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電路方面的知識
半導體是一種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這種材料有一些特別的性能,比如在裡面滲雜微量的其他元素就會對它的導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由於半導體材料通常是經過高度提純並使其沿單一的方向結晶的材料,所以也叫單晶材料,比如用磚坯製成的半導體材料就稱為單晶硅。
滲雜能提高導電能力是因為滲雜使半導體材料內部多了一些容易移動的電子或空穴。因此滲雜後的半導體材料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空穴為導電機制的半導體材料叫P型半導體,另一種是以電子為導電機制的半導體材料,叫N型半導體。
如果在一塊P型半導體基礎上滲雜出一個局部的N型區,一者反過來在N型基片了滲雜一個P型區,在PN型交界的地方就會形成一個叫PN結的層,這個層具有非常特別的性質,電流只能從P區流向N區,不能從N區流向P區,就是說電流只能單方向通過。利用這個原理製成的器件叫做半導體二極體或晶體二極體,簡稱二極體。由於二極體具有單向際電性,所以通常用於整流電路或檢波電路(檢波也是一種整流電路)。
在一個晶體基片了滲雜兩個反型區,當兩個區相距很近時,兩個PN結就會相互對導電性產生影響。一個PN有電流流過時會導致另一個原本不能反向通過電流的PN結可以通過電流。而且兩個電流會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利用這個原理製作成的器件叫半導體三極體或晶體三極體。因不兩個電流能保持一定的比例,所以就能通過對一個PN電流的控制來達到控制另一個PN結反向電流的機制來達到電流放大的目的,因此晶體三極體通常用於放大電路。
學習電路了解大概的原理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掌握不同元件的特性,從而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選用什麼原件。也就是說,需要哪些功能就選用具有那些功能的元件。
下面列出了一部份常見的電路中的元件圖形,實物圖因功率、用途、封裝材料等原因,可能外觀上相差很大,可以慢慢認識。
我也是電路愛好者,只不過我是小學開始玩電路的。開始只是自己做些簡單的電路或元件,因為當時不像現在,什麼都有現成的賣,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做。開始是從做電動機起步的,後來做用電動機驅動的航模,再後來就想做無線控制的,從而開始了電路的學習。
我第一台無線電台是初一時做好的。而且當時電路完全是我自己設計的。
說明電子線路並不是難懂的東西,只要愛好就能很快入門。
不過同時也要學一些物理和數學知識。我那時候開始是去書店看書,後來發現同學的哥哥姐姐的物理書不錯,就去借來看,後來深一點的看不懂了又借數學書看,自己把物理學完了。我上初中時已經把高中物理都學完了。
所以你初三要想學得比較精通一點,也要先把高中的物理部份看完。
『貳』 電路基礎的主要知識
電路基礎全書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電路的等效變換,版線性電路的一般分權析方法和基本定理,正弦交流電路,互感電路及理想變壓器,非正弦周期性信號電路,瞬態電路等
電路原理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必修課,是以分析電路中的電磁現象,研究電路的基本規律及電路的分析方法為主要內容,
電路基礎內容是,電路的等效變換,線性電路等。
『叄』 電路知識
上下每路都一樣,兩者並聯
但不需要考慮並聯電路的總電阻什麼的
因為你需要求證的是配上的電阻的大小
上下情形一致,都是在12v電壓下的,看一路就可以了
解因為燈珠額定2v 20mA
所以決定了兩個方面
1:兩個燈珠合起來額定占據4v,那就是說電阻上的壓降是8v
2:燈珠和電阻是串聯關系,所以電流(同樣流經電阻)也一定要被限定為20mA
所以已知壓降和電流求電阻
R=U/I=8v/20mA=400Ω
這是標定計算的
採用390是因為電阻的製造規格,略大於或小於400Ω是正常合理的
對於這類電參數指標不嚴格的話完全沒有必要驗算.
但如果是電子學電路有差分電路的運算的必要的話,那是要求電阻精度的
為了讓你放心我驗算一次
首先這個電阻的微小參數變動不很影響電流,所以燈珠基本上保持電阻的線性,即不受電壓和電流引起的熱環境的影響,那燈珠的電阻大致上保持2v/20mA=100Ω
這實際電流=12/(100+100+390)≈20.34mA
實際電壓=(12v-20.34mA*390Ω)/2≈2.034V
可見只比2v額定電壓和20mA額定電流多了一點點,一般燈珠是可以允許10%以內的過流過壓的
實際上每個燈珠的功率是P=UI≈2.034v*20.34mA≈0.04137W
總燈珠功率是4個即0.4137*4≈0.1655W
如果算整個電路的總功率
那就是UI=12*20.34mA* 2(乘以2是兩路)≈0.488W
一般來說只要在額定范圍,簡便的就用額定的值來計算
那額定燈珠的功率就是2V*20mA=0.04W
4個燈珠一共0.16W
電路總功率是12V*20mA*2=0.48W
和實際上差不多,呵呵
『肆』 電路的一個知識點
這是理想運放,負反饋電路,虛短虛斷成立
因此,必須有u-=u+
以運放的反相輸入端為節點,列KCL方程
(u1-u+)/R1+(u2-u+)/R2+(u3-u+)/R3+(u4-u+)/R4+(Uo-u+)/Rf=0
可以解出,U0=u3-(u1-u3)Rf/R1-(u2-u3)Rf/R2-(u3-u+)/R3-(u4-u+)/R4
『伍』 如何學習電子及電路知識
看書,除了看書,還要足夠重視動手實踐。電路、模電、數電這些課程進行的同時都會同時開設一些課程試驗,珍惜這個動手機會好好弄一弄
『陸』 電路基礎知識
這個是戴維南等效電路中的定義;
Uoc 表示為開路電壓,Isc 表示為短路電流,Ro 表示為等效電阻;
『柒』 關於電路的知識
你要問的是什麼問題,電路的知識很多了,具體點啊?????
『捌』 初中科學電路知識及要點
一、電壓
(一)電壓的作用
1.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或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連通的。
註:說電壓時,要說「xxx」兩端的電壓,說電流時,要說通過「xxx」的電流。
3.在理解電流、電壓的概念時,通過觀察水流、水壓的模擬實驗幫助我們認識問題,這里使用了科學研究方法「類比法」
(類比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可以推出與其類似事物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二)電壓的單位
1.國際單位:V 常用單位:kV 、mV 、μV
換算關系:1Kv=1000V1V=1000mV 1mV=1000μV
2.記住一些電壓值:一節干電池1.5V 一節蓄電池2V 家庭電壓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三)電壓測量:
1.儀器:電壓表,符號:
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電壓值
3.使用規則:兩要、一不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會反偏。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測電壓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時,不僅測不出電壓值,電壓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燒壞電壓表。
Ⅱ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0~3V和0~15V。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壓在3V`15V可測量,若被測電壓小於3V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壓大於15V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壓表。
(四)電流表、電壓表的比較
電流表
電壓表
異
符號
連接
串聯
並聯
直接連接電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內阻
很小,幾乎為零
相當於短路
很大
相當於開路
同
調零;讀數時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
(五)利用電流表、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
1.電流表示數正常而電壓表無示數:
「電流表示數正常」表明主電路為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電壓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壓表損壞;②電壓表接觸不良;③與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短路。
2.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無示數
「電壓表有示數」表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無示數」說明沒有或幾乎沒有電流流過電流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流表短路;②和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開路,此時電流表所在電路中串聯了大電阻(電壓表內阻)使電流太小,電流表無明顯示數。
3.電流表電壓表均無示數
「兩表均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兩表,除了兩表同時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電路斷路導致無電流。
二、電阻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於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可以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所以定論「電阻的大小與哪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指明「相同條件」。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4.結論理解:
⑴導體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是否接入電路、與外加電壓及通過電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無關,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⑵結論可總結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電阻率,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記住:ρ銀<ρ銅<ρ鋁,ρ錳銅<ρ鎳隔。假如架設一條輸電線路,一般選鋁導線,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鋁的電阻小,減小了輸電線的電能損失;而且鋁導線相對來說價格便宜。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電路符號:。
2.可變電阻(變阻器):電路符號。
⑴滑動變阻器:
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結構示意圖:。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使用方法:選、串、接、調。
根據銘牌選擇合適的滑動變阻器;串聯在電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電路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
銘牌:某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1.5A」字樣,5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或變阻范圍為0~50Ω。1.5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5A.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應用:電位器
優缺點: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表示連入電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動變阻器的銘牌,告訴了我們滑片放在兩端及中點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②分析因變阻器滑片的變化引起的動態電路問題,關鍵搞清哪段電阻絲連入電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動導致變阻器的阻值如何變化。
⑵電阻箱:
分類:
旋盤式電阻箱:結構:兩個接線柱、旋盤
變阻原理:轉動旋盤,可以得到0~9999.9Ω之間的任意阻值。
讀數: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後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電阻。
插孔式電阻箱:結構:銅塊、銅塞,電阻絲。
讀數:拔出銅塞所對應的電阻絲的阻值相加,就是連入電路的電阻值。
優缺點:能表示出連入電路的阻值,但不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
『玖』 電路的知識點有哪些......
電路的知識點很多啦!
1、電路的功能:電功轉換成熱功、電功轉換成動能功、電功轉換成化學功、電功轉換成機械能功......
2、電路的組成:供電電路、用戶電路、工業電路、控制電路...
3、電路的形式:外線電路、內線電路、無線電路、動力電路、照明電路、遙控電路...
4、......
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