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畫出這脈沖電路圖
使用555電路生成脈沖(頻率可調),後面接一個可調運放輸出就可以了。
Ⅱ 怎樣把交流電變成脈沖電(原理。電路圖。電子原件)
最簡單的:串聯一個二極體就行了。這樣在交流電的一個周期中,有時二極體導通,有時截止。但是這時產生的脈沖並不是方波,而是正弦波的一半。
復雜一點,可以使用施密特觸發器來輸出方波。這個比較麻煩,如果你要的話我再給你畫圖
Ⅲ 需要個脈沖電源的原理圖
去www.ouravr.com看看吧,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Ⅳ 555脈沖電路圖
555簡易實用脈沖發生器電路
如圖所示,電路包括一個內555無穩態多諧振盪器容和一個OTL功放級。R1、C1的充電時間常數值決定了脈沖寬度,C2通過R2的放電時間常數值決定了脈沖周期。OTL功放在75Ω負載上的輸出幅度約為6V。
Ⅳ 急求一個能產生1Hz脈沖的電路圖(用NE555,簡單些好)
建議你用石英鍾專用集成電路LM5512F來設計,不需調試即可獲得精確的秒信號。用555需調試。
Ⅵ 脈沖電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電路圖嗎
網上收索,有的是
Ⅶ 求一份低頻脈沖治療儀的電路圖
這里有個,給你參考參考:
低頻治療儀工作原理
KPM-01型低頻治療儀是一種適用於家庭保健治療的攜帶型治療儀。該治療儀的治療原理是模擬「針灸療法」,對治療肩周炎、腰痛、肌肉扭傷,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等具有一定的療效。
KPM-01型低頻治療儀採用袖珍攜帶型結構,電源用4節1.5V電池,外殼上設有電源開關、輸出脈沖頻率調節旋鈕(調節范圍:2~13Hz)、幅度調節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及輸出連接導線。兩根導線端分別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要將這兩個電極用不幹膠帶對稱地粘貼在人體患部兩側外表皮膚上。另外,該治療儀還具有開機後延時輸出電脈沖和30分鍾後自動關機功能。
圖29為KPM-01型低頻治療儀電原理圖。該治療儀以3塊CMOS集成電路為主體,構成了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開機延時輸出電路及30分鍾定時自動關機電路。
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由IC1:CD4081(四二輸入端與門集成電路)、IC2:CD4069(六非門集成電路)中的非門4、5及VT3、VT4、RP1、RP2、VD1、VD2、VD4~VD6、電感線圈L等組成。其中IC2的非門4、5和R8、R9、RP2、C3構成自激式振盪器。自激式振盪器輸出的脈沖波群即為低頻治療脈沖源,調節RP2即可在2~13Hz范圍內對治療脈沖頻率進行調整,調節RP1即可調整治療脈沖的電壓幅度。自激式振盪器輸出(IC2⑧腳)的脈沖波經RP1、R1、C4組成的RC電路,分別送入與門1、4內整形放大。由於電路參數τ=(RP1+R1)C4遠大於自激振盪器輸出的治療脈沖寬度,所以,該電路屬於RC微分電路,調節RP1即可改變微分脈沖的寬度。通過調節RP1可使IC1③腳輸出脈寬為0~3ms連續可調的脈沖信號,在IC1③腳為「1」(高)電平時,VT3飽和導通;在IC1③腳為「0」(低)電平時,VT3截止。隨著VT3的導通、截止,在自感線圈L上即產生幅度≤100V,頻率在2~13Hz范圍內的治療電脈沖,並通過兩只電極施加在患者的病變部位,使神經纖維受到微弱的脈沖電流刺激,達到疏通經絡,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IC1與門4輸出的脈沖,再經與門2整形放大後驅動VT4。IC1④腳為「1」(高)電平時,VT4導通,LED發光指示(治療脈沖電壓幅度高低隨LED的亮度變化,亮度高時,脈沖電壓的幅度也高);IC1④腳為「0」(低)電平時,VT4截止,LED熄滅。LED同步指示治療電脈沖的強度和頻率。在實際使用時,患者可根據自我感覺調整脈沖幅度和頻率,並設定RP1和RP2的位置。
為了防止無意中將RP1設定在最大輸出位置上,造成開機瞬間治療脈沖幅度過大,患者突然受到刺激,適應不了,電路中特設置了開機延時電路,以保證在開機後能使治療脈沖幅度漸次增大,讓患者有一個由弱到強,逐漸適應的過程。該電路由IC2的非門6、C1、R2~R6、VT1、VD1、VD2等組成,當關閉電源開關後,C1瞬時短接,VD2導通,使VT1飽和導通,將IC2⑧腳輸出的治療脈沖(電壓部分)對地短接分流;同時,C1通過R5及VD2、R4、VT1的基椛浼
Ⅷ 最簡單的脈沖電路
這個就3元件,成本也低.
Ⅸ 求一脈沖發生器電路圖
可以考慮自激多諧振盪器(用高頻晶體管、電容、電阻、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