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耦繼電器模塊原理圖!
(先進光半導體)!!!
在這里,我嘗試用光耦合器(4n35)控制繼電器,盡內管這是基本任務。但是我容得出了一些我不明白的結論。
因此,當IN為低時,我猜繼電器中通電的線圈,NC斷開,NO閉合,因此由綠燈指示。紅燈常亮,表示繼電器已通電。
Idk,如果這種邏輯是正確的,但這就是我最終得到的結果
如何使用光耦合器對要控制的繼電器輸入進行接線。但仍以5v供電。我實際上嘗試了六打電路,嘗試了自己的電路,甚至在實驗時(因此燒掉了我的一個IC!),我完全無法使Arino開發板通過4n35完美地控制我的繼電器。
我想要這個完美的選擇,所以如果出現問題,我的所有電路都將得到一層保護。(我知道我可以將繼電器連接到Arino引腳)
國產光耦晶元-4N35光耦替換
❷ 光耦繼電器的原理
光耦繼電器是用光耦來控制開光狀態的固態繼電器。英文是Solid State Optronics Relay。一般繼電器都是機械觸點,靠通電流過線圈變成有磁性的磁鐵吸合觸點,從而控制開光狀態。而光耦繼電器工作原理類似於光耦(其實看等效電路圖是一樣的),(先進光半導體專注於光耦繼電器二十餘年,專業國產替代料)
❸ 一個單片機觸發信號用光耦驅動兩個12v繼電器(畫圖示意 註明器件型號)
I/O接單片機的控制引腳(I/O口),如果兩個繼電器單獨控制,
用兩個I/O口連接兩個相同的電路,I/O口低電平繼電器接通。
❹ 請幫我看看這個光耦驅動繼電器電路
9013和PC817都沒有問題,因電壓和器件的改變,可適當調整R2、R3阻值。
pic 16f877隻有RA4輸出是OC結構,需要加上拉電阻,若是其他口則不需要。
❺ 用光耦控制24V繼電器方法
有專用的繼電器光耦,帶載能力也是比普通的要強一點
❻ 光耦電路和繼電器連接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作用:1隔離作用,如信號隔離或光電的隔離,2。比普通光耦驅動能力強,可以用來控制各種負載例如(微小模擬信號的切換、電磁繼電器、電燈、發光二極體、加熱器、馬達、電磁吸筒等)。
光藕繼電器特點: 也就無觸點繼電器,無機械觸點,因此沒有觸點的磨損,使用壽命接近於無限,它的長壽命、高信賴性是機械式繼電器無法相比的;光耦合繼電器的驅動部分具有光耦特性,抑制干擾傳輸;無動作聲音、無彈跳、防震;AC/DC兼用;低電流控制、高隔離電壓、高速切換、低泄漏電流;
❼ 光耦+ULN2003 MCU控制光耦進而實現ULN2003對繼電器的控制 請大家幫看一下電路!x謝謝啦!
這個 電路沒問題。不過還可以改進一下。輸入口對地接電阻是輸入口無信號時加低電平。這樣更穩定。空置的話容易引起誤動作。電阻可以用103的排阻。續流二極體可以取消。因為2003裡面自帶有續流二極體。
我原來廠里裝的植毛機就是這樣的,只是不驅動繼電器,而是驅動氣閥。
❽ STC89C51單片機用光耦控制繼電器問題!
把上述電路的I/O直接接+5V,看繼電器動作不。如動作,則單片機I/O驅動能力太小,或單片機軟體問題;如不動作查上述電路。
❾ 單片機驅動繼電器直接用三極體還是先加光耦再接
如果你用單片機的5V電源驅動5V繼電器沒有必要加光耦;
假如用12V或24V繼電器,而12V或24V只供繼電器用也沒有必要加光耦;
如果繼電器線圈用電還要供其它元件用(光電開關、接近開關、限位開關等引線較長)就有必要加光耦;
輸出電流不夠時,小功率電路用三極體就夠了,用光耦隔離後接繼電器輸出是控制高壓大型電路的方法,可靠性當然更高。
感性器件在線圈斷電的時候會產生很高的反電動勢,這個電動勢會反作用到單片機的埠上,導致單片機埠損壞或是單片機死機。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在繼電器的線圈處要加續流二極體,在單片機埠處也要加光電隔離,這是非常常用的設計方法。
(9)光耦控制繼電器電路擴展閱讀:
普通繼電器相當於一個單刀雙擲開關,控制外部電路的有三個管腳,不通控制電流時(默認狀態)中間管腳接通一個左邊管腳,通入控制電流時中間管腳接通右邊管腳,繼電器的吸合是要電流作用於電磁鐵,由於這個電流不小。
所以單靠單片機I/O口是不足以使繼電器吸合的,應該加一個驅動(起功率放大作用,給繼電器提供足夠的電流),再單片機用I/0口來控制驅動,再由驅動電路(驅動晶元如UM2003)輸出足夠的電流使繼電器吸合,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