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pu是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的是否正確
這是正確的。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的,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計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儲存器及實現他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匯流排。
㈡ cpu的組成是控制器運算器和存儲器嗎
俠義的CPU就是CPU內核由運算邏輯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 ,這只是指的是CPU內核。。
廣義CPU比這個要復雜,CPU從結構層次上分,主要是內核和外部控制部件。。。內核就是內部核心,同一種類型CPU不同型號內核是相同的,比如ARM11構架,所有的ARM11 CPU內核都是相同的,不同型號,區別在於外部控制部件,或者是CPU內核數量的區別。。
內核就是CPU的核心(所謂多核就是多個內核),內主要包括運算邏輯和工作寄存器,運算邏輯可以解析機器碼,並執行機器碼(不同類型內核的結果就是支持的機器碼不同,所以手機和PC的代碼不互通,因為機器碼就不同),這個器件很復雜,也是CPU技術的重要體現,和運行速度直接相關。。。工作寄存器就是運算邏輯直接使用的存數據的設備,只有工作寄存器里的數據能被運算邏輯操作,其他任何存儲器的數據都必須先定址到寄存器,或者從工作寄存器搬出,可以認為是運算邏輯的辦公桌,其他什麼內存,高速緩存等等都必須先搬到桌子上,處理完搬出去。。。
外部控制部件都是擴展功能,比如集成了多少個USB主控制器,有多少個DMA通道,是否有IIS介面(可以認為是簡單的音效卡),指令/數據高速緩存等等,CPU是通過修改外部控制寄存器來控制這些部件(所有晶元的控制方式都是修改寄存器)。。。
㈢ 控制器與cpu的關系
CPU由
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存儲單元、外部針角連接單元
控制單元就是控制器
㈣ cpu是計算機的核心,它包括什麼和控制器
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的。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而控制器(英文名稱:controller)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
㈤ 手機里的CPU是指處理器和控制器嗎
獨立的分配晶元和處理控制元件,SIM卡是不帶CPU的,樓上那個傻瓜!!!
SIM卡說簡單點相當與你電腦的MODEM 卡槽的連接設備相當你電腦的網卡
㈥ 計算機的cpu是運算器還是控制器
CPU 中包含運算器和控制器兩部分,可看網路:
http://ke..com/link?url=zHiI5RmBYB8e5I_oT6Ez2Kx2SP0xo_b37yeJu_Duj_MFnTdFCxdKeLwwoZNP3xJ2tAJwCn-1OIn_dlRa6IEw9Z_KAUbORCE5CAYCjcnJ9_
㈦ cpu中的控制器本質是什麼電路
操作控制器是CPU控制器的5個組成部分之一,操作控制器的功能就是根據指令操作碼和時序信號,產生各種操作控制信號,以便正確地建立數據通路,從而完成取指令和執行指令的控制。
這就是操作控制器。
2.知識點延伸1操作控制器如何工作?
1)操作控制器指令執行的基本過程
1、取指令:根據指令地址(由PC提供),從存儲器中取出所要執行的指令。
2、分析指令:
(1)解碼分析。
確定指令應完成的操作,產生相應操作的控制電位。
去參與形成該指令功能所需要的全部控制命令(微操作控制信號)。
(2)根據定址方式的分析和指令功能要求,形成操作數的有效地址,並按此地址取出操作數(運算型指令)或形成轉移地址(轉移類指令),以實現程序轉移。
3、執行指令:根據指令分析所產生的操作控制信號和形成的有效地址,按一定演算法形成指令控制序列,控制有關部件完成指令規定的功能。
2)操作控制器常用控制方式
操作控制器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非同步控制、聯合控制。
1.同步控制方式:任何指令的運行或指令中各個微操作的執行,均由確定的,具有統一基準時標的時序信號所控制。
即所有的操作均由統一的時鍾控制,在標准時間內完成。
(在同步控制下,每個時序信號的結束就意味著安排完成的工作已經完成,隨即開始執行後續的微操作或自動轉向下條指令的運行。
)
2.非同步控制方式:沒有統一的同步信號,採用問答方式進行時序協調,將前一操作的回答作為下一操作的啟動信號。
3.聯合控制方式:將同步控制和非同步控制相結合。
其通常設計思想為:在功能部件內部採用同步方式或以同步方式為主的控制方式;
在功能部件間採用非同步方式。
㈧ CPU控制器的概念是什麼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叫中央處理器,其主要功能是進行運算和邏輯運算,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算術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等幾個部分。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可以分為:八位微處理器、十六位微處理器、三十二位微處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處理器等等。 CPU是電腦系統的心臟,電腦特別是微型電腦的快速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CPU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發展的過程。
㈨ 計算機中的CPU分為控制器和什麼器件
CPU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存儲單元和時鍾等幾個主要部分。
運算器是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組和狀態寄存器組成。ALU主要完成對二進制信息的定點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各種移位操作。通用寄存器組是用來保存參加運算的操作數和運算的中間結果。狀態寄存器在不同的機器中有不同的規定,程序中,狀態位通常作為轉移指令的判斷條件。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它決定了計算機運行過程的自動化。它不僅要保證程序的正確執行,而且要能夠處理異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邏輯、時序控制邏輯、匯流排控制邏輯、中斷控制邏輯等幾個部分。
指令控制邏輯要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操作。時序控制邏輯要為每條指令按時間順序提供應有的控制信號。一般時鍾脈沖就是最基本的時序信號,是整個機器的時間基準,稱為機器的主頻。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叫做一個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周期有可能不同。一般為便於控制,根據指令的操作性質和控制性質不同,會把指令周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就是一個CPU周期。早期CPU同內存在速度上的差異不大,所以CPU周期通常和存儲器存取周期相同,後來,隨著CPU的發展現在速度上已經比存儲器快很多了,於是常常將CPU周期定義為存儲器存取周期的幾分之一。
匯流排邏輯是為多個功能部件服務的信息通路的控制電路。就CPU而言一般分為內部匯流排和CPU對外聯系的外部匯流排,外部匯流排有時候又叫做系統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等。
中斷是指計算機由於異常事件,或者一些隨機發生需要馬上處理的事件,引起CPU暫時停止現在程序的執行,轉向另一服務程序去處理這一事件,處理完畢再返回原程序的過程。由機器內部產生的中斷,我們把它叫做陷阱(內部中斷),由外部設備引起的中斷叫外部中斷。
㈩ CPU包括運算器和控制器。對嗎
中要有一個「累加器」,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寄存器。
由於所有運算都要由運算器完成,於是它會很繁忙,從而成為系統的「瓶頸」。特別是很多運算往往不是一步完成的,中間結果如果要放入內存,必然要佔用匯流排周期訪存,那是很慢的(相對於CPU內部操作來說)
於是人們想:在CPU內部設置一些暫時保存運算中間結果的「存儲單元」就可以不用訪問主存,從而提高性能(主存總是比CPU慢的,否則要Cache做什麼)。
這就是CPU內部的寄存器的由來,你可以認為:它們(通常都不止一個)既代替了原來CPU中的累加器,又提供了累加器所不具有的功能(保持更多的中間結果),所以它們是運算器中累加器的延伸。
或者也可以這樣理解:現在的CPU是由控制器、運算器以及寄存器組構成的。其中的寄存器組中至少要有一個寄存器能夠完成原來累加器的功能(其實往往是所有寄存器都可以做累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