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成電路設計,是做什麼的。
集成電路設計涉及對電子器件(例如晶體管、電阻器、電容器等)、器件間互連線模型的建立。所有的器件和互連線都需安置在一塊半導體襯底材料之上,這些組件通過半導體器件製造工藝(例如光刻等)安置在單一的硅襯底上,從而形成電路。
集成電路設計最常使用的襯底材料是硅。設計人員會使用技術手段將硅襯底上各個器件之間相互電隔離,以控制整個晶元上各個器件之間的導電性能。
(1)集成電路是什麼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設計通常是以「模塊」作為設計的單位的。例如,對於多位全加器來說,其次級模塊是一位的加法器,而加法器又是由下一級的與門、非門模塊構成,與、非門最終可以分解為更低抽象級的CMOS器件。
從抽象級別來說,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可以是自頂向下的,即先定義了系統最高邏輯層次的功能模塊,根據頂層模塊的需求來定義子模塊,然後逐層繼續分解;設計也可以是自底向上的。
② 集成電路是什麼概念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回需的晶體管、答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硅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鍺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您的問題已經被解答~~(>^ω^<)喵
如果採納的話,我是很開心的喲(~ o ~)~zZ
③ 什麼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採用半導體製作工藝,在一塊較小的單晶矽片上製作上許多晶體管及電阻器、電容器等元器件,並按照多層布線或遂道布線的方法將元器件組合成完整的電子電路。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元號「N」等)表示。
(一)按功能結構分類
集成電路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兩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邊疆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二)按製作工藝分類
集成電路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
膜集成電路又分類厚膜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
(三)按集成度高低分類
集成電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小規模集成電路、中規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四)按導電類型不同分類
集成電路按導電類型可分為雙極型集成電路和單極型集成電路。
雙極型集成電路的製作工藝復雜,功耗較大,代表集成電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類型。單極型集成電路的製作工藝簡單,功耗也較低,易於製成大規模集成電路,代表集成電路有CMOS、NMOS、PMOS等類型。
(五)按用途分類
集成電路按用途可分為電視機用集成電路。音響用集成電路、影碟機用集成電路、錄像機用集成電路、電腦(微機)用集成電路、電子琴用集成電路、通信用集成電路、照相機用集成電路、遙控集成電路、語言集成電路、報警器用集成電路及各種專用集成電路。
電視機用集成電路包括行、場掃描集成電路、中放集成電路、伴音集成電路、彩色解碼集成電路、AV/TV轉換集成電路、開關電源集成電路、遙控集成電路、麗音解碼集成電路、畫中畫處理集成電路、微處理器(CPU)集成電路、存儲器集成電路等。
音響用集成電路包括AM/FM高中頻電路、立體聲解碼電路、音頻前置放大電路、音頻運算放大集成電路、音頻功率放大集成電路、環繞聲處理集成電路、電平驅動集成電路、電子音量控制集成電路、延時混響集成電路、電子開關集成電路等。
影碟機用集成電路有系統控制集成電路、視頻編碼集成電路、MPEG解碼集成電路、音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音響效果集成電路、RF信號處理集成電路、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伺服集成電路、電動機驅動集成電路等。
錄像機用集成電路有系統控制集成電路、伺服集成電路、驅動集成電路、音頻處理集成電路、視頻處理集成電路。
④ 什麼是集成電路
1958年,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們發明了集成電路。盡管當時一塊晶元上只能集成5個晶體管回,但答是這種將多個晶體管和電阻、電容元件集成在一塊晶元內的新型器件,標志著半導體器件的製造工藝水平產生了飛躍。
集成電路的出現打破了電子技術中器件與線路分離的傳統,開辟了電子元器件與線路甚至整個系統向一體化發展的方向,為電子設備的性能提高、價格降低、體積縮小、能耗降低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電子設備的迅速普及、走向大眾奠定了基礎。
⑤ 集成電路的作用是什麼
集成電路的作用:
1、減少元器件的使用。集成電路的誕生,小規模的集成電路使內容元器件的數量減少,在零散元器件上有了很大的技術提高。
2、產品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將元器件都集合到了一起,不僅減少了外電信號的干擾,也在電路設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運行速度。
3、更加方便應用。一種功能對應一種電路,將一種功能集中成一個集成電路,如此一來,在以後應用中,要什麼功能就可以應用相應的集成電路,從而大大方便了應用。
集成電路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 微晶元(microchip)、晶元(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把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裝置,也包括被動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通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前述將電路製造在半導體晶元表面上的集成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集成電路。另有一種厚膜(thick-film)混成集成電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獨立半導體設備和被動元件,集成到襯底或線路板所構成的小型化電路。
本文是關於單片(monolithic)集成電路,即薄膜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⑥ 集成電路是什麼
集成電路是相對於分立元件而言的,把設計好的電子電路整個製作在一專片硅材料上就是集屬成電路,一個晶元集成了成千上萬的三極體,使得電子產品微型化,同時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成本降低,功能強大。
集成電路大體上分為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銷售對象主要是電子整機廠,行業前景沒得說,日新月異,永無止境。只是你是外行,要入行必須惡補相關知識,還要積累經驗,很不容易,建議你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
⑦ 美力思集成電路的作用是什麼
集成電路的作來用:
1、減少元源器件的使用。集成電路的誕生,小規模的集成電路使內容元器件的數量減少,在零散元器件上有了很大的技術提高。
2、產品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將元器件都集合到了一起,不僅減少了外電信號的干擾,也在電路設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運行速度。
3、更加方便應用。一種功能對應一種電路,將一種功能集中成一個集成電路,如此一來,在以後應用中,要什麼功能就可以應用相應的集成電路,從而大大方便了應用。
⑧ 晶元和集成電路有什麼區別
電子晶元與集成電路晶元沒有實質上區別。
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晶元,英文為Chip;晶元組為Chipset。晶元一般是指集成電路的載體,也是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後的結果,通常是一個可以立即使用的獨立的整體。「晶元」和「集成電路」這兩個詞經常混著使用,比如在大家平常討論話題中,集成電路設計和晶元設計說的是一個意思,晶元行業、集成電路行業、IC行業往往也是一個意思。實際上,這兩個詞有聯系,也有區別。集成電路實體往往要以晶元的形式存在,因為狹義的集成電路,是強調電路本身,比如簡單到只有五個元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相移振盪器,當它還在圖紙上呈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叫它集成電路,當我們要拿這個小集成電路來應用的時候,那它必須以獨立的一塊實物,或者嵌入到更大的集成電路中,依託晶元來發揮他的作用;集成電路更著重電路的設計和布局布線,晶元更強調電路的集成、生產和封裝。而廣義的集成電路,當涉及到行業(區別於其他行業)時,也可以包含晶元相關的各種含義。
⑨ 什麼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就是把一定數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製作在小矽片上的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
如果我的回答幫到了你,請點「採納」。
⑩ 集成電路是什麼
一塊集成電路,小的只有一二平方毫米,大的不過以平方厘米計。這種小晶元卻以其信息含量大、發展迅捷和滲透力強,成為當今信息技術的核心和本世紀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產品。在它問世之初,人們根本沒有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竟會引發一場真正的信息革命。
1948年6月30日,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時隔十年,1958年,美國人基爾比,用硅材料做了三個電阻,一個硅功率晶體管,另用塗敷金屬的方法,做了一個電容器。再把它們用很細的金屬絲連接起來,安裝在一塊很小的鍺半導體片上。這一發明,為以後日漸精密的集成電路奠定了基礎。
從第一塊集成電路誕生以來,集成電路平均每三年更新一代,集成度則提高四倍。與此相伴的,是以集成電路為主要元件的其它電子產品,體積相應大大縮減,成本不斷降低,從而得到更廣泛地普及。
IBM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種攜帶型電腦,兼有大哥大和電腦筆記本功能,重量卻只有510克。照此下去,不遠的將來,鋼筆式大哥大、袖珍收音機般的電腦,完全可以實現。
最有希望的新技術,是「納米技術」。研究如何應用原子、分子現象及其結構信息的高技術。這一技術將把大規模集成電路線條寬度從微米級降到納米量度,製造出高密度的存儲器,並用此制出「納米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