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應用-模擬運算電路:實驗總結:將理論計算結果和實測數據相比較,分析產生誤差的原
誤差原因:1、讀數誤差
2、儀表存在誤差;
3、集成電路內部雜訊及電阻電容參數熱雜訊
4、電阻電容等元器件的實際值與標稱值之間存在誤差;
5、電源電壓的波動
6、運算放大器不是理想的,但當做了理想模型,參數本身就存在誤差,如放大倍數 輸入阻抗 輸出阻抗、虛短、虛斷等
Ⅱ 模電實驗思考題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頻率等於多少為什麼
對於單級低頻電壓放大器,我只知道其測量下限截止頻率的方法:保持輸入5mV不變,改變信號頻率,用逐點法測量不同頻率下的輸出電壓,做出其幅頻特性曲線,定出3dB的帶寬BW,同頻帶寬的下限頻率即為放大器的下限頻率。(通常稱增益下降到中頻增益Avm的0.707倍時所對應的上限頻率fh和下限頻率fL之差為放大器的同頻帶)
Ⅲ 模電實驗,集成模擬運算電路如何調零最好四個電路都有
手動調零,
自動調零,
計算機輔助調零,
遙控調零。
Ⅳ 集成運算放大器實現的運算電路設計實驗
1.(1)放大倍數為0.1的用反向比例放大器,放大倍數為0.1的用同向比例放大放大器,公式Af=-Rf/R1 Af=uo/ui=1+Rf/R1,其中R1為輸入電阻!
Ⅳ 模電實驗 設計一個能夠實現下列運算關系的電路:U0=2Ui1+1.5Ui2-2.5Ui3 採用雙運放完成。
第一級輸出和U3求差
2*1+1.5*2-2.5*3=-2.5
運放型號應該不影響結果吧?
Ⅵ 模電基本運算電路
這是一個同向放大電路,Vo=Vi*(R9+R8)/R8。
分析:Vi與V-虛短,則 Vi = V- „„a
因為虛斷,反向輸入端沒有電流輸入輸出,通過R9和R8 的電流相等,設此電流為I,由歐姆定律得: I = Vo/(R9+R8) „„b Vi等於R8上的分壓, 即:Vi = I*R8 „„c
由abc式得Vo=Vi*(R9+R8)/R8這就是傳說中的同向放大器的公式了。
Ⅶ 電子電路實驗思考題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運算電路
不同幅度或頻率的輸入信號經過放大器得到一定的輸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式曲線就反映了該放大器的電壓傳輸特性。電壓傳輸特性受電路影響。集成運放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之間的關系即為電壓傳輸特性。
集成運放主要有三種輸入方式:差動輸入,反相輸入和同相輸入;差動輸入可以有效抑制零漂,得到穩定的輸出,反相輸入和同相輸入是輸入端電壓相對於輸出端電壓的相位關系不同,輸出端分別得到與輸入反相和同相的放大信號。
輸出時會存在飽和電壓。因為運算放大器由三級管等元件組成,而這些元件都存在飽和電壓。運放只有工作在線性放大區時,輸入輸出才成線性關系,當輸入電壓大到一定程度時,輸出電壓到達飽和區,將基本保持不變。
不是輸入電壓多大都成立。因為運算放大器有自己的指標,例如工作電壓,最大輸出電壓等等,其他指標不說,單獨就工作電壓來說,12伏電源電壓你要輸出12伏或者大於12伏顯然是不行的。一般輸入信號在毫伏級。或者1伏左右。
(7)模電實驗集成運算電路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就其集成密度而言,有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和超大規模之分;就其所用器材來分,有雙極型(NPN、PNP管)、單極型(MOS管)和兩者兼容的三種類型。
在集成電路中,相鄰原件的參數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集成運算放大器簡稱集成運放,是具有高放大倍數的集成電路。它的內部是直接耦合的多級放大器,整個電路可分為輸入級、中間級、輸出級三部分。輸入級採用差分放大電路以消除零點漂移和抑制干擾;
中間級一般採用共發射極電路,以獲得足夠高的電壓增益;輸出級一般採用互補對稱功放電路,以輸出足夠大的電壓和電流,其輸出電阻小,負載能力強。
集成運放廣泛用於模擬信號的處理和產生電路之中,因其高性能、低價位,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取代了分立原件放大電路!
Ⅷ 模電,集成運算電路設計,設計一個U0=10ui1+10ui2-ui3
這是一個查分比例運算電路 也就是減法器 u0=-Rf/R1(ui1-ui2)
在理想條件下,根據「虛斷」特點i+=i-=0
又回U-=[Rf/(R1+Rf)]ui1+[R1/(R1+Rf)]u0
U+=[R3/(R2+R3)]ui2
又因為答「虛短」 U-=U+
So, U-=[Rf/(R1+Rf)]ui1+[R1/(R1+Rf)]u0=[R3/(R2+R3)]ui2= U+
當滿足條件R1=R2,R3=Rf(這是運算電路的要求), 整理上式,可求得差分比例運算電路的關系u0=-Rf/R1(ui1-ui2)
這是一個常用的正規的式子,正常的差分比例運算電路只要求R1=R2,R3=Rf
題中已知R1=R2=R3=Rf 則另當別論 所以結果也就是Uo=Ui2-Ui1
Ⅸ 模電實驗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誤差分析
以下為在分析理論和實際誤差中經常考慮到的運放參數:
1.溫漂
2.輸入偏置電壓
3.增益帶寬積
4.壓擺率
5.擺幅
6.輸入、輸出阻抗
把它們的定義找到,結合你的實驗就能分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