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訴電器質量問題找國家什麼部門
質監局
⑵ 網上進了一批質量不合格的家用電器,可以起訴法院索賠嗎
可以的,你有有關部門的檢測不合格報告這就是權威的證據啊,可以讓律師以消費者權益保障法規定假一賠十進行賠償 。同時還要支付誤工費和各種雜七雜八費用。這個當然律師會告訴你怎麼索賠的。這個官司你穩贏的
⑶ 有質量問題的電腦時,可以打哪個電話投訴
電腦質量出現問題的處理辦法如下:
1、首先第一時間聯系廠商,協商處理辦法,找到雙方都專認可的辦法解決屬。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存好發票和質量損壞的證據,這樣才能獲得消協的支持。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辦法如下:
一、投訴首先是個時間問題,向消費者協會、行政機關投訴或申訴的有效時間,法律、法規已作具體規定,即在發生爭議後2年內。
二、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和口頭的形式。消費者由於工作學習繁忙,無暇抽身前往消費者協會投訴時,可以採取書面投訴,郵寄送達的方式。
三、有些商品的質量問題投訴,因涉及到讓消費者協會親眼目睹商品產生質量問題的情況,所以,消費者必須到消協所在地投訴。
⑷ 家用電器維修有問題在哪投訴
上海可以打12315工商電話投訴的,上12315網站然後填寫一下申請單,輸入您的相專關信息,一般屬24小時工作日之類會有工商人員給您致電。
保存好購買的正規發票、電子發票都可以
還有就是可以打海爾的總部電話,您可以到商品說明書上查到
⑸ 家用電器產品質量問題怎麼樣投訴
一、在訂單交易中點「申請維權」,在填寫內容處,說明下事情的先後過程,並提供完整內的旺旺聊天記錄,等容待淘寶小二的處理結果。此方法比較省事,等結果就行。
二、一般賣家遇到這種問題,當有買家反應是假貨時,會有一個相應的處理方式,如適當的補償;如不影響二次銷售,會同意退貨,往返運費需要雙方協商具體誰來擔;
三、買家拿收到的貨向相關部門去檢測,並把測試報告拿到手上傳交易維權中,一般如果賣家不能提供相應的品牌授權與正規采購單,淘寶會直接操作,把付給賣家的款,全部退給你,並不需要你退貨。
⑹ 買了質量不合格的家電,該怎麼維權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一、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後,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採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正常要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經營者故意推卸責任,認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生產廠家的事,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因此,當消費者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時,如經營者推卸責任,認為是生產廠家的問題,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時,消費者應當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能挾在中間讓廠家和經營者當「皮球」踢。要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針對經營者以店堂通知、聲明、告示為由,拒不承擔責任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因此,當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和服務問題與商家交涉、協商時,千萬不能為其店堂內服務規則或商品銷售告示所約束,這些服務規則與法無據,沒有法律效力,應視為無效規則。
二、投訴、調解
投訴的定義: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投訴的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行政申訴
申訴的定義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後,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何進行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消費者申訴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並載明下列事項:(1)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2)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4)申訴的日期。必要時,消費者可委託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託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後,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提起訴訟的定義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1)刑事訴訟;(2)民事訴訟;(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於民事訴訟范疇。
提起訟訴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
(1)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符合以上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才會予以受理。
⑺ 國家電器產品質量投訴電話是多少
買了冰箱在家等了一天,打了無數電話,一個接一個拖,還編故事,還說送到我們小區,結果電梯還壞了,就走了,連一個電話都沒給我打,氣得我直冒火
⑻ 在淘寶上買電器 質量有問題 賣家不退款 如何投訴
在線上我們要時刻記得取證,有了證據,確實質量的問題,你可以申請售後,如果賣家不同意退款,可以找淘寶小二來維權。
⑼ 你好,請問買電器質量有問題,找那部門,工商,還是12315
你好,可以先聯系產品的客服進行調換貨修理。不成再維權。
目前,我們國家主要有以下幾個部門的職責與商品質量有關:企業主管部門,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檢部門,還有人民法院。
企業主管部門是管理機構,它直接制約企業。如果直接向它投宿質量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但有時個別企業主管部門由於考慮產值,利潤,容易對解決問題採取不積極態度。
消費者協會是政府的技術監督,工商,商檢等幾個部門聯合設立的負責解決廣大消費者遇到困難的組織,它涉及面廣,並掛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解決問題較容易,所以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時發現問題可先找消費者協會。
工商行政,技術監督部門對商品質量監督檢查已有明確分工,工商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在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發現生產,經銷摻假產品,冒牌產品的違法行為查處,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產品質量責任問題的查處。在市場上倒賣騙賣劣質商品的行為,兩家誰發現,誰處理。所以說,如果在市場購買了摻假,冒牌商品可投訴到工商部門,如果在生產流通領域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可投訴技術監督部門。
消費者對不容易解決的質量問題也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向消費者協會、行政機關投訴或申訴的有效時間,法律、法規已作具體規定,即在發生爭議後2年內。但是,消費者如何與商店發生爭議後,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不要拖得時間太長,因為,時間一長便可能發生證據丟失的情況。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時間長了,很難鑒別其質量問題。特別是實行「三包」的商品,一旦過了「三包」期會增加解決爭議的難度。所以一旦發生消費爭議,消費者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一、投訴要及時: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其權益受到損害時,應及時向所在地的受理產品質量問題部門投訴。及時投訴有利於正確判斷商品損壞程度與正常磨損的區別,能夠比較准確地說明情況,特別是有關服務質量等問題尤其重要。
二、要實事求是:
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無論與責任人--生產單位或銷售、經營者進行協商,或向受理產品質量問題部門投訴,應實事求是說明或寫明情況,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不隱瞞事實真相。
三、要求和意見要合理合法:投訴理由要正當,符合《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因而,消費者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依法要求退換或索賠,便於公正、准確、迅速解決問題。
四、材料要完備:
投訴時向受理部門寫出文字材料,提供購貨時的發 票或售貨憑證。文字材料應註明購貨或接受服務的年月日,與購貨或接受服務的項目;寫明投訴人和被投訴人的姓名、地址、郵碼、單位名稱、聯系人姓名;寫明受損害的事實,所購商品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價格、生產單位及與責任人交涉的經過。投訴服務質量時,也應寫明責任人姓名(或營業證號)。投訴要舉出旁證材料,如購物發 票等,最好保留原件,提交復印件。注意,不要郵寄票證、單據及實樣,以防丟失。
五、證據要確鑿:
(1)提供有關產品造成損害的證據:提供有關產品造成人身傷害、殘疾或死亡的醫生診斷證明,為治療傷痛、疾病所支付的醫療費、誤工費、生活補助費等費用的單據,為安葬死者支付的喪葬費單據等,只有提供充分證明損害事實發生,才能獲得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