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電力系統管理線損
電氣系統的線路損耗簡稱為線損,對線損的管理控制稱為線損管理,由管理失誤造成的額外損耗稱為管理線損。
線損可分為自然線損和人為線損。自然線損是指線路輸電時,電纜電阻因電流流過產生的焦耳熱而引起的損耗,輸電輔助器件性能下降造成的線損(如絕緣子、避雷器等表面污損引起漏電增加)。人為線損則主要是人為造成的線損,如偷電造成的線損、檢測儀表的校正誤差造成的線損等。
Ⅱ 請問下怎麼算10KV線路線損
摘要 10KV線路線損是指線路上損耗的功率,計算公式P0=I^2 * R * 3 (W)
Ⅲ 線損是什麼
線損率是電力網路中損耗的電能(線路損失負荷)與向電力網路供應電能(供電負荷)的百分數;線損率用來考核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
計算公式
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 (1–售電量/供電量)*100%
或者線損率=(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100%(購電量由統一核算電廠上網電量、購獨立電廠電量、自其它電網凈受入電量構成)
線損率主要考核實際完成比計劃目標降低情況,並以線損率同比降低值輔助考核。
降低線損率的措施:
在實際工作中,可採取以下措施降低線損率:
確定負荷中心的最佳位置,減少或避免超供電半徑供電的現象。農網線路供電半徑的一般要求是:400伏線路不大於0.5千米,10千伏線路不大於15千米,35千伏線路不大於40千米,110千伏線路不大於150千米。
提高負荷功率因數,盡量使無功就地平衡。電力系統向負荷供電的電壓是隨著線路輸送的有功和無功功率變化而變化的,當線路所輸送的有功功率和始端電壓不變時,如輸送的無功功率越多,線路的電壓損失就越大,線損率就越高;當功率因數提高以後,負荷向系統吸取的無功功率就要減少,線路的電壓損失也相應減少,線損率就會降低。
根據負荷變化,適時調整輸配電變壓器的台數和容量,以提高變壓器的利用率。
按經濟電流的密度選擇供電線路的截面面積。選擇導線既要考慮經濟性,又要考慮安全性。導線截面偏大,線損就偏小,但會增加線路投資;導線截面偏小,線損就偏大,滿足不了當今發展的供電需要,而且安全系數也小。在實際工作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導線的經濟電流密度來選擇導線的截面面積。
Ⅳ 電線電路損耗怎麼計算
大型設備,工作時電流比較大。 P=I*I*R, 其中I 是電流,R 是線路上的電阻。R已經是固定了,當設備開版起來後權,當在焊接,在車東西,在鑽孔工作過程中,電流相應就比較大,線路上就發熱損耗了一部分電能。
因為所有設備工作過程中電流是不停在變化的,所以不好定量計算損耗。 但差度10%應該還好,屬於正常范圍了。
Ⅳ 如何計算電路線損系數
查鋁的電阻率,算出三根導線的實際電阻
Ⅵ 10kv電壓線路線損率的范圍是多少
線損率「率」永遠都是小於1!所以不會出現負數(大於1)。如果有,那不正常,那個數也無價值。有可能出現的五種情況;1.抄錄不同步,2.錯抄、估抄,3.查偷堵漏的追補電量,4.直駁用電的回收電量,5.計量裝置的非正常誤差等。
Ⅶ 電路線損和功率損耗不得低於多少
電路線損和功率損耗越低越好,怎麼會有不得低於多少的規定呢?只有規定電路線損和功率損耗不超過5%為正常狀態。
Ⅷ 線損怎麼計算
線損電量不能直接計量,它是用供電量與售電量相減計算出來的。線損電量占供電量的百分比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線損率。
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 (1–售電量/供電量)*100%
或者線損率=(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100%(購電量由統一核算電廠上網電量、購獨立電廠電量、自其它電網凈受入電量構成)。
在我國較多的通過六級變壓輸送,才能將電能從發電廠(站)輸送到四面八方去消費。六級變壓都是電能和磁能相互轉化,這兩種形式能量的轉換效率是很高的,但還是有電能損失,且服從能量守恆定律。
在輸送和分配(變壓)電能過程中,電力網中各個元件所產生的功率損失和電能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統稱為線路損失(供電損失),簡稱線損。
Ⅸ 什麼是電力線路的電能損耗
電力網電能損耗(簡稱線損),是電網經營企業在電能傳輸和營銷過程中自發電廠出線起至客戶電度表止所產生的電能消耗和損失。線損率是衡量線損高低的指標,它綜合反映和體現了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的水平,是電網經營企業的一項經濟技術指標。
線損電量的計算 按照DL/T686-1999《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的規定,線路損耗電量的計算以均方根電流法為基本計算方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筆者推薦以下兩種計算方法: 1.均方根電流法 線路的電能損耗,應按線路的月負荷曲線計算,其代表日的損耗電能的計算方法為: △AL=3·Ijf2·R·T×10-3 式中:△AL——代表日的線路損耗電量,kW·h;Ijf——均方根電流,A;R——線路電阻,Ω;T——運行時間,h。 式中:It——各正點時通過線路的負荷電流。 代表日的選定按下列原則進行: (1)電網的運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計算期的正常情況。 (2)代表日的供電量接近計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電量。 (3)絕大部分用戶的用電情況正常。 (4)氣候正常,氣溫接近計算的平均溫度。 當考慮溫度對電阻變化的影響時,線路電阻應進行如下修正: R=R20(1+β1+β2) 式中:R20——電路在20℃時的電阻值;β1——導線升溫時電阻的修正系數;β2——周圍空氣溫度對電阻的修正系數。 2.平均電流法 採用平均電流法計算線路的損失電量,其計算公式為: △AL=3·I2·RL·T×K×10-3 式中:△AL——線路損失電量,kW·h;I——線路中的平均電流值,A;RL——線路電阻值,Ω;T——用電時間,h;K——修正系數。 在三相電路中: 式中:AP——抄見有功電量;AQ——抄見無功電量。 所以,線路損失電量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在實際的線損計算中,可以先將公式中固定部分()即損失常數計算出來,每月的計算只需將固定部分(損失常數)與可變部分(AP2+AQ2)相乘,便可求出該戶的當月線路損失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