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個開關控制個燈怎麼接線
方法:開關l處接進火線,l1、l2處接控制線(與燈座相聯的火線),
燈座零線直接接在線槽里零線性上就可以了。
把開關都打在開的位置,用萬用表量一下l與l2通否,
不通的話,將l與l2進線處用短電線相連。
記住燈座零線直接接到電源零線上,燈座火線進開關後接電源火線上就行了。
電燈雙控開關就是一個開關同時帶常開和常閉兩個觸點(即為一對)。通常用兩個雙控開關可以控制一個燈或其它電器,意思就是我們可以有兩個開關來控制燈具等電器的開關。
比如在下樓時打開開關而到樓上後關閉開關。如果是採取傳統的開關的話想要把燈關上,那麼我們就要跑下樓去關,採用雙控開關就可以避免這個麻煩。
在安裝時,牆壁開關電路常有"開關之間三條線的說法,這是因為另一條電源線在鋪設時,是沿著開關之間兩條線一同鋪設的緣故,這樣開關之間便有三條線了。
B. 化學反應的光是如何產生的跟+ - 電子有關
我來回答,(一)定向發光
普通光源是向四面八方發光。要讓發射的光朝一個方向傳播,需要給光源裝上一定的聚光裝置,如汽車的車前燈和探照燈都是安裝有聚光作用的反光鏡,使輻射光匯集起來向一個方向射出。激光器發射的激光,天生就是朝一個方向射出,光束的發散度極小,大約只有0.001弧度,接近平行。1962年,人類第一次使用激光照射月球,地球離月球的距離約38萬公里,但激光在月球表面的光斑不到兩公里。若以聚光效果很好,看似平行的探照燈光柱射向月球,按照其光斑直徑將覆蓋整個月球。
(二)亮度極高
在激光發明前,人工光源中高壓脈沖氙燈的亮度最高,與太陽的亮度不相上下,而紅寶石激光器的激光亮度,能超過氙燈的幾百億倍。因為激光的亮度極高,所以能夠照亮遠距離的物體。紅寶石激光器發射的光束在月球上產生的照度約為0.02勒克斯(光照度的單位),顏色鮮紅,激光光斑明顯可見。若用功率最強的探照燈照射月球,產生的照度只有約一萬億分之一勒克斯,人眼根本無法察覺。激光亮度極高的主要原因是定向發光。大量光子集中在一個極小的空間范圍內射出,能量密度自然極高。
(三)顏色極純
光的顏色由光的波長(或頻率)決定。一定的波長對應一定的顏色。太陽光的波長分布范圍約在0.76微米至0.4微米之間,對應的顏色從紅色到紫色共7種顏色,所以太陽光談不上單色性。發射單種顏色光的光源稱為單色光源,它發射的光波波長單一。比如氪燈、氦燈、氖燈、氫燈等都是單色光源,只發射某一種顏色的光。單色光源的光波波長雖然單一,但仍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如氪燈只發射紅光,單色性很好,被譽為單色性之冠,波長分布的范圍仍有0.00001納米,因此氪燈發出的紅光,若仔細辨認仍包含有幾十種紅色。由此可見,光輻射的波長分布區間越窄,單色性越好。
激光器輸出的光,波長分布范圍非常窄,因此顏色極純。以輸出紅光的氦氖激光器為例,其光的波長分布范圍可以窄到2×10-9納米,是氪燈發射的紅光波長分布范圍的萬分之二。由此可見,激光器的單色性遠遠超過任何一種單色光源。
此外,激光還有其它特點:相乾性好。激光的頻率、振動方向、相位高度一致,使激光光波在空間重疊時,重疊區的光強分布會出現穩定的強弱相間現象。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干涉,所以激光是相干光。而普通光源發出的光,其頻率、振動方向、相位不一致,稱為非相干光。
閃光時間可以極短。由於技術上的原因,普通光源的閃光時間不可能很短,照相用的閃光燈,閃光時間是千分之一秒左右。脈沖激光的閃光時間很短,可達到6飛秒(1飛秒=10-15秒)。閃光時間極短的光源在生產、科研和軍事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
(四)能量密度極大
光子的能量是用E=hf來計算的,其中h為普朗克常量,f為頻率。由此可知,頻率越高,能量越高。激光頻率范圍3.846*10^(14)Hz到7.895*10^(14)Hz.電磁波譜可大致分為:(1)無線電波——波長從幾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電視和無線電廣播的波段就是用這種波;(2)微波——波長從0.3米到10-3米,這些波多用在雷達或其它通訊系統;(3)紅外線——波長從10-3米到7.8×10-7米;(4)可見光——這是人們所能感光的極狹窄的一個波段。波長從780—380nm。光是原子或分子內的電子運動狀態改變時所發出的電磁波。由於它是我們能夠直接感受而察覺的電磁波極少的那一部分;(5)紫外線——波長從3 ×10-7米到6×10-10米。這些波產生的原因和光波類似,常常在放電時發出。由於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學反應所牽涉的能量大小相當,因此紫外光的化學效應最強;(6)倫琴射線—— 這部分電磁波譜,波長從2×10-9米到6×10-12米。倫琴射線(X射線)是電原子的內層電子由一個能態跳至另一個能態時或電子在原子核電場內減速時所發出的;(7)γ射線——是波長從10-10~10-14米的電磁波。這種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從原子核內發出來的,放射性物質或原子核反應中常有這種輻射伴隨著發出。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對生物的破壞力很大。由此看來,激光能量並不算很大,但是它的能量密度很大(因為它的作用范圍很小,一般只有一個點),短時間里聚集起大量的能量,用做武器也就可以理解了。
編輯本段【受激輻射】
什麼叫做「受激輻射」?它基於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了的一套全新的理論。這一理論是說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而且在某種狀態下,能出現一個弱光激發出一個強光的現象。這就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簡稱激光。激光主要有四大特性:激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相乾性。
目前激光已廣泛應用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包括斜孔、異孔、膏葯打孔、水松紙打孔、鋼板打孔、包裝印刷打孔等)、激光淬火、激光熱處理、激光打標、玻璃內雕、激光微調、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裝、激光修復電路、激光布線技術、激光清洗等。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激光現在幾乎是無處不在,它已經被用在生活、科研的方方面面:激光針灸、激光裁剪、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唱片、激光測距儀、激光陀螺儀、激光鉛直儀、激光手術刀、激光炸彈、激光雷達、激光槍、激光炮……,在不久的將來,激光肯定會有更廣泛的應用。
編輯本段【激光的其它特性】
激光有很多特性:首先,激光是單色的,或者說是單頻的。有一些激光器可以同時產生不同頻率的激光,但是這些激光是互相隔離的,使用時也是分開的。其次,激光是相干光。相干光的特徵是其所有的光波都是同步的,整束光就好像一個「波列」。再次,激光是高度集中的,也就是說它要走很長的一段距離才會出現分散或者收斂的現象。
激光(LASER)是上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一種光源。LASER是英文的「受激放射光放大」的首字母縮寫。激光器有很多種,尺寸大至幾個足球場,小至一粒稻穀或鹽粒。氣體激光器有氦-氖激光器和氬激光器;固體激光器有紅寶石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有激光二極體,像CD機、DVD機和CD-ROM里的那些。每一種激光器都有自己獨特的產生激光的方法。 16150希望對你有幫助!
C. 為什麼拍月亮(或者燈光)會有一條光線光線的傾斜由什麼決定
人眼是看不到的,按照電路的原理,照相機的感光元件是通過對光的感應。從而轉換成電流給電路的,人看不到,但照相機能看到,看到了,它就會轉換成一定的電流給電路分析,匯聚成圖片在屏幕上,所以眼睛就會看得到。
角度是拍照的位置或者是物體的距離。
(3)月球燈電路擴展閱讀:
因為人的視網膜能接受的月球表面的顏色就是銀白色,再加上太陽的白光的反射,就是銀白色的光線。
有恆星才會自身發光,是月亮表面發射太陽的光線,所以月亮自身並不發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月亮的光芒,月亮只是一顆衛星。
光通過眼睫毛發生的衍射,這和眼睛的方向有關,試著在眯眼看燈光的時候,轉動頭(眼睛),會發現燈光放出的一條一條光線也隨著轉動,這就說明看到的現象不是取決於燈,而是取決於眼睛。
D. 正在通電使用的燈泡反復出現時暗時亮的現象,可能是電路存在故障。
正在通電使用的燈泡反復出現時暗時亮的現象,可能是電路存在故障:
當線路連接處接觸不良時,會使該處的電阻增大,根據Q=I²Rt可知,電流經過該處產生的熱量增多,同時接觸處的電阻又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從而形成電熱的逐步積累和惡性循環,以致引發火災。
(4)月球燈電路擴展閱讀:
換燈泡的注意事項
1、更換燈泡時需考慮到燈泡及電源的電壓是否存在差異,如果將電壓不同的燈泡及電源相連,會導致燈泡無法正常使用,甚至出現燈泡燒毀的情況,因此在更換燈泡的過程中,必須看清楚燈泡電壓與電源電壓是否存在差異,只有確保兩者電壓相同燈泡才能正常使用。
2、在更換LED吸頂燈的時候,需摘下LED吸頂燈上的整流器,再安裝上新的整流器,因為整流器與LED吸頂燈的燈芯是一體式的,安裝新的整流器後,只需將燈芯固定在底盤上即可。此外,在更換節能燈及白熾燈燈泡的時候,手不能與燈泡底部的金屬部分解除,以免發生危險。
3、更換天花板射燈的過程中,需用手將燈罩輕輕往下拉,這樣射燈後方的彈簧夾子就會慢慢伸開,然後用手按住彈簧,將射燈拆下後再鬆手,以免受傷,白色方盒內安裝了驅動器,只需連接驅動器及燈即可使用。
4、更換日光燈燈管或LED燈管的時候,需用手握住燈管的一端,並將燈管往另一端推,這樣即可將這端的燈管拆卸,接著再使用同樣的方法將另一端的燈管拆卸下來,安裝時,前五將正負極燈管裝反。
E. 設計性物理實驗
http://218.246.181.147/cf46z/cgzs/grzy/students/cll/%E7%AC%AC%E4%BA%8C%E5%A4%A9%E7%A9%BA_%E6%9D%8E%E6%B2%BB%E6%96%B9/acadamic/wy/sywy/sikao10.htm 復制到瀏覽器地址
1. 按圖3�10�4聯好電路做實驗時,有時不管如何調動a頭和b頭,檢流計G的指針總指零,或總不指零,兩種情況的可能原因各有哪些?
答:總指零的原因:測量迴路斷路。總不指零的原因:(1)E和Ex極性不對頂;(2)工作迴路斷路;(3)RAB上的全部電壓降小於ES,Ex二者中小的一個。
2. 用電位差計可以測定電池的內阻,其電路如圖3�10�6所示,假定工作電池E>Ex,測試過程中Rc調好後不再變動,Rx是個准確度很高的電阻箱。R是一根均勻的電阻絲。L1、L2分別為Kx斷開和接通時電位差計處於補償狀態時電阻絲的長度。試證明電池Ex的內阻r=[(L1-L2)/L2]Rx(Rx為已知)。
答:證明:設A為R上單位長度的電位差,Vx為K2的端電壓,
則有: Ex=AL1----(1)
Vx=AL2----(2)
而Vx=Ex-ir=Ex-{Ex/(r+Rx) }r=Rx/(r+Rx)Ex
代入(2)式得:
{Rx/(r+Rx)}Ex=AL2----(3)
(1)除(3)得:
r={(L1-L2)/L2}Rx
3. 用箱式電位差計可以測定電阻或校準電流表。如圖3�10�7(1)中,待校準電流表A和待測定的電阻Rx。R0是可調的准確度很高的電阻箱,其值可直接讀出。(2)是UJ37箱式電位差計。怎樣才能把Rx測算出來?A表如何校正?�
答:(1)測量電阻Rx
①調整可變精密電阻箱R0(作標准電阻用)的阻值,使電流表有適當偏轉,如可能,使R0與Rx相接近。
②將3點接Ex(+),2點接Ex(-),測出Vx(Rx兩端的電位差)。
③將4點接Ex(+),3點接Ex(-),保持電流不變,測出V0(R0兩端的電位差)。
④因Rx和R0通過的電流相同,故:Rx=(Vx/V0)R0
(2)標准電流表
①將4點接Ex(+),3點接Ex(-),調整R0,使電流表A指示第一個校準點。測出R0兩端的電位差V1,得第一校準點的電流I1(I1=V1/R0)。
②同法測出同一校準點的電流I2,I3,......。
③作出校準曲線。
4. 如圖3�10�4所示的電位差計,由A~B是11m長的電阻絲,若設a=0.1V/m),11m長的電壓降是1.1V,用它測僅幾毫伏的溫差電動勢,誤差太大。為了減少誤差,採用圖3�10�8所示電路。圖3�10�8是將11m長的電阻絲AB上串接了兩個較大的電阻R1和R2。若A B的總電阻已知為r,則R1、R2、r上的總電壓為1.1V,並設計AB(11m)電阻絲上的a=0.1mV/m,試問R1+R2的電阻值應取多少?若標准電池E0 的電動勢為1.0186 V,則R1可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多少(用線電阻r表示)?
答:(1)當電位差計單位長度電阻線的電位差為V0時,電阻線AB上的電位差VAB=11V0。單位電位差為V0'時,AB上的電位差VAB′=11V0′。這時的工作電流I′=VAB′/r。 而 VAB=I′(R1+R2)+VAB′,
得 R1+R2=(VAB-VAB′)/I′=[(VAB/VAB′)-1]r=[(V0/V0′)-1]r=999r
(2)若R2I′=E0 則R1為最小
有R1I′+E0+I′r=1.1
R1min=(1.1-E0-I′r)/I=73r
若R2I′+Ir′=E0 則R1為最大
有R1I′+E0=1.1
R1max=(1.1-E0)/I′=74r
設計性實驗 7 用電位差計校準電流表
一、實驗目的
1、理解電位差計的工作原理,掌握電位差計的使用方法;
2、用UJ36型電位差計校準微安表。
二、設計要求
1、設計用電位差計校準微安表的電路,畫出電路圖。
2、在下述儀器中,選取合適的器具,並選用合適的參數,利用UJ36型電位差計對一塊100μA、1.5級的微安表進行校準:
①DZX2l型電阻箱 ②滑線變阻器 ③穩壓電源 ④安培表 ⑤伏特表 ⑥開關 ⑦導線
3、用所選的儀器,校準微安表,並作出校正曲線。
三、思考題
1、電位差計是用來測量電動勢或電壓的,如何用它來測量通過電流表的電流?
2、在校準電流表時,要使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在電表的整個量程內按要求變動,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3、如何作電流表的校正曲線?校正值 如何計算?如何由電表的指示值,根據校正曲線得到相應的正確電流值?
4、能否設計一個電路,用電位差計校準一塊量程為3V的電壓表?
最大的科學儀器
最大的科學儀器為安置在瑞士日內瓦西爾恩的大正電子(LEP)存儲環,其周長為27公里。
該環本身的直徑為3.8米。重量超過6萬噸的科學儀器被安置在管道及8個工作區內。
最新的最重的元素
1991年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物莫爾國家實驗室和俄羅斯杜布納核研究聯合學院
的科學家,宣稱發現了也許是世界上最新的最重的元素棗元素114。該元素包含114質子,據稱
比其他超重原子更為穩定。該元素產生於鈣同位素對富含中子的鈈同們素的轟擊。
最強的酸性溶液
強酸鹼溶液的Ph值分別趨向於0和14,但如果將該值作為標准來形容「強酸」是遠遠不夠的
。強酸之中最強者是5價氟化銻溶解量為80%的氫氟酸。該種酸性溶液的酸性尚未測定,但即使
稍弱的溶解量為50%的溶液酸度也比濃硫酸溶液強1018倍。
最致命的人工合成化學製品
在75種已知的二惡英中,最具致命性的是2、3、7、8-四氯二苯並P-二惡英,它比氰化物的
毒性強15000倍。
最具磁性的物質
釹鐵硼化物Nd2Fe14B最大的能量產出為280千焦/立方米(所謂能量產出是在某一特定操作
點,一塊磁鐵能夠提供的最大能量)。
最強有力的神經性毒氣
1952年,英國位於威爾特郡波唐的化學防禦實驗基地開發出一種超強性毒氣。該物質的毒
性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使用的光氣毒氣的300倍。該物質空中密度達10毫克/立方米即可致命
,口服致命的最小量為0.3毫克。
最苦的物質
品味起來最苦的物質的基本構成為陽正離子,經商業開發被製造成為苯甲酸鹽和糖化物。
其檢味標准可低至1/5億。1/1億的稀釋溶液尚可留下長久的苦味。
最甜的物質
有一種植物假種皮的提取物(所謂提取物是某些植物種子上的附屬物)的甜度,相當於蔗
糖甜度的6150倍。這種植物發現於西非部分地區。
密度最大的元素
地球上密度最大物質為金屬鋨,其值為22.8克/立方厘米。據計算,黑洞核心的單一組成物
的密度為無限大。
密度最小的物質
固體物質中密度最低的是硅氧氣凝膠。硅黏合在一起後組成極小的球體,與氧原子結合成
長長的幾串,串與串之間為氣囊所分隔。氣凝膠中最輕者密度僅為0.005克/立方米,產生於美
國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物莫爾國家實驗室。該物質將主要被應用於空間中收集微流星體及彗
尾中的殘余碎屑。
最高的溫度
人類所能產生的最高溫度是5.1億攝氏度棗約比太陽的中心熱30倍,該溫度是美國新澤西州
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於1994年5月
27日創造出來的。
最高的超導溫度
1993年4月,在瑞士蘇黎世的實驗室,水銀、鋇、鈣和銅氧化物的混合物HgBa2Ca23Cu3O1+
X和HgBa2CaCu2O6+X產生了巨大超導性,伴隨的最大轉移溫度為-140.7°C。比其更高的溫度皆
未經證實。
最富吸收性的物質
美國農業研究和服務部於1974年8月18日宣布:一種超級吸收物與鐵一起處理後在水中可吸
收自身重130倍的重量。該物質中澱粉提取物佔50%,丙烯氨化物和丙烯酸各佔25%。該物質長時
間保持均衡溫度的能力合其成為重復性使用冰袋的理想原料,這一點在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
的一次比賽中可以得到證實:該物質為一個14歲的的棒球降低體溫。
最熱的火焰
鹼性氮化碳能夠產生最熱的火焰,在1個大氣壓下,該物質能夠產生溫度高達4988°C的火
焰。
最低的溫度
絕對零溫度-即絕對溫標上的零開-相當於-273.15°C,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的分
子熱量運動都將停止。所達到的最低溫度為280微微開,該溫度是1993年2月於芬蘭赫爾辛基大
學的低溫實驗室利用核去磁裝置產生並宣布的。
最難以捉摸的蛋白質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化學家於1990年在有關蛋白質的行為牲取
得了重大發現。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相信由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群體,只能由另外被稱為角媒的
蛋白質分解並重新組合。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對一種稱為因蛋白的極微小的蛋白質進行監控,
將其從較長的蛋白質鏈上分割下來然後再將該鏈條的兩端切口重新連接,消除任何該蛋白質曾
在鏈條中存在的跡象。人們預期該蛋白質獨特的性質在對抗諸如結核、麻風等疾病的斗爭中能
助我們一臂之力。
最大的星系
距地球大約10.7億光年的阿貝爾2029星系群的中心星系,其直徑為5.60萬光年--相當於銀
河系直徑的80倍。
最亮的星系
最亮的星系為AMP08279+5255,一個遙遠的星系,其紅移(測量光波長的單位)為3.87,亮
度為太陽亮度的5×1015倍。
最遙遠的物體
已知的最遙遠的物體為一紅移為6.68的無名星系,是肖文臣、肯尼斯、蘭澤塔、塞巴斯蒂
安·帕斯卡瑞拉(皆為美國人)於1998年發現的。我們所看到的是該星系年齡只有目前年齡10
%時的宇宙景象-這是至今我們所得到的史前最遙遠的景象。
最大的星
M類的超大星獵戶座的直徑為9.8億公里,比太陽大700倍。
最大的衛星
太陽系中行星的最大衛星是位於木星軌道上的木衛三,其直徑為5268公里,質量為1.4828
0噸,為月球質量的2..017倍。
最隱蔽的星
1999年2月,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羅賓卓·莫海卜博士宣布在銀河系邊緣發現巨大光環式星體
群,被稱為MACHOS。盡管我們看不到此星,但是由於其重力對於其他背景星光線的折射而為我
們所覺察,該星群可能有繞其旋轉的反射衛星,有生命體存在。該生命體能夠看到自身的反射
星系而對我們的星系卻一無所見,正如我們對他們的一無所見一樣。
數量最少的物質
1997年,一種叫做西博格(Sg-106元素)的化學物質被製造出來,其數量只有7個原子。之
所以這樣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鈈的發現者——格林·西博格博士。
最小的產品
掃描隧穿顯微鏡探針的終端為單一的一個原子組成世界上最小的人造金字塔的最後三層:7個
原子、3個原子和1個原子。1990年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IBM阿莫登研究中心的科學家
宣稱:他們利用掃描隧穿顯微鏡移動並重新排列氙和鎳表面的單個原子以便出其公司的開頭字
母:IBM。其他實驗室馬曾對其他元素的單個原子採取過此類技術。
最隔熱的物質
1993年4月,莫里斯·渥德研製出一種復合物質並宣布其存在。該物質被稱為NFAAR,能短
期隔離子溫度(1萬度)。
最強的光源
在持續發光的光源中,最強的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渥泰科工業有限公司於198
4年3月完成的313千瓦、120萬燭光的高壓氬弧燈。
最強的電流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於1996年4月得到迄今為止最強的電流。他們在一根超導電
線上傳導了200萬安培的電流。家用導線能夠承載的最大電流為1000安培。
最大的太陽站
就發電能力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設施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莫哈維沙漠,由
加州大學操作服務部動作的哈伯湖太陽能站。該太陽能發電站的發電能力為160兆瓦。該電站覆
蓋地區面積為518公頃。
最大直流電發動機
總發電能力為51300千瓦的最大直流發電機是三菱電氣公司為核聚變提供能量而設計的。這
座長度為16.5米、重量為353噸的發電機於1995年5月被安裝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內。
最快的離心機
1975年,英國伯明翰大學將一根長度為15.2厘米的錐形碳纖維棒在真空狀態下旋轉,創造
了7250公里/小時的人工旋轉最高速度。1923年,瑞士化學家西奧多·斯渥德博格發明了超離心
機去分離有機物的混合體。為了使其速度更快,科學家在真空狀態下安裝一個磁場以幫助旋轉
器減少摩擦阻力。
最精密的天平
德國生產的4108型超微天平能測量的物體最輕達0.5微克,其精確度可達0.01微克,或者是
1×10-8克,這相當於本頁紙中一個句號所用墨水重量的1/60。
最精微的切割工具
根據1983年6月的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物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大型光學鑽石切割
機能夠將一根頭發縱向切割3000次。
最快的信號
1996年,德國科隆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宣稱他們完成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他們以超光環
的速度發出了一個信號。該信號是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一部分,用以證實先前實驗的發現。
在該實驗中,微波被分成兩部分,用以證實先前實驗的發現。在該實驗中,微波被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透過特殊的過濾裝置傳導,而另一部分則通過空氣傳導。這兩部分本來都應以光速運行
但通過過渡裝置的信號的速度卻比通過空氣的信號快4.7倍。
持續時間最長的日蝕
日蝕(月亮界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持續的最長時間為7分31秒。1955年發生在費城西部持續
時間為7分8秒的日蝕是近年最長的一次。據預測,2186年大西洋中部地區將發生一次持續時間
為7分29秒的日蝕。1995年,泰國曼谷的一次日蝕中,一們母親和孩子被攝入照片,這次日蝕在
該國某些地區為日全蝕。月蝕(月亮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持續的最長時間為1小時47分。200
0年7月16日,在北美的西海岸人們將看到這種景象。
最長的科學索引
完成於1992年12月的第12版《化學摘要》總索引,共計215880頁,分為115卷,共有詞條3
5137626條,重達246.7公斤。該書為化學領域的共計3052700篇已發表的文章提供索引參考。
最完整的多細胞動物基因組順序
第一種整個基因獲得排序的多細胞動物是一種體長為1毫米,居住在土壤當中的蚯蚓。雖然
成蟲的整個身體僅包括959個細胞(人類的細胞數以億萬計),但該蟲包含1億遺傳鹼,共組成
1.8萬個基因,50%以上的已知人類細胞與該蟲所擁有的形式相似。描繪該蟲的基因組是西德尼
布萊那博士的腦力勞動成果,他在60年代於英國分子生物醫學研究委員會實驗室開始了該項目
的研究並於1990年進行精確排序。
最早使生物在空中漂浮的機器
1997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奈梅亨大學的安德魯凱姆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一塊超導磁石使一
只活著的青蛙漂浮在半空中。他們還利用魚類和蟋蟀做了類似的實驗。
最早的遠距離傳送
由奧地利因斯伯拉克大學的安東·賽林格教授領導的研究者們已將一個光子進行了遠距離
傳送。在二者沒有任何關系和聯系的情況下,該光子的物理屬性即刻被傳遞給另一個光子,該
實驗需要3個光子、一個原光子和兩個纏繞在一起的光子參與,這兩個光子的物理屬性(或者是
自旋)是互補的。當原光子和其他一個光子的旋轉被測量時,另外一個光子則取代第一個光子
進行旋轉。19世紀60年代的流行科學幻想電視連續劇《星球旅行》最先激發了人們對於遠距離
傳送的普遍興趣。
參考資料:《科技之光》
F. 怎麼用列印機做出月球燈
「3D列印月球燈」所用材料為ABS、PLA和PVA三種,3D列印立體月球燈其外形酷似月亮,它的最大特點是按比例以月亮為原型製作,3D列印成型,藉助燈具表面的浮雕厚薄的透光度不同表現出月球表面的凹凸明暗,效果極其形象生動,是3D列印工藝在燈具領域的創新性探索。光源有普通白燈泡,熒光燈、LED等,集照明與觀賞於一體,目前主要是LED月球燈,用於照明、裝飾、觀賞、攝影。「從海上生明月到舉杯邀明月,有多少人向月亮許下心事卻只能空對月,它是如此高冷,觸不可及,而3D列印立體月球燈的出現,讓攝影愛好者拍出心中的美好,使繪畫藝術家描繪出一幕幕朦朧寧靜的畫面,給文字編輯者創作增添無限想像。」王志文介紹「3D列印月球燈」時說道。
根據月亮的灰度圖,復原月球地貌,前麵灰度轉高度(厚度)的時候,暗處為月海,厚度小,如果是透射反而就會亮;亮處為山峰,厚度高,如果是透射反而會暗,然後將月亮灰度圖數值化,找一個月亮灰度圖,然後進行代碼編輯,得到3D模型,最後利用3D列印機進行列印。目前在3D內結合了其他工藝,彌補一些3D列印所無法做到的缺陷。形成更全面的3D列印體系,並與多家公司以聯盟形式進行合作,共同謀求發展。爭取明年成立武漢最大的3D列印服務中心,將公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G. 電是從哪來的
1、蒸汽
最早用於給機械引擎供能的方式之一是蒸汽,雖然它並不是很高效,但在人類文明倒塌後,將會有不少的東西被燃燒。蒸汽機能夠利用熱量來將水煮沸,將其變成蒸汽,而後蒸汽擴張推動活塞或者其它的機械元素運動,進而發電。
2、內燃發電機
內燃發電機在當代相當普遍,它們依靠汽油、丙烷、柴油或者天然氣來運行。它們的運行方式跟汽車引擎差不多:通過小型爆炸來推動活塞運動,進而使得磁鐵發電。內燃發電機的好處在於,只需要在需要電的時候將其啟動。這便於防止浪費能源。
3、風能
它們通常被稱作「混合系統」,結合太陽能,因為風能和太陽能這兩種發電方式都具有間歇性。有個很有趣的替代方式是風水互補系統,它利用風能來將水抽到高位槽。當要發電的時候,將水釋放就能產生動能。
4、水能
人類利用河流和小溪的力量已經有一段時間,如打造了巨大的水電站壩。我不少公司致力於打造利用河流和小溪的家用水輪機,部分最高效的機型足夠給中型家庭供能。小型的渦輪機、泵或者水輪能夠每天24小時發電,且不受天氣狀況的約束。
5、太陽能
太陽也許是最可靠的能源,因為它的壽命比人類要長久數十億年。大多數的家用太陽能系統都沒有存儲它們產生的多餘能源——相反,它們將那些能源輸送回主電網。電網沒了,需要電池來存儲它。
H. 光敏電阻的響應速度,它可以跟光的速度一樣嗎。就是對光的變阻速度可以光到阻就馬上變了嗎
專業回答來了,不能假設光速為2米/秒,不能假設光速為2米/秒,不能假設光速為2米/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光就是電磁波,他們在真空中傳輸速度一致,都是3×10^8米/秒,在題主的問題中,如果A,B燈是同一個電源,他們亮起的速度不會比光速快,因為電線是波導,會限制電流的速度比空氣中的光速更慢,所以理論上A燈的光線到達B燈時,B燈還沒有建立電流
2、如果題主有黑科技可以使A、B燈同時(實際由於光速不變原理,A和B處於不同的空間位置,所以不存在同時這個概念)亮起,光傳輸1米只需要3.33ns,理論上這個時間差是可以的,現在最快的光感測器可以做到ps級響應,但是,控制B燈開關的電路響應,無論如何也是要到ns級的,人類目前的工程學極限就在這了
3、題主說的光敏電阻的響應,大概是毫秒-秒這個級別吧,嗯.......,B燈放到月球上比較合適
另外多說一點,當年伽利略就試圖用題主的方法測試光速,當時他和助手一人提個馬燈站在幾公里之外,題主你猜伽利略成功了沒有?
I. 汽車轉向燈什麼時候發明的
汽車轉向燈的由來是:1916年,美國一個名叫C. H .托馬斯的人把一帶電池的燈炮裝車時,對方駕駛員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勢。1938年,別克汽車製造商提供了轉向燈作為選用的附件,但當時只在汽車尾部安裝。1940年以後汽車前面也裝有轉向信號燈了,而且信號開關具有隨時調節的功能。
汽車轉向燈是指在車輛轉彎時,起到警示車前或車後的行人或車輛的作用的燈。汽車轉向燈按使用材料分,分為:1、氣體汽車轉向燈;2、LED汽車轉向燈。按底座來分,分為:1、P21W;2、PY21W;3、W21W;4、P27W;5、W5W;6、H5W。按位置分,分為:1、前轉向燈;2、後轉向燈;3、側轉向燈。
汽車轉向燈原理:
燈管採用氙氣燈管,單片機控制電路,左右輪換頻閃不間斷工作。
採用閃光器:按其結構不同,可分為阻絲式、電容式和電子式三種。其中阻絲式又可分為熱絲式(電熱式)和翼片式(彈跳式),而電子式又可分混合式(帶觸點式的繼電器與電子元件)和全電子式(無繼電器)。比如彈跳式閃光器,利用電流熱效應原理,以熱脹冷縮為動力,使彈簧片產生突變動作,來接通和斷開觸點,實現燈光閃爍。
J. 永動機可不可能實現
對永動機的可行性探討
一、什麼是永動機
永動機,大家可能會認為是能夠永遠運動下去的機器。如果對永動機的定義是這樣的,那麼用太陽能就可以做到。然而,眾所周知,永動機是「世界上七大科學難題」中的第一項,所以大家認為永動機的定義是錯誤的。永動機的真正定義應該是:一個給予一定能量就可以永遠地運動的機器。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我仔細研究了「能量守恆定律」後,發現這並不是不可行的。
二、能量的變化
在運動的過程中,能量是不停地變化的。在變化的過程中,避免不了一部分能量被消耗掉。既然能量會自滅,那能量能不能自生呢?回答是肯定的。正是由於這個量上的差別,才使古往今來千千萬萬科學家認為永動機是不可能的。那麼能量怎樣自生呢?我舉兩個很簡單的例子:
1、聲音
聲音很常見,但就在聲音這種司空見慣的能量里,它可以通過物體來延續甚至增加。就比如說迴音,聲音在空間里傳播引發共振就產生迴音。迴音可以將相同能量的聲能放大2-3倍。
2、光亮
光亮的自生早在19世紀愛迪生就發現了。一次,他在醫生給他母親治病而光亮不夠時,把鏡子放在油燈後面,光亮立即增加了許多。這就是光的自生。通過鏡面對光的反射來增加光的強度。汽車的車燈內部結構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這兩種能源可以通過簡單的物體反射來自生,那麼其他能源能否和光、聲能一樣自生呢?回答也是肯定的。電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能源了,它可以轉換成任何一種能源,通過電能轉換成聲能或光能,就完成了對電能的自生。但通過電能轉換成聲能或光能,再由聲能或光能自生能量的話,非常麻煩。如果用電能轉換成其他能量,會不會簡單一點呢?我這里介紹一種用電能轉換成動能,再由動能自生完成對電能自生的方法。
三、永動機方案
下面是電能自生的方案。
這套方案的原理是:通過電動機把電能轉換成動能,帶動大齒輪轉動,同時帶動小齒輪,再帶動發電機把動能轉換成動能。最主要的環節即是大齒輪帶動小齒輪,由於大齒輪的周長比小齒輪長,在轉動的過程中大齒輪轉一圈,則小齒輪大於一圈,摩擦力和阻力相等,只要增加的電能大等於消耗的電能,即完成自生過程。大家可能詫異,這不過是一個封閉的循環電路,它怎麼輸出能量?這一點很簡單,只要把電動機的軸延長即可。
上述方案即為簡單永動機方案,當然,它的應用范圍有限,實用性不高。等著大家創造更先進的永動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