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做一個小震動器,要求震動十秒停十秒,用什麼控制器能控制
如果是想
簡單一點
,對精度要求不高的話,就用555的電路,一個555的晶元,電源和萬用板加幾個電阻、電容、二極體
控制繼電器
,然後用繼電器控制
振動器
,就可以達到目的了,相關電路圖可以去網路,這種電路網上多的去了
復雜一點,精度比較
高就
用
51單片機
,要51晶元,電阻,
晶振
,電容,電源,繼電器,萬用板等等,要寫程序,就比較麻煩了,但是精度可以保證。
Ⅱ 振盪器電路中的振盪頻率,需調整電路中的哪些元件
若想改變rc文氏電橋振盪器電路中的振盪頻率,需調整電路中的運放「+」端接的兩個電阻r1,r2,或者改變電路中兩個電容c1,c2。
如圖,文氏電橋振盪器的振盪頻率為f=[2π√(r1r2c1c2)]^(-1)
所以,改變r1,
r2,c1,c2使得四個量的乘積變化,就可以改變頻率。
Ⅲ 振盪器電路
一、網友「songshk2」回答的很好,但近一周的時間樓主沒有響應,看來不是樓主想要的。樓主也許想要一張20-29MHz並聯型石英晶體振盪器基本原理圖。石英晶體諧振器可以工作在基頻,也可以工作在泛音頻率上,因此它們的電路是不同的。沒辦法只好提供兩張圖紙給樓主做參考。以25MHz為例,電路如下:
二、基頻振盪電路
三、三次泛音振盪電路
四、電路說明:
網友「songshk2」提供的電路中,R172用於匹配IC內部電路負反饋和相位移。C186、C187為晶體負載電容CL。該電容值的確定公式為:
基頻電路圖中,R1、R2、R3為電路提供偏置,L1、C1組成振盪槽路,C2為旁路電容,C3為偶合電容,CL為晶體負載電容。
泛音電路圖中,R1、R2、R3、R4為電路提供偏置,C1、C2、L1構成選頻網路,C3為旁路電容,C4為偶合電容,CL為晶體負載電容。
電路中晶體管選擇,其特徵頻率應大於電路振盪頻率的50-100倍,即不小於1.2G。偶合電容在不影響輸出幅度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更小點。總之,頻率越高,電容越小,頻率越低,電容值越大。電容太大,輸出雜訊會增高,你也可以考慮在這里加濾波網路。
還要說明一點,並聯型晶體振盪器頻率穩定度沒有串聯型晶體振盪器高。
五、工作很忙,一直沒有時間上來答問題。終於抽時間,為樓主蔥蔥畫了兩張電路圖。沒有經過精密計算及縝密思考,也沒有進行電路模擬,更沒時間搭接電路測試。如有不妥之處請諒解。可以根據電路說明調試一下。但願對你有幫助。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Ⅳ 電磁振動器原理圖
電磁振動器由振動體、共振彈簧、電磁鐵、機座等部件組成。鐵芯和銜鐵分別固定在機座和振動體上,振動體等部件構成質點M1、機座等部件構成質點M2。M1和M2由彈性系統聯系在一起。由於機座緊固在料倉壁上,這樣就構成了單質點定向強迫振動系統。根據機械振動的共振原理,電磁鐵的激振頻率為W,彈性系統自振頻率為W0,使其比值W/W0=0.9左右,處於低臨界狀態下共振。
Ⅳ 什麼叫振盪電路,作用是什麼
振盪電路是指用電感L、電容C組成選頻網路的振盪電路,用於產生高頻正弦波回信號,常見答的LC正弦波振盪電路有變壓器反饋式LC振盪電路、電感三點式LC振盪電路和電容三點式LC振盪電路。
作用:
正弦波振盪器在量測、自動控制、無線電通訊及遙控等許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調整放大器時,我們用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和生一個頻率和振幅均可以調整的正弦信號,作為放大器的輸入電壓,以便觀察放大器輸出電壓的波形有沒有失真,並且量測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和頻率特性。
振盪電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盪電路)的滿足條件:
①整個電路的電阻R=0(包括線圈、導線),從能量角度看沒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內能轉化,即熱損耗為零。
②電感線圈L集中了全部電路的電感,電容器C集中了全部電路的電容,無潛布電容存在。
③LC振盪電路在發生電磁振盪時不向外界空間輻射電磁波,是嚴格意義上的閉合電路,LC電路內部只發生線圈磁場能與電容器電場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即便是電容器內產生的變化電場,線圈內產生的變化磁場也沒有按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激發相應的磁場和電場,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波。
Ⅵ 振盪電路是如何起振的
我們知道電容有充放電的蓄能特性!電感則因通過電流的變化能產生自專感電勢!
在電路接屬通電源的瞬間,電容會有一個充電的浪涌電流!而這個浪涌電流會使與電容相連的電感電流也發生變化!電干因此而產生了感應電勢!這個電勢又反加在電容兩端使它原本已結束的充電電流產生了波動!這波動又推動了電感電流的變化!如此往復下去,振盪就產生了!
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這個振盪會因元老和電路的阻抗損耗會衰減至消失!因而稱衰竭振盪!若要將振盪維持下去就必需有能量補充!這就是為何振盪電路會有放大電路相輔的道理!
二是這個振盪其頻譜很寬!為使其能有一個主頻率就必需有一個定頻槽路!也就是選頻迴路!
再給你一個鏈接:http://wenku..com/view/df3c171ba76e58fafab003cc.html
Ⅶ 振盪電路的分類
能夠產生振盪電流的電路叫做振盪電路。一般由電阻、電感、電容等元件和電子器件所組成。由電感線圈l和電容器c相連而成的lc電路是最簡單的一種振盪電路,其固有頻率為f=[sx(]1[]2πlc。 § 一種不用外加激勵就能自行產生交流信號輸出的電路。它在電子科學技術領域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如通信系統中發射機的載波振盪器、接收機中的本機振盪器、醫療儀器以及測量儀器中的信號源等。
振盪器的種類很多,按信號的波形來分,可分為正弦波振盪器和非正弦波振盪器。正弦波振盪器產生的波形非常接近於正弦波或餘弦波,且振盪頻率比較穩定;非正弦波振盪器產生的波形是非正弦的脈沖波形,如方波、矩形波、鋸齒波等。非正弦振盪器的頻率穩定度不高。
在正弦波振盪器中,主要有LC振盪電路、石英晶體振盪電路和RC振盪電路等幾種。這幾種電路,以石英晶體振盪器的頻率最穩定,LC電路次之,RC電路最差。RC振盪器的工作頻率較低,頻率穩定度不高,但電路簡單,頻率變化范圍大,常在低頻段中應用。 在通信、廣播、電視等設備中,振盪器正逐步實現集成化,這些集成化正弦波振盪器的工作原理、電路分析、設計方法等原則上與分立元件振盪電路相一致。由於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愈來愈高,並在向系統功能發展,其內部電路日趨復雜,如果不從系統組成和單元電路原理這兩方面同時著手,那是很難弄清某一集成晶元的,振盪器也不例外。
Ⅷ 振盪器的電路圖
如圖所示為考畢茲振盪抄器電路。它帶一個基頻率晶體,其頻率為1499kHz,晶體SJT並接在電容C2、C3兩端。射極分壓電阻R2、R3提供基本的反饋信號,反饋受電容分壓器C2、C3的控制。晶體SJT起振工作後輸入給三極體VT基極l499kHz正弦波信號,由射極輸出器VT輸出,經耦合電容C4送入電位器RP輸出。電阻R1把18V電壓降壓供給VT一個合適的偏置電壓,適當調節電阻R1可使考畢茲振盪器工作在軟激勵狀態。電阻R4、電容C5為專耦電路。調節電容C1,可將振盪器精密的微調在工作頻率上。調節電位器RP,可改變振盪信號輸出電平的大小。
元器件選擇:電容Cl為5~20p,C2為51p,C3、C6為100p,C4為15p,C5為100μ/32V。電阻Rl為62kΩ,R2為300Ω,R3為2.4kΩ,R4為360Ω,1/2W,R5為15kΩ。電位器RP選4.7kΩ。三極體VT為3DGl20C,65≤β≤115。穩壓二極體VD用2CW58。晶體SJT選用JA5B型-1499Hz。
Ⅸ 振動器或者振盪電路是如何將直流電轉化為為交流電啊
電路中的開關管不斷地導通,截止,導通,截止。。。。輸出電流是斷斷續續的,這種斷斷續續的電流稱之為「脈動直流電」。將脈動直流輸入到變壓器的初級繞組,變壓器次級繞組就會有交流電輸出。
也可以使用兩個開關管,使兩個管子交替導通,而兩個管子的電流方向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