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琴原理圖怎樣製作
電子琴的聲調不同是由於頻率不同導致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震盪電路來實現電子琴內的製作容,原理很簡單,用時基電路555和一些分立的阻容元件構成多檔位的振盪器驅動揚聲器即可,電路在555的應用電路中有很多,你自己去搜集吧……
Ⅱ 如何用電路實現音樂晶元播放歌曲時LED二極體隨音樂節奏變化實現層次亮滅
樓上給的電路不可行吧,首先在輸出到喇叭的信號上面外接電路會影響信噪和音質.二來輸出給喇叭的信號屬於電壓或功率信號,開關管都有一定的導通電壓,高於導通電壓燈亮,低於燈暗,燈不會有明亮變化,而且如果音樂樂器多,信號波段寬的話,燈的閃爍根本體現不到音樂的節奏.
想要簡單的搭個電路來實現並不太可行,需要用單片機對高中低音進行分段再采樣給單片機,單片機對采樣的電壓信號分析再輸出一定的電流或亮度給LED.
看你用在什麼地方,其實一些玩HIFI的人都有這樣的采樣套件賣的.去一些音樂論壇找應該有的.
Ⅲ 急求 數字邏輯電路設計實驗 自動奏樂器
哈哈 我已經發到你的qq去了哈 把分給我哈
Ⅳ 做一個mbed音樂盒,需要發出各種樂器的聲音,求代碼及電路圖
這個東西想用單片機做出來啊,復雜咯,放棄這種想法吧,在電腦上玩就可以了;
Ⅳ 有沒有單聲道轉立體聲的電路或者IC
把單聲道轉為立體聲的效果非常差,因為他是通過濾頻電路將人聲部分的頻率分解出來送給中置電路,而將其它頻率分給左右聲道,不再細分,所以聽起來人的聲音是在中間,但是音樂就聽不出樂器的定位了(左右定位)。
如果你有專業級的濾波設備,可以按各種樂器的不同頻率分別解出,然後再按樂器的排位重新混錄這個音樂,這樣錄出的音樂便可以有一些立體感,當然是只解決了左右現場的感覺,不會解決前後感覺(其實TXH效果也聽不出樂隊演奏時各種樂器的前後位置),這就是現場與音響的差別。
Ⅵ 什麼是電聲吹奏樂器
吹奏樂器指可以吹響的樂器,如薩克斯、小號、笛子、蘆笙等,電聲吹奏樂器是通過電來產生聲音的樂器,其中分為電樂器和電子樂器,前者一般還保留樂器的機械操作部分,比如電聲薩克斯,仍然有吹口,只不過沒有了振膜,但按鍵仍然保留,吹進去的氣流通過按鍵來改變而發出振動,樂器內的感應器感應到這種變化轉換為電信號經過處理發出聲音,這種電聲吹奏樂器帶有音頻輸出,可以直接與音響連接。而電子樂器則沒有機械部分,比如電子薩克斯管,其按鍵已經沒有控制氣流的作用而是用導電橡膠做為按鍵的感應墊來轉換為電信號經過處理發出聲音,這樣的薩克斯管除了可以模模擬實的薩克斯的聲音,還可以模仿其它樂器的聲音演奏,有點像管狀的「電子琴」。目前這樣的電聲吹奏樂器還是挺多的,除了電聲薩克斯(一般還是保留機械部分的),還有笛子(西洋樂器中長笛,也帶有機械操作部分)、單簧管、雙簧管等。
Ⅶ 什麼是電聲樂器
電聲樂器是通過電來產生聲音的樂器,嚴格說來,它包括 「電樂器」(electricmusic)和「 電子樂器」兩種,前者是具有活動結構的一種電動機械裝置,而後者則是完全由電路組成,以電鋼琴和電子鋼琴為例,電鋼琴是借敲擊調好音的金屬棒產生聲音,然後轉換成能的電波信號;電子鋼琴除了鍵盤和控制鈕外,沒有其它活動的部件,它的聲音是由電路產生的,而不是以敲擊金屬棒產生的。電鋼琴在外形和產生聲音的過程上與傳統的鋼琴相似,但其聲音卻與傳統鋼琴有很大差別;電子鋼琴只保留了與傳統鋼琴相似的鍵盤,其產生聲音的過程與傳統的鋼琴迥然不同,但卻能產生與傳統鋼琴相似的聲音。(圖)(電子合成器) 1875年,美國的貝爾發現了聲音和電波信號可以互相轉換,並由此發明了電話。這就為電聲樂器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1906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1916年電子振盪器誕生了,這又為電聲樂器提供了得以實現的基礎。 1920年,蘇聯科學家列夫特萊門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聲樂器──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特萊明」(Theremin)。特萊明與其說是樂器,不如說是一種電聲實驗裝置更准確,它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振盪器,連接振盪器的是兩塊類似天線,能反映導體,甚至人體接近的金屬板,一塊用於控制音高,一塊用於控制音量。演奏該樂器的方法是以兩手交替接近或移動這兩塊金屬板。 1928年和1930年,法國科學家馬瑞茨·馬梯諾、德國人弗雷里茨·特洛特文先後發明了用鍵盤演奏的電聲樂器。而漢蒙德於1935年發明的電風琴則是當時最成功的電聲樂器,至今仍有使用。40年代末,在美國誕生世界上第一把電吉他。初期的電吉他及其它電樂器,大多僅是以麥克風來接收樂器的弦,共鳴器等的振動,並放大或轉換為聲音信號而已,它們是電樂器,而不是電子樂器。 電子樂器在1955年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年美國普林頓大學RCA實驗室的奧爾森和貝拉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合成器,這台電子合成器使用了大量的真空電子管,採用了與早期電子計算機類似的孔帶紙式的信息輸入與控制設備,使用濾波器和調制器將振盪器產生的信號任意改變成所需的聲音加以輸出。這台合成器雖然體積龐大,所產生的樂聲與傳統樂器相比,失真度還比較高,但它開創了電子合成器的先河。 現代電子合成器採用了集成電路,信息處理器和數字處理技術。它不僅幾乎可以模擬任何一種樂器和任何一種聲音,還可以創造出自然界和生活中所沒有的聲音;它不僅能夠成為一種獨奏的樂器,而且可以產生整個樂團合奏的效果,它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音樂語匯。
Ⅷ 模擬電路組成的電子琴怎麼做
材料鋼琴是木料,鋼,羊毛
電子琴是塑料和電路版
結構:鋼琴:鍵盤,擊弦機,琴弦,支持琴弦數噸拉力的鋼板,pin,音板
電子琴:鍵盤(即開關),震盪器,分頻器,放大器,揚聲器
聲音:鋼琴:敲擊,振動,共鳴
電子琴:事先錄制的電子聲
音樂會:鋼琴:古典樂現場演奏,不用麥克風
電子琴(不是便宜的那種):演唱會,支持音箱
鋼琴與電子琴同屬鍵盤樂器,但前者是擊弦樂器,後者是電聲樂器。在彈奏方法上,雖然指法沒有太多不同,但是鋼琴的高抬指、快落鍵正是練習的重點,而電子琴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的琴鍵輕輕一碰就能發出聲音;在彈奏技巧上,很明顯,鋼琴無論從觸鍵感覺,還是音域、表現力方面都要比電子琴略勝一籌,它也是嚴肅音樂的必備樂器——樂器之王;但是電子琴在酒店、臨時舞台等場合要比鋼琴方便——輕巧、便於攜帶、和聲豐富……
1、問:電子琴的演奏姿勢和鋼琴不一樣。指法也不一樣。手型也不一樣。如果學了其中的一樣,再換另一樣,還得改。
答: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電子琴演奏姿勢和鋼琴是完全一樣的,指法也是完全一樣的。這里我們要明確一點什麼叫指法,通俗地講,指法就是「哪個音用哪個手指頭彈」。既然鍵盤的樣子是一樣的,當然指法也是一樣的。所謂的「不一樣」,是指具體到不同的曲子、不同的人,「具體的指法」不一樣。
我們確實看到有很多琴童手型不好,這只能說明這個琴童在以往的學習中沒有在手型的練習上下功夫,無論鋼琴還是電子琴都有手型好和不好的學生,這只是因個體的不同而不同,與樂器本身無關。想彈好琴,無論哪一種,都應當按照好的手型來練。而鋼琴手型和電子琴手型是一樣的。如果現在手型不好,就要開始重視,努力地去修改。
2、問:電子琴只有61個鍵,而鋼琴有88個鍵。鋼琴比較大,顯得正式,電子琴小,可以提起來就走。是否說明電子琴不正式,比鋼琴低級?
答:鋼琴的是規定了統一標準的,不是88鍵的琴人們還不要呢。而電子琴是樣子是變化的、個性化的、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做的。早期還有49鍵的電子琴。樂器並不以鍵數分貴賤。否則,手風琴才41個鍵。管樂器才那個幾個孔兒,弦樂器才4根弦,這怎麼說呢?
最初設計電子琴的時候,發現61鍵對是最合適的。所以通常採用了這個數字。而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用戶的品味,目前的電子琴也有73鍵和88鍵的。另外還有118、147鍵的電子琴。所以,鋼琴中的「鍵數」規定對電子琴中並不那麼適用。 對於61鍵的琴,再高的音怎麼辦?目前1800元以上的電子琴基本都有把鍵盤調高八度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彈中音do,卻發出高音的do。而電子琴最顯著的特徵是模仿各種樂器的聲音。而一般樂器的音域並不像鋼琴那樣寬廣。所以,在電子琴上用很高的音和很低的的機會明顯比鋼琴要小。所以,也不是很必要花高價去製造使用率不很高的音域。
電子琴的樣子,恰恰就是為了便於攜帶而設計的。它的優勢不能說成弱勢。事實上,有立式電子琴。只是它的使用率不那麼高而已。
3、問:電子琴是不是鋼琴的簡易版?電子琴是否起源於鋼琴?
答:不是的。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樂器。只是長得像一點,因為都有黑白鍵盤,好像足球和籃球一樣,盡管它們都是圓的,但卻是兩種不同的球類項目,不存在誰是誰的簡易版的問題。
電子琴不起源於鋼琴,電子琴起源於管風琴。鋼琴有三四百年的歷史,而管風琴從公元前就有了,有人說是「樂器之王」 ,管風琴非常的大,有的有三層樓,不能移動。電子琴則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更方便地演奏管風琴曲和模擬一些樂器而產生的。當時的樣子也不是現在的,經過了七十年的發展變化成了現在的樣子。所以從思路上就和鋼琴不同。
4、問:電子琴像玩具,音質太差,價格又很低廉。沒鋼琴上檔次。
答:的確有的玩具被做成電子琴的外形,但也有的玩具做成了鋼琴的外型。但是我們不能拿樂器鋼琴和玩具電子琴比。一分錢一分貨,是的,很便宜的電子琴,或者是玩具級的電子琴音質當然不好。但是正規電子琴一般在千元以上,音質較好的。而上檔次的電子琴有的一兩萬,音質更好,只是人們買得少罷了。
中國人民還不是非常富裕,而且對電子琴的認識也不多,手頭有兩萬元的也會更多地傾向於鋼琴。所以總是誤以為電子琴不上檔次。其實很多樂器比如小號、二胡等常見的便宜樂器也有上萬元的。
5、問:鋼琴鍵盤有力度,電子琴則軟軟的,沒有力度,一碰就響。學完電子琴再學鋼琴,手都用不上力氣。還得重新學。
答:一碰就響的電子琴,只是最初級的入門琴。現在價位在千元以上的電子琴一般都有力度鍵。重力鍵對於練手指力量確實很好。如果電子琴達到一定水平的學生再轉學鋼琴,可以直接操作鍵盤,但會感覺力度和手感不一樣,如果耐心的訓練三個月左右,就基本可以適應了。最重要的電子琴與鋼琴的記譜的方式是一樣的,不用重新學習樂理知識。
重力手感是鋼琴的一個重要屬性。這就是它不同於其他樂器的表現之一,不然就不叫鋼琴了。但是對於其它樂器來說重力手感就不那麼重要了。電子琴並非不能做成帶鋼琴手感力度的,只是電子琴有它自己的側重,比如功能的強大等;再就是電子琴是一個非常注重速度演奏的樂器,太重了反而不利於快速的跑動,在不同場合下,有時還非得需要輕一點的琴鍵呢!但現代也有很多電子琴是重力手感力度的,我們叫它「配重鍵盤型電子琴」。
6、問:電子琴左手都是和弦,很容易。
答:正規地學習電子琴,也是要上足夠的鋼琴曲的,這對左手的訓練非常有益。而且電子琴在高級別,左手可不是只按幾個和弦那麼簡單的的。凡是學多一點就會發現,左手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換音色,還有操作滑輪、開關節奏。還有副旋律,一會兒彈奏和弦,一會又移到旋律區和右手互動等等。比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要求左手和右手有差不多水平的彈奏能力。
特別注意到,鋼琴一般是從頭開始就兩手的技術同步學習。而在現行的電子琴的教學體系中,是右手靈活性地起步比左手略早,在初學的兩三年,左手的技術並不是特別突出的。因為這時候要學習很多基礎知識和樂理知識,然後才是左手逐漸跟上。這是電子琴的特點決定的。所以,一個只學了兩三年電子琴的人,說「電子琴左手沒有什麼內容」,是對電子琴沒有完整的認識。
7、問:會彈鋼琴是不是就會彈電子琴?會彈電子琴是不是也會彈鋼琴?
答:鋼琴和電子琴同屬鍵盤樂器,因為鍵盤的排列都一樣,所以如果學會了一個,對於學另一個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能簡單地說會了這一個就會那一個。只不過它們之間比和其它樂器的相同點多。就好比英語和德語的區別比英語和中文要小得多,但我們學了一種並不等於會了另一種。
學鋼琴的人只要稍微適應適應就能在電子琴上彈音域在61鍵以內的鋼琴曲。而學電子琴到一定程度的人在鋼琴上也只要稍微適應適應就能彈出鋼琴曲的旋律,力度肯定是差點,但是起碼是那個樂曲對於一般層次的聽眾還是沒問題的。至於想多會點兒,還是需要專門花時間去學和練。
8、問:是學電子琴好還是學鋼琴好?如果學電子琴,學到什麼時候轉鋼琴好?還是一開始就學鋼琴?別的孩子都學鋼琴,我們要學電子琴是否就落後了?電子琴在高校有沒有專業?
答:首先我們要明白:鋼琴是很好的樂器,電子琴也並非等閑之輩。而大量的電子琴學習者及家人並沒有接觸到中高端電子琴,但若只以為電子琴也就這水平可就不對了。不正確地觀念,加上環境的影響,使得人們接觸不到好的琴、好的電子琴音樂資料,這樣就影響人們對電子琴的觀念。在我校去年的校慶音樂會上,武漢音樂學院電子琴專業的艾晶晶便為我們展示了高級電子琴的風采,她所演奏的YAMAHA-EL-90市場價為12萬,其演奏出的樂曲非常的豐富、宏大。這種電子琴在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廣泛使用,現階段在我國沿海城市也有很多學習者。
沈陽音樂學院早在1990年就開設了電子琴專業,近年來中央、上海、武漢、天津等九大院校和越來越多的非重點音樂院校也都陸續開設了電子琴專業。也就是說,它早已成為一個正規的專業的學科。至於像電子合成器類以及與電子琴相關的調音台MIDI製作電子錄音技術相關的專業,也在一些音樂學院和很多廣播、電影和傳媒學院有。這些專業雖不直接使用電子琴,但大量採用電子琴的各項功能,與電子琴息息相關。
因此,電子琴和鋼琴一樣是學無止境的。不存在學到頭就非要轉鋼琴的問題。至於學哪個好,最好的回答是:喜歡哪個就學哪個!學琴最受益的是自己,不可隨波逐流亦步亦趨跟在人家後面走。無論學電子琴和鋼琴的人數都是非常非常多的,半途而廢的也不計其數,而學成功的也數不勝數,關鍵在於學一門樂器就要認認真真的學好。如果本意是學鋼琴,那麼可以直接買一架鋼琴開始學習。如果剛開始不知道學什麼、是否學得下去,經濟條件又有限,可以先買一個電子琴學一陣,但切不可在電子琴上學鋼琴,而必須重視電子琴和鋼琴自身的特點,否則真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一定要為了轉鋼琴而學電子琴又不知道學到什麼時候轉,那就看學生的興趣了,如果學得好、興趣高,就待達到了十級的程度再轉,如果學生的興趣發生了轉移,那就早轉。說「轉了鋼琴後發現學電子琴是耽誤時間」的人,其根本問題出在自己把以前學到的電子琴的本領給扔了,只片面強調力度和手型,而以前在電子琴的學習中卻又沒有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Ⅸ 電子樂器的原理
這么專業的問題怎麼也不給分呢?這是一句兩句能說明白的么……
你所說的電子樂器,都是通過拾音器發射磁力線,琴弦震動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輸送出去,可以通過效果器等設備對電流加以調整從而產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拾音器大體原理都一樣,音色的差別在於製作工藝,比如你用一把民謠吉他加拾音器,再通過失真效果器做出失真效果,理論上來講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由於箱琴本身的音色,加上失真混淆一片非常難聽。
音色的不同在於使用什麼樣的效果器,通常效果器包括兩大類,失真類和周邊。
失真類通過對聲音信號的削波產生,也就是過載,這個需要圖示……失真類包括了過載,失真,重金屬等等。
周邊包括很多:混響、延遲、均衡、壓縮、壓限、激勵等等等等。
通過對這些效果器的重新排列組合和參數調整,可以出現很多種音色效果。
失真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吉他聲,這種音色在很多音樂中都很常見,尤其是一些METAL、punk。grunge甚至一些流行音樂中。