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感光電路設計

感光電路設計

發布時間:2022-02-20 16:30:30

A. cmos和CCD感光

CCD 英文全名 Charge 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元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感光耦合元件〉為數位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通常以百萬像素〈megapixel〉 為單位。數位相機規格中的多少百萬像素,指的就是CCD的解析度,也 代表著這台數位相機的 CCD 上有多少感光元件。 CCD 主要材質為矽晶半導體,基本原理類似 CASIO 計算機上的太陽能電池,透過光電效應,由感光元件表面感應來源光線,從而轉換成儲存電荷的能力。簡單的說,當 CCD 表面接受到快門開啟,鏡頭進來的光線照射時, 即會將光線的能量轉換成電荷,光線越強、電荷也就越多,這些電荷就成為判斷光線強弱大小的依據。CCD 元件上安排有通道線路,將這些電荷傳輸至放大解碼原件,就能還原 所有CCD上感光元件產生的訊號,並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此一特性,使得 CCD 通用在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與掃瞄器〈Scanner〉上,作為目前最大宗之感光元件來源。

CMOS 英文全名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ctor,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MOS和CCD一樣同為在數位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 ,外觀上幾乎無分軒輊。但,CMOS的製造技術和CCD 不同,反而比較接近一般電腦晶片。CMOS 的材質主要是利用矽和鍺這兩種元素所做成的半導體,使其在CMOS上共存著帶N(帶 – 電) 和 P(帶 + 電)級的半導體,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晶片紀錄和解讀成影像。然而,CMOS因為在畫素的旁邊就放置了訊號放大器,導致其缺點容易出現雜點 ,特別是處理快速變化的影像時,由於電流變化過於頻繁而會產生過熱的現象,更使得雜訊難以抑制。

B. 求光感開關的工作原理及電路

光感開關的工作原理
光感開關可以將脈沖拉低一次.光電開關工作電壓為20V.主板上PCELL插件從右到左順序依次為1空-2RM信號-3+20V-4GND.若有物體經過,2腳的20V拉低到0V,在萬用表上不反應到0V,只能看到電壓跳到5V附近.經過D1降壓送到HC04.HC04是
施密特觸發器,有反向和調整功能.信號經D1二極體降壓到HC04-1腳進,2腳連3腳,4腳出到LVC4225A的3腳此時晶元也是同相和保護CPU的,假如信號電平電壓超過8V,溫度超過80度,該晶元就保護不了工作.信號從21
腳送到CPU的23腳.脈沖電平拉低一次就成0V即前面提到的幾個腳末工作時為5V的高電平,一經物體經過,則這型腳的電平降為0V,可依次測量判斷.
註:帶延時光感式插鑰取電開關——適用於賓館客房。
電路圖:
http://circuit.eeworld.com.cn/dianlu/9082384559.gif

C. 感光電路哪裡有,光敏二極體怎麼連接單片機要詳細電路圖。萬分感謝!!

看看《吳鑒鷹單片機項目實戰精講》,網路文庫有。吳鑒鷹吧都是電子技術交流的,可以到裡面看下

D. 這是一個光感小夜燈。電路很簡單,我試著畫電路圖。但畫不出來。有一個光感下元件,就是圖上的那個,你應

你說的是這個東西吧 這是個光敏電阻啊 是通過射向光敏電阻的光的強弱 改變阻值的大小

E. 紅外感測器電路圖

弄清其工作原理,電路圖呼之欲出了。
原理:
待測目標
根據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可進行紅外系統的設定。
大氣衰減
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通過地球大氣層時,由於氣體分子和各種氣體以及各種溶膠粒的散射和吸收,將使得紅外源發出的紅外輻射發生衰減。
光學接收器
它接收目標的部分紅外輻射並傳輸給紅外感測器。相當於雷達天線,常用是物鏡。
輻射調制器
對來自待測目標的輻射調製成交變的輻射光,提供目標方位信息,並可濾除大面積的干擾信號。又稱調制盤和斬波器,它具有多種結構。
紅外探測器
這是紅外系統的核心。它是利用紅外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所呈現出來的物理效應探測紅外輻射的感測器,多數情況下是利用這種相互作用所呈現出的電學效應。此類探測器可分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敏感探測器兩大類型。
探測器製冷器
由於某些探測器必須要在高溫下工作,所以相應的系統必須有製冷設備。經過製冷,設備可以縮短響應時間,提高探測靈敏度。
信號處理系統
將探測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並從這些信號中提取出信息。然後將此類信息轉化成為所需要的格式,最後輸送到控制設備或者顯示器中。
顯示設備
這是紅外設備的終端設備。常用的顯示器有示波器、顯像管、紅外感光材料、指示儀器和記錄儀等。
紅外感測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可分成五類, 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 紅外感測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紅外技術已經眾所周知,這項技術在現代科技、國防科技和工農業科技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紅外感測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能夠分成五類:
(1)輻射計,用於輻射和光譜測量;
(2)搜索和跟蹤系統,用於搜索和跟蹤紅外目標,確定其空間位置並對它的運動進行跟蹤;
(3)熱成像系統,可產生整個目標紅外輻射的分布圖像;
(4)紅外測距和通信系統;
(5)混合系統,是指以上各類系統中的兩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F. 紅外感測器計數後結電路怎麼設計

利用紅外感測器的輸出觸點控制計數器,紅外感測器每遮光或感光一次,輸出觸點控制計數器輸入一個脈沖進行計數。

G. 求光感+震感電路圖,驅動LED發光!光敏電阻+震動感測器。



天黑光敏電阻阻值上升,T點電壓相對上升(適當調較10K可調電阻器),如果這時侯震動感測器被觸動(短路),T點電壓令Q1導通繼而點亮LED。

如果需要推動多幾個LED,可以在現有三極體後加如8050三極體。

H. 求一人體感應LED燈設計電路圖!急用!

這個加一個時間控制或者加一個感光器件就可以了,比如光敏電阻,其實也不是說白天不亮,只要檢測到附近光線暗就起作用,有時候天氣很差,可能跟晚上一個樣,這個時候燈肯定要起作用的。可以用熱釋人體紅外模塊來做,外加一個光敏電阻電路,就可以完成的了。我這里有一些資料,應該可以幫到你,需要可以找我哈......

I. CCD感光元件的工作原理

CCD從功能上可分為線陣CCD和面陣CCD兩大類。線陣CCD通常將CCD內部電極分成數組,每組稱為一相,並施加同樣的時鍾脈沖。所需相數由CCD晶元內部結構決定,結構相異的CCD可滿足不同場合的使用要求。線陣CCD有單溝道和雙溝道之分,其光敏區是MOS電容或光敏二極體結構,生產工藝相對較簡單。它由光敏區陣列與移位寄存器掃描電路組成,特點是處理信息速度快,外圍電路簡單,易實現實時控制,但獲取信息量小,不能處理復雜的圖像。面陣CCD的結構要復雜得多,它由很多光敏區排列成一個方陣,並以一定的形式連接成一個器件,獲取信息量大,能處理復雜的圖像。 在數碼相機領域,CCD的應用更是異彩紛呈。一般的彩色數碼相機是將拜爾濾鏡( Bayer filter )加裝在CCD上。每四個像素形成一個單元,一個負責過濾紅色、一個過濾藍色,兩個過濾綠色(因為人眼對綠色比較敏感)。結果每個像素都接收到感光訊號,但色彩解析度不如感光解析度。
用三片CCD和分光棱鏡組成的3CCD系統能將顏色分得更好,分光棱鏡能把入射光分析成紅、藍、綠三種色光,由三片CCD各自負責其中一種色光的呈像。所有的專業級數位攝影機,和一部份的半專業級數位攝影機採用3CCD技術。目前,超高解析度的CCD晶元仍相當昂貴,配備3CCD的高解析靜態照相機,其價位往往超出許多專業攝攝影者的預算。因此有些高檔相機使用旋轉式色彩濾鏡,兼顧高解析度與忠實的色彩呈現。這類多次成像的照相機只能用於拍攝靜態物品。 經冷凍的CCD同時在1990年代初亦廣泛應用於天文攝影與各種夜視裝置,而各大型天文台亦不斷研發高像數CCD以拍攝極高解像之天體照片。
CCD在天文學方面有一種奇妙的應用方式,能使固定式的望遠鏡發揮有如帶追蹤望遠鏡的功能。方法是讓CCD上電荷讀取和移動的方向與天體運行方向一致,速度也同步,以CCD導星不僅能使望遠鏡有效糾正追蹤誤差,還能使望遠鏡記錄到比原來更大的視場。
一般的CCD大多能感應紅外線,所以衍生出紅外線影像、夜視裝置、零照度(或趨近零照度)攝影機/照相機等。為了減低紅外線干擾,天文用CCD常以液態氮或半導體冷卻,因室溫下的物體會有紅外線的黑體輻射效應。CCD對紅外線的敏感度造成另一種效應,各種配備CCD的數碼相機或錄影機若沒加裝紅外線濾鏡,很容易拍到遙控器發出的紅外線。降低溫度可減少電容陣列上的暗電流,增進CCD在低照度的敏感度,甚至對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敏感度也隨之提升(信噪比提高)。
溫度雜訊、暗電流(dark current)和宇宙輻射都會影響CCD表面的像素。天文學家利用快門的開闔,讓CCD多次曝光,取其平均值以緩解干擾效應。為去除背景雜訊,要先在快門關閉時取影像訊號的平均值,即為"暗框"(dark frame)。然後打開快門,取得影像後減去暗框的值,再濾除系統雜訊(暗點和亮點等等),得到更清晰的細節。
天文攝影所用的冷卻CCD照相機必須以接環固定在成像位置,防止外來光線或震動影響;同時亦因為大多數影像平台生來笨重,要拍攝星系、星雲等暗弱天體的影像,天文學家利用"自動導星"技術。大多數的自動導星系統使用額外的不同軸CCD監測任何影像的偏移,然而也有一些系統將主鏡接駁在拍攝用之CCD相機上。以光學裝置把主鏡內部份星光加進相機內另一顆CCD導星裝置,能迅速偵測追蹤天體時的微小誤差,並自動調整驅動馬達以矯正誤差而不需另外裝置導星。

J. 求一個光控開關電路圖

感光元件採用2cu型光電二極體。光電二極體的電阻值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小。調節R可動觸點的位置,可在一定光照強度下,使晶體管V1V2導通。電解電容器C起延時作用,防止在臨界狀態下,LED工作不穩定。R可調節臨界光照強度值,其可動觸點越向上調,啟動光控開關的光強臨界值越小,光控開關越靈敏(注意,可動觸點不能置於最下端)。
光控開關可用來控制電燈」。可形成「天亮燈熄」的控制。

閱讀全文

與感光電路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速雙針鏈縫機斷線維修視頻 瀏覽:117
卡西歐相機保修 瀏覽:651
安陽市家電舊貨市場在哪裡 瀏覽:555
鵬誠達傢具 瀏覽:162
哈啰單車維修工怎麼樣 瀏覽:411
北碚有哪些大型品牌傢具城 瀏覽:532
怎麼自製手機防水袋 瀏覽:3
福州威力洗衣機維修點 瀏覽:783
白銀大疆無人售後維修 瀏覽:250
美嘉堡傢具 瀏覽:147
耳朵防水套怎麼做 瀏覽:367
天津市小家電維修哪裡有 瀏覽:250
淘寶保修是怎麼算 瀏覽:888
電路圖連接圖 瀏覽:514
傢具如何做到轉介紹 瀏覽:848
南寧傢具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263
食堂蒸飯車維修怎麼記賬 瀏覽:663
空調維修怎麼線上接單 瀏覽:552
南康恆泰傢具 瀏覽:398
昆明家電舊貨市場在哪裡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