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板vi

電路板vi

發布時間:2022-02-20 02:10:06

㈠ 誰賣電路板在線維修測試儀 vi曲線測試儀

可以去 虹威科技 看下哦,他們家也許能找到你所需的哦

㈡ 電路板上的no nc c vcc gnd com各表示什麼意思

no常開,nc常閉,c電容,Vcc電源正極,GND電源負極,com公共端

電路板的名稱有:陶瓷電路板,氧化鋁陶瓷電路板,氮化鋁陶瓷電路板,線路板,PCB板,鋁基板,高頻板,厚銅板,阻抗板,PCB,超薄線路板,超薄電路板,印刷電路板等。電路板使電路迷你化、直觀化,對於固定電路的批量生產和優化用電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電路板可稱為印刷線路板或印刷電路板,PCB、FPC線路板和軟硬結合板-FPC與PCB的誕生與發展,催生了軟硬結合板這一新產品。因此,軟硬結合板,就是柔性線路板與硬性線路板,經過壓合等工序,按相關工藝要求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與PCB特性的線路板。

(2)電路板vi擴展閱讀:

帶程序晶元電路板檢測修理有以下三點:

1、EPROM晶元一般不宜損壞.因這種晶元需要紫外光才能擦除掉程序, 故在測試中不會損壞程序.但有資料介紹:因製作晶元的材料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頭長了),即便不用也有可能損壞(主要指程序).所以要 盡可能給以備份.

2、EEPROM,SPROM等以及帶電池的RAM晶元,均極易破壞程序.這類晶元 是否在使用<測試儀>進行VI曲線掃描後,是否就破壞了程序,還未有定論.盡管如此,同仁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還是小心為妙.筆者曾經做過 多次試驗,可能大的原因是:檢修工具(如測試儀,電烙鐵等)的外殼漏電所致。

3、對於電路板上帶有電池的晶元不要輕易將其從板上拆下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路板

㈢ 電路板怎麼接地

電路板接地主要是通過電源線。三線插頭有一條線是地線,那麼在電源設計裡面電路板上的地線就可以和電源線地線相接。

控制系統宜採用一點接地。一般情況下,高頻電路應就近多點接地,低頻電路應一點接地。在低頻電路中,布線和元件間的電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接地形成的環路的干擾影響很大,因此,常以一點作為接地點。

但一點接地不適用於高頻,因為高頻時,地線上具有電感因而增加了地線阻抗,同時各地線之間又產生電感耦合。一般來說,頻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點接地;高於10MHz時,採用多點接地;在1——10MHz之間可用一點接地,也可用多點接地。

(3)電路板vi擴展閱讀:

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共地處理

有許多PCB不再是單一功能電路(數字或模擬電路),而是由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混合構成的。因此在布線時就需要考慮它們之間互相干擾問題,特別是地線上的噪音干擾。

數字電路的頻率高,模擬電路的敏感度強,對信號線來說,高頻的信號線盡可能遠離敏感的模擬電路器件。

對地線來說,整人PCB對外界只有一個結點,所以必須在PCB內部進行處理數、模共地的問題,而在板內部數字地和模擬地實際上是分開的它們之間互不相連,只是在PCB與外界連接的介面處(如插頭等)。

數字地與模擬地有一點短接,請注意,只有一個連接點。也有在PCB上不共地的,這由系統設計來決定。

㈣ 這電路板,主要功能是什麼

首先是單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集中在另一面上。因為導線只出現在其中一面,所以就稱這種PCB叫作單面線路板。單面板通常製作簡單,造價低,但是缺點是無法應用於太復雜的產品上。
雙面板是單面板的延伸,當單層布線不能滿足電子產品的需要時,就要使用雙面板了。雙面都有覆銅有走線,並且可以通過過孔來導通兩層之間的線路,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網路連接。
多層板是指具有三層以上的導電圖形層與其間的絕緣材料以相隔層壓而成,且其間導電圖形按要求互連的印製板。多層線路板是電子信息技術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體積、薄型化、輕量化方向發展的產物。
線路板按特性來分的話分為軟板(FPC),硬板(PCB),軟硬結合板(FPCB)。
復位電路
1.待修電路板上有大規模集成電路時,應注意復位問題.
2.在測試前最好裝回設備上,反復開,關機器試一試.以及多按幾次復位鍵.
三.功能與參數測試
1.<測試儀>對器件的檢測,僅能反應出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但不 能測出工作頻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等具體數值等.
2.同理對TTL數字晶元而言,也只能知道有高低電平的輸出變化.而無 法查出它的上升與下降沿的速度.
四.晶體振盪器
1.通常只能用示波器(晶振需加電)或頻率計測試,萬用表等無法測量, 否則只能採用代換法了.
2.晶振常見故障有:a.內部漏電,b.內部開路c.變質頻偏d.外圍相連電 容漏電.這里漏電現象,用<測試儀>的VI曲線應能測出.
3.整板測試時可採用兩種判斷方法:a.測試時晶振附近既周圍的有關 晶元不通過.b.除晶振外沒找到其它故障點.
4.晶振常見有2種:a.兩腳.b.四腳,其中第2腳是加電源的,注意不可隨 意短路.五.故障現象的分布 1.電路板故障部位的不完全統計:1)晶元損壞30%, 2)分立元件損壞30%,

㈤ 什麼叫電路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線路板,簡稱印製板,是電子工業的重要部件之一。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錶、計算器,大到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軍用武器系統,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為了它們之間的電氣互連,都要使用印製板。在較大型的電子產品研究過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該產品的印製板的設計、文件編制和製造。印製板的設計和製造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產品的質量和成本,甚至導致商業競爭的成敗。
一.印製電路在電子設備中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固定、裝配的機械支撐。
實現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之間的布線和電氣連接或電絕緣。
提供所要求的電氣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為自動焊錫提供阻焊圖形,為元件插裝、檢查、維修提供識別字元和圖形。
二.有關印製板的一些基本術語如下:
在絕緣基材上,按預定設計,製成印製線路、印製元件或由兩者結合而成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電路。
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線路。它不包括印製元件。
印製電路或者印製線路的成品板稱為印製電路板或者印製線路板,亦稱印製板。
印製板按照所用基材是剛性還是撓性可分成為兩大類:剛性印製板和撓性印製板。如今已出現了剛性-----撓性結合的印製板。按照導體圖形的層數可以分為單面、雙面和多層印製板。
導體圖形的整個外表面與基材表面位於同一平面上的印製板,稱為平面印板。
電子設備採用印製板後,由於同類印製板的一致性,從而避免了人工接線的差錯,並可實現電子元器件自動插裝或貼裝、自動焊錫、自動檢測,保證了電子設備的質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並便於維修。
印製板從單層發展到雙面、多層和撓性,並且仍舊保持著各自的發展趨勢。由於不斷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不斷縮小體積、減輕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製板在未來電子設備地發展工程中,仍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三.印製板技術水平的標志:
印製板的技術水平的標志對於雙面和多層孔金屬化印製板而言:既是以大批量生產的雙面金屬化印製板,在2.50或2.54mm標准網格交點上的兩個焊盤之間 ,能布設導線的根數作為標志。
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一根導線,為低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大於0.3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兩根導線,為中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約為0.2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三根導線,為高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約為0.10-0.15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四根導線,可算超高密度印製板,線寬為0.05--0.08mm。

㈥ 什麼是PCB布線!是什麼意思啊

一、PCB 定義
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復雜,需要的零件越來越多,PCB上頭的線路與零件也越來越密集了.
二、PCB的設計布局
PCB設計布局主要是根據功能設計好PCB結構圖,設置板框尺寸,按結構要素布置安裝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並給這些器件賦予不可移動屬性。
三、布線的作用
布線是將設計布局後的線路板上的各個模塊進行必要的連線接通,使各模塊能正常工作,是整個PCB設計中最重要的工序,布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PCB板的性能好壞。
四、布線分類
PCB布線有單面布線、 雙面布線及多層布線。布線的方式也有兩種:自動布線及互動式布線,在自動布線之前, 可以用互動式預先對要求比較嚴格的線進行布線,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邊線應避免相鄰平行,以免產生反射干擾。必要時應加地線隔離,兩相鄰層的布線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產生寄生耦合。

㈦ 怎麼維修電子電路板

原始的檢測方法大致分為三種:觀察法;靜態測量法;在線測量法

1 觀察法
當我們拿到一塊待維修的電路板時, 首先對它的外觀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果電路板被燒過, 那麼在給電路板通電前, 一定要仔細檢查電源電路是否正常, 在確保不會引起二次損傷後再通電。觀察法是屬於靜態檢查法的一種,在運用觀察法時,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觀察電路板有沒有被人為損壞, 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① 看是否電路板被摔過, 導致了板角發生變形,或是板上晶元被摔變形或摔壞的。
② 觀察晶元的插座, 看是否由於沒有專用工具,而被強制撬壞的。
③ 觀察電路板上的晶元,若是帶插座的,首先觀察晶元是否被插錯, 這主要是防止操作者自己維修電路板時將晶元的位置或方向插錯。如果沒有及時把錯誤改正,當給電路板通電時,有可能會燒壞晶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④ 如果電路板上帶有短接端子的,觀察短接端子是否被插錯。
電路板的維修需要的是理論上的扎實功底,工作上的仔細認真,通過維修者的仔細觀察,有時在這一步就能判斷出發生問題的原因。
第二步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沒有被燒壞的。比如電阻、電容、二極體有沒有發黑、變糊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電阻即使被燒糊了,它的阻值也不會有變化,性能不會改變,不影響正常使用,這時需要使用萬用表輔助測量。但是如果是電容、二極體被燒糊了,他們的性能就會發生改變,在電路中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將會影響整個電路的正常運行,這時必須更換新的元器件。
第三步觀察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 比如74 系列、CPU、協處理器、AD 等等晶元, 有沒有鼓包、裂口、燒糊、發黑的情況。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基本可以確定晶元已經被燒壞,必須更換。
第四步觀察電路板上的走線有沒有起皮、燒糊斷路的情況。沉銅孔有沒有脫離焊盤的。
第五步:觀察電路板上的保險(包括保險管和熱敏電阻),看保險絲是否被熔斷。有時由於保險絲太細,看不清楚,可以藉助輔助工具-萬用表來判斷保險管是否損壞。
以上四種情況的發生, 大都是由於電路中電流過大造成的後果。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電流過大, 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查找問題的總體思路是首先要仔細分析電路板的原理圖, 然後根據所燒毀的元器件所在電路,查找它的上級電路,一步一步向上推導,再憑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分析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找出故障發生的原因。

2 靜態測量法
對大部分的電路板來說,通過前面的觀察法,並不能發現問題。只要少部分的電路板會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發生物理變形,輕易的找出故障原因,大部分發生故障的電路板,還是需要藉助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一些主要元器件、關鍵點進行有序的測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測量之前, 首先要判斷電路是以模擬信號為主, 還是以數字信號為主。對於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通過查看原理圖就能判斷。但是對於沒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判斷:①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電路板上是否有微處理器,不管是早期的80、51 系列,還是現在廣泛應用的DSP,只要電路板上出現這樣的晶元,就說明板子上有匯流排結構,數字信號必將佔有很大的一部分, 就可以把它當做數字板來處理。②對於沒有微處理器的電路板,觀察板上元器件,看應用5V 電源的晶元多不多。如果5V 電源晶元很多,也可以把它當做數字電路來進行修理。對於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維修方式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模擬電路維修起來更簡單一些,可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導,找出問題。但是對於數字電路來說,由於電路都掛在匯流排上,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因此維修起來要更困難一些,下面只著重闡述數字電路的靜態測量法,維修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使用萬用表檢查電源與地之間是否短路。
檢查的方法是:找一個5V 電源供電的晶元,測量對角線上的兩點(比如14 腳的晶元,則測量7 腳與14 腳。
16 腳的晶元,則測量8 腳與16 腳)。如果兩點之間沒有短路,說明電源工作大致正常。若發生短路現象,則需要通過排查法找到原因。
這些步驟只是電源維修的基本思路, 具體到特別復雜的電路板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電源是電路的基礎,只有電源工作正常,才能談到後續電路的應用。因此電源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特別容易被維修者忽略的一步。
第二步:使用萬用表測量二極體,觀察其工作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用電阻檔測正負極,正相測量為幾十到幾百歐,反相為一千到幾千歐。一般來說二極體發生損壞的情況,都是由於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導致二極體被擊穿。
第三步:使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電容,看是否有短路、斷路的情況,如果有,則說明這部分電路有問題。下一步就需要確定是元件本身有問題, 還是跟它相連的電路有問題, 方法是將可疑元件的一腳焊下來,看元件是否有斷路、斷路情況。這樣就可以一步確定問題所在。
第四步: 同樣使用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三極體、電阻等進行測量,看其是否符合本身的邏輯性能。如果電路板上包括匯流排結構的, 一般在匯流排上,都會有提拉電阻排。電阻排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過它的好壞可以初步檢驗掛在匯流排上的晶元的好壞。
通過觀察法和靜態測量法的檢查之後, 電路板維修中出現的大部分問題可以被解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確保電源的正常, 避免在下一步進行後造成對電路板的二次損傷。

3 在線測量法
在線測量法一般應用在批量生產電路板的廠家,生產廠商為了維修方便,一般會搭建一個比較通用的調試維修平台, 它可以方便的提供電路板所需的電源以及一些必要的初始信號。在線測量法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將上兩個步驟中發現的問題細分, 最終鎖定到出現問題的元器件。二是通過上面兩步的檢查,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的,需要通過在線測量找出故障原因。在線測量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 給電路板通電, 在這步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電路板電源並不是單一的,可能需要5V,還會需要正負12V,24V 等等,不要把該加的電源漏加了。電路板通電後,通過手摸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是否有發燙發熱的元件, 重點檢查74 系列晶元,如果元件有燙手的情況, 則說明此元件有可能已經損壞。更換元件後,檢查電路板故障是否已解決。
第二步:用示波器測量電路板上的門電路,觀察其是否符合邏輯關系。若輸出不符合邏輯, 需要分兩種情況分別對待,一種是輸出應該是低電平的,實際測量為高電平,可以直接判斷晶元損壞;另一種是輸出應該是高電平的,實際測量為低的,並不能就此判定晶元已經損壞, 還需要將晶元與後面的電路斷開,再次測量,觀察邏輯是否合理,判定晶元的好壞。
第三步:用示波器測量數字電路里的晶振,看其是否有輸出。若無輸出, 則需要將與晶振相連的晶元盡可能都摘掉後再進行測量。若還無輸出, 則初步判定晶振已經損壞;若有輸出,需要將摘掉的晶元一片一片裝回去,裝一片測一片,找出故障所在。
第四步: 帶匯流排結構的數字電路, 一般包括數字、地址、控制匯流排三路。用示波器測量三路匯流排,對比原理圖,觀察信號是否正常,找出問題。
在線測量法主要用於兩塊好壞電路板的對比,通過對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完成電路板的維修。

隨著現代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各種新型儀器、設備不斷涌現,檢測手段也層出不窮,原始的檢測設備、方法越來越不被重視。但是對一個從事電子工程的人員來說,依賴簡單的檢測工具,如萬用表、示波器等進行測量、檢修,仍然是一個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

而電路板的維修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原則一:先看後量

對待修的電路板首先應對其進行目測。必要時還要藉助於放大鏡觀察。
主要看:
1.是否有斷線和短路處;尤其是電路板上的印製電路板連接線是否存在斷裂粘連等現象;
2.有關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等是否存在斷開現象;
3.是否有人修理過?動過哪些元器件?是否存在虛焊漏焊插反插錯等問題。
排除上述狀況後這時候先用萬用表測量電路板電源與地之間的阻值通常電路板的阻值不應小於70Ω。若阻值太小,才幾或十幾歐姆。說明電路板上有元器件被擊穿或部分擊穿就必須採取措施將被擊穿的元器件找出來。具體辦法是給被修板加電(注意!此時一定要搞清該板的工作電壓的電壓值與正負極性不可接錯和加入高於工作電壓值。否則將對待修電路板有傷害!老故障沒排除又增新毛病!!)用點溫計測電路板上各器件的溫度,溫度升的較快較高的視為重點懷疑對象。
若阻值正常後再用萬用表測量板上的阻容器件二、三極體場效應管以及剝段開關等元器件。其目的就是首先要確保被測量過的元器件是正常的。能用一般測試工具(如萬用表等)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把它復雜化。

原則二:先外後內
如果情況允許最好是有一塊與待修板一樣的好電路板作為參照。然後使用測試儀的雙梆VI曲線掃描功能對兩塊板進行好、壞對比測試。開始的對比測試點可以從電路板的埠開始;然後由表及裡尤其是對電容器的對比測試。這可彌補萬用表在線難以測出電容是否漏電的缺憾。

原則三:先易後難
為提高測試效果在對電路板進行在線功能測試前應對被修板做一些技術處理以盡量削弱各種干擾對測試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具體措施如下:
1.測試前的准備
將晶振短路(注意對四腳的晶振要搞清那兩腳為信號輸出腳可短路此兩腳。記住一般情況下另外兩腳為電源腳千萬不可短接!!)對於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器也要焊下一腳使其開路。因為大容量電容的充放電同樣也會帶來干擾。
2.採用排除法對器件進行測試
對器件進行在線測試或比較測試過程中凡是測試通過(或比較正常)的器件請直接確認測試結果給以記錄。對測試未通過(或比較超差)的可再測試一遍。若還是未通過也可先確認測試結果。這樣一直測試下去直到將板上的器件測試(或比較)完。然後再來處理那些未通過測試(或比較超差)的器件。
對未通過功能在線測試的器件有些測試儀器還提供了一種不太正規卻又比較實用的處理方法:由於該種測試儀器對電路板的供電還可以通過測試夾施加到器件相應的電源與地線腳上若對器件的電源腳實施刃割則這個器件將脫離電路板供電系統。
這時再對該器件進行在線功能測試;由於電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將不會得電工作消除了干擾作用。此時的實際測試效果將等同於「准離線測試」測准率將獲得很大提高。

㈧ 電路板接地

1》電路板的接地端不是直接與大地聯接,該接地端只是電路的低電位端版,正負電源的低電權位(地)端就是正負電源的公共端。
2》用2件干電池串聯,串聯點就是正負電源的公共端,公共端與正極構成正電源,與負極構成負電源。

㈨ 在電路板上OPT是代表什麼元件

什麼是OPT?
OPT(Optimized Proction Technology,最佳生產技術)是一種改善生產管理的技術,以色列物理學家Eli Goldratt博士於70年代提出,用於安排企業生產人力和物料調度的計劃方法。最初被稱作最佳生產時間表(Optimized Proction Timetable),80年代才改稱為最佳生產技術。後來Goldratt又進一步將它發展成為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OPT的倡導者強調,任何企業的真正目標是現在和未來都賺錢;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在增加產銷率的同時,減少庫存和營運費用。
它吸收MRP和JIT的長處,是以相應的管理原理和軟體系統為支柱,以增加產銷率、減少庫存和運行為目標的優化生產管理技術。其特別之處不僅在於提供了一種新的管理思想,而且在於它的軟體系統。OPT兩大支柱是OPT原理及OPT軟體。
它是一套可提高產出、減少存貨的分析性技術理論。OPT系統將重點放在控制整體產出的瓶頸資源上,優先處理所有瓶頸作業,並以平衡物料流動為原則,使整個系統達到產出最大的目的。
OPT的目標
OPT的倡導者認為,任何製造企業的真正目標只有一個,即在現在和將來都能賺錢。按照OPT的觀點,在生產系統中,作業指標也有三個:
1) 產銷率(throughput ,T)。按OPT的規定,它不是一般的通過率或產出率,而是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並銷售出去的量,即通過銷售活動獲取金錢的速率。生產出來但未銷售出去的產品只是庫存。
2) 庫存(inventory ,I)。是一切暫時不用的資源。
3) 運行費(operating expenses ,OE)。是生產系統將庫存轉化為產銷量的過程中的一切花費,包括所有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按照OPT的觀點,用這三個指標就能衡量一個生產系統。如果從貨幣角度考慮,產銷率是要進入系統的錢,庫存是存放在系統的錢,而運行費是將庫存變成產銷率而付出的錢。

OPT的基本內容
OPT其指導思想實質上是集中精力優先解決主要矛盾,這對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比較適應。這類企業由於產品種類多、產品結構復雜,控制對象過多,因此必須分清主次,抓住關鍵環節。其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 物流平衡是企業製造過程的關鍵
對企業的產品需求是外部因素,時刻都在變化。為適應市場,企業必須以可能的低成本、短周期生產出顧客需要的產品。因此,製造問題主要是物流平衡問題,即需要強調實現物流的同步化。
2) 瓶頸資源是產品製造的關鍵制約因素
在製造過程中,影響生產進度的是瓶頸環節。瓶頸資源實現滿負荷運轉,是保證企業物流平衡的基礎。瓶頸資源損失或浪費1小時,製造系統即損失或浪費1小時。 因此,瓶頸資源是製造系統控制的重點,為使其達到最大的產出量可採取以下措施:
(1)在瓶頸工序前,設置質量檢查點,避免瓶頸資源做無效勞動。
(2)在瓶頸工序前,設置緩沖環節,使其不受前面工序生產率波動影響。
(3)採用動態的加工批量和搬運批量。對瓶頸資源,通常加工批量較大,減少瓶頸資源的裝設時間和次數,提高其利用率;而較小的運輸批量,使工件分批到達瓶頸資源,可減少工件在工序前的等待時間,減少在製品庫存。
3)由瓶頸資源的能力決定製造系統其他環節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4)對瓶頸工序的前導和後續工序採用不同的計劃方法,提高計劃的可執行性。
根據OPT的原理,企業在生產計劃編制過程中,首先應編制產品關鍵件的生產計劃,在確認關鍵件的生產進度的前提下,再編制非關鍵件的生產計劃。
OPT的主要概念
(1)識別約束
識別企業的真正約束(瓶頸)所在是控制物流的關鍵。一般來說,當需求超過能力時,排隊最長的機器就是 「瓶頸」。
(2)瓶頸約束整個系統的出產計劃
產品出產計劃(Master Schele)的建立,應該使受瓶頸約束的物流達到最優。一般按有限能力,用順排方法對關鍵資源排序。為了充分利用瓶頸的能力,在瓶頸上可採用擴大批量的方法,以減少調整准備時間,提高瓶頸資源的有效工作時間。
(3)「緩沖器」的管理。其目的是防止系統內外的隨機波動造成瓶頸出現等待任務的情況。一般要設置一定的「庫存緩沖」或「時間緩沖(Time Buffer)」。
(4)控制進入非瓶頸的物料。進入系統非瓶頸的物料應與瓶頸的產出率同步。一般是按無限能力,用倒排方法對非關鍵資源排序。非關鍵資源上排序的目標是使之與關鍵資源上的工序同步。倒排時,採用的提前期可以隨批量變化,批量也可按情況分解。
OPT的生產排序原則
OPT管理思想具體體現在生產排序原則上。有九條原則是實施OPT的基石。這些原則獨立於軟體之外,直接用於指導實際的生產管理活動。OPT有關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演算法和軟體按照這九條原則提出和開發的:
1. 重要的是平衡物流,不是平衡能力。物流平衡使各個工序與瓶頸同步,能力平衡是生產能力充分開動;
2. 製造系統的資源可分為瓶頸和非瓶頸兩種。非瓶頸資源的利用率是由系統的其它約束條件決定的,而不是由其本身能力決定的;只有瓶頸制約著系統的產銷率。
3. 資源「利用」和「開動」不是同義的;應該反對盲目的使所有的機器或工人忙起來。
4. 瓶頸資源損失一小時相當於整個系統損失一小時,而且是無法補救的。重點應該抓提高瓶頸的利用率。
5. 想方設法在非瓶頸資源上節約時間以提高生產率只是一種幻想,非瓶頸資源不應滿負荷工作。
6. 產銷率和庫存量是由瓶頸資源決定的。為保證瓶頸資源負荷飽滿並保證企業的產出,在瓶頸工序和總裝配線前應有供緩沖用的物料儲備。瓶頸工序前可用拉式作業,其後可用推式作業。
7. 轉移批量可以不等於甚至多數情況是不應等於加工批量。
8. 加工批量是可變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每個工序的批量按實際情況是動態決定。
9. 提前期應該是可變的而不是固定的。考慮到系統所有的約束條件後才能決定計劃進度的優先順序。提前期只是排進度的結果。
OPT的計劃與控制系統又稱為DBR系統(Drum-Buffer-Rope approach,「鼓」、「緩沖器」和「繩子」簡稱 DBR法)
OPT的發展
最優生產技術OPT的管理哲理向許多傳統的管理思想發出挑戰,從而拉開了論戰的序幕。高德拉特的合夥人之一Robert E. Fox曾經以 「OPT, MRP or JIT—What』s Best?」 為題,將OPT作為一種計劃方法向MRP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戰,並在APICS協會引起很大轟動。隨後,製造業社會試圖要求高德拉特公開OPT軟體的「黑箱」演算法邏輯,又引起了論戰。關於OPT的最後論戰是由Eli Goldratt and George Plossl 在1984年APICS的國際會議上頂著巨大壓力發布白皮書「A Town Without Walls」引起的,這篇文章間接批評了APICS的領導層。
實施OPT的要求及條件
對OPT,目前理論界的認識還不一致,存在著各種看法,主要包括:
①把OPT當做一種新的計劃思想;
②作為一種作業計劃的模擬語言;
③作為生成MPS、物料和能力需求計劃及詳細計劃的一個軟體包;
④作為一種處理數據精確度的一種嘗試,以求在數據未達到高度精確之前獲得利潤。
但有一點很明顯,即OPT強調的是車間現場,其著眼點在於企業車間現場的一些決策量上,並據此來實現對生產的計劃與控制。其做法的基本點是使用一些重要的判定準則來決定每一作業的先後順序,即使用一組「管理系數」的加權函數,來確定每個作業的優先權數及批量,制定出一個合理的生產計劃。這些管理系數涉及到理想的產品組合、交貨期、理想的 安全庫存水平以及瓶頸資源的使用等等。
OPT實施的關鍵是制定計劃後的落實工作。在落實計劃過程中,傳統的許多做法是有害的,其中最大的威脅將來自傳統的成本會計的考核體系。因為成本會計體系忽視了瓶頸與非瓶頸的區別,其考核一般是通過設備和操作工人的利用率及生產成本,而不是通過整個系統的有效性來進行的,它著重於局部的優化,這必然助長了 人們盲目生產的作法,其結果是無論對瓶頸資源還是對非瓶頸資源都力求充分地使用。人們為了完成工時和設備利用率會盲目生產,最終必然導致高庫存和浪費。針對這些情況,OPT則力求從全局的觀點來進行考核,從原材料的采購一直追蹤到產品銷售。其考核體系對瓶頸與非瓶頸是分別對待的,認為對非瓶頸的考核不應以 生產量為依據,而應以它生產的有效的產品量來考核。按OPT觀點,成本會計注重的是「活力」而非」利用」,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注重「利用」而非「活力」。
另外,OPT軟體的具體運行和MRP一樣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例如產品結構文件(BOM)、加工工藝文件以及精確的加工時間、調整准備時間、最小批量、最大庫存、替代設備等等數據。同時要成功地實施OPT,還要求管理者必須對OPT產生的計劃要有信心,要改變一些舊的作業方式,例如接受午餐和工修連續工作制的作法等。
從OPT的實踐表明,它比較適合於一些基本、簡單的產品及很大的批量且所需工序較少的情況,而在單件生產車間中發揮的效果不佳。其適用條件為,①瓶頸要相對穩定;②瓶頸要保證達到100%的負荷能力;③需求是相對穩定的;④員工願意而且能夠服從計劃的調度安排。
再者,OPT對於動態的數據以及瓶頸和接近瓶頸資源的數據要求精確。實現OPT還需對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在不同的生產崗位上及時發現問題,跟蹤問題,最終用OPT方法來解決問題。
[編輯本段]匯編指令OPT
設置列表選項偽指令。通過OPT偽指令可以在源程序中設置列表選項。
偽指令格式:
OPT n
其中n所設置的選項的編碼如下:
1 設置常規列表選項
2 關閉常規列表選項
4 設置分頁符,在新的一頁開始顯示
8 將行號重新設置為0
16 設置選項,顯示SET,GBL,LCL偽指令
32 設置選項,不顯示SET,GBL,LCL偽指令
64 設置選項,顯示宏展開
128 設置選項,不顯示宏展開
256 設置選項,顯示宏調用
512 設置選項,不顯示宏調用
1024 設置選項,顯示第一遍掃描列表
2048 設置選項,不顯示第一遍掃描列表
4096 設置選項,顯示條件匯編偽指令
8192 設置選項,不顯示條件匯編偽指令
16384 設置選項,顯示MEND偽指令
32768 設置選項,不顯示MEND偽指令。
默認情況下,-list選項生成常規的列表文件,包裹變數聲明,宏展開,條件匯編偽指令及MEND偽指令,而且列表文件只是在第二遍掃描時給出,通過OPT偽指令,可以在源程序中改變默認的選項。

OPT簽證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的縮寫,是美國F1學生簽證畢業後的實習期。
F1簽證學生可以在畢業之後有1年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時間,簡稱OPT,這段時間你有工作許可,可以為任何公司服務,但要求你幹得必須跟你的專業有關,這段時間基本不受限制,可以在美國停留。
OPT申請要在你打算開始工作的日期前3-4個月開始,因為這有時候會辦理比較長時間。OPT可以開始不是你畢業時間,而是完成你所有畢業所需課程的第二天。比如你今年5月份就畢業了,5月24號是你真正畢業日期,而5月15號你的全部課程結束,那麼你可以在5月16號就開始OPT。如果你不想在5月16號開始,你可以選擇從5月16號-7月15號兩個月之間任何日期開始,就是給你60天的grace period。如果你是5月畢業,7月的那個時間就必須要開始工作了。但是你要提前申請,比如你想5月16號開始,那麼你最好1月底就申請,以此類推。
1年的OPT結束後,如果你還沒有辦工作簽證,那你必須回國,除非你再進入美國學校當國際學生。

opt 英語單詞

opt vi.挑選,選擇
[編輯本段]OPT別人的時間
這是財商教育里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英文叫 other people's time。就是別人的時間。被稱為時間倍增術。你要學會讓別人為你賺錢。
B象限說,你要讓別人為你賺錢。也就是說如果是你一周工作40小時,一年工作50周,要工作30年的話,你這輩子有多少個小時能賺錢?6萬個小時,很累啊!台塑王永慶,只有小學學歷,但是他全球有4萬名員工。每個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他每天就有了32萬小時在為他賺錢。32除以6,多少?也就是你工作5輩子賺的錢,王永慶工作一天就能賺到。
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有很多人說我要成為千萬富翁。我要買別墅,買汽車。這些想法都很好?但是如果你不懂得這些法則?那可能前10年你有很大的理想,到了後10年你還是原來的樣子。因為你不懂得OPT法則。那你就要思考,我怎麼樣讓別人來為我賺錢。實際上,我們這個社會已經到了合作共贏的時代。如果你還是只知道埋頭苦幹賺錢,你就回到了小農經濟的時代。是不是?單打獨斗,永遠做不大。

VC工程文件夾中的.opt文件

本工程關於開發環境的參數文件。如工具條位置等信息(可丟棄)。

擴展閱讀:
1.OPM http://ke..com/view/1628524.htm
開放分類:
社會科學,英語單詞,出國留學,匯編語言,OPM

[我來完善]
「OPT」相關詞條:
更多
DCMG

「OPT」在英漢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網路詞典):
opt
KK: []
DJ: []
vi.
1. 選擇

㈩ 電路板開關用英語怎麼說

電路板開關 翻譯記過為:
Circuit board switch
circuit 英 ['sɜːkɪt] 美 ['sɝkɪt]

n. [電子] 電路,迴路;巡迴;一圈;環道
vt. 繞回…環行
vi. 環行
circuit 電路,線路,道

Short Circuit 霹靂五號,短路,短路
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電路,集成電路,積體電路

閱讀全文

與電路板vi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車液壓剎車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191
南寧汽車導航維修點 瀏覽:629
撫順供熱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62
家用電器避雷法 瀏覽:256
國家電網江西分公司研究生工資多少人 瀏覽:505
分期樂買的手機有問題怎麼維修 瀏覽:287
美敏家居 瀏覽:320
家用電器櫃安裝規范 瀏覽:539
2016家居展 瀏覽:735
長沙迅達煤氣灶售後維修 瀏覽:984
逆變焊機維修全部視頻 瀏覽:728
建築防水圈在什麼位置 瀏覽:859
民房如何申請翻新重建 瀏覽:352
avarte傢具 瀏覽:50
無錫工薪之家電話多少 瀏覽:621
廣聯達防水瀝青塗刷兩遍怎麼套 瀏覽:760
家居改造王月 瀏覽:509
家用電器罩手工教程 瀏覽:664
廣州白雲家電維修 瀏覽:755
啟德家居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