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鋰電池組均衡充電電源的模擬電路圖
採用單節鋰電池保護晶元設計的具備均衡充電能力的鋰電池組保護板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專中:1為單節屬鋰離子電池;2為充電過電壓分流放電支路電阻;3為分流放電支路控制用開關器件;4為過流檢測保護電阻;5為省略的鋰電池保護晶元及電路連接部分;6為單節鋰電池保護晶元(一般包括充電控制引腳CO,放電控制引腳DO,放電過電流及短路檢測引腳VM,電池正端VDD,電池負端VSS等);7為充電過電壓保護信號經光耦隔離後形成並聯關系驅動主電路中充電控制用MOS管柵極;8為放電欠電壓、過流、短路保護信號經光耦隔離後形成串聯關系驅動主電路中放電控制用MOS管柵極;9為充電控制開關器件;10為放電控制開關器件;11為控制電路;12為主電路;13為分流放電支路。單節鋰電池保護晶元數目依據鋰電池組電池數目確定,串聯使用,分別對所對應單節鋰電池的充放電、過流、短路狀態進行保護。該系統在充電保護的同時,通過保護晶元控制分流放電支路開關器件的通斷實現均衡充電,該方案有別於傳統的在充電器端實現均衡充電的做法,降低了鋰電池組充電器設計應用的成本。
⑵ 求一個電池組均衡電路,48V的,單節是12V左右,謝謝
四節電池,用三根導線連接。正極連接另一塊的負極。
⑶ 主動電池平衡,什麼是主動電池平衡
電池均衡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有損均衡,另一類是低損均衡,有時也稱無損均衡。
1、有損均衡是最早出現的均衡,實現起來比較容易,使用時將其並聯在需要進行均衡的電池兩端,當電池電壓因充電上升到某一設定值時,啟動開關管接通放電電阻,將多餘電量以熱能的形式損耗掉,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不利於節能和環保,不適合大功率電池組使用,並且只適用於充電均衡。
2、無損均衡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地一種電池均衡,主要原理是將高電壓電池的一部分電量通過轉換裝置回送到電池電路或直接轉送到低電壓電池中,用到的儲能元件主要為電容或電感,通過電容或電感的反復充放電實現電池組內各電池電壓的基本平衡。
兩項國家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號分別是201120555582.1和201220153997.0。這項技術採取通用電子元器件,不使用單片機、MCU等特殊器件,電路簡潔、高效,實現了電池間的電量轉移,轉換效率高。每個均衡器自身功耗極低,僅為毫安級,甚至更低,只有三根連接線,安裝、使用和維護非常方便,串聯電池數量達到兩塊(含兩塊)以上即可使用,尤其適用於大容量動力電池及超級電容器。
目前這項技術試驗樣機已經實現了鎳氫電池、鎳鎘電池、各種鋰離子電池的電量均衡,均衡電池數量不受限制。同樣適用於超級電容器。
⑷ 老師,請問怎麼設計鋰電池電池組的均衡電路
18650鋰電池,帶電池保護板與不帶保護板,區別如下: 1、不帶板的電芯是65mm高度專,加板的是69-71mm。 2、放電屬到2.0V,如果電池到了2.4V就不放電了,說明有保護板。 3、將正負級碰一下,如果持續10秒後電池無任何反映表示帶有保護板,電池發燙的話就是沒有保護板。 注意:第三點測試,不是專業人員,千萬不能這樣實驗,因為可能會引起威力很大的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危害,特別是遇到那些劣質電池。
⑸ 求一個成熟的3S鋰電池平衡充電路。
ok!本抄人傳你一個最便襲宜的平衡充電路 所謂的平衡充就是電池一對一的充電。去找3個手機萬能充電器 把3個萬能充電器輸出串聯起來,沒個串點引根線接一次正確順序接到平衡座子上面!就ok!然後用萬用表在測試一下就可以充電了
⑹ 電池均衡效應的均衡電路
均衡的意義就是利用電子技術,使鋰離子電池單體電壓偏差保持在預期的范回圍內,從而保證每答個單體電池在正常的使用時不發生損壞。若不進行均衡控制,隨著充放電循環的增加,各單體電池電壓逐漸分化,使用壽命將大大縮減。
一般情況下,充電時鋰離子電池單體電壓的偏差在50mV范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造成單體電池電壓偏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單體電池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測量的電子電路消耗所造成的。
均衡的方法有很多種,譬如開關電容均衡法,降壓型變換器法,平均電壓均衡法,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本文採用的是平均電壓均衡法,原理框圖見圖1,圖中只給出了一隻單體電池的均衡電路,其它各單體電池也配備相同的均衡電路,其中放大器由單體電池供電。
這種均衡控制電路的思路是:單體電池電壓與平均單體電池電壓相比較,控制功率開關將電池電壓高於平均電壓的單體電池分流。因此,所有單體電池電壓在均衡電路的作用下趨向平均電池電壓。
此電路初看起來是開環控制,實際上由於電池內阻的作用,均衡電路工作在具有負反饋特性的閉環狀態。為了防止均衡電路在電池組放電時工作,可以在功率開關下端串聯穩壓二極體,這樣在電池放電時,電池電壓較低而失去分流迴路。
⑺ 蓄電池充電平衡的方法
現有的均衡充電方法
實現對串聯蓄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進行均充,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在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上附加一個並聯均衡電路,以達到分流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當某個電池首先達到滿充時,均衡裝置能阻止其過充並將多餘的能量轉化成熱能,繼續對未充滿的電池充電。該方法簡單,但會帶來能量的損耗,不適合快充系統。
2.在充電前對每個單體逐一通過同一負載放電至同一水平,然後再進行恆流充電,以此保證各個單體之間較為准確的均衡狀態。但對蓄電池組,由於個體間的物理差異,各單體深度放電後難以達到完全一致的理想效果。即使放電後達到同一效果,在充電過程中也會出現新的不均衡現象。
3.定時、定序、單獨對蓄電池組中的單體蓄電池進行檢測及均勻充電。在對蓄電池組進行充電時,能保證蓄電池組中的每一個蓄電池不會發生過充電或過放電的情況,因而就保證了蓄電池組中的每個蓄電池均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
4.運用分時原理,通過開關組件的控制和切換,使額外的電流流入電壓相對較低的電池中以達到均衡充電的目的。該方法效率比較高,但控制比較復雜。
圖1 分時控制均充原理圖
5.以各電池的電壓參數為均衡對象,使各電池的電壓恢復一致。如圖2所示,均衡充電時,電容通過控制開關交替地與相鄰的兩個電池連接,接受高電壓電池的充電,再向低電壓電池放電,直到兩電池的電壓趨於一致。
該種均衡方法較好的解決了電池組電壓不平衡的問題,但該方法主要用在電池數量較少的場合。
圖2 均衡電壓充電原理示意圖
6.整個系統由單片機控制,單體電池都有獨立的一套模塊。模塊根據設定程序,對各單體電池分別進行充電管理,充電完成後自動斷開。
該方法比較簡單,但在單體電池數多時會使成本大大增加,也不利於系統體積的減小
⑻ 如何使修復的同一組電池電壓和容量平衡呢
電池修復
假設一路抄4個電池,襲其中1號的容量比較大,2號的容量比較小。在放電終止的時候,1號電池還有剩餘電量沒有全部釋放,而2號已經放電過度。第二次充電的時候,1號電池過充電,而2號電池沒充飽。再次放電,1號過充嚴重,2號過放嚴重。100個循環後,差異就大了。
電瓶修復
不過電池本身也有自我調節功能,特別是在充電末期。當電壓高的電池飽和後進入氧循環,消耗能量,電壓低的繼續補充。所以電池的氧復合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很多廠怕電池失水,加了很多酸,當隔離板的飽和度達到100%的時候,根本無法完成氧氣復合。在這種情況下,電池的自我平衡就無法實現,更容易造成不平衡。
蓄電池修復
1、同一組電池,在不同的循環次數階段,曲線是不一樣的;
2、不同廠家的電池,曲線也不一樣;
3、同一個廠家的電池,不同批次的曲線也不一樣;鉛酸電瓶修復
4、同一組電池,新舊程度不同,曲線也不一樣;
5、過放電的電池,充電的開始階段的曲線斜率和即將充電飽和的斜率相當類似,設備很容易誤判。
⑼ 求助各路大神對BMS電池均衡電路圖的分析。
光耦不是放大作用,是為了隔離控制外面設備,充電電流是從電池正極走向負極,放電版電流是從權電池負極走向正極,BMS應該還有一些系統要檢測每一節電池電壓,你這里沒畫出來。BMS一般不需要信號放大輸出的,不明白你為什麼會認為有信號放大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