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節拍信號產生電路原理
電阻、電容加上三極體或者運放等有源器件組成低頻振盪線路。
電阻、電容的充放電快慢使得節拍信號頻率有高有低。
B. 請問,節拍器的電路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這個是555晶元構成的典型振盪器電路,R2>>R1,因此輸出的是:占空比=50%的方波;
3腳為方波信號輸出端,其驅動能力強,高電平時可以點亮LED2,低電平時可以點亮LED1,同時驅動喇叭發聲;
C. 循環節拍分配電路——簡易交通燈電路
給個郵箱,不想傳到網上。
D. 幫忙看看電路圖 音樂節奏來控制LED燈閃爍的電路
12V轉9V穩壓電源可以加一個7809穩壓管,三根引腳分別是輸入正、輸入負、輸出正。希望對版你有用。注意的是,權78019管子可供電流應該是1A左右,如果電流需要很大,那不妨多加兩個並起來用或者是用更大功率的管子。
E. 哪位大俠能提供易於自製的電子節拍器電路圖
構成電子節拍器的電子線路很多,這里僅舉一例供參考。圖1.6-1是它的電路原理圖。 【製作方法】 1.元件選擇:V1、V2、V3可用3DK系列的三極體或3DG系列β≥100,V4選用3A×31或同類PNP型鍺管β≥150。各電阻功率均為1/8W,揚聲器口徑為65毫米,其他元件無特殊要求。 2.組裝:找一塊敷銅板,大小自選,按照線路圖繪製成印刷線路板模樣,然後用刻刀把多餘部分刻掉,再在各元件相應的位置上用直徑為1毫米的鑽頭鑽孔,最後,將選好的元件逐一焊在板子上. 3.調試:焊完後檢查一遍,焊接無誤後即可通電調試,只要接線正確,通電後,揚聲器即可發出節拍聲響。調節R4或C2可改變音調,調節R1或C1可改變節拍快慢,一般此項調節以每秒一響為宜。改變R5的阻值可改變占空比(即揚聲器發聲與不發聲的時間比),讀者可根據需要自行調節。 若實在找不到敷銅板,也可用薄樹脂板或三合板代替,在板上按電路圖中各元件位置打眼,把各元件裝置在同一面,然後在另一面將諸元件按電路圖焊接好即可。(
F. 計算機組成原理運算器節拍電路
1 1) A+A→B必須使得左方的A值通過ALU到達右方輸入才能完成,所以不能在一個節拍完成
2) A-B→A需要使得左方的A與右方的~B參與運算,但是由於左方的A與右方的~B受控於相反的Q,也無法在一個節拍到達ALU
3)可以
4)A-1→A要求左邊A通過,所以右部D信號要求為1,使得右部為1,無法取反。
5)可以
6)B-A→B要求右方B通過,Q值要求為1,使得A通過,使得A無法取反。
7)同1
8)B-1→B要求右方B通過,Q值要求為1,使得左方無法取反。
2 A+B->A
3 +A、 ~(+B)、 +1 和 CPB
僅僅個人見解,可能有誤
G. 時鍾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用是什麼菜鳥求解釋
時鍾電路的工作原理是單片機外部接上振盪器(也可以是內部振盪器)提供高頻脈沖經過分頻處理後,成為單片機內部時鍾信號,作為片內各部件協調工作的控制信號。作用是來配合外部晶體實現振盪的電路,這樣可以為單片機提供運行時鍾。
以MCS一5l單片機為例隨明:MCS一51單片機為l2個時鍾周期執行一條指令。也就是說單片機運行一條指令,必須要用r2個時鍾周期。沒有這個時鍾,單片機就跑不起來了,也沒有辦法定時和進行和時間有關的操作。
時鍾電路是微型計算機的心臟,它控制著計算機的二個節奏。CPU就是通過復雜的時序電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
MCS一51的時鍾信號可以由兩種方式產生:一種是內部方式,利用晶元內部的振盪電路,產生時鍾信號:另一種為外部方式,時鍾信號由外部引入。
如果沒有時鍾電路來產生時鍾驅動單片機,單片機是無法工作的。
(7)節拍電路擴展閱讀
在內部方式時鍾電路中,必須在XTAL1和XTAL2引腳兩端跨接石英晶體振盪器和兩個微調電容構成振盪電路,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頻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間。
對於外接時鍾電路,要求XTAL1接地,XTAL2腳接外部時鍾,對於外部時鍾信號並無特殊要求,只要保證一定的脈沖寬度,時鍾頻率低於12MHz即可。
晶體振盪器的振盪信號從XTAL2端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它將該振盪信號二分頻,產生一個兩相時鍾信號P1和P2供單片機使用。
時鍾信號的周期稱為狀態時間S,它是振盪周期的2倍,P1信號在每個狀態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個狀態的後半周期P2信號有效。CPU就是以兩相時鍾P1和P2為基本節拍協調單片機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H. 音樂節奏燈電路,用三極體,音頻信號輸入在基極,電源就在集電極和發射極。這個電路圖是怎樣的
很好解決呀,基本的共射電路就行
I. CPU 周期信號、節拍周期信號、節拍脈沖信號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指令周期,cpu周期,節拍周期之間的關系
1、周期:就是時間,完成一次任務的時間
指令周期是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即CPU從內存取出一條指令並執行這條指令的時間總和。一般由若干個機器周期組成,從取指令、分析指令到執行完所需的全部時間。指令不同,所需的機器周期數也不同。對於一些簡單的的單位元組指令,在取指令周期中,指令取出到指令寄存器後,立即解碼執行,不再需要其它的機器周期。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指令,例如轉移指令、乘法指令,則需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機器周期。通常含一個機器周期的指令稱為單周期指令,包含兩個機器周期的指令稱為雙周期指令。
2、CPU周期
又稱機器周期,CPU周期定義為從內存讀取一條指令字的最短時間。一個指令周期常由若干CPU周期構成。
3、時鍾周期 (節拍周期)
時鍾周期也稱為振盪周期,定義為時鍾脈沖的倒數(可以這樣來理解,時鍾周期就是單片機外接晶振的倒數,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時間周期就是1/12 us),是計算機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時間單位。在一個時鍾周期內,CPU僅完成一個最基本的動作。對於某種單片機,若採用了1MHZ的時鍾頻率,則時鍾周期為1us;若採用4MHZ的時鍾頻率,則時鍾周期為250us。由於時鍾脈沖是計算機的基本工作脈沖,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使計算機的每一步都統一到它的步調 上來)。顯然,對同一種機型的計算機,時鍾頻率越高,計算機的工作速度就越快。但是,由於不同的計算機硬體電路和器件的不完全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時鍾周頻率范圍也不一定相同。我們學習的8051單片機的時鍾范圍是1.2MHz-12MHz。
在8051單片機中把一個時鍾周期定義為一個節拍(用P表示),二個節拍定義為一個狀態周期(用S表示)。
4、時鍾周期
時鍾周期也稱為振盪周期,定義為時鍾脈沖的倒數(時鍾周期就是單片機外接晶振的倒數,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時鍾周期就是1/12us),是計算機中的最基本的、最小的時間單位。
在一個時鍾周期內,CPU僅完成一個最基本的動作。時鍾脈沖是計算機的基本工作脈沖,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時鍾頻率越高,工作速度就越快。
8051單片機把一個時鍾周期定義為一個節拍(用P表示),二個節拍定義為一個狀態周期(用S表示)。
J. 用74LS138和必要的門電路設計一個6節拍脈沖發生器,節拍為1ms的高電平
哥們一看就是華電的,數電實驗自主創新實驗我也在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