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板復位電路的問題
時鍾電路主要是在系統主板上,它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賴以工作的基本條件。它是以晶體振盪器(俗稱晶振)為基礎,在電路中產生恆定的方波信號。晶體停振,就像人的心臟停止跳動一樣,使系統處於癱瘓狀態。晶振工作正常後,系統電路才能在CPU的指揮下按晶振時鍾的節拍工作。晶振的數量和頻率隨數控系統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至少有一個,其餘電路所需的不同的時鍾頻率由分頻電路或另外的晶振來解決。
晶振的損壞率較高,其故障常見有以下幾種:
(1) 晶振漏電損壞。可用萬用表P×10K擋測量,若其電阻為無窮大,則為正常;若有阻值則為漏電。
(2) 晶振內部開路。用萬用表測其電阻雖無窮大,但在電路中不能產生振盪脈沖。
(3) 晶振變質使其參數改變。只有用示波器和頻率計才能檢測。晶振雖能振盪,但其時鍾頻率偏離其標稱值,此時雖有振盪脈沖,但由於脈沖數量錯誤,系統電路也不能工作。此時只有用頻率計才能准確測出其偏差。
(4) 在實際時鍾電路中,晶振的兩端到地均接有一個幾皮法到幾十皮法的瓷片電容,該電容漏電、變質而引起的時鍾電路的故障也較為常見。檢測晶振的好壞最好用示波器和頻率計測量,萬用表很難判定其好壞。
如一台由FANUC 6M控制的加工中心,工作一段時間後,突然CRT黑屏,機床無動作。關掉電源,再送上電源,機床又能工作一段時間。檢查電源一切正常。故障可能在系統主板上。經檢修主板A16B-1000-0220/04A,發現兩個晶振中的一個16.3840MHz晶振內部接觸不良,更換後使用至今未再發生同類故障。
3、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也是存在於系統主板上的電路,它是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特有的電路。微處理器、介面電路等都有復位端子。
復位電路產生的復位脈沖把程序計數器清零,使CPU從存儲器中調出初始化文件,對各控制晶元埠進行初始化。如果復位電路不良,系統會發生紊亂、死機等故障。
一般用示波器觀察復位脈沖時,應反復通斷電源,在開關每次接通的瞬間觀察復位脈沖。復位脈沖應為理想的矩形方波。若無復位脈沖,應檢查復位電路中的電阻、電容、晶體管等。集成電路復位端應為規則的低或高電平,否則,應為復位電路故障或集成電路損壞。
如一台使用PLASMA數控系統的大型加工中心,系統不能啟動,CRT無報警顯示。經檢查±5V、±12V、±24V電源電壓正常,時鍾電路正常。懷疑是系統主板的問題,在檢查復位電路時,發現CPU復位端無復位脈沖。進一步檢查發現復位端一個3.3k/0.5W電阻開路,更換後系統啟動正常。
這樣可以么?
Ⅱ 在不同的電腦主板上怎樣找復位電路圖並檢測故障原因
如果能翻轉,則是I/O晶元有問題,導致無開機控制信號.
Ⅲ 主板哪一部位是復位電路
還原按鈕。
Ⅳ 怎樣判斷主板時鍾電路復位電路是否正常
可以用診斷卡判斷,一般診斷卡上都有時鍾復位燈,時鍾要常亮為正常,復位為一閃即滅為正常。
但還不是很准,用示波器是最準的,用假負載,阻值卡,示波器測量其上的測試點就知道
Ⅳ 主板上復位電路的復位電路的作用是什麼,沒有它不行嗎最好打個比方讓我明白
作用就是復位,讓系統恢復到初始狀態,不需要的話就可以不要唄,不過一般電路都有的,很多晶元也有專門的管腳
Ⅵ 怎樣檢測CPU工作的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檢修流程 1.查RST開關處是否有3.3V左右的高電平,如果沒有查紅線或橙線到RST開關的線路 2.短接RST開的時候測量是否有低電平觸發南橋,如果沒有查RST開關到南橋的線路 3.如果所有復位測試點在短接RST之後,都沒有電壓跳變,說明南橋沒有工作,查其他供電時鍾是否正常,如果供電時鍾正常,南橋壞,如果只是個別測試點不正常,查不正常測試點到南橋之間的線路。 主板不復位的檢修流程 1.查復位電路是否正常 2.參加復位的設備是否正常 3.設備的供電和時鍾是否正常 4.通過主板診斷卡上的復位燈來判斷,正常時診斷卡的復位燈會在開機瞬間閃下,或反復點擊RST同時不停閃爍,常或不亮都表示復位不正常,按照先供電後時鍾再復位的原則進行檢修。 檢修方法及注意事項 1.易壞元件:門電路、三極體 2.部分主板不加CPU或假負載時主板復位不正常 3.是否檢修復位電路是在主板的供電、時鍾、灰線等線路完全正常的情況下,主板仍不復位時才去檢修。 4.大部分主板的設備復位信號由南橋提供,部分主板不通過南橋直接由門電路提供復位信號 5.大部分主板測量CPU PG測試點相當於測量南橋內部復位電路的輸入端.
知識點延伸檢測CPU供電
主板CPU電路主要為CPU工作提供條件。它採用的是開關電源電路,主要由電源控制晶元、電感線圈、場效應管和電容等組成。CPU供電路故障會導致CPU不工作,電腦無法運行。它的故障主要是場效應管和電容及電源控制晶元損壞。
1) 檢測時先檢測12V供電插座對地阻值,正常為300-700歐。這個阻值正常說明,CPU供電路的上管正常,否則可能被擊穿。
2) 接著測CPU供電電壓,正常值為0.8-1.8V,這個電壓不正常測CPU供電電路場效應管對地阻值,正常為100-300歐,這個電阻如果正常,
3)接著測CPU供電電路晶元輸出電壓,一般為3.3V,若不正常,接著測量這個晶元極信號,正常為5V,這個正常再測供電電壓是否正常,一般為5或12V,若這兩個正常,則晶元損壞。如果更換後供電電壓是正常的,但CPU還是不工作,是I0壞,更換。
Ⅶ 怎樣看出空調主板哪一部位是復位電路
這個復位電路設計跟不同品牌不同型號各有不同,給你發個簡單的圖片你自己對比一下看看:
Ⅷ 電腦主板復位電路短路怎麼辦
哪一個位置的復位電路短路?可以用斷開法,斷開I/O晶元和南北橋試試哪位置短路。
Ⅸ 怎樣判斷主板時鍾電路復位電路是否正常
時鍾電路主要是在系統主板上,它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賴以工作的基本條件。它是以晶體振盪器(俗稱晶振)為基礎,在電路中產生恆定的方波信號。晶體停振,就像人的心臟停止跳動一樣,使系統處於癱瘓狀態。晶振工作正常後,系統電路才能在CPU的指揮下按晶振時鍾的節拍工作。晶振的數量和頻率隨數控系統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至少有一個,其餘電路所需的不同的時鍾頻率由分頻電路或另外的晶振來解決。 晶振的損壞率較高,其故障常見有以下幾種: (1) 晶振漏電損壞。可用萬用表P×10K擋測量,若其電阻為無窮大,則為正常;若有阻值則為漏電。 (2) 晶振內部開路。用萬用表測其電阻雖無窮大,但在電路中不能產生振盪脈沖。 (3) 晶振變質使其參數改變。只有用示波器和頻率計才能檢測。晶振雖能振盪,但其時鍾頻率偏離其標稱值,此時雖有振盪脈沖,但由於脈沖數量錯誤,系統電路也不能工作。此時只有用頻率計才能准確測出其偏差。 (4) 在實際時鍾電路中,晶振的兩端到地均接有一個幾皮法到幾十皮法的瓷片電容,該電容漏電、變質而引起的時鍾電路的故障也較為常見。檢測晶振的好壞最好用示波器和頻率計測量,萬用表很難判定其好壞。 如一台由FANUC 6M控制的加工中心,工作一段時間後,突然CRT黑屏,機床無動作。關掉電源,再送上電源,機床又能工作一段時間。檢查電源一切正常。故障可能在系統主板上。經檢修主板A16B-1000-0220/04A,發現兩個晶振中的一個16.3840MHz晶振內部接觸不良,更換後使用至今未再發生同類故障。 3、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也是存在於系統主板上的電路,它是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特有的電路。微處理器、介面電路等都有復位端子。 復位電路產生的復位脈沖把程序計數器清零,使CPU從存儲器中調出初始化文件,對各控制晶元埠進行初始化。如果復位電路不良,系統會發生紊亂、死機等故障。 一般用示波器觀察復位脈沖時,應反復通斷電源,在開關每次接通的瞬間觀察復位脈沖。復位脈沖應為理想的矩形方波。若無復位脈沖,應檢查復位電路中的電阻、電容、晶體管等。集成電路復位端應為規則的低或高電平,否則,應為復位電路故障或集成電路損壞。 如一台使用PLASMA數控系統的大型加工中心,系統不能啟動,CRT無報警顯示。經檢查±5V、±12V、±24V電源電壓正常,時鍾電路正常。懷疑是系統主板的問題,在檢查復位電路時,發現CPU復位端無復位脈沖。進一步檢查發現復位端一個3.3k/0.5W電阻開路,更換後系統啟動正常。
Ⅹ CPU復位電路怎麼查
復位電路檢修流程
1.查RST開關處是否有3.3V左右的高電平,如果沒有查紅線或橙線到RST開關的線路
2.短接RST開的時候測量是否有低電平觸發南橋,如果沒有查RST開關到南橋的線路
3.如果所有復位測試點在短接RST之後,都沒有電壓跳變,說明南橋沒有工作,查其他供電時鍾是否正常,如果供電時鍾正常,南橋壞,如果只是個別測試點不正常,查不正常測試點到南橋之間的線路。
主板不復位的檢修流程
1.查復位電路是否正常
2.參加復位的設備是否正常
3.設備的供電和時鍾是否正常
4.通過主板診斷卡上的復位燈來判斷,正常時診斷卡的復位燈會在開機瞬間閃下,或反復點擊RST同時不停閃爍,常或不亮都表示復位不正常,按照先供電後時鍾再復位的原則進行檢修。
檢修方法及注意事項
1.易壞元件:門電路、三極體
2.部分主板不加CPU或假負載時主板復位不正常
3.是否檢修復位電路是在主板的供電、時鍾、灰線等線路完全正常的情況下,主板仍不復位時才去檢修。
4.大部分主板的設備復位信號由南橋提供,部分主板不通過南橋直接由門電路提供復位信號
5.大部分主板測量CPU PG測試點相當於測量南橋內部復位電路的輸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