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RC振盪電路
採用RC選頻網路構成的振盪電路稱為RC振盪電路,它適用於低頻振盪,一般用於產生1Hz~1MHz的低頻信號。因為對於RC振盪電路來說,增大電阻R即可降低振盪頻率,而增大電阻是無需增加成本的。 常用LC振盪電路產生的正弦波頻率較高,若要產生頻率較低的正弦振盪,勢必要求振盪迴路要有較大的電感和電容,這樣不但元件體積大、笨重、安裝不便,而且製造困難、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盪電路,一般採用振盪頻率較低的RC振盪電路。
常用的RC振盪電路
有相移式和橋式兩種。 (1)RC移相式振盪器,具有電路簡單,經濟方便等優點,但選頻作用較差,振幅不夠穩定,頻率調節不便,因此一般用於頻率固定、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其振盪頻率是 fo=1/2π√6RC [1] (2)RC橋式振盪器 將RC串並聯選頻網路和放大器結合起來即可構成RC振盪電路,放大器件可採用集成運算放大器。 Rc橋式振盪電路
如圖所示,RC串並聯選頻網路接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和同相輸入端之間,構成正反饋,Rf、R1接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和反相輸入端之間,構成負反饋。正反饋電路和負反饋電路構成一文氏電橋電路(如圖右所示),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跨接在電橋的對角線上,所以,把這種振盪電路稱為RC橋式振盪電路。 (如圖)振盪信號由同相端輸入,故構成同相放大器,輸出電壓Uo與輸入電壓Ui同相,其閉環電壓放大倍數等於Au=Uo/Ui=1+(Rf/R1)。而RC串並聯選頻網路在ω=ωo=1/RC時,Fu=1/3,εf=0°,所以,只要|Au|=1+(Rf/R1)>3,即Rf>2R1,振盪電路就能滿足自激振盪的振幅和相位起振條件,產生自激振盪,振盪頻率fo等於 fo=1/2πRC 採用雙聯可調電位器或雙聯可調電容器即可方便地調節振盪頻率。在常用的RC振盪電路中,一般採用切換高穩定度的電容來進行頻段的轉換(頻率粗調),再採用雙聯可變電位器進行頻率的細調。
⑵ 要使RC橋式正弦波振盪器(文氏橋振盪器)產生正弦波的條件是什麼D1、D2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麼
產生正弦波的條件抄是Rf>=2R(我看不清楚你的圖)就是反饋放大倍數要大於等於3但是為了容易起震一般都會大於3,因此起震後由於正反饋過深,波形會有嚴重的失真,因此D1D2的作用就是在起震後自動調節反饋深度,從而實現穩幅和減小失真的作用。
RC正弦波振盪器,RC正弦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RC選頻阿絡元件RC的乘積。用增大電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盪頻率,不會像LC振盪器中增大電感量那樣會使元件體積和重量加大,故RC振盪器可工作在低頻段。
當振盪頻率延伸至超低頻頻段時,要求RC乘積非常大。容量很大的電容體積大;阻值過大的電阻,阻值穩定性下降,電阻上的直流電壓降過大,造成器件工作點偏離正常值,增大波形失真。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
這種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組成振盪器積分器的積分時間常數。要獲得大的積分時間常數,不一定要用阻值大的電阻。用低阻值電阻構成一個T型網路,取代高阻值的積分電阻,只要二者的傳輸電導相等,便可收到相同的積分效果。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特別適用於超低頻段。
⑶ 橋式RC正弦波振盪器中的RC串並聯網路的作用為()
有兩個作用,作為正反饋迴路和選頻網路,這是振盪電路必不可少的部分,RC串並聯網路同時實現了兩個功能。
正弦波振盪電路並非都要用rc串並聯網路作為正反饋電路,rc串並聯網路只是產生正弦波的一種方式,用RC移相、用LC反饋、用陶瓷振子、晶體振子、聲表面波等都可以作為正弦波振盪電路的正反饋電路,只要滿足相位的起振、平衡、穩定條件即可。
振盪電路的另一個條件是振幅的起振、平衡、穩定條件,由放大器和穩幅電路保證。
(3)橋試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RC正弦波振盪器,RC正弦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RC選頻阿絡元件RC的乘積。用增大電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盪頻率,不會像LC振盪器中增大電感量那樣會使元件體積和重量加大,故RC振盪器可工作在低頻段。
應用最廣泛的RC振盪電路是圖3所示的文氏電橋電路。R1、C1、R2、C2組成具有選頻特性的正反饋網路。R3和R4組成負反饋網路。
引入的負反饋超過正反饋,便可以減小工作頻率的諧波成分,減少波形失真,改善波形。如果將R3選擇為具有正溫度系數的電阻,或是將R4選擇為具有負溫度系數和熱情性的電阻,便可以收到穩幅的效果。
⑷ RC橋式正弦波振盪電路 multisim
第一,你的運放沒有加電源
第二,運放輸入端確實接反了,將正負端換一下
第三,反饋電阻不合理,反饋電阻將放大倍數控制在3.多 和不到3,這樣才能達到穩壓效果。
最後附上修改後的電路。
⑸ 在RC橋式振盪電路的選頻網路……在線等(200高分)
時間常數=0.7RC,T=2*時間常數,f=1/T。
以上計算全部採用標准單位,則可以得到此RC橋式振盪電路的振盪頻率變化范圍約為4567~3282Hz
⑹ RC橋式正弦波振盪電路在proteus中模擬不了
振盪條件不夠。需在運放3腳加一個單開關,每次啟動時,按動開關一次,以產生沖擊電流,達成起振條件。
⑺ 文氏橋振盪器的振盪原理是什麼
文氏橋振盪器的電路原理圖如下:
從電路構成看,電路由兩個「橋臂」構成,R1、RF構成負反饋橋臂,並聯RC網路和串聯RC網路再串聯構成正反饋橋臂。也就是說,文氏橋振盪器既有正反饋,又有負反饋。
頻率無窮低時,即f趨於0時,f0/f趨於無窮大,總增益趨於零。
頻率無窮高時,即f趨於∞時,f/f0趨於無窮大,總增益趨於零。
(7)橋試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以RC串並聯網路為選頻網路和正反饋網路、並引入電壓串聯負反饋,兩個網路構成橋路,一對頂點作為輸出電壓,一對頂點作為放大電路的凈輸入電壓,就構成文氏橋振盪器。
文氏橋振盪電路由兩部分組成:即選頻網路和放大電路。 由集成運放組成的電壓串聯負反饋放大電路,取其輸入電阻高、輸出電阻低的特點。
由Z1、Z2組成,同時兼作正反饋網路,稱為RC串並聯網路。由右圖可知,Z1、Z2和Rf、R3正好構成一個電橋的四個臂,電橋的對角線頂點接到放大電路的兩個輸入端。
由於Z1、Z2和R3、Rf正好形成一個四臂電橋,電橋的對角線頂點接到放大電路的兩個輸入端,因此這種振盪電路常稱為RC橋式振盪電路。
假如某原因使振盪輸出Uo增大,Rf上的電流增大而溫度升高,阻值Rf減小,使負反饋增強,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從而起到穩幅的作用。
⑻ RC橋式正弦波振盪電路應用領域是什麼
產生正弦波信號,用於信號發生器
⑼ RC橋式正弦波振盪器中,負反饋強、弱對起振條件及輸出波形的影響
RC橋式振盪器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數等於3,如果負反饋較弱,放大倍數就過大使波形失真;負反饋太強使放大倍數小於或等於3,則起振困難或工作不穩定。
振盪電路也叫波形發生器,是沒有信號輸入,而有信號輸出的信號產生器,一般由放大電路和振盪選頻電路組成,有三極體和運算放大電路。
選頻電路一般由電阻電容組成,即RC振盪選頻電路;或者由電感電容組成,即LC振盪電路。振盪電路按振盪產生的波形分為正弦濾振盪器和非正弦波振盪器;按產生振盪器的原理分為反饋型和負阻型。
(9)橋試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對於RC振盪電路來說,增大電阻R即可降低振盪頻率,而增大電阻是無需增加成本的。
常用LC振盪電路產生的正弦波頻率較高,若要產生頻率較低的正弦振盪,勢必要求振盪迴路要有較大的電感和電容,這樣不但元件體積大、笨重、安裝不便,而且製造困難、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盪電路,一般採用振盪頻率較低的RC振盪電路。
採用雙聯可調電位器或雙聯可調電容器即可方便地調節振盪頻率。在常用的RC振盪電路中,一般採用切換高穩定度的電容來進行頻段的轉換(頻率粗調),再採用雙聯可變電位器進行頻率的細調。
由運放構成的RC串並聯正弦波振盪電路不是靠運放內部的晶體管進入非線性區穩幅,而是通過在外部引入負反饋來達到穩幅的目的。
⑽ rc橋式正弦波振盪電路輸出電壓
rc橋式正弦波振盪電路輸出電壓在於振盪越強一輸出電壓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