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外接收二極體和紅外發光二極體工作原理
紅外發射二極體(
led
)紅外燈的原理及特性
由紅外發光二級管矩陣組成發光體。紅外發射二級管由紅外輻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鎵)製成
pn
結,外加正向偏壓向
pn
結注入電流激發紅外光。光譜功率分布為中心波長
830
~
950nm
,半峰帶寬約
40nm
左右,它是窄帶分布,為普通
ccd
黑白攝像機可感受的范圍。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完全無紅暴,(採用
940
~
950nm
波長紅外管)或僅有微弱紅暴(紅暴為有可見紅光)和壽命長。
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發射功率用輻照度μ
w/m2
表示。一般來說,其紅外輻射功率與正向工作電流成正比,但在接近正向電流的最大額定值時,器件的溫度因電流的熱耗而上升,使光發射功率下降。紅外二極體電流過小,將影響其輻射功率的發揮,但工作電流過大將影響其壽命,甚至使紅外二極體燒毀。
當電壓越過正向閾值電壓(約
0.8v
左右)電流開始流動,而且是一很陡直的曲線,表明其工作電流對工作電壓十分敏感。因此要求工作電壓准確、穩定,否則影響輻射功率的發揮及其可靠性。輻射功率隨環境溫度的升高
(
包括其本身的發熱所產生的環境溫度升高
)
會使其輻射功率下降。紅外燈特別是遠距離紅外燈,熱耗是設計和選擇時應注意的問題。
紅外二極體的最大輻射強度一般在光軸的正前方,並隨輻射方向與光軸夾角的增加而減小。輻射強度為最大值的
50%
的角度稱為半強度輻射角。不同封裝工藝型號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角度有所不同。
⑵ 紅外發射 和接受電路的原理圖
遙控接收工作原理
遙控器部分:
遙控器部分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主要就是編碼IC通過三極體進行放大調變,然後將此電信號(脈沖波)經有紅外發射管(940nm波長)轉變為光信號發射出去。
現在國產遙控器的電路主要有:455K晶振,編碼IC,放大三極體,發射管等主要幾個電子原件組成,2節3V電池驅動;但目前一些國際大廠所用的遙控器,其編碼IC內已包括了晶振和放大三極體,電路設計更加方便,且只需要1節電池驅動,更加環保。
(2)紅外接收電路擴展閱讀:
紅外是紅外線的簡稱,它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列印機,紅外線鍵盤等等。紅外的特徵: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范圍為760nm~ 1mm,不為人眼所見。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對於電力設備,紅外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探測被診斷設備表面的紅外輻射信號,從而獲得設備的熱狀態特徵,並根據這種熱狀態及適當的判據,作出設備有無故障及故障屬性、出現位置和嚴重程度的診斷判別。
為了深入理解電力設備故障的紅外診斷原理,更好的檢測設備故障,下面將初步討論一下電力設備熱狀態與其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影響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紅外線通信技術適合於低成本、跨平台、點對點高速數據連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統.
紅外線技術的主要應用:設備互聯、信息網關.設備互聯後可完成不同設備內文件與信息的交換。信息網關負責連接信息終端和互聯網.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
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⑶ 由紅外接收頭構成的音頻接收電路圖誰有要簡單的,用來接收紅外發射二極體的信號
白色的是發射二極體,他與直流電源再串聯一個限流電阻後連接,即可工作,連回接時注意發答射二極體的極性。由於發射二極體工作時是不可見光,所以你看不見光,當接收管與他相對(他門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接收到發射管的光信號後,接收管導通。
⑷ LM358組成的紅外接收電路的工作原理
據我分析,工作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1)P2.1為低電平時,Q4可以導通並對接收管D5供電;
(2)有光信號時,D5導通,R16出現高電位;
(3)C9的作用是把高電平信號變為正脈沖信號,脈沖寬度有C9、R17決定;
(4)2級LM358構成放大倍數約為2000倍的放大器,然後驅動Q5飽和導通;
(5)Q5的射極輸出變為低電平,接入到P3口。
⑸ 紅外線接發射管和接收管製作一個開關電路
解答:
紅外發光二極體D6選用HG504,其工作電流為200mA,光輻射功率為40mW-50mW,控制距離可達8米左右,若控制距離小於5米,也可選用HG410系列。光敏三極體Q1選用3DU31或3DU5均可。
整個電路安裝無誤後即可通電調試,首先將Q4的基極與電路斷開,調節RW1使D6的電流為150mA左右,並將Q6與Q1相對靠近,這時Q2、Q3應呈導通狀態。調節RW1使R1兩端的電壓接近電源電壓,然後將D6與Q1之間的距離慢慢拉開,其間距離可根據所要控制的走道或房間的寬度而定,並且始終保持D6與Q1對齊。此時,Q2、Q3應保持導通狀態,否則可適當調節RW1使D6中的電流增大,但不要超過200mA,也可適當調節RW2的阻值使Q2、Q3導通。然後將Q4接入電路,試用手擋住D6或Q1時,Q5應導通,繼電器動作即可。
工作原理
接通電源後,紅外發光二極體D6即發出紅外光線,光敏三極體Q1在紅外光線的照射下,c-e極間呈低阻狀態,致使Q2的基極b處於高電平,Q2導通。Q3、Q4隨之導通。Q5則因Q4的導通,基極b呈現低電平處於截止狀態,繼電器不工作。當有人或物體阻斷D6發出的紅外光束時,Q1的c-e極立即處於高阻狀態,Q2、Q3、Q4隨之截止,Q5導通,繼電器動作接通燈泡點亮。當人離開後,D6重新照射Q1,使Q1、Q2、Q3、Q4導通,C4開始放電,經一段時間延時後Q5截止,繼電器釋放,燈泡熄滅。
⑹ 利用紅外接收管和npn三極體的開關作用製作一個紅外線檢測器的電路圖
可以按照下圖製作一個紅外線發送電路,按下S開關在打開手機攝像功能將攝像頭對准紅外線發送管看見光點說明紅外線管是好的。
⑺ 紅外發射接收管在電路中應該怎麼接
這個主要看你是做什麼的,光敏二極體跟三極體不一樣的使用方法
⑻ 紅外接收二極體應用電路!
第三隻腳是工作電源,家電書上有詳細說明
⑼ 紅外線接收電路
兩個電容:電源濾波作用,降低加到接收電路的電源中的紋波,並吸收接收電內路在電源線上產生的電流波動。容
100歐電阻:配合兩個電容起到濾波作用,保證電源是干凈的直流電壓。
20K電阻:將開關量信號轉換為邏輯電平信號。這樣接說明接收器內部最後一級是開關量輸出,也就是說,在內部,OUT對GND之間有個晶體管,如果晶體管導通,則輸出低電平,如果晶體管截止,則由這個20K電阻提供高電平。
⑽ hs38b紅外接收頭的相關電路資料,即紅外接收和發射電路圖和各元件作用
給你這個紅外發射和接收電路,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