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板檢

電路板檢

發布時間:2022-02-22 02:15:32

『壹』 如何測試電路

電路板的測試分很多種
1,ICT測試
2,ATE測試,
3,功能測試
4,老化測試
5,穩定度測試等各種測試
6,AOI光學測試
所以你說測試的部分,要根據產品特性來組合用幾種方式來測

『貳』 電路板測試方法

當前常用檢測方法如下:

1. 人工目測:
使用放大鏡或校準的顯微鏡,利用操作人員視覺檢查來確定電路板合不合格,並確定什麼時候需進行校正操作,它是最傳統、最主要的檢測方法。它的主要優點是低的預先成本和沒有測試夾具,而它的主要缺點是人的主觀誤差、長期成本較高、不連續的缺陷發覺、數據收集困難等。目前由於PCB的產量增加,PCB上導線間距與元件體積的縮小,這個方法變得越來越不可行。
2. 在線測試(ICT,In Ciruit Testing)
ICT通過對電性能的檢測找出製造缺陷以及測試模擬、數字和混合信號的元件,以保證它們符合規格,己有針床式測試儀(Bed of Nails Tester)和飛針測試儀(Flying Probe Tester)等幾種測試方法。ICT的主要優點是每個板的測試成本低、數字與功能測試能力強、快速和徹底的短路與開路測試、編程固件、缺陷覆蓋率高和易於編程等。主要缺點是,需要測試夾具、編程與調試時間、製作夾具的成本較高,使用難度大等問題。
3. 功能測試(Functional Testing)
功能系統測試是在生產線的中間階段和末端利用專門的測試設備,對電路板的功能模塊進行全面的測試,用以確認電路板的好壞。功能測試可以說是最早的自動測試原理,它基於特定板或特定單元,可用各種設備來完成。有最終產品測試(Final Proct Test)、最新實體模型(Hot Mock-up)和「堆砌式』』測試(『Rack and Stack』 Test)等類型。功能測試通常不提供用於過程改進的腳級和元件級診斷等深層數據,而且需要專門設備及專門設計的測試流程,編寫功
能測試程序復雜,因此不適用於大多數電路板生產線。
4. 自動光學檢測
也稱為自動視覺檢測,是基於光學原理,綜合採用圖像分析、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多種技術,對生產中遇到的缺陷進行檢測和處理,是較新的確認製造缺陷的方法。AOI通常在迴流前後、電氣測試之前使用,提高電氣處理或功能測試階段的合格率,此時糾正缺陷的成本遠遠低於最終測試之後進行的成本,常達到十幾倍。
5. 自動X光檢查(AXI,Automatic X-ray Inspection)
AXI利用不同物質對X光的吸收率的不同,透視需要檢測的部位,發現缺陷。主要用於檢測超細間距和超高密度電路板以及裝配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橋接、丟片、對准不良等缺陷,還可利用其層析成像技術檢測IC晶元內部缺陷。它是現時測試球柵陣列(BGA,Ball Grid Array)焊接質量和被遮擋的錫球的唯一方法。在最新的用於線路板組裝的AXI系統中,如Feinfocus,Phoenix Xray等公司的最新產品,不僅可以進行2D的透視檢測,通過樣品傾斜,「側視」的X光甚至可以給出3D的檢測信息。它的主要優點是能夠檢測BGA焊接質量和嵌人式元件、無夾具成本;主要缺點是速度慢、高失效率、檢測返工焊點困難、高成本、和長的程序開發時間。
6. 激光檢測系統
它是PCB測試技術的最新發展。它利用激光束掃描印製板,收集所有測量數據,並將實際測量值與預置的合格極限值進行比較。這種技術己經在光板上得到證實,正考慮用於裝配板測試,速度己足夠用於批量生產線。快速輸出、不要求夾具和視覺非遮蓋訪問是其主要優點;初始成本高、維護和使用問題多是其主要缺點。
從上面的6種目前常用的PCB檢測手段,可以發現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和任何基於視覺的檢測系統一樣,只能檢測用視覺可以看出的故障,對於短路和斷路之類的瑕疵,只能用電氣測試法來加以解決。相對人的肉眼這種原始的視覺檢測手段,AOI是自動化的檢測手段,其檢測的效率高許多,和可靠性也穩定得多。

『叄』 PCB板檢驗標准

電路板檢驗標准

1.范圍適用於移動手機HDI電路板的來料檢驗。

2.抽樣方案按GB2828.1-2003,一般檢查水平II級進行檢驗。

3.檢驗依據原材料技術規格書、檢驗樣品。

4.合格質量水平按AQL值:A類=0.01,B類=0.65,C類=2.5。

5.檢測儀器和設備:塞規、游標卡尺、迴流焊爐、測力器、放大鏡、數字萬用表、恆溫恆濕箱、按鍵壽命測試儀,鍍金層厚度測試儀、平整大理石或玻璃、絕緣電阻測試儀、恆溫鉻鐵。

6.缺陷分類:序號檢驗項目缺陷描述外包裝潮濕、物料擺放混亂缺陷類別CB備注1包裝內或外包裝無標識、標識錯、內有水珠、無防潮珠、無濕度卡、混料,未真空包裝。

  1. 未提供出貨報告.廠家出貨報告

  2. 廠家出貨報告的檢驗項目未按我司檢驗標准要求相符及齊全,測試數據不符合標准要求,報告無品質主管以上級人員審批,報告內容虛假等,若不符合以上要求.B序號檢驗項目常規缺陷描述來料與樣板廠商不同、不同板號、不同板材(包括無板材標識)、無生產周期、無廠標的。PCB周邊不得有尖利披鋒影響裝配及傷害操作人員。多孔少孔孔大、孔小(依照設計圖紙要求)NPTH孔內有殘銅,孔內有氧化現象缺陷類別備注BABBBB3外觀零件孔不得有積墨、孔塞現象孔PAD孔殘缺≥3mil(0.076MM)完成孔徑:如果超出下面的要求

  3. 1、鑽圓孔:NPTH:+/-2mil(+/-0.05mm);NPTH:非沉B銅孔;PTH:沉銅孔PTH:+/-3mil(+/-0.075mm)2、

『肆』 怎樣檢測電路板

如果是看電路板有沒有聯通的話使用治具測試機或者飛針測試機可以檢測.
但是如果要看電路板的功能等等則需要做些信賴度測試,例如CAF,浸錫,切片等等測試.

『伍』 PCB板是什麼,怎樣檢驗

PCB設計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的縮寫

具體方法如下

1. 目的和作用

1.1 規范設計作業,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產品的質量 。

2. 適用范圍

1.1 XXX 公司開發部的VCD超級VCDDVD音響等產品 。

3. 責 任

3.1 XXX 開發部的所有電子工程師、技術員及電腦繪圖員等 。

4. 資歷和培 訓

4.1 有電子技術基礎;

4.2 有電腦基本操作常識;

4.3 熟悉利用電腦PCB 繪圖軟體.

5. 工作指導(有長度單位為MM)

5.1 銅箔最小線寬:面板0.3MM,面板0.2MM 邊緣銅箔最小要1.0MM

5.2 銅箔最小間隙:面板:0.3MM,面板:0.2MM.

5.3 銅箔與板邊最小距離為0.55MM,元件與板邊最小距離為5.0MM,盤與板邊最小距離為4.0MM

5.4 一般通孔安裝元件的焊盤的大小(徑)孔徑的兩倍,雙面板最小1..5MM,單面板最小為2.0MM,議(2.5MM)如果不能用圓形焊盤,用腰圓形焊盤,小如下圖所示(如有標准元件庫,

則以標准元件庫為准)

焊盤長邊、短邊與孔的關系為 :

5.5 電解電容不可觸及發熱元件,大功率電阻,敏電阻,壓器, 熱器等.解電容與散熱器的間隔最小為10.0MM,它元件到散熱器的間隔最小為2.0MM.

5.6 大型元器件(如:變壓器、直徑15.0MM 以上的電解電容、大電流的插座等)加大銅箔及上錫面積如下圖;陰影部分面積肥最小要與焊盤面積相等 。

5.7 螺絲孔半徑5.0MM 內不能有銅箔(要求接地外)元件.(按結構圖要求).

5.8 上錫位不能有絲印油.

5.9 焊盤中心距小於2.5MM 的,相鄰的焊盤周邊要有絲印油包裹,印油寬度為0.2MM(議0.5MM).

5.10 跳線不要放在IC 下面或馬達、電位器以及其它大體積金屬外殼的元件下.

5.11 在大面積PCB設計中(約超過500CM2 以上),防止過錫爐時PCB 板彎曲,在PCB 板中間留一條5 至10MM 寬的空隙不放元器件(走線),用來在過錫爐時加上防止PCB 板彎曲的壓條,下圖的陰影區::

5.12 每一粒三極體必須在絲印上標出e,c,b 腳.

5.13 需要過錫爐後才焊的元件,盤要開走錫位,向與過錫方向相反,度視孔的大小為0.5MM 到1.0MM如下圖 :

5.14 設計雙面板時要注意,金屬外殼的元件,插件時外殼與印製板接觸的,頂層的焊盤不可開,一定要用綠油或絲印油蓋住(例如兩腳的晶振)。

5.15 為減少焊點短路,所有的雙面印製板,過孔都不開綠油窗。

5.16 每一塊PCB 上都必須用實心箭頭標出過錫爐的方向:

5.17 孔洞間距離最小為1.25MM(雙面板無效)

5.18 布局時,DIP 封裝的IC 擺放的方向必須與過錫爐的方向成垂直,不可平行,如下圖;如果布局上有困難,可允許水平放置IC (OP 封裝的IC 擺放方向與DIP 相反)。

5.19 布線方向為水平或垂直,由垂直轉入水平要走45 度進入。

5.20 元件的安放為水平或垂直。

5.21 絲印字元為水平或右轉90 度擺放。

5.22 若銅箔入圓焊盤的寬度較圓焊盤的直徑小時,則需加淚滴。如圖 :

5.23 物料編碼和設計編號要放在板的空位上。

5.24 把沒有接線的地方合理地作接地或電源用 。

5.25 布線盡可能短,特別注意時鍾線、低電平信號線及所有高頻迴路布線要更短。

5.26 模擬電路及數字電路的地線及供電系統要完全分開 。

5.27 如果印製板上有大面積地線和電源線區(面積超過500 平方毫米),應局部開窗口。如圖 :

5.28 電插印製板的定位孔規定如下,陰影部分不可放元件,手插元件除外,L 的范圍是50 330mm,H的范圍是50 250mm,果小於50X50 則要拼板開模方可電插,如果超過330X250 則改為手插板。定位孔需在長邊上。

PCB設計基本概念

1)盡量少用過
孔,一旦選用了過孔,務必處理好它與周邊各實體的間隙,特別是容易被忽視的中間各層與過孔不相連的線與過孔的間隙,如果是自動布線,可在「過孔數量最小化」 ( Via Minimiz8tion)子菜單里選擇「on」項來自動解決。(2)需要的載流量越大,所需的過孔尺寸越大,如電源層和地層與其它層聯接所用的過孔就要大一些。

3、絲印層(Overlay)

為方便電路的安裝和維修等,在印刷板的上下兩表面印刷上所需要的標志圖案和文字代號等,例如元件標號和標稱值、元件外廓形狀和廠家標志、生產日期等等。不少初學者設計絲印層的有關內容時,只注意文字元號放置得整齊美觀,忽略了實際制出的PCB效果。他們設計的印板上,字元不是被元件擋住就是侵入了助焊區域被抹賒,還有的把元件標號打在相鄰元件上,如此種種的設計都將會給裝配和維修帶來很大不便。正確的絲印層字元布置原則是:」不出歧義,見縫插針,美觀大方」。


4、SMD的特殊性

Protel封裝庫內有大量SMD封裝,即表面焊裝器件。這類器件除體積小巧之外的最大特點是單面分布元引腳孔。因此,選用這類器件要定義好器件所在面,以免「丟失引腳(Missing Plns)」。另外,這類元件的有關文字標注只能隨元件所在面放置。

5、網格狀填充區(External Plane )和填充區(Fill)

正如兩者的名字那樣,網路狀填充區是把大面積的銅箔處理成網狀的,填充區僅是完整保留銅箔。初學者設計過程中在計算機上往往看不到二者的區別,實質上,只要你把圖面放大後就一目瞭然了。正是由於平常不容易看出二者的區別,所以使用時更不注意對二者的區分,要強調的是,前者在電路特性上有較強的抑制高頻干擾的作用,適用於需做大面積填充的地方,特別是把某些區域當做屏蔽區、分割區或大電流的電源線時尤為合適。後者多用於一般的線端部或轉折區等需要小面積填充的地方。

6、焊盤( Pad)

焊盤是PCB設計中最常接觸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但初學者卻容易忽視它的選擇和修正,在設計中千篇一律地使用圓形焊盤。選擇元件的焊盤類型要綜合考慮該元件的形狀、大小、布置形式、振動和受熱情況、受力方向等因素。Protel在封裝庫中給出了一系列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焊盤,如圓、方、八角、圓方和定位用焊盤等,但有時這還不夠用,需要自己編輯。例如,對發熱且受力較大、電流較大的焊盤,可自行設計成「淚滴狀」,在大家熟悉的彩電PCB的行輸出變壓器引腳焊盤的設計中,不少廠家正是採用的這種形式。一般而言,自行編輯焊盤時除了以上所講的以外,還要考慮以下原則:
(1)形狀上長短不一致時要考慮連線寬度與焊盤特定邊長的大小差異不能過大;
(2)需要在元件引角之間走線時選用長短不對稱的焊盤往往事半功倍;
(3)各元件焊盤孔的大小要按元件引腳粗細分別編輯確定,原則是孔的尺寸比引腳直徑大0.2- 0.4毫米。

7、各類膜(Mask)

這些膜不僅是PcB製作工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更是元件焊裝的必要條件。按「膜」所處的位置及其作用,「膜」可分為元件面(或焊接面)助焊膜(TOp or Bottom 和元件面(或焊接面)阻焊膜(TOp or BottomPaste Mask)兩類。 顧名思義,助焊膜是塗於焊盤上,提高可焊性能的一層膜,也就是在綠色板子上比焊盤略大的各淺色圓斑。阻焊膜的情況正好相反,為了使製成的板子適應波峰焊等焊接形式,要求板子上非焊盤處的銅箔不能粘錫,因此在焊盤以外的各部位都要塗覆一層塗料,用於阻止這些部位上錫。可見,這兩種膜是一種互補關系。由此討論,就不難確定菜單中
類似「solder Mask En1argement」等項目的設置了。

8、飛線,飛線有兩重含義:

(1)自動布線時供觀察用的類似橡皮筋的網路連線,在通過網路表調入元件並做了初步布局後,用「Show 命令就可以看到該布局下的網路連線的交叉狀況,不斷調整元件的位置使這種交叉最少,以獲得最大的自動布線的布通率。這一步很重要,可以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多花些時間,值!另外,自動布線結束,還有哪些網路尚未布通,也可通過該功能來查找。找出未布通網路之後,可用手工補償,實在補償不了就要用到「飛線」的第二層含義,就是在將來的印板上用導線連通這些網路。要交待的是,如果該電路板是大批量自動線生產,可將這種飛線視為0歐阻值、具有統一焊盤間距的電阻元
件來進行設計.

『陸』 如何檢測電路板好壞

檢查故障板的外觀,看上面有沒有明顯損壞的痕跡,有沒有元件燒黑、炸裂,內電路板有無受腐容蝕引起的斷線、漏電,電容有沒有漏液,頂部有沒有鼓起等。

檢測電路板好壞如懷疑是晶振輸出不對,那麼就看看能夠正常工作的電路板,晶振輸出是多少的頻率,多少的幅度,什麼形狀的波形。

如故障板的波形一致,那就不是晶振的問題,如果波形有明顯差別,就找到原因。每一段,都應當做好壞對比。測量好的電路板的相關數據,和不好的電路板做對比。

(6)電路板檢擴展閱讀

電路板的注意事項

1、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把它拆下來檢測,第一就是電阻類,第二就是電容類,因為這兩類元器件在電路當中經常進行的串並聯,如確定它們沒有串並聯,也可以在線檢測好壞。

2、在測試前最好裝回設備上,反復開、關機器試一試,以及多按幾次復位鍵。

3、發現有短路現象。拿一塊板來割線(特別適合單/雙層板),割線後將每部分功能塊分別通電,逐步排除。

『柒』 電路板的測試方法

1、針床法

這種方法由帶有彈簧的探針連接到電路板上的每一個檢測點。彈簧使每個探針具有100 - 200g 的壓力,以保證每個檢測點接觸良好,這樣的探針排列在一起被稱為"針床"。在檢測軟體的控制下,可以對檢測點和檢測信號進行編程,檢測者可以獲知所有測試點的信息。

實際上只有那些需要測試的測試點的探針是安裝了的。盡管使用針床測試法可能同時在電路板的兩面進行檢測,當設計電路板時,還是應該使所有的檢測點在電路板的焊接面。針床測試儀設備昂貴,且很難維修。針頭依據其具體應用選不同排列的探針。

一種基本的通用柵格處理器由一個鑽孔的板子構成,其上插針的中心間距為100 、75 或50mil。插針起探針的作用,並利用電路板上的電連接器或節點進行直接的機械連接。如果電路板上的焊盤與測試柵格相配,那麼按照規范打孔的聚醋薄膜就會被放置在柵格和電路板之間,以便於設計特定的探測。

連續性檢測是通過訪問網格的末端點(已被定義為焊盤的x-y 坐標)實現的。既然電路板上的每一個網路都進行連續性檢測。這樣,一個獨立的檢測就完成了。然而,探針的接近程度限制了針床測試法的效能。

2、觀測

電路板體積小,結構復雜,因此對電路板的觀察也必須用到專業的觀測儀器。一般的,我們採用攜帶型視頻顯微鏡來觀察電路板的結構,通過視頻顯微攝像頭,可以清晰從顯微鏡看到非常直觀的電路板的顯微結構。通過這種方式,比較容易進行電路板的設計和檢測。

3、飛針測試

飛針測試儀不依賴於安裝在夾具或支架上的插腳圖案。基於這種系統,兩個或更多的探針安裝在x-y 平面上可自由移動的微小磁頭上,測試點由CADI Gerber 數據直接控制。雙探針能在彼此相距4mil 的范圍內移動。探針能夠獨立地移動,並且沒有真正的限定它們彼此靠近的程度。

帶有兩個可來回移動的臂狀物的測試儀是以電容的測量為基礎的。將電路板緊壓著放在一塊金屬板上的絕緣層上,作為電容器的另一個金屬板。假如在線路之間有一條短路,電容將比在一個確定的點上大。如果有一條斷路,電容將變小。

(7)電路板檢擴展閱讀

分類

1、單面板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集中在另一面上。因為導線只出現在其中一面,所以這種PCB叫作單面板(Single-sided)。因為單面板在設計線路上有許多嚴格的限制(因為只有一面,布線間不能交叉而必須繞獨自的路徑),所以只有早期的電路才使用這類的板子。

2、雙面板

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布線,不過要用上兩面的導線,必須要在兩面間有適當的電路連接才行。這種電路間的「橋梁」叫做導孔(via)。導孔是在PCB上,充滿或塗上金屬的小洞,它可以與兩面的導線相連接。

因為雙面板的面積比單面板大了一倍,雙面板解決了單面板中因為布線交錯的難點(可以通過導孔通到另一面),它更適合用在比單面板更復雜的電路上。

3、多層板

為了增加可以布線的面積,多層板用上了更多單或雙面的布線板。用一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或二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的印刷線路板,通過定位系統及絕緣粘結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導電圖形按設計要求進行互連的印刷線路板就成為四層、六層印刷電路板了,也稱為多層印刷線路板。

板子的層數並不代表有幾層獨立的布線層,在特殊情況下會加入空層來控制板厚,通常層數都是偶數,並且包含最外側的兩層。大部分的主機板都是4到8層的結構,不過技術上理論可以做到近100層的PCB板。

大型的超級計算機大多使用相當多層的主機板,不過因為這類計算機已經可以用許多普通計算機的集群代替,超多層板已經漸漸不被使用了。因為PCB中的各層都緊密的結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實際數目,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主機板,還是可以看出來。

『捌』 如何檢測電路板是否導通及電壓採集

一、不在路檢測
這種方法是在IC未焊入電路時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各引腳對應於接地引腳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並和完好的IC進行比較。

二、在路檢測
這是一種通過萬用表檢測IC各引腳在路(IC在電路中)直流電阻、對地交直流電壓以及總工作電流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克服了代換試驗法需要有可代換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煩,是檢測IC最常用和實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電阻檢測法
這是一種用萬用表歐姆擋,直接在線路板上測量IC各引腳和外圍元件的正反向直流電阻值,並與正常數據相比較,來發現和確定故障的方法。測量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測量前要先斷開電源,以免測試時損壞電表和元件。
(2)萬用表電阻擋的內部電壓不得大於6V,量程最好用R×100或R×1k擋。
(3)測量IC引腳參數時,要注意測量條件,如被測機型、與IC相關的電位器的滑動臂位置等,還要考慮外圍電路元件的好壞。

2.直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這是一種在通電情況下,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對直流供電電壓、外圍元件的工作電壓進行測量;檢測IC各引腳對地直流電壓值,並與正常值相比較,進而壓縮故障范圍,找出損壞的元件。測量時要注意以下八點:
(1)萬用表要有足夠大的內阻,至少要大於被測電路電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
(2)通常把各電位器旋到中間位置,如果是電視機,信號源要採用標准彩條信號發生器。
(3)表筆或探頭要採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間短路都容易損壞IC。可採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筆滑動:取一段自行車用氣門芯套在表筆尖上,並長出表筆尖約0.5mm左右,這既能使表筆尖良好地與被測試點接觸,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鄰近點也不會短路。
(4)當測得某一引腳電壓與正常值不符時,應根據該引腳電壓對IC正常工作有無重要影響以及其他引腳電壓的相應變化進行分析,才能判斷IC的好壞。
(5)IC引腳電壓會受外圍元器件影響。當外圍元器件發生漏電、短路、開路或變值時,或外圍電路連接的是一個阻值可變的電位器,則電位器滑動臂所處的位置不同,都會使引腳電壓發生變化。
(6)若IC各引腳電壓正常,則一般認為IC正常;若IC部分引腳電壓異常,則應從偏離正常值最大處入手,檢查外圍元件有無故障,若無故障,則IC很可能損壞。
(7)對於動態接收裝置,如電視機,在有無信號時,IC各引腳電壓是不同的。如發現引腳電壓不該變化的反而變化大,該隨信號大小和可調元件不同位置而變化的反而不變化,就可確定IC損壞。
(8)對於多種工作方式的裝置,如錄像機,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腳電壓也是不同的。

『玖』 PCB檢測一般檢測哪些項目

A、設計檢查

下述檢查表包括有關設計周期的各個方面,對於特殊的:應用還應增加另外一些項目。

一、通用項目

1)電路分析了沒有?為了平滑信號電路劃分成基本單元沒有?

2)電路允許採用短的或隔離開的關鍵引線嗎?

3)必須屏蔽的地方,有效地屏蔽了嗎?

4)充分利用了基本網格圖形沒有?

5)印製板的尺寸是否為最佳尺寸?

6)是否盡可能使用選擇的導線寬度和間距?

7)是否採用了優選的焊盤尺寸和孔的尺寸?

8)照相底版和簡圖是否合適?

9)使用的跨接線是否最少?跨接線要穿過元件和附件嗎?

l0)裝配後字母看得見嗎?其尺寸和型號正確嗎?

11)為了防止起泡,大面積的銅箔開窗口了沒有?

12)有工具定位孔嗎?

二、電氣特性

1)是否分析了導線電阻、電感、電容的影響?尤其是對關鍵的壓降相接地的影析了嗎?

2)導線附件的間距和形狀是否符合絕緣要求?

3)在關鍵之處是否控制和規定了絕緣電阻值?

4)是否充分識別了極性?

5)從幾何學的角度衡量了導線間距對泄漏電阻、電壓的影向嗎,

6)改變表面塗覆層的介質經過鑒定了嗎?

三、物理特性

1)所有焊盤及其位置是否適合總裝?

2)裝配好的印製板是否能滿足沖擊和振功條件?

3)規定的標准元件的間距是多大?

4)安裝不牢固的元件或較重的部件固定好了嗎?

5)發熱元件散熱冷卻正確嗎?或者與印製板和其它熱敏元件隔離了嗎?

6)分壓器和其它多引線元件定位正確嗎?

7)元件安排和定向便於檢查嗎?

8)是否消除了印製板上和整個印製板組裝件上的所有可能產生的干擾?

9)定位孔的尺寸是否正確?

10)公差是否完全及合理,

11)控制和簽定過所有塗覆層的物理特性沒有?

閱讀全文

與電路板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