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個雷達電路
先歸納一下資源:
C = 2A = 2B = 2X ,Y = 3X ,
做出真值表:
輸入 輸出
C B A X Y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X = AB'C' + A'BC' + ABC
= C' A⊕B + ABC ;實際電迴路用異或門不劃算答.
Y = C + AB + AC + BC
Ⅱ 雷達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雷達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當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傑作,同時,它的信回息載體是無線電答波。 事實上,不論是可見光或是無線電波,在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都是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別在於它們各自的頻率和波長不同。其原理是雷達設備的發射機通過天線把電磁波能量射向空間某一方向,處在此方向上的物體反射碰到的電磁波;雷達天線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設備進行處理,提取有關該物體的某些信息(目標物體至雷達的距離,距離變化率或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測量距離實際是測量發射脈沖與回波脈沖之間的時間差,因電磁波以光速傳播,據此就能換算成目標的精確距離。
測量目標方位是利用天線的尖銳方位波束測量。測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測量。根據仰角和距離就能計算出目標高度。
測量速度是雷達根據自身和目標之間有相對運動產生的頻率多普勒效應原理。雷達接收到的目標回波頻率與雷達發射頻率不同,兩者的差值稱為多普勒頻率。從多普勒頻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變化率。當目標與干擾雜波同時存在於雷達的同一空間分辨單元內時,雷達利用它們之間多普勒頻率的不同能從干擾雜波中檢測和跟蹤目標。
Ⅲ 各種雷達的原理分別是什麼
雷達(radar)原是「無線電探測與定位」的英文縮寫。雷達的基本任務是探測感興趣的目標內,測容定有關目標的距離、方問、速度等狀態參數。雷達主要由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包括信號處理機)和顯示器等部分組成。
雷達發射機產生足夠的電磁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傳送給天線。天線將這些電磁能量輻射至大氣中,集中在某一個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傳播。電磁波遇到波束內的目標後,將沿著各個方向產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電磁能量反射回雷達的方向,被雷達天線獲取。天線獲取的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送到接收機,形成雷達的回波信號。由於在傳播過程中電磁波會隨著傳播距離而衰減,雷達回波信號非常微弱,幾乎被雜訊所淹沒。接收機放大微弱的回波信號,經過信號處理機處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顯示器,顯示出目標的距離、方向、速度等。
為了測定目標的距離,雷達准確測量從電磁波發射時刻到接收到回波時刻的延遲時間,這個延遲時間是電磁波從發射機到目標,再由目標返回雷達接收機的傳播時間。根據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為:S=CT/2
其中S:目標距離
T:電磁波從雷達到目標的往返傳播時間
C:光速
Ⅳ 雷達的原理
雷達(radar)原是「無線電探測與定位」的英文縮寫。雷達的基本任務是探測感興趣的目標內,測容定有關目標的距離、方問、速度等狀態參數。雷達主要由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包括信號處理機)和顯示器等部分組成。
雷達發射機產生足夠的電磁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傳送給天線。天線將這些電磁能量輻射至大氣中,集中在某一個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傳播。電磁波遇到波束內的目標後,將沿著各個方向產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電磁能量反射回雷達的方向,被雷達天線獲取。天線獲取的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送到接收機,形成雷達的回波信號。由於在傳播過程中電磁波會隨著傳播距離而衰減,雷達回波信號非常微弱,幾乎被雜訊所淹沒。接收機放大微弱的回波信號,經過信號處理機處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顯示器,顯示出目標的距離、方向、速度等。
為了測定目標的距離,雷達准確測量從電磁波發射時刻到接收到回波時刻的延遲時間,這個延遲時間是電磁波從發射機到目標,再由目標返回雷達接收機的傳播時間。根據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為:S=CT/2
其中S:目標距離
T:電磁波從雷達到目標的往返傳播時間
C: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