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做線路板的黃菲林透光,是什麼問題
1、黃菲林的質量不好,光密度性太低,導致在曝光作業時UV光透射過去。
2、黃菲林的阻光膜結合力差,導致擋點脫落,無法隔阻UV光的透射。
Ⅱ 線路板廠里的菲林水有毒嗎
菲林水抄是鹼和鹽的混合溶液,工業用的溶液,對人體是有毒的。
工業用劑往往是各種混合物的組合,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諸多成分,一些本身對人體無害的物質,比如酒精,如果換成工業酒精,那就說明裡邊含有其它成分,對人體是有毒的。其它本身對人身有毒的物質,用於工業領域時毒性就更大了。
Ⅲ PCB中的菲林問題
是曝光的底片.在做PCB線路,阻焊的時候,PCB表面會塗一層感光液體,經過80度的溫試烤內干,再用菲林貼在PCB板上,再經容過紫外線曝光機曝光,撕下菲林。經過葯水多餘的液體就會去了,做線路時電一層焊就可以蝕成線路。做阻焊時焊盤就可以露出來。
Ⅳ 線路板菲林爆光對身體有什麼傷害
線路板裡面的曝光機用的是紫外線燈,紫外線對人的眼睛和皮膚傷害很大專,有一些老舊的設屬備露光很嚴重,這個要注意防護。另外是紫外線會產生臭氧,曝光機一般都沒有將這些排到室外的,對人的呼吸系統有一定的損傷。再有就是曝光燈裡面是有水銀的,如果出現炸燈等問題,水銀就會跑出來在空氣中,水銀是重金屬,對人的傷害是很大的。
電路板的名稱有:線路板,PCB板,鋁基板,高頻板,厚銅板,阻抗板,PCB,超薄線路板,超薄電路板,印刷(銅刻蝕技術)電路板等。電路板使電路迷你化、直觀化,對於固定電路的批量生產和優化用電器布局起重要作用。電路板可稱為印刷線路板或印刷電路板,英文名稱為(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Ⅳ 線路板打樣中的菲林費是什麼,有不收取菲林費的PCB打樣廠家嗎
菲林是加工PCB時,用光繪機繪出底版,用來製作PCB板的線路。有的廠就用通俗的說版法: 製版費。現權在,多數廠都收製版費,只是高低不等。還有的廠說是免收製版費,但收開工費,總之,除板費外都會另收一筆費用,叫法不同,高低不同,但相差不大。不只是打樣收菲林費,小批量做也收,除非量大可免收,板費價格也會低些,通常要100塊以上。
Ⅵ 線路板用菲林對位採用什麼原理
這句話本身有問來題,沒有菲自林對位一說,對位時採用的只是菲林邊上的對位孔。
正確來講,是線路板用菲林來製作線路,而菲林在線路製作時先需要對位才能保證圖形轉移時的精度。
用菲林轉移線路圖形採用的原理是菲林透明區域能透過紫外光,使下方的感光膜收到紫外光的照射固化;而不透明的區域則不能通過紫外光,下方的感光膜不能被固化,可以被弱鹼溶液沖洗掉,從而製作出想要的線路圖形。
Ⅶ 線路板場用菲林忘網板上印刷是什麼部門
首先糾正你一下,一句話里邊有3個錯字,實際應該是這樣的:
線路板「廠」用菲林「往」網「版」上印刷是什內么部門?
回答是:線容路板行業里,這叫絲網印刷,有兩個工序都是這樣的操作,即阻焊和字元工序。
阻焊俗稱綠油,是一層絕緣漆,起防潮防焊作用;
字元一般是白色,起標識元器件作用。
Ⅷ PCB板普通的外層線路為什麼要用正片菲林,什麼情況下外層用負片菲林
線路板的負片:一般是我們講的tenting製程,其使用的葯液為酸性蝕刻
負片是因為底片專製作出來後,要的線屬路或銅面是透明的,而不要的部份則為黑色的,經過線路製程曝光後,透明部份因干膜阻劑受光照而起化學作用硬化,接下來的顯影製程會把沒有硬化的干膜沖掉,於是在蝕刻製程中僅咬蝕干膜沖掉部份的銅箔(底片黑色的部份),而保留干膜未被沖掉屬於我們要的線路(底片透明的部份)…-->下製程
線路板的正片:一般是我們講的pattern製程,其使用的葯液為鹼性蝕刻
正片若以底片來看,要的線路或銅面是黑色的,而不要部份則為透明的,同樣地經過線路製程曝光後,透明部份因干膜阻劑受光照而起化學作用硬化,接下來的顯影製程會把沒有硬化的干膜沖掉,*****接著是鍍錫鉛的製程,把錫鉛鍍在前一製程(顯影)干膜沖掉的銅面上,然後作去膜的動作(去除因光照而硬化的干膜)*****,而在下一製程蝕刻中,用鹼性葯水咬掉沒有錫鉛保護的銅箔(底片透明的部份),剩下的就是我們要的線路(底片黑色的部份)…-->下製程
Ⅸ 做PCB菲林是起什麼作用
菲林就跟模具一樣,而PCB就是材料。做PCB的時候,需要把沒用的銅箔蝕刻掉。菲林就是在這里起了作用,首先,把菲林曬到網板上。
有一種油墨(和畫畫的油墨差不多) 它具有防腐蝕的,把這種油墨倒到網板上。在印到PCB材料(整片材料)就出現像圖一樣的形狀。再放入蝕刻,出來以後就是PCB板了。
(9)電路板菲林擴展閱讀:
菲林的類型可以用形式或大小計算,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135mm卷裝菲林,IX 240 APS菲林,120卷裝菲林及單張的片裝菲林。
1、135菲林
135菲林是目前最流行的菲林形式,廣泛地用於小型的35mm相機,包括輕便相機以及SLR相機。這種菲林原本是為電影攝影機而發明的,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十分悠久的菲林形式。
1913年Leica相機的發明者Oscar Barnack把這一種電影用的35mm菲林用於他自製的一部雛型Leica相機上,其後大受歡迎,使35mm菲林成為歷史上最流行的片幅。
由於135菲林的成功,模仿135mm菲林的略比135細小的126及微型的110,但兩者均已淘汰,而135菲林卻仍是菲林的主流。135菲林規格為36mm*24mm。
2、IX 240 菲林
這是由Kodak與Fuji、Nikon、Canon、Minolta等共同開發的一種新的菲林形式,於1997年才推出市場可以說是菲林製成的新貴,它的特點是把信息交換功能(IX)加入傳統的菲林之上,使一卷菲林同時有三種大小不同的格式。
此外,菲林未拍完也可以抽出,稍後才再放入相機再拍攝。優點是比135方便,但片幅較135略細,而且APS沖曬較135貴。
3、120卷裝菲林
120菲林是一種卷在膠軸上的卷裝菲林,並有一層面紙背保護菲林,可以在裝片和卸片時提供防止走光的保護。120菲林用於中型片幅的相機,如Pentax、Rollei、Hasselblad、Fuji,Bronica、Contax 645或Mamiya等中幅相機。
4、單張菲林
單張菲林是指單獨一張的菲林,英文叫作Sheet film,用於大片幅的專業景式相機(View camera)。最常用的單張菲林片幅是4×5英寸,這一片幅的相機又稱為45機。
例如SINAR, HORSEMAN, LINHOF及ARCA SWISS均有此類相機,它幾乎是專業商品攝影少不了的設備,事實上,對商品攝影來說,前述的35mm及120均未入流,並以4×5吋的片幅為標准。
參考資料:網路-菲林
Ⅹ 現在電路板廠印刷線路時用熱轉印紙,還是用菲林印刷
製作線路時用菲林,不過高階板廠直接上L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