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家用電器行業市場前景
市場前景還不抄錯,市場競爭加劇,參考前瞻《2016-2021年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1-9月份,家電行業整體遭遇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最大的下滑挑戰,全行業實現整體收入5439億元,同比下降1.65%。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5年1-10月空調行業零售量達到3789萬台,同比下降2.3%;零售額為1244億元,同比下降6.0%。預計2015年空調行業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將分別達到4143萬台、137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7%和5.0%。國內冰箱市場零售量為2613萬台,同比下降6.6%零售額為696億元,同比下降3.0%。
市場低迷,庫存高企,價格戰成為了企業爭奪有限市場的利器。價格戰是中國家電業最原始的競爭武器,2015冷年伊始,行業里傳聞的巨量庫存給空調市場蒙上陰影,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自龍頭企業開始全行業大打價格戰,以期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刺激整體市場需求的增長,但是,今年的價格戰結果卻讓一眾參與者們大跌眼鏡。
❷ 以家電產業為對象,分析一個其內部的競爭結構和格局
以家電產業為對象,其內部的競爭結構和格局如下:
從線上渠道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線上市場渠道中,京東、蘇寧易購的銷售份額佔比最大,分別為37.3%和30.6%,合計佔比接近70%;其次是天貓,佔比達22.9%。
在線下市場渠道競爭中,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的銷售份額佔比較大,分別為17.9%和8.5%,合計佔比約25%。
由此可見,我國家電行業在線上市場銷售渠道的集中度較高,而線下渠道的競爭更為激烈。
家電產業發展格局現狀
專業連鎖店仍是終端銷售的主力,目前我國家電及消費電子產品的實體店銷售主要有大型百貨商場、專業連鎖店、大型超市、家電城、生產企業自身設立的品牌專賣店等。 相對於其他幾種銷售方式,由於專業連鎖店具有明確的產品和細分市場定位,重視品牌經營。
所以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品牌選擇和更專業的服務,同時還能通過統購分銷降低成本;因此,專業連鎖店既有大商場種類齊全、經營面積大的特點,又具備家電城價格低廉的優勢,而且還有專業的服務網路和管理系統作支持,符合消費者和家電銷售市場的要求。
相對於網路電商,其在購物環境、產品體驗與維修等方面也更具優勢。因此,目前雖然面臨網路電商的沖擊,但專業連鎖企業仍然在終端銷售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❸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❹ 中國家電行業競爭力分析
全球家電銷售額起底回升,亞太地區市場份額較大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Statis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電(包括九類: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洗碗碟機、冰箱、冰櫃、炊具/烤爐、爐灶、抽油煙機、微波爐)的銷售規模達到1830億歐元(按照歐元兌美元比例為1.11),約合2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家電行業分析報告
銷售規模小幅下降,線上銷售佔比提升
根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零售額為8032億元,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銷售額來自線下銷售渠道。雖然目前我國家電銷售額仍主要由線下銷售渠道完成,但隨著網路電商的興起,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佔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渠道銷售額佔比為38.6%,較2018年同比增加2.4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❻ 大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電商發展模式與企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保持整體穩定增長態勢,產品銷售量增速放緩,但家電消費升級態勢良好、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環境健康類產品快速增長,效益穩步提升成為最大亮點。
縱觀近幾年家電產品生產情況,2014年部分產品產量出現下降,但全年產量仍處在歷史高水平。2014年,大家電中冰箱與洗衣機產量零增長或小幅下降;微波爐產量實現8%的增長;空調器產量增長11%。此外,廚衛及小家電市場增長穩健,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空氣凈化器、凈水設備更呈旺銷態勢。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4年,凈水設備零售量達706萬台,同比增長56.4%;零售額達160億元,同比增長68.9%。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空氣凈化器2014年銷量為760萬台,同比增長95.4%;零售額為151億元,同比增長94.8%。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家電行業面臨比以往更大的挑戰。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隨著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化,以技術創新為主的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可以預見,2015年中國家電行業主營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8%左右,實現「十二五」規劃的1.5萬億元發展目標。
2015年,市場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依然會困擾家電行業運行。但從更廣闊的視角看,新常態下的家電行業回歸內生增長軌道,牢牢把握消費升級機遇,穩步向前的主基調並不會改變。
行業進入調整期
日前發布的中經家電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4年家電行業景氣度穩中略降,四季度中經家電產業景氣指數為96.3點,較上季度略降0.1點;家電產業預警指數降至代錶行業運行正常的「綠燈區」與代表運行偏冷的「淺藍燈區」的臨界線。根據模型預測,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經家電產業景氣指數值分別為
96.2和96.4,受制於下行壓力,難有大幅回升。
從行業運行情況看,2014年家電內銷市場低迷,大部分家電產品銷量增長緩慢,大家電行業深陷負增長困境;行業庫存壓力明顯加大,空調器的工業和商業庫存合計約2500萬台,高出正常年景800萬台,家電產成品資金佔用升至歷史高點。在此情況下,部分企業開始打起了價格戰,力圖以價換量維持高增長。
「價格戰不是家電行業的出路。」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明確表示,在經歷前些年刺激政策帶動的產銷高增長之後,家電行業進入了市場調整期。今後一段時間,產能過剩、消費透支、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將持續顯現,家電行業需求總量預計沒有變化,可能會零增長甚至有所下降。在此情況下,不論是降價促銷或者是以舊換新,都將只是在繼續透支未來市場。家電行業的主攻方向須放到加快轉型升級上,努力在低增速情況下實現質量效益型發展。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家電行業調整有其必然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這也為家電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首先,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基礎作用,家電行業作為與民生關系密切的消費品行業,運行還是以平穩為主。隨著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作用日益突出,家電行業發展前景持續看好。其次,前期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在一段時間內加劇了市場和行業波動,家電行業在盡享政策紅利之後也應以平常心面對當前的調整。而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意味著今後擾動市場的人為因素會減少,家電行業發展將步入內生增長軌道,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是常態。第三,家電消費由普及期轉入升級期,家電行業供給必須與時俱進,由注重量的增長轉為質的提升。從競爭方式看,規模擴張與價格手段逐漸失靈,創新變革的能力顯得至關重要。企業須從提供創新型、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中找到新的市場空間和利潤源泉。
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
家電協會掌握的情況也表明,盡管市場處於平淡期,但消費升級勢頭良好。在中高端大家電銷售比重持續上升的同時,母嬰系列產品、老年銀色系列產品、廚房系列產品也顯示出升級趨勢。免濾豆漿機、饅頭機、面條機、原汁機、智能電水壺等一大批系列化創新產品繼續豐富市場,空氣凈化、凈水器等環境類電器產銷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新的市場熱點。
面對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廣大家電企業在堅持提高產品質量和精細化水平的基礎上,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削減低盈利產品生產,加大「兩高」產品推廣,效益狀況繼續改善。中經家電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4年四季度家電行業銷售利潤率為5.9%,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創近10年以來新高。
展望2016年家電市場,家電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盡管國內外市場動力不足問題仍將延續,多種產品高庫存的局面將對家電行業產能正常釋放構成不利影響,但是消費升級的大潮勢不可擋,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層次推動著傳統產業變革,互聯網經濟帶來了歷史性機遇。家電行業只要認准轉型升級的前進方向,把握發展機遇,就有希望戰勝困難、站在新的高點上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❼ 家用電器國際國家行業標准有哪些
有標准網可以查
因為有國家標准
有行業標准,有地方標准很不好說
❽ 生活家用電器的宏觀環境分析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地區家電製造產業的現狀、問題剖析--以順德家電製造業為例
<<軟科學 >>2005年04期 王世豪 , WANG Shi-hao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順德家電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家電企業普遍缺乏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缺乏自主的知識產權,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弱.提出:順德家電業必須利用世界家電製造業重心向中國轉移和加入WTO的難得契機,充分利用順德為國內最大家電製造業基地及整機生產水平高、生產能力強的優勢和產業空間集聚優勢,真正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強自己的品牌.
我國家電行業營銷渠道模式的變革
<<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學報 >>2005年02期 葉萍
市場競爭和技術變革使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意識到營銷渠道的重要性,並將營銷渠道管理提升到競爭戰略的層面,把建立銷售網路優勢作為培育企業競爭力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家電行業的營銷渠道所面臨的問題,對家電行業的渠道模式的變革提出建議.
家電企業競爭缺陷及其修正
<<開發研究 >>2003年04期 石錦生
近幾年我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十分激烈,正視並設法解決企業在競爭中存在的問題,對推動家電企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近年來我國家電企業的競爭狀況出發,分析了家電企業在競爭中暴露出的主要缺陷,並從價值競爭、技術競爭、品牌競爭等角度提出了修復缺陷的對策.
淺議企業的自主品牌戰略
<<科技創業月刊 >>2006年11期 陳婉兒
當今所謂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歸根到底還是品牌之間的競爭.面對加入WTO後的沖擊與挑戰,響應中央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召,我國企業如何培育自主品牌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切的問題.從自主品牌的概念和我國企業品牌的困境入手,具體分析了打造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途徑.
順德家電領域專利態勢分析報告
<<廣東科技 >>2005年05期 魏慶華
一、家電業是順德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順德素有"家電王國"之稱,是全國最大的家用電器生產基地,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和競爭優勢.家電的產銷量佔全國總量的12%,2003年,順德家電產業工業總產值達520億元,占順德工業總產值的40%,實現銷售收入475億元,出口20.2億美元。通過專家考察評審,經中國火炬計劃中心審查認定,國家級家電產業基地正式落戶順德.
"新產業區"中企業技術創新的區域空間特性分析--以順德家電產業區為例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01期 王世豪 , WANG Shi-hao
本文應用新產業區理論、發展極理論和不平衡增長理論提出了企業技術創新存在區域空間特性的新觀點;並以順德家電產業區企業為例分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區域特性.即空間集聚性、根植性、競爭與協作性和靈活適應性.企業技術創新的區域空間特性,是在產業經濟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中,區域的地理中觀尺度與企業的微觀層面的結合.分析中引入企業創新、成長的地理空間概念,深化和拓展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內涵與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