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MS硅晶振與石英晶振有著什麼樣的區別
MEMS硅晶振:採用全硅的MEMS技術,由兩個晶元堆棧起來(如下圖所示),下方是CMOSPLL驅動晶元,上方則是MEMS諧振器,以標准QFNIC封裝方式完成。
石英晶振:石英晶振可以分為有源與無源兩大種類:首先是無源晶振,無源晶振也叫晶體、諧振器。英文名稱是:crystal或Xtal。無源晶振是大陸的叫法,其主要由石英晶片、基座、外殼、銀膠、銀等成分組成。根據引線狀況可分為直插(有引線)與表面貼裝(無引線)兩種類型。現在常見的主要封裝型號有HC-49U、HC-49S、UM-1、UM-4、UM-5與SMD。其工作時,自身不能主動產生振盪,需借外圍電路(電容)配合才可產生振盪。
區別:
石英晶振的特點:
1、片式化、薄型化:石英晶振不同的頻點需切割不同的晶片,而對於小體積、薄型的工藝,是非常復雜的,就算能做到,也將會導致性能的降低。
2、高精度、高穩定度:石英晶振內部的石英晶片需渡一層純銀,所以石英晶振需用惰性氣體——氮氣密封在金屬殼與基座形成的空腔內。長時間工作後,會由於老化、震動等因素,造成「漏氣」現象。直接將石英晶片上面的銀氧化,這就是為什麼石英晶振會有停振、不起振現象。另外由於石英的「溫漂」特性,也將使其在全溫工作環境中的穩定度大大降低。
3、低成本:石英晶振生產廠商都需購買基座與外殼,由於下游原材料成本無法降低,使得石英晶振,經過了幾十年後,價格一直在這個水平,而以後的價格下降空間,同樣是少之又少。
MEMS硅晶振:
高性能模擬溫補技術使全硅MEMS振盪器具有優秀的全溫頻率穩定性,徹底解除溫飄問題;可編程的平台為系統設計和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提供必要的靈活性;全自動生產的IC結構在質量和可靠性方面有無可置疑的優良的一致性。
B. LM336Z25的功能是什麼當1腳(ADJ)懸空,只使用2腳和3腳時是做什麼用
作為2.5V參考的標准用法,1腳只有需精確溫度補償才接溫補電路
C. 關於晶振,誰能解釋下恆溫,溫補,壓控的意思嗎就單獨解釋著三組詞,
晶振就是石英振盪器,必須要外部供電(不是常用兩腳)是4個腳,使用電壓調整精度比兩腳高一個等級!就是壓控晶體。為了使頻率受溫度變化頻率變化極少,使用溫度補償電路,叫溫補晶體。精度比壓控高一兩個等級!叫溫補晶體。為了使頻率穩定,給晶體工作環境製作一個高於機器恆溫內部工作環境,內部幾乎太7,80度!恆溫晶體外殼也有3,40度。精度比較溫補高一兩個等級了!更好的就是原子鍾了,體積更大
工作時溫度更高,價格更貴,精度比恆溫高三到五個等級了,
D. 壓控晶振和溫補晶振在電路中各有什麼功能作用,急尋答案
無論什麼晶振,在電路中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提供穩定的頻率輸出。不同的是壓控晶振可以通過壓控端的電壓微調控制輸出的頻率的高低,而溫補晶振則自動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對頻率輸出進行補償,使輸出的頻率穩定,當然一些溫補晶振也帶有壓控端。
E. 電視放大器常識
放大器一般分為干線放大器和用戶放大器,另有延長放大器、線路放大器等。干線放大器由電源部分,衰減器、均衡器、溫補電路,放大模塊及自動增益控制等電路組成。另外有些指標較高的,像ALC干放、橋放,前饋式放大器等應用較少。最常見的幾種放大器為普通干放,溫補干放及AGC干放及ASC放大器。 電源供電分為交流60V和交流220V供電,經變壓器轉換為交流27V左右。變壓器分EI型和R型,R型空載電流小,且效率高,為首選產品。交流27V經過橋式整流輸出為30V左右的直流電壓,經濾波後加在W7824輸入端。W7824為三端穩壓器,輸出電壓為24V,電流為1.5A。相互代換型號有AN7824、W7824等,輸入輸出端各有一避雷管,是為防止放大器遭雷擊而設。對交流60V供電干放,輸入及輸出同時傳送信號和電流。由於頻率懸殊較大(電源為50Hz,信號為45MHz~550MHz)用電感和電容實現信號和交流60V分開。衰減器是一個0~20dB可調電位器組成網路見圖一。其作用是使放大模塊既有足夠的信號加速度,又不過載。特點是無論衰減信號大小,從輸入端看或輸出端看此網路,電阻都是75Ω,以使電纜及放大模塊輸入端匹配。均衡器是為彌補電纜傳輸特性而設,見圖二。在45MHz~550MHz電視信號通過傳輸電纜時,隨著頻率的升高衰減逐漸增大。為使信號輸入放大模塊前高低頻率信號電平基本相等,特設此電路。均衡電路一般由固定均衡和可調均衡兩部分組成,利於准確調整。均衡器均衡范圍為24dB-0dB。其原理就是讓高頻信號順利通過而對低頻信號有一定衰減,這點與電纜衰減特性相反,其結果使不同頻率信號在主幹線上損耗其本一致。 干放一般採用進口美國摩托羅拉MHW6342、MHW6272、MHW6185、荷蘭菲利蒲BGY588/04等。內部電路為前饋式或四級推挽放大器,使用低雜訊,高頻三極體等組成,增益約為35dB。頻響為45MHz-550MHz和45MHz-750MHz。也有部分放大器採用兩塊相同模塊組成功率倍增型。如MHW6185其原理相同,還有前饋型放大電路,它能抑制偶次諧波,使放大器指標更高。橋接型是在輸出部分另加放大模塊,使兩路信號可同時以高電平輸出(增加4dB)可以做干放,同時另一路兼做用戶放大器。
AGC(自動增益控制)干放能自動控制放大器輸出電平,當某種原因引起輸入電平變化時,AGC電路自動補償此部分變化,使輸出電平得以穩定,整條干線工作正常。原理是輸入信號某一頻率的電平為基準,檢測其變化,並把此變化的電壓信號放大後去控制2-3個變阻二極體,使二極體的損耗變化受輸入信號控制,而二極體是串聯在放大電路上的,從而引起放大器增益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方向與輸入信號變化相反,所以可以保持輸出電平不變。一般輸入變化4dB時,輸出變化為0.3dB。早期產品大都帶有導頻信號,即以某特定頻率為基準信號。為簡化電路,降低成本,現在的放大器採用某一電視頻道電平為基準進行控制。
ALC(自動電平控制)就是AGC+ASC(自動斜率控制)。ASC干放要有頻率高低不同的兩路導頻信號,以此為基準,通過檢測高低不同頻率的電平變化,從而產生兩組控制電壓。此電壓再加到由變容二極體組成的兩個頻率選擇網路上,導致網路電容容量發生變化,網路阻抗隨之改變,從而形成對某些頻率阻抗的改變,其結果是調節放大器在不同頻率上的增益,從而實現輸出電平不變,以彌補電纜因傳輸頻率不同造成的增益變化。ASC加上AGC組成ALC干放,ALC干放主要用在大中型網路上。如市縣,其指標較高,但電路復雜,成本較高。
用戶放大器原理和干放基本相同,僅是指標較低,這主要是為降低成本,因用戶是用在線路末端,覆蓋戶數較小,不需過高指標。作用是為提高輸出電平,負載更多用戶。一般分為分立元件戶放,國產模塊戶放及進口模塊戶放。電源一般取自市電交流220V,也有部分是交流60V集中供電。變壓器一般為EI型。放大部分供電電源為+12V和+24V兩種。分立元件放大器有二級、三級和四級放大管組成。電路為普通高頻放大電路,增益從20~35dB,最大輸出電平一般小於105dB,三極體一般選用LP1001,NEC2SC3358、2SC3355、BFR91及BFR96等高頻低雜訊管。模塊型主要是仿進口模塊,但因工藝技術欠佳,一般都制裝成體積較大的模塊、電路是四級推挽放大,主要三極體有BFR91及BF96組成,使用片狀阻容元件,此類輸出電平較高,為首選產品,如萬隆YB5134。另有個別產品採用三級或四級普通高頻放大,電路組成封裝在一個模塊里,表面看為模塊放大,實則為普通高放電路而成,此類放大器輸出電平低、易出現交互調干擾,穩定性尚不如分立件戶放高,應避免使用。另有「升達」等產品,採用較為先進的電路,組成二極放大,一級中既有電流放大又有電壓放大,同時又抑制偶次諧波,使指標得以提高,但工藝和原材料等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另外還有近幾年出現的雙向放大器,回傳頻率原為5MHz-45MHz。它可以使用戶與中心機房互傳信號,能把用戶視頻信號或其它信號傳到中心機房,實現雙向傳輸,並且在此基礎上實現視頻點播,網上購物,數據回傳等業務。但成本較高,僅在少數地方使用,隨著社會發展,新科技、新技術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干放電器將會更加完善,參數指標將越來越好。
F. 有視頻信號的放大電路嗎分享下,謝謝!
視頻信號放大器電路比較常見,我給你找了兩個。
視頻信號放大器電路圖
http://diagram.eepw.com.cn/diagram/circuit/cid/71/cirid/98349
這個圖比較老一點,不過道理還是講對了,拿來就能用。
第二個是有線電視信號放大器
http://diagram.eepw.com.cn/diagram/circuit/cid/71/cirid/18246
放大器一般分為干線放大器和用戶放大器,另有延長放大器、線路放大器等。干線放大器由電源部分,衰減器、均衡器、溫補電路,放大模塊及自動增益控制等電路組成。另外有些指標較高的,像ALC干放、橋放,前饋式放大器等應用較少。最常見的幾種放大器為普通干放,溫補干放及AGC干放及ASC放大器。
G. 兩個3dd15功放電路圖
以前的國產功放管,可以做個OTL電路的功放。
但不好找這個老式功放電路圖了。
學習做功放,最好選擇小功率集成塊,先做個5W的小功率功放,電路簡單,容易做好。但也需要有無線電電路基礎,才能夠做好。
H. 氣壓感測器的作用介紹
導語: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科學技術也越來越發達。在生產方式上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很多的生產已經是一條龍作業。說起生產變的自動化,其實這是一種感測器的應用。應用感測器能夠在不接觸的基礎上實現操作。在目前很多的工廠上面都有感測器的應用,它的應用不僅能夠節省勞動力,在工作效率上更是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今天小兔給大家講的是關於氣壓感測器的相關知識。
氣壓感測器簡介
氣壓感測器用於測量氣體的絕對壓強。主要適用於與氣體壓強相關的物理實驗,如氣體定律等,也可以在生物和化學實驗中測量乾燥、無腐蝕性的氣體壓強。
氣壓感測器的作用
國家標准GB7665-87對感測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氣壓感測器是由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化檢測和控制的首要環節。
氣壓感測器除了模擬輸出的產品外,數字輸出產品在市場上也佔有了很大市場。一般數字輸出的產品多為貼片式、微小型、模塊化產品(例如BA5803、BP5607、BT5611等)。數字輸出的產品在使用中無需在進行放大電路、溫補電路、標定零點等處理,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氣壓感測器的參數
量程:-0.1~0~1~150(MPa)量程可選
綜合精度:0.1%FS、0.25%FS、0.5%FS
輸出信號:4~20mA(二線制)、0~5V、1~5V、0~10V(三線制)、RS485(數字信號)
供電電壓:24VDC(9~36VDC)
介質溫度:-20~85℃(常溫型)-20~200℃(中溫型)-20~600℃(高溫型)
環境溫度:常溫(-20~85℃)
零點溫漂移:≤±0.05%FS℃
量程溫度漂移:≤±0.05%FS℃
補償溫度:0~70℃
安全過載:150%FS
極限過載:200%FS
響應時間:5mS(上升到90%FS)
負載電阻:電流輸出型:最大800Ω;電壓輸出型:大於5KΩ
絕緣電阻:大於2000MΩ(100VDC)
密封等級:IP65
長期穩定性能:0.1%FS/年
振動影響:在機械振動頻率20Hz~1000Hz內,輸出變化小於0.1%FS
電氣介面(信號介面):赫斯曼接頭+四芯屏蔽線
機械連接(螺紋介面):M20×1.5等,其它螺紋可依據客戶要求設計
感測器在的生產方式上非常的實用,人們通過感測器能夠較為精準的操縱機器。感測器在工作中常常被用作一種檢測裝置,隨著社會的需求人們對感測器的研發也越來越多,目前市場上的感測器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壓力感測器、電流感測器、振動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等等都相繼產生。人們對於感測器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比如手機、電門等等。
I. 溫度補償的方法一般採用補償片法和熱敏元件法是否正確
摘要 溫度補償的方法:
J. 溫補三級管在電路中怎樣工作
溫補三極體的C極、E極接在功率激勵級的B極E極之間,當機器內部溫度升高時,溫補三極體的CE極間電阻變小,導致功率激勵級BE間電阻變小,激勵級的導通程度減小,激勵級的靜態電流減小,使功率放大級靜態電流也減小,而使發熱量也減小。反之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