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板pcl

電路板pcl

發布時間:2022-01-11 05:27:26

A. 主板pci插槽能擴展什麼

主板pci插槽能擴展以下的擴展卡:

1、音效卡

也叫音頻卡,是計算機多媒體系統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

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介面(MIDI)發出合成樂器的聲音。

2、網卡

網卡是一塊被設計用來允許計算機在計算機網路上進行通訊的計算機硬體。由於其擁有MAC地址,因此屬於OSI模型的第2層。它使得用戶可以通過電纜或無線相互連接。

每一個網卡都有一個被稱為MAC地址的獨一無二的48位串列號,它被寫在卡上的一塊ROM中。在網路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必須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MAC地址。

3、內置modem

按安裝方式不同,分為內置和外置兩種。PCI介面的內置貓有半軟和全軟兩種,而外置貓( USB貓除外)基本上是硬貓,內置貓在價格上較硬貓要便宜許多,而且其價格低廉,不佔位置,可以使電腦桌更整潔。

4、IDE

即「電子集成驅動器」,是目前最主流的硬碟介面,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

(1)電路板pcl擴展閱讀:

pci的結構:

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

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適合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

B. 電腦里的PCI是什麼意思

PCI,經常用作縮寫,比較常用的有外設組件互連標准、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准、醫學名詞、PCI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噴吹煤和路面狀況指數。
外設互聯標准(或稱個人電腦介面,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實際應用中簡稱為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一種連接電子計算機主板和外部設備的匯流排標准。一般PCI設備可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直接布放在主板上的集成電路,在 PCI 規范中稱作「平面設備」(planar device);或者
安裝在插槽上的擴展卡。[1]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於定義局部匯流排的標准。此標准允許在計
PCI
PCI
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匯流排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2MB/s(33MHz *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傳輸帶寬能達到264MB/s。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匯流排,稱為PCI-X,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或者32-bit、66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X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適合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
PCI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普通PCI匯流排帶寬一般為132MB/s(在32bit/33Mhz下)或者264MB/s(在32bit/66Mhz下)。對於普通的音效卡、百兆網卡、Modem卡等擴展設備一般使用的是132MB/s的傳輸速率,這種設備的金手指特徵一般是與PCI插槽對應(長-短),而對於部分PCI顯卡、千兆網卡、磁碟陣列卡、USB2.0或者火線卡等需要較高帶寬的PCI設備一般可以使用264MB/s的帶寬,這種設備的特徵是金手指一般是三段式(短-長-短)。至於設備是否工作在66Mhz下可以通過軟體everest查看,在PCI設備欄中選中需要觀察設備並查看「66Mhz操作」是否為「已支持」,如果顯示為「不支持」則表示這個設備最多隻能使用133MB/s的帶寬。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匯流排的第三代I/O技術,該規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負責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規范草稿制定完畢,並移交PCI-SIG(PCI特別興趣小組,PCI-Special Interest Group)進行審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被命名為Serial PCI(受到串列ATA的影響),但最後卻被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別快的意思。
PCI匯流排是一種不依附於某個具體處理器的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PCI匯流排也支持匯流排主控技術,允許智能設備在需要時取得匯流排控制權,以加速數據傳送。
【親,請點擊右上角的「採納」,麻煩支持一下,謝謝啦,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

C. PCI-E插槽與PCI插槽的區別

PCI
1.PCI,外設組件互連標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於定義局部匯流排的標准。此標准允許在計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匯流排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3MB/s(33MHz * 32bit/s),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匯流排的第三代I/O技術,該規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負責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規范草稿制定完畢,並移交PCI-SIG(PCI特別興趣小組,PCI-Special Interest Group)進行審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被命名為Serial PCI(受到串列ATA的影響),但最後卻被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別快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0規范,並於2007年初推出2.0規范(Spec 2.0),將傳輸率由PCI Express 1.1的2.5GB/s提升到5GB/s。

2.PCI,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准(Payment Card Instry (PCI) Data Security Standard)

PCI-Express

PCI-Express簡稱PCI-E介面,是INTEL公司為了提高顯卡匯流排速率發明,用於替換原來的AGP3.0規范介面。

PCI-Express是最新的匯流排和介面標准,它原來的名稱為「3GIO」,是由Intel提出的,很明顯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著下一代I/O介面標准。交由PCI-SIG(PCI特殊興趣組織)認證發布後才改名為「PCI-Express」。這個新標准將全面取代現行的PCI和AGP,最終實現匯流排標準的統一。它的主要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高,目前最高可達到10GB/s以上,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PCI Express也有多種規格,從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滿足現在和將來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需求。

PCI Express(以下簡稱PCI-E)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匯流排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E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E的介面根據匯流排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將用於內部介面而非插槽模式。PCI-E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此外,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介面還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E X1的250MB/秒傳輸速度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晶元、網卡晶元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晶元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 因此,用於取代AGP介面的PCI-E介面位寬為X16,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盡管PCI-E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為PCI-E主流規格,同時很多晶元組廠商在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E X1的支持,在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E因為採用串列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E介面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准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E設備生產成本和體積。另外,PCI-E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D. 主板的PCI插槽可以用來做什麼

具體分別可以用作以下用途:


1、PCIE x16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於定義局部匯流排的標准。此標准允許在計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匯流排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3MB/s(33MHz * 32bit/s),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適合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E. 主板PCI到PCI橋和因特爾晶元組哪個更好

晶元組(Chipset)是構成主板電路的核心。它決定了主板的級別和檔次。
主板晶元組幾乎決定著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類型、主板的系統匯流排頻率,內存類型、容量和性能,顯卡插槽規格是由晶元組中的北橋晶元決定的。
而擴展槽的種類與數量、擴展介面的類型和數量(如USB2.0/1.1,IEEE1394,串口,並口,筆記本的VGA輸出介面)等,是由晶元組的南橋決定的。還有些晶元組由於納入了3D加速顯示(集成顯示晶元)、AC'97聲音解碼等功能,還決定著計算機系統的顯示性能和音頻播放性能等。
現在的晶元組,是由過去286時代的所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門陣列控制晶元演變而來的。晶元組的分類,按用途可分為伺服器/工作站,台式機、筆記本等類型,按晶元數量可分為單晶元晶元組,標準的南、北橋晶元組和多晶元晶元組(主要用於高檔伺服器/工作站),按整合程度的高低,還可分為整合型晶元組和非整合型晶元組等等。

F. 主板的PCI插槽好乾什麼用處PCI插槽有什麼作用

PCI插槽比較有用,PCI插槽擴展非常豐富,可插接顯卡、音效卡、網卡、內置Modem、內置ADSL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介面卡、RAID卡、電視卡、視頻採集卡以及其它種類繁多的擴展卡。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擴展插槽,通過插接不同的擴展卡可以獲得目前電腦能實現的幾乎所有外接功能。

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

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6)電路板pcl擴展閱讀

PCI插槽基於PCI局部匯流排的擴展插槽,其顏色一般為乳白色,位於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對於很多玩家來說一款主板上,擁有兩根PCI插槽是最完美的。一個接音效卡、一個接診斷卡或者其它設備。而有些視頻製作的用戶,PCI插槽在主板上需要更多一些。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的主板。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

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G. 關於主板上的PCI插槽

PCI Express是INTEL提出的新一代的匯流排介面,PCI Express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匯流排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 Express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PCI-E插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比如PCI-E 16X插槽可以插8X、4X、1X的卡。現在的伺服器一般都會提供多個8X、4X的介面,已取代以前的PCI-X介面。


1,相對來說數字越大介面越長。

H. 如何區分主板集成的PCI還是PCI-E網卡

AGP與PCI-E的區別和PCI-E介面與PCI介面的區別 1.

主要區別是帶寬不同,理論上PCI-E比AGP快4倍,因此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況下,同核心的PCI-E介面顯卡要比AGP介面顯卡明顯要快。至於快多少就要看廠商了。
PCI E的帶寬是agp 8x的2倍。
這里說的多少倍都是以pci為基準的。
pci e 為16x

2.

PCI-E比PCI要長, 金手指要多,PCI Express是Intel2001年推出的上、下行傳輸速率均能高達4GB/s的,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的PCI-E匯流排規格。包括X1、X4、X8以及X16。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種電壓分別為+3.3V、3.3Vaux以及+12V。用於取代AGP介面的PCI Express介面位寬為X16,雙向數據傳輸帶寬達8GB/s之多,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PCI-E相比AGP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目前PCI-E顯卡以勢不可擋的趨勢迅猛發展,是中高端裝機用戶的首選。

PCI-E與PCI顯卡的區別: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接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

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匯流排介面,而採用此類介面的顯卡產品,已經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英特爾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術取代PCI匯流排和多種晶元的內部連接,並稱之為第三代I/O匯流排技術。隨後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內的20多家業界主導公司開始起草新技術的規范,並在2002年完成,對其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

PCI Express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匯流排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 Express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 Express的介面根據匯流排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將用於內部介面而非插槽模式)。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 Express介面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種電壓分別為+3.3V、3.3Vaux以及+12V。用於取代AGP介面的PCI Express介面位寬為X16,將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PCI Express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 X1規格支持雙向數據傳輸,每向數據傳輸帶寬250MB/s,PCI Express X1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晶元、網卡晶元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晶元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因此,必須採用PCI Express X16,即16條點對點數據傳輸通道連接來取代傳統的AGP匯流排。PCI Express X16也支持雙向數據傳輸,每向數據傳輸帶寬高達4GB/s,雙向數據傳輸帶寬有8GB/s之多,相比之下,目前廣泛採用的AGP 8X數據傳輸只提供2.1GB/s的數據傳輸帶寬。

盡管PCI Express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 Express X1和PCI Express X16將成為PCI Express主流規格,同時晶元組廠商將在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 Express X1的支持,在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 Express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 Express因為採用串列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 Express介面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准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 Express設備生產成本和體積。另外,PCI Express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 Express在軟體層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術和設備,支持PCI設備和內存模組的初始化,也就是說目前的驅動程序、操作系統無需推倒重來,就可以支持PCI Express設備。

I. 什麼是pci介面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接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當然,很多伺服器不需要顯卡性能好,因此使用古老的PCI顯卡。通常只有一些完全不帶有顯卡專用插槽(例如AGP或者PCI Express)的主板上才考慮使用PCI顯卡,例如為了升級845GL主板。PCI顯卡性能受到極大限制,並且由於數量稀少,因此價格也並不便宜,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才考慮使用PCI顯卡。

J. 電腦主板電路圖中PCI電路圖RSV 、ACK64#、TDI、IDSEL、SDONE、都是什麼意思感謝大家

這個不是 一張圖紙就可以看明白的 ,經常看看相關書籍,我現在也在學習這個,但是我還是沒有學會。。。。一起努力吧

一句話 不能急

閱讀全文

與電路板pcl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倫小屋傢具是否環保 瀏覽:872
傢具描金用什麼調 瀏覽:174
滾筒洗衣機怎麼算沒有維修價值 瀏覽:300
樓頂防水鼓包是怎麼回事 瀏覽:689
車頭維修費 瀏覽:783
如何維修中空百葉窗磁控 瀏覽:638
小米手機防水標是什麼顏色的 瀏覽:339
汽車維修與數控車床哪個行業好 瀏覽:142
防水層做太厚怎麼辦 瀏覽:509
什麼品牌的鋼化防水塗料好 瀏覽:301
蘋果售後返廠維修如果拒保多久 瀏覽:488
農村家裡牆面用什麼防水好 瀏覽:82
祥符區興隆製冷家電維修 瀏覽:150
把牆翻新要多少錢 瀏覽:545
地面做什麼防水層好 瀏覽:73
沃樂夫壁掛爐熱水器售後維修電話安裝 瀏覽:33
防水牆面漏水怎麼辦 瀏覽:480
房屋舊房天花翻新一般多少錢 瀏覽:892
七代半雅閣車漆翻新多少錢 瀏覽:721
京東維修西數硬碟要多久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