作情況.
通電檢查可按控制環節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注意觀察各電器的動作順序是否正確,指示裝
置指示是否正常.在各部分電路工作完成正確的基礎上才可進行整個電路的系統檢查.在這
個過程中常伴有一些電器元件的調整,如時間繼電器,行程開關等.這時,往往需與機修鉗
工,操作人員協同進行,直至全部符合工藝和設計要求,這時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安裝工作才
算全面完成.
④ 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在電路中有什麼作用
電路:是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等共同構成的閉合迴路。其中,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開關:控制電路或用電器的接通和斷開;用電器:消耗電能。
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連通時即可工作。電流的存在可以通過一些儀器測試出來,如電壓表或電流表偏轉、燈泡發光等;按照流過的電流性質,一般把它分為兩種: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交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交流電路」。
(4)電路布線性質擴展閱讀:
電路規模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矽片上的集成電路,大到高低壓輸電網。根據所處理信號的不同,電子電路可以分為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
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設備。電源的功能是把非電能轉變成電能。例如,電池是把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發電機是把機械能轉變成電能。由於非電能的種類很多,轉變成電能的方式也很多。電源分為電壓源與電流源兩種,只允許同等大小的電壓源並聯,同樣也只允許同等大小的電流源串聯,電壓源不能短路,電流源不能斷路。
在電路中使用電能的各種設備統稱為負載。負載的功能是把電能轉變為其他形式能。例如,電爐把電能轉變為熱能;電動機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電器、機床等都可稱為負載。
連接導線用來把電源、負載和其他輔助設備連接成一個閉合迴路,起著傳輸電能的作用。
輔助設備是用來實現對電路的控制、分配、保護及測量等作用的。輔助設備包括各種開關、熔斷器、電流表、電壓表及測量儀表等。
重要定律
歐姆定律: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阻值成反比,基本公式是I=U/R(電流=電壓/電阻)
諾頓定理:任何由電壓源與電阻構成的兩端網路, 總可以等效為一個理想電流源與一個電阻的並聯網路。
戴維寧定理:任何由電壓源與電阻構成的兩端網路, 總可以等效為一個理想電壓源與一個電阻的串聯網路。
分析包含非線性器件的電路,則需要一些更復雜的定律。實際電路設計中,電路分析更多的通過計算機分析模擬來完成。
它是線性元件的一個重要定理。在線性電阻中,某處電壓或電流都是電路中各個獨立電源單獨作用時,在該處分別產生的電壓或電流的疊加。
對於一個具有n個結點和b條支路的電路,假設各條支路電流和支路電壓取關聯參考方向,並令(i1,i2,···,ib)、(u1,u2,···,ub)分別為b條支路的電流和電壓,則對於任何時間t,有i1*u1+i2*u2+···+ib*ub=0。
在對偶電路中,某些元素之間的關系(或方程)可以通過對偶元素的互換而相互轉換。對偶的內容包括:電路的拓撲結構、電路變數、電路元件、一些電路的公式(或方程)甚至定理。
⑤ pcb布線
PL------畫的線不帶網路屬性(一般用於畫板框,機械層標識等)
PT------畫的線是帶網路屬性的(用於電路布線)
PI-------我的是AD20,沒有這個快捷鍵,在低版本中應該是差分布線(差分信號)
PM------我的是AD20,沒有這個快捷鍵,在低版本中應該是多條網路布線(如下圖)
⑥ 商場電氣線路要求
商場綜合布線設計要求
1、設計遵循「總體規劃,分布實施,水平布線盡量到位」的原則。
2、布線採用非屏蔽雙絞線或雙絞線與光纖混合布線方式,材料應由一個廠家供貨、施工,並在開業前做好網路測試和組網工作。
3、根據綜合布線容量設計進戶大對數電纜、和進戶光纜(由電信營運商免費提供)。對電信營運商所提供的產品要嚴格把關,避免在日常運行中出現系統運行不穩定的情況。
4、主幹線路數據部分超過90米的採用光纖,90米以內採用五類八芯線。主幹語音線路部分採用三類50對大對數電纜(數量據實際情況定),水平部分全部採用超五類雙絞線。
5、末端信息點與樓層配線架間距不宜超過100米,設置配線間位置時應綜合考慮:如果單層跨距過大,可以一層內設置兩個以上配線間,而如單層跨距不大,可以兩層或多層共用一個配線間。
6、一根五類八芯線不能同時用於電話和計算機接入。
商場布線設計要求 商場電路布線注意事項有哪些
當前位置:
品牌 > 知識大講堂 > 建材/家居 > 水電/電工 > 網線布線 >
相關行業:
知名品牌:
首頁
知識
網店
產品
招商加盟
聚焦
名人
網點
投票
品牌 > 知識大講堂 > 建材/家居 > 水電/電工 > 網線布線
商場布線設計要求 商場電路布線注意事項有哪些
@家 上傳提供 1314
評論 發布 反饋 版權聲明
摘要:對於商場裝修電路布線圖的裝修中,商場裝修電路布線圖中電路的安置十分重要,那麼商場布線設計要求有哪些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那麼,商場布線設計要求有哪些呢?布局要合理,盡量減少交叉走線,容易造成電纜短路,但是交叉步線是必須要遇到的,能少則少。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商場布線設計的相關知識吧!
商場綜合布線設計要求
1、設計遵循「總體規劃,分布實施,水平布線盡量到位」的原則。
2、布線採用非屏蔽雙絞線或雙絞線與光纖混合布線方式,材料應由一個廠家供貨、施工,並在開業前做好網路測試和組網工作。
3、根據綜合布線容量設計進戶大對數電纜、和進戶光纜(由電信營運商免費提供)。對電信營運商所提供的產品要嚴格把關,避免在日常運行中出現系統運行不穩定的情況。
4、主幹線路數據部分超過90米的採用光纖,90米以內採用五類八芯線。主幹語音線路部分採用三類50對大對數電纜(數量據實際情況定),水平部分全部採用超五類雙絞線。
5、末端信息點與樓層配線架間距不宜超過100米,設置配線間位置時應綜合考慮:如果單層跨距過大,可以一層內設置兩個以上配線間,而如單層跨距不大,可以兩層或多層共用一個配線間。
6、一根五類八芯線不能同時用於電話和計算機接入。
7、強電豎井與弱電豎井應分開設置,在弱電豎井內設置照明和強電牆面插座。
8、根據商場使用性質,一般採用基本型布線系統設計信息點分布密度,即:每柱一個信息點(單聯信息插座)或每隔一柱一對信息點(雙聯信息插座)。
9、超市生鮮、乾果、散貨區、男裝、化妝品商場及品牌更換較頻繁的女裝商場,其信息點的密度應加大,應按增強型布線系統設計,保證每個立柱有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信息插座。
10、超市出口款台區每柱兩對信息點(四根五類八芯線)。
11、財務辦公室按辦公室周邊牆壁上每1.5m均勻分布一對信息點為宜。
12、為保證顧客正常使用通訊工具,根據需要及時與通信部門聯系做好手機信號放大器、小靈通集站的設置。施工單位安裝驗收完畢應提交信息點測試數據。
⑦ PCB布線時 為什麼盡量不要依靠敷銅連接地
這個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地線和普通的信號線不同,還是要區別對待的,比如說3W規則,寬度為W的信號線需要有3W的地線作為它的迴路,以保證有好的信號完整性,切忌認為地線只要連通的就好。敷銅前先將地線連好,就是為了人工的保證地線對於PCB上所有元件來說都暢通,且足夠寬。
反之,如果有的元件的參考地如果是通過一個過孔和曲折的連線才到達電源地的,那麼這個元件的迴路狀態很不好,容易出問題,容易受其它模塊串擾影響,地紋波大,數字信號的話甚至有誤碼。
對於問題2:4層板的第二層一般是參考地,用你說的敷銅+過孔就解決了多數信號地線的走線難題,但是還是要注意過孔如果太少,top層的地連接不夠好,尤其是死區什麼的,但是過孔太多又會有切斷地平面連續通路的風險,視具體情況應變。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和具體的電路性質有關。
⑧ 照明線和插座線可以在同一根線管內嗎正確做法是什麼
照明和插座看起來是兩碼事。所以我們認為分享開放是最安全的。畢竟,圈內也知道,使用不同電壓水平和性質的電線不能放在同一個接線上。對水電知識有一點了解的房東更加堅信,照明和插座是各自有電路的,所以不能放在一起。照明線和插座線基本使用單相電,電壓等級相同(220V電壓)。另外,家庭用電基本上是照明用電,所以使用特性也相同。那麼,我認為把「其他電壓等級和使用性質」放在這里是行不通的。
民間建築電氣工程施工和驗收質量規范也對此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說,接線內穿的電線的橫截面面積不能超過接線截面面積的40%。我們應該確保有足夠的空間一是滿足電線冷卻量的要求,二是今後能順利更換電線。以我家常用的2.5平方的電線為例,家庭裝修常用的都是16的PVC接線,16的PVC接線穿2.5平方的電線時最好不要超過4條。三個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我家裝修重新安排布線,基本上每個電路都是單獨的布線。例如,我家的電路劃分如下:照明電路、一般插座電路、空調均分為單獨的電路、廚房電路、衛生間電路、電熱水器電路、電熱水器電路,共6個電路(其中空調分為1個)。
⑨ 電路的分類
在專業音響燈光工程中,必須涉及到各種管路和線路的鋪設,這類工程施工都有一定的技術標准,現分類摘錄如下:一、 室內布線:
一般規定:
1. 布線及敷設方式應根據建築物的性質、要求、用電設備的分布及環境特徵等因素確定。應避免因外部熱源、灰塵聚集及腐蝕或污染物存在對布線系統帶來的影響。並應防止在輻射和使用工程中因受沖擊、振動和建築物的伸縮、沉降等外界應力作用而帶來的損害。
2. 敷設方式可分為:
明敷:導線直接或者在管子、線槽等保護體內,敷設於牆壁、頂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處;
暗敷:導線在管子、線槽等保護體內,敷設於牆壁、頂棚、地坪及樓板等內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中敷線等。
3. 金屬管、塑料管及金屬線槽、塑料線槽等布線,應採用絕緣電線或電纜。在同一根管或線槽內有幾個迴路時,所有絕緣電線和電纜都應具有與最高標准電壓迴路相同的絕緣等級。
4. 布線用塑料管(硬質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線槽及附件,應採用氧指數為27以上的難燃性製品。
金屬管布線:
1. 布線一般適用於室內、外場所,但對金屬管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適宜用。
2. 明敷於潮濕場所或埋地敷設的金屬管布線,應該採用水、煤氣鋼管。明敷或暗敷於乾燥場所的金屬管布線可以採用電線管。
3. 三根以上絕緣導線穿於同一根管時,其總截面面積額(包括外保護層)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兩根絕緣導線穿於同一根管時,管內徑不能小於兩根導線外徑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
4. 穿金屬管的交流電路,應將同一迴路的所有相線和中性線(如果有中性線時)穿於同一根管中。
5. 不同迴路的線路不應穿於同一金屬管內,但下列情況除外:
① 電壓在50V及以下的迴路;
② 同一設備或統一聯動系統設備的電力迴路和無妨干擾要求的控制迴路;
③ 同一照明花燈的幾個迴路;
④ 同類照明的幾個迴路,但管內絕緣導線的根數不應多於8根。
6. 金屬管明敷時。其固定點的間距,不應大於下面所列數值:
金屬管明敷時的固定點最大間距
金屬管種類
金屬管公稱直徑(mm)
15~20
25~32
40~50
70~100
最 大 間 距(m)
鋼 管
電線管
1.5
1.0
2.0
1.5
2.5
2.0
3.5
—
7. 電線管路與熱水管、蒸汽管同側敷設時,應敷設在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難時,可敷設在其相互件距不宜小於下列數值:
① 當管路敷設在熱水管下面時為0.20m,上面時為0.30m;
② 當管路敷設在蒸汽管下面時為0.50m,上面時為1m
當不能符合上列要求時,應採取隔熱措施。對有保溫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凈距可減至0.20m。
電線管路與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管道)的平行凈距不應小於0.10m。當與水管同側敷設時,應敷設在水管的上面。當管路互相交叉式的距離,不宜小於相應上列情況的平行凈距。
8. 金屬管布線的管路較長或有彎時,應適當加裝拉線盒,兩個拉線點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
① 對無彎的管路,不超過30m;
②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一個彎時,不超過20m;
③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二個彎時,不超過15m;
④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三個彎時,不超過8m。
當加裝拉線盒有困難時,也可適當加大管徑。
硬質塑料管布線:
1. 硬質塑料管布線一般適用於室內場所,但在易受到機械損傷的場所不宜採用明敷設,建築物頂棚內,可採用難燃性硬質塑料管布線;
2. 採用硬質塑料管布線時,絕緣導線在管內的填充率應符合「金屬管布線」部分第3條的規定;
3. 不同迴路的線路穿硬質塑料管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 部分第5條的規定;
4. 硬質塑料管布線的管路與熱水管、蒸汽管同側敷設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 部分的7條的規定;
5. 硬質塑料管布線,當管路較長或有彎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部分第七條的規定。
金屬線槽布線:
1. 屬線槽布線一般適用於與正常環境的室內場所明敷,但對金屬線槽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宜採用。具有槽蓋的封閉式金屬槽,可在建築頂棚內敷設;
2. 同一迴路的所有相線和中性線(如果有中性線時),應敷設在同一金屬線槽內;
3. 同一路徑無防干擾要求的線路,可敷設於同一金屬線槽內。線槽內電線或電纜的總截面(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線槽內界面的20%,節流導線不宜超過30根;
控制、信號或與其相似的線路,電纜或電纜的總截面不應超過線槽內截面積的50%,電線或電線根數不限。
註:
① 控制、信號等線路可視為非載流導線;
② 三根以上載流電線或電纜在線槽內敷設,當乘以載流量校正系數時,電線或電纜根數不限。但其在線槽內但總面積仍不能超過線槽截面的20%。
4. 電線或電纜在金屬線槽內不宜有接頭。但在易與檢查的場所,可允許線曹那有分支解頭,電線、電纜和分支接頭的總截面(包括外防護層)不應超過該點線槽內截面的75%;
5. 金屬線槽布線,在線路連接、轉角、分支和中斷處應採用相應的附件;
6. 金屬線槽垂直或傾斜敷設時,應採取措施防止電線或電纜在槽內移動;
7. 金屬線槽敷設時、吊點及支持點的距離,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條件確定,一般應在下列部位設置吊架和支架;
① 直線階段不大於3m或線槽接頭處;
② 線槽首端、終端機進出接線盒0.05m處;
③ 線槽轉角處;
8. 金屬線槽布線,不得在穿過樓板和牆壁等處進行連接;
9. 由金屬線槽引出的線路,可採用金屬管、硬質塑料管、半硬塑料管、金屬軟管或電纜等布線方式。電纜或電纜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損傷。
塑料線槽布線:
1. 塑料線槽布線一般適用於正常環境的室內場所,在高溫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不宜採用。弱電線路可採用難燃性帶蓋塑料線槽在建築頂棚內敷設。
2. 強、弱電線路不應同敷設於一根線槽內。線槽內電線或電纜的總截面及根數應符合「金屬線槽布線」部分的規定。
3. 點線,電纜在線槽內不得有接頭,分支接頭應在接線盒內進行。
4. 塑料線槽敷設時,槽的固定點間距應根據線槽規格而定,一般不應大於下面數值:
固定點形式
線槽寬度(mm)
20~40
60
80~120
固定點最大間距L(m)
0.8
—
—
—
1.0
—
—
—
0.8
5. 塑料線槽布線,在線路連接、轉角、分支及終點端處應採用相應附件。
0. 擴聲線路敷設
a) 擴聲饋電線宜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雙芯膠合的多股銅芯導線穿管敷設。自功放設備輸出端至最遠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的導線衰耗不應大於0.5dB(1000Hz時)。
b) 擴聲系統的功放單元應根據需要合理配置,宜符合下列規定:
a對前期分頻控制的擴聲系統,其分頻功率輸出饋送線路應分別單獨分路配線;
b同一供聲范圍的不同分路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不應接至同一功率單元,避免功放設備故障時造成大范圍失聲。
c採用可控硅調光設備的場所,擴聲線路的敷設應採取下列防干擾措施:
d傳聲器線路宜採用四芯金屬屏蔽絞線,對角線對並接穿管敷設;
e調音台(或前級控制台)的進出線路均應採用屏蔽線。
c) 擴聲系統兼作火災事故廣播和與火災事故聯網時,其廣播分路應滿足火災事故廣播和分區廣播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