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晶元
晶元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又稱微電路、微晶元、集成電路。是指內含集成回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答,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
半導體是一類材料的總稱,集成電路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電路的大型集合,晶元是由不同種類型的集成電路或者單一類型集成電路形成的產品。
(1)電路中晶元擴展閱讀:
半導體材料的起源及早期發展: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電磁學方面擁有許多貢獻,但較不為人所知的是他在1833年發現的一種半導體材料硫化銀,它的電阻隨著溫度上升而降低。
對於一般材料來說,隨著溫度的提升,晶格震動越厲害,使得電阻增加;但對半導體而言,溫度上升使自由載子的濃度增加,反而有助於導電。這是半導體現象的首次發現。
20世紀20年代,固體物理、量子力學、能帶論等理論的不斷完善,使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態和電子輸運過程的研究更加深入,對半導體材料中的結構性能、雜質和缺陷行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高半導體晶體材料的完整性和純度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為了改善晶體管特性,提高其穩定性,半導體材料的制備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硅材料在微電子技術應用方面應用廣泛,但在硅基發光器件的研究方面進展緩慢。
B. 常用的數字電路中的晶元
學數電不是這樣學法
重點在於數電的原理,而不在於產品的長相。
C. 集成電路晶元有哪幾種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製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其封裝外殼有圓殼式、扁平式或雙列直插式等多種形式。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佛山穎展電子就是專門提供集成電路,二三極體,電容電阻,等電子元器件一站式配套的。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D. 硬體電路中常用的主控晶元有哪些
由DSP計算出控制量,通過外部數據匯流排送給DA轉換器,採用AD公司的AD7237晶元,它是8位DA轉換器,由專DSP的外部地址總屬線A2、A1、A0構成DA轉換器的解碼電路,DA轉換器的輸出採用AD7237的A相輸出。
E. 晶元工作原理
晶元的工作原理是:將電路製造在半導體晶元表面上從而進行運算與處理的。
集成電路對於離散晶體管有兩個主要優勢: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於晶元把所有的組件通過照相平版技術,作為一個單位印刷,而不是在一個時間只製作一個晶體管。
性能高是由於組件快速開關,消耗更低能量,因為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2006年,晶元面積從幾平方毫米到350 mm²,每mm²可以達到一百萬個晶體管。
數字集成電路可以包含任何東西,在幾平方毫米上有從幾千到百萬的邏輯門、觸發器、多任務器和其他電路。
這些電路的小尺寸使得與板級集成相比,有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參見低功耗設計)並降低了製造成本。這些數字IC,以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和微控制器為代表,工作中使用二進制,處理1和0信號。
(5)電路中晶元擴展閱讀:
在使用自動測試設備(ATE)包裝前,每個設備都要進行測試。測試過程稱為晶圓測試或晶圓探通。晶圓被切割成矩形塊,每個被稱為晶片(「die」)。
每個好的die被焊在「pads」上的鋁線或金線,連接到封裝內,pads通常在die的邊上。封裝之後,設備在晶圓探通中使用的相同或相似的ATE上進行終檢。測試成本可以達到低成本產品的製造成本的25%,但是對於低產出,大型和/或高成本的設備,可以忽略不計。
晶圓的成分是硅,硅是由石英沙所精練出來的,晶圓便是硅元素加以純化(99.999%),接著是將這些純硅製成硅晶棒,成為製造集成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將其切片就是晶元製作具體所需要的晶圓。晶圓越薄,生產的成本越低,但對工藝就要求的越高。
F. LED驅動電路中的晶元
http://www.ic37.com/
G. 晶元的組成
晶元在電子學中是一種將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或微型化的方式,時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從結構上看,晶元由大規模集成電路、阻容元件、保護電路、穩壓電路、封裝材料等組成。
H. 電路圖中怎麼能看出元器件是IC類晶元
電路圖中,基本上所有元器件都是用元件圖形符號來表示的,只有IC是用框圖來畫的(即一個矩形框)
I. 電路晶元
這是5V轉3.3V的DC-DC晶元
這樣的晶元有很多啊,可以用maxim,AD等公司的替代.比較穩妥的是找輸入電版壓很低權的情況下也能輸出3.3V的晶元.
其實,一般MicroUSB介面輸入的5V電壓還是比較穩的,所以甚至可以不用DC-DC晶元,直接用1117-3.3晶元應該也可以.
J. 請問數字電路中有哪些常用的晶元
與門非門或門 計數器 觸發器。
CD系列和74系列。
你到網上查這兩個名字會找到元件列表,都是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