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路中節點與結點定義是什麼啊我看有的書是節點有的書是結點
節點和結點是指同一個概念,寫法不同而已。
⑵ 電路節點是什麼意思
節點就是3個(或更多個)支路相連接的交點,就是節點。節點不消耗能量,因此才有KCL定律的成立。
⑶ 關於電路節點的判斷
所謂節點,指的是支路之間的連接點。該電路顯然是5個支路,分別為:Is、R3、R4、R1以及Us1和專R2串聯,每個支路屬指的是電流相同的元件組成,而支路之間的連接點就是節點。
因為KCL中,針對的就是節點電流定律,所以在該圖中根據KCL可得出Is+I3+I4=0,I1+I2=I4兩個電流方程。所以節點數就是三個,可以列出的電流方程為(3-1)=2個,其中0為公共節點。
你在圖中也已經明確標注出來了Un1、Un2和0這樣三個節點,不知道你所說的另外一個節點指的是哪裡?
⑷ 電路中的參考節點
參考點是為了解題方便設置的零電位點,參考點不同,各個節點的電位不同,但回是各點之間的答電壓不變。
如一座大樓,每層3米高,我設3樓的高度為零,4樓就是3,2樓就是 - 3 ,兩層的高度依然是6米,與設地面為零是一樣的。
電壓等於電位差,參考點是電位為零,不是電壓為零,電壓必須是兩點之間的差值。
一般設電源的公共端為參考點。
⑸ 電路基礎中到底什麼是結點
1、狹義節點:簡單的理解就是元件相連接處的(理想)導線,但有意義的節點通常是指三條以上的導線相連的情況。通常我們討論的節點都是指有意義的節點,因為只有兩個元件相連接的情況可以等效或簡化為一個元件。如下a圖中R1和R2相連的導線一般不視為節點,因為可以看作右邊的b圖。但是不代表不能當作節點來分析,假如需要分析或測量R1或R2的電壓時,就需要看作一個節點。書上所說的節點即指這類節點。
3、電流節點:流入的電流總和恆為0的局部電路可以看作一個電流節點。比如可以把一個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看作一個電流節點。所有的腳流入的電流(流出的電流為負流入電流)的總和恆定為0。電流節點各端的電位不一定相等。如上圖虛線框M內的電路可以看作一個電流節點,四條個端點向M框內流入的電流總和恆定為0。
三種節點中的狹義節點即是電流節點,也是電壓節點。也可以稱為實節點或線節點。電壓節點和電流節點為廣義節點,也可以理解為虛結點。
⑹ 電路中節點與結點定義是什麼
節點和結點來是指同一個概念,寫法不同源而已。
⑺ 電路圖中的節點法究竟是什麼樣的用具體的圖解釋一下
我詳細地講一下吧。
節點法是最基本的電路分析法之一,另一個是網孔分析,一般的電路書籍都會講到(初中電路為什麼沒講到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將這是一個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們的教材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講這技巧那技巧的)。
應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電壓,進而就出各支路電流。
節點法,全稱節點電壓法,此法的應用本身是十分簡單的,但要先知道一個定律,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英文KCL),即對於電路中的任何節點,流入其中的總電流等於流出它的總電流。這個都是簡單的代數關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這么簡單,要輕松地接受它。
至於什麼是節點,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元件相連接的點(看圖,a,b,c,d點)。
有了這些知識,應用節點法就很簡單,其步驟如下(看圖):
1)找出公共節點,設其電壓為0。公共節點的選取一般選連接的元件最多的那個點,初中的話,一般就是電源負極了,如圖中的d點。
2)選了公共節點後,就設其他的節點電壓依次為v1,v2,v3,...。
3)標出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流方向。這個是可以任意去標的,想怎麼標就怎麼標,但是要注意了,標了之後,如果最後計算的結果是正值,那麼實際電流方向就是你標的那個方向;如果是負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習慣性的是從電源正極往負極方向標箭頭(你不這樣標,也沒關系的,反正要看最後的計算結果)。圖中我按習慣標了I1,I2,I3,I4,I5
4)標了電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對每一個節點應用KCL,圖中有三個節點a,b,c要用,d點不用,它是公共節點。
對節點a:V1=12V
對節點b:(v1-v2)/2=(v2-v3)/2+v2/2
對節點c:(v2-v3)/2+(v1-v3)/2=v3/2
三個方程,三個未知數,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各個電流了,這個根據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個節點的電壓值。
數學上是很簡單的,但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是需要花點心思想一想的。這種方法應付初中的任何電路難題,都搓搓有餘了。
PS-關於公共點:公共點設的電壓為0,這並不意味著其實際電壓為0,只是為了計算方便。聰明的你,也許看出了,解出來的各個點的電壓值是相對於公共節點d的差值,是個相對值,這是數學上的處理方法。假如你解出來v2=6V(我沒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設),而公共節點實際電壓為10V,那麼b點實際電壓就是16V,明白了吧(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這個電路可能是一個大電路的一部分,而d點可能是大電路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個方法的巧妙之處就是通過設一個公共0電壓,簡化了計算。
但無論如何,各個元件中的電流是不變的,因為計算電流時,是要用到元件兩端的電壓差。
⑻ 物理 電路中 結點怎麼找一個結點又代表著什麼呢
結點是指連接三條或三條以上線路的點 ,圖中畫了黑點的都是屬於結點
結點的回意答義:
1、流入結點的電流與流出結點的電流代數和始終為零
2、結點在簡化電路上也有很大的用處 ,從電源正極開始標節點123...可以直觀的看出負載連接於哪兩個結點之間 可以把復雜的電路轉換為簡單明了的電路
(8)電路的節點擴展閱讀:
1、電路中三條或三條以上的支路相連接的點稱為結點
2、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
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
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⑼ 什麼叫電路的分支 節點
三條(及以上)導線相通的點,叫"節點"
節點到節點之間的電路叫支路,
節點到電源之間的電路叫幹路
注意導線相連的N點都可認為是同一節點
⑽ 電路中的節點法
我詳細地講一下吧。
節點法是最基本的電路分析法之一,另一個是網孔分析,一般的電路書籍都會講到(初中電路為什麼沒講到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將這是一個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們的教材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講這技巧那技巧的)。
應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電壓,進而就出各支路電流。
節點法,全稱節點電壓法,此法的應用本身是十分簡單的,但要先知道一個定律,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英文KCL),即對於電路中的任何節點,流入其中的總電流等於流出它的總電流。這個都是簡單的代數關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這么簡單,要輕松地接受它。
至於什麼是節點,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元件相連接的點(看圖,a,b,c,d點)。
有了這些知識,應用節點法就很簡單,其步驟如下(看圖):
1)找出公共節點,設其電壓為0。公共節點的選取一般選連接的元件最多的那個點,初中的話,一般就是電源負極了,如圖中的d點。
2)選了公共節點後,就設其他的節點電壓依次為v1,v2,v3,...。
3)標出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流方向。這個是可以任意去標的,想怎麼標就怎麼標,但是要注意了,標了之後,如果最後計算的結果是正值,那麼實際電流方向就是你標的那個方向;如果是負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習慣性的是從電源正極往負極方向標箭頭(你不這樣標,也沒關系的,反正要看最後的計算結果)。圖中我按習慣標了I1,I2,I3,I4,I5
4)標了電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對每一個節點應用KCL,圖中有三個節點a,b,c要用,d點不用,它是公共節點。
對節點a:V1=12V
對節點b:(v1-v2)/2=(v2-v3)/2+v2/2
對節點c:(v2-v3)/2+(v1-v3)/2=v3/2
三個方程,三個未知數,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各個電流了,這個根據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個節點的電壓值。
數學上是很簡單的,但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是需要花點心思想一想的。這種方法應付初中的任何電路難題,都搓搓有餘了。
PS-關於公共點:公共點設的電壓為0,這並不意味著其實際電壓為0,只是為了計算方便。聰明的你,也許看出了,解出來的各個點的電壓值是相對於公共節點d的差值,是個相對值,這是數學上的處理方法。假如你解出來v2=6V(我沒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設),而公共節點實際電壓為10V,那麼b點實際電壓就是16V,明白了吧(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這個電路可能是一個大電路的一部分,而d點可能是大電路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個方法的巧妙之處就是通過設一個公共0電壓,簡化了計算。
但無論如何,各個元件中的電流是不變的,因為計算電流時,是要用到元件兩端的電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